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今语文教学的差异:“歌唱”与“读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0:4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晓敏
阅读有朗读与默读两种方式,而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语文的课文,即文章,不仅仅有思想,而且有情感、意味,而情感、意味,多是通过声调来体现的。
对此,有识之士早有论述。如闻一多讲:在文学作品中,“‘意味’比‘意义’要紧得多,而意味正是寄托在声调里的。” 朱光潜更认为,文章情感、情趣都与声调有关,他说:一篇文章,“段落的起伏开合,句的长短,字的平仄,文的骈散,都与声音有关”。“从前文学批评家常用‘气势’、‘神韵’、‘骨力’、‘姿态’等词,看来好像有些玄虚,其实他们所指的只是种种不同声音节奏,声音节奏在科学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文里却是一个最重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犹如在说话时,情感表现于文字意义的少,表现于语言腔调的多,是一个道理。”前人学习、研究古文,更是特别着重朗诵。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曾国藩说:“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吟恬吟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副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 俞平伯也说:“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声,作者当日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有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慨既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求,来使感情再现。念古人的书,借以了解、体会古人的心情。”古文是这样,学习白话文其实也是一样。语文课本上的一篇一篇的文章,等于是音乐教材上的歌谱或曲谱。固然,这铺子是可以读的,但学习音乐,仅仅是看歌谱,是不行的。还需要按歌谱、曲谱来演唱、演奏。只是看歌谱,还不是真正的音乐学习。
外国学者对文章声调的重要性也有论述。如日本的吉川幸次郎讲:“语言这东西,不管有多复杂,也是一种声音,不仅代表意思。音节声调是很重要的因素,光知道意思,还学不好。即使很难读懂的书凭其声调,甚至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捕捉到它的意思。”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回忆童年读书生活时,说他只记得作品的“声调”:“少年时代,我曾读过《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信手抓来,碰到什么读什么,无庸赘述,文章的意义是读不懂的,仅仅是念念词句的声调,读读文章的韵律而已。就是这样的朗读使少年的我沉浸于淡淡的多愁善感之。”“不过,现在看来,它对我的文章产生的影响却最大。”这是很可注意的:文章对人的影响,并非只是通过其“思想”,也通过非思想的东西,如“声调”,因为情感、情趣正包含在声调当中。
遗憾的是,现代的或说是西化的语文教学,将语文看做工具,将读书视为一种获取信息的理性活动,又追求信息获取的高效率,故重视默读而轻视朗读。由此,学习语文,不再是如古人那样充满感情地“歌唱”,而是静静地“读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3:42 , Processed in 0.07419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