汉字在『变』中发展
吴岩 编者按: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不仅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还积淀并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充满魅力而且最具生命力的载体。中国的传统典籍都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中华文化之根在汉字。它是世界上很奇妙的、很有趣味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文字,有些汉字的形体结构,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旨在向读者深入介绍汉字的知识和汉字文化,展示中华汉字的独特魅力。
构造之“变”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借助六书,可以将每一个汉字的由来了然于胸。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没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它是后人对汉字分析后归纳出来的汉字类型。“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但当时书中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六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字,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说为核心。有学者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关于汉字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是关于汉字使用的方法。许慎用六书的理论,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结构,写成了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使六书的理论得到极大的发挥,成为两千年来研究汉字的准绳,对于后世的汉字学习和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当有了“六书”这一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似乎都以此为依据。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就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有不到一半的字是形声字,可是到了小篆的时候,超过80%是形声字。
当然,六书的提法也不是学界所公认的,为了完善汉字结构理论,近现代文字学家试图突破两千年来六书理论的框架,进行了许多改造六书的尝试,唐兰、陈梦家、裘锡圭等人都曾提出“三书说”,但影响仅限于学术界,所以“三书说”至今还无法取代“六书说”。现在多数人讲汉字结构时,仍然习惯沿用“六书说”。
字体之“变”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汉字的统一”——小篆、“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行书,每一次演变都使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甲骨文,作为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在汉字形成、演变的过程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不再累言赘述。我们要关注的是在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中同样重要的“金、篆、隶、楷、草、行”。例如:“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它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古人把铜称为“金”,用于这一类器具的青铜叫“吉金”,所以铸刻在上面的文字就叫“金文”,又称“钟鼎文”。它与甲骨文属于同一个体系,但笔画粗壮丰满,结构布局匀称,异体字大为减少。“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关于隶书有一个小故事: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狱中他整理了隶书3000字,此举得到秦始皇赏识,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因为程邈是个徒隶,所以人们就把他整理的文字叫隶书。其实这也只是一则传说而已,因为任何一种代表性书体的产生,都不可能凭空出现,也不可能是朝夕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只能是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渐变,逐步成型;至于某个人的贡献,一般只是综合整理、集其大成。隶书如此,楷书、行书、草书等的产生过程,亦是如此。“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楷书”。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就是以楷书作为印刷书籍的主要字体的。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我们今天阅读的书籍报刊上所用的字体,大致还是同类风格的楷书变体。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征,我们将在今后陆续进行专题性的介绍。
数量之“变”
由于记录汉语的需要和运用“六书”的方法造字,汉字的数量不断孳乳增加。汉字总共有多少,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只能根据古代字书和现代字典的记载来推测。现在发现的周秦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单字总数不超过6000个,到东汉许慎编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则收字9353个。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字47,000余个,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000多个。1994年冷玉龙等编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7,019字,而已经通过专家鉴定的北京国安咨询设备公司的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据称是目前全国最全的字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表现新的事物,语言也在发展,9万汉字的背后是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在语言文字本身的发展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批的异体字和不规范字,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如此多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愿意也没人能够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幸好《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历代常用的汉字只有几千个,其他大抵罕用或仅仅备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