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干国祥:文本的语文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22: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干国祥:文本的语文价值作者:曾扬明
干国祥:文本的语文价值
干干是我向来佩服的一个人,特别是他的阅读视野和深邃的思想。此文很有思考价值,笔者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即文本语文价值的分类。
按说照前两篇文章的逻辑,这一篇周末沉思本该讨论的是关于预习的问题。但是昨天在重庆长寿一小听《鹬蚌相争》,却引发了一个老问题的新思考——这就是一个文本的“语文价值”(可教性)的问题。
西师版的《鹬蚌相争》,把原文言文的纯寓言部分(不包括寓言背景)改写成现代文,而且由于改写者对于文体意识的不够自觉,以及对语言文字优美性的过度追求,结果写成的课文非常接近于“优美的散文”,而淡化了寓言的特质。在课文的开头,就是一段优美的环境描写,写太阳照在大河之上,一派祥和安宁,为后面鹬蚌相争的情景作了铺垫。
而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就是以“优美的朗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就是说,教师默认为这篇文章“值得教”的是朗诵,它的文本价值在于其优美的语言文字。(当然这里也有一个普遍误解的前提,就是小学老师往往认为“听说读写”的“读”是朗读的意思,事实上,把“阅读”曲解为“朗读”,已经在小学语文中引发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课后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们共同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一篇课文,竟有哪些方面潜在的教学价值?就《鹬蚌相争》而言,哪些价值是它的“真价值”?而哪些价值只是它的次要价值,甚至是蛇足价值?
我们可以认为文本的可能具备三类常见的价值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一、它往往是某类文体的典型样例。譬如对《鹬蚌相争》而言,它是中国寓言的一个样例,而且原寓言是非常典型的故事中穿插寓言(即讲述寓言来说理)的特殊形式,虽然这一点往往被编者不恰当地剪裁掉,但是这个故事的深刻寓意,却与原场景是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样例的意义上,《鹬蚌相争》的教学价值就是呈现寓言的一般特点。而像《景阳冈》,它就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主体的古典小说,通过它我们能够把握古典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一些方式方法;《丑小鸭》就是童话故事,它具备童话故事特有的典型特征;而《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的典型样例……
二、它可能具有特定的形式价值或者说艺术价值。也就是说同样是在一类文体中,不同的文章在具备相似的文体特征的同时,它还具有自己比较鲜明的特质(但并不是唯它才有,唯它才有的东西,恰恰是不可重复的,也因此是不太具备教学价值的)。譬如《景阳冈》中“哨棒”的线索作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烘托,这一点,虽然在其它古典小说中也经常出现,但像如此鲜明又巧妙地使用的,却极罕见,因此它就具备非常独特而典型的价值。现在的语文老师对语言文字有一种误解,认为优美的文字才是语言文字的价值,但事实上,独特的叙事结构,人物独特的关系安排,这些全是一个文本的形式方面的价值,而且只有极少数的文章,其价值才体现在语言文字的优美上的。
三、它可能具有主题方面或者说思想方面的重要价值,甚至可能是民族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经典文本。所有文章总有一个用以承载思想精神内容的形式,但是却并不表示它的价值一定是在形式方面的。应该说许多文章的价值恰恰是在其主题及其思想方面的独创性或深刻性,甚至是争议性。譬如《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价值,就非常明显地聚焦在主题本身上——应该说许多寓言、神话,以及在文化上起到对民族进行塑形作用的经典篇目,往往其价值就直接在它的精神性上。
以上文本的三类价值,并不是相互脱离的。作为有机整体的一个文本,事实上并不存在可以与另外因素无关的单方面的价值。但是我们清理的目的是让我们教师有这样一个清晰的意识:一个文本哪些是值得教的,哪些并非是它特有的价值,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得到梳理的。
于是我们不难看清,有些被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咬文嚼字,在语言文字上下细功夫的做法事实上是很“荒唐”的。譬如一个文言文的现代文版本,和一个外国童话的中国译文,教师在一些细碎的语句上大加咀嚼,认为这是作者匠心独具,写出了人物独特的形象,是文本价值所在。可是我们一追查原文,却发现在古文和译文的原文中,这些所谓的“精彩语句”并不存在,事实上它们仅仅只是译者和编者蹩脚的添足。以刚才所说的《鹬蚌相争》为例,编者可能添上大河风景的优美描写,也可能添上鹬与蚌内心思想的细致描写,甚至还可能添上渔夫喜悦神情的描写……但问题在于,这些东西都是随心添上去,但也是完全可以删除,且删除后绝对不会更改定寓言本意的。这就是说,它们是非本质的一些枝叶,可能为了阅读的可接受性等原因,我们暂时没有必要全部删除,但是它们确实并不是文本的真正价值所在。过一千年,这个寓言依然存在而且依然是经典,但是,所有这些赘文,将以不同的形式或者出现或者消失,只是它们不会影响这个寓言的本质。
一个民族神话,以及民间故事,它可在千百个人的流传,在流传过程中,具体的语言(假如我们能够用文字记录下来对照的话)几乎时时发生着变化,但为什么这个故事仍然是这个故事,它不会消失?
也就是说,像这类文本的价值,一定在于它的叙事结构,即几个人物形象成形成的独特的关系上。
而反过来,为什么把一首唐诗转译成现代白话文(我们可以先翻译成英文再翻译为白话文),我们读起来便索然无味,完全不再有它原来的味道?这就意味着,原来的诗歌仅仅是在音韵上就有着自己的特质,而且它原来的词语带有不可完全翻译的暗示性与象征性。那么我们在教学时,音韵与其词语的联想暗示,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而现在品味民间故事中的琐碎文字,按故事的形式来理解诗歌,这些岂不正是本末倒置,无意之中丢掉了它真正的价值?
回到《鹬蚌相争》,无论文本怎么修改,教材怎么编,教师一定要知道这里有什么东西是本质的,不会变易的。也就是说,它具有寓言样例的价值,可以借此来学习“学会阅读寓言”;如果是原文或者说保留原文格局的话,那么它具有在特定的场景中使用寓言,形成故事中的故事,寓言在故事中发挥作用的独特结构,这将是值得教的一个因素;而最最重要的,这篇文章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博弈论思想的典范之作,其主题及其蕴含的思想,是最最值得教的东西(关于这一点我曾经有专文表述过,不再重复)。
也就是说,我们择取上面三个价值中的若干个,作为将要教学的主要内容。至于具体如何实施,那将是我们后面几篇相关文章讨论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0 11:00 , Processed in 0.0654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