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中的“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30 09: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学中的“度”
温立三
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有这样的表现:一、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二、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探究问题;三、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进行精心讲解;四、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五、能适当进行延伸拓展,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六、有节制地使用多媒体,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七、进行阅读教学时能够提示学生在写作中的借鉴;八、必要的时候进行跨学科渗透。这些表现,实际上涉及到的都是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好这些“度”,你就会有主见,不盲从,不容易走极端,从而在课程改革中取得成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新中国课程改革历史上少有这样的大动作。但改革力度过大,使许多教师无所适从。就拿语文来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教了一辈子语文,现在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新课该怎么上?怎样的课才是理想的语文课?这些年我与众多同行一样,也在不断探索这个问题。我的基本想法是,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既充分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又能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语文教育理念。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
  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给一些教师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如果教学中谁重视知识,强调训练,他就会被认为保守落后,跟不上课改的步伐。这是很危险的,它让许多教师误以为这次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淡化知识轻视训练,并成为一股影响全国的思潮。 “双基”这面红旗应该坚决打下去。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就谈不上培养语感和形成技能,更不用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历次语文教学大纲无论有怎样的变化,其教学目的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而要形成这种能力,就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扎扎实实认识一定量的常用字,掌握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一定量的语文知识,等等。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保底口粮”,如果这个“底线”都保不住,课改的意义何在?而现在有些课改实验区,恰恰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与课改前相比,学生的背诵和积累少了,错别字和病句却多了。个别实验区,三年课改后学生中考语文竟然出现零分现象!如此这般,能说课改成功吗?
  理想的语文课,课堂上不仅要听到学生热烈的讨论声,更要能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每一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有一些看得见的收获:认几个字,写几个词,背几个精彩句段,获得一种学习的方法……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脱离文本的语文课可以休矣!
  第二,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探究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提法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它是对长期以来语文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丧失这一现状的批评和纠正。我们不能说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所有教师都是满堂灌,学生全是被动接受,但至少可以说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许跟传统语文教育中强调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有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受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但往往是为了应试,容易养成学生不动脑筋死记硬背的习惯,与国家提倡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宗旨相违。为此,课程标准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即是强调学生要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和主动探究。这里,我们看出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变接受式教学为探究式学习。前者是教学方式,主体是教师;后者是学习方式,主体是学生。从中可看出语文教育中主体位置的转移。以此来衡量课堂教学,如果语文课上仍然是教师喋喋不休,教室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就像过去形容的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那么,就基本可以断定这样的课不符合课改精神。反之,如果教学活动有了学生的参与和探究,课堂气氛就能活跃起来,学生兴趣就会增加,学习效果也会不同。在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一点上,这几年的课改做得比较成功,语文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场面。
  第三,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进行精心讲解。
  语文课改中有些教师矫枉过正,告诉他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讲得少而精,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他就干脆不讲或讲得很少,甚至那些有难度的课文也不做必要的讲解,语文课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和满堂转。有些学生反映,课堂上的收获反而不加课改以前。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授受与探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一个方面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不对的,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合适的“度”。怎样才算合适?这要依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学生的语文水平而定。水平较高的学生探究能力强一些,教师就可以少讲一些;反之教师就应该多讲一些。中国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千差万别,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我认为还是应该重视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每篇课文总要有教师的一些精心讲解。特别对于课文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给学生讲课讲透。教学方式也要灵活变化,有些课文,可以学生探究为主,有些课文,则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节课可以用授受式,那节课可以用探究式,决不可机械地规定每节课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多少分钟。如果45分钟内听不到教师的一两处精彩讲解,就很难说是一节好课。 同时,不能以课堂气氛活跃与否和学生是否有兴趣作为衡量一节语文课优劣成败的标准。
  第四,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
  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时,听课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因为这时候他们觉得语文离自己很近;当学生被要求调动以前积累的知识去学习新知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因为他们发现新知与旧知是有联系的。但是,现实中的语文课总让学生感到语文离生活很远,教师也不愿意联系生活,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容易离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无能力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因为他们本身缺少融会贯通的能力。语文教育长期被极端功利化,让人觉得语文除了为考试升学,别无他用。我认为,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生活,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也是生活。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就是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事实证明,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满堂皆活;离开生活,语文课堂就成一潭死水。
  经过将近五年的课改,生活的观念己经深入人心,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联系应自然适度,不可牵强附会,更不可喧宾夺主,变成离开教学文本的生活经验交流。
  第五,能适当进行延伸拓展,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
  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语文本该是各门学科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最有人文色彩、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遗憾的是,多年来语文竟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这跟语文被严重功利化有关。课堂上教师不敢也没能力对有关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延伸拓展,语文的视域打不开,局限于一方狭小的空间。在我眼中,理想的语文课,教师可以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或者把生活之水和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或者引导学生就某一学习内容生发开去,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这里我们总结出课堂教学延伸拓展的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前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显示教师功力;后者可以让学生加深课内所学,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近年的课改中,许多教师都能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但要注意两点:一要防止贴标签。不要为延伸拓展而延伸拓展,不必每节课都非得安排“延伸拓展”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以证明自己上的是“课改课”,而要将拓展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成为课内学习必要的组成部分。二要见机行事,点到为止。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自然而然把课外内容引入课堂成把学生兴趣引向课外。不能为了讨学生喜欢而把课讲得天花乱坠,漫无边际,而应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瞄准教学目标而展开延伸,放得开收得快。引而不发,问题一点即过,主要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
  第六,有节制地使用多媒体,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以一张嘴一根粉笔和一本书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加以声光电为特征的多媒体成了许多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使语文教学的许多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在现在所谓的读图时代,将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可感可听可视的形象,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语文。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总体上我们要肯定多媒体对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所起的作用。但也会看到,不少教师对多媒体使用过度。语文教育严重依赖多媒体,有的人甚至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不会教学的地步,就像有些病人的习惯性“药物依赖”。当前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公开课或观摩课,几乎没有不使用多媒体的。但过度使用多媒体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一是一味以声音和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弱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感悟和揣摩;二是教师每节课备课都要花相当时间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过于关注教学的形式而影响对教学内容的钻研;三是过多占用课堂时间,影响课堂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多媒体有时候像一块“遮丑”布, 掩盖着教师基本功的不足;赤手空拳能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的教师,倒能显出他的真“功夫”。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每节课都使用了多媒体,而是需要反思是否使用得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有帮助。
  第七,进行阅读教学时能够提示学生写作上的借鉴。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语文教材大多是读写合编,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课文往往也是写作的范例,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即概括课文的写作特点,这有益于学生作文时借鉴和模仿。1990年以后,各套语文教材大多读写分编,这固然可以有针对性地依据读写各自的规律来编排教材,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即读写之间缺少关联,课文不能有效地成为学生写作的范例,教师教学中也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实际上,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既是阅读的精品,往往也是写作的典范,这一写作资源如果不加以利用,显然可惜。因此,我主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那些写作上有特点的课文,须向学生指出其写作特点,并让学生模仿。既可以借鉴整篇的写作手法,如学完《行道树》后运用课文以独特视角托物寄情的方法写一篇作文;也可以借鉴课文中某一局部的写作特点,如学习《理想》一课后让学生也写几句诗,给理想打几个比方。这样的练习,在教材的研究与练习中进行了一些设计、它们大多是片断作文。但还有许多课文的写作特点,教材中没有提及,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注意发现、总结并教给学生,如有一位教师讲授《春酒》一课后,让学生也通过写一种家乡的物品来抒发某种感情,这样的课,在读写关联问题上就点拨延伸得很到位。
  第八,必要的时候进行跨学科渗透。
  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又一新理念是强调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是有必要的,语文学科尤甚,因为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最紧。过去那种坚守语文学科壁垒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做法显然有问题。如果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跨学科学习,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知识,进一步认识到语文作为一种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当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教材编写对此也有所导向,许多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的,也包含其他学科的内容。如“探索月球奥秘”中有地理和艺术问题,“追寻人类起源”中有生物学科的内容,“走上科学辩论台”中有克隆的辩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中有历史和军事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跨学科应该从语文出发最后回到语文,跨得出去收得回来。这几年语文的跨学科学习有点走远了,以至于许多地方的语文课上得不像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地理课、历史课甚至“四不像”,严重弱化了语文的特性,让一些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产生了怀疑。鉴于课时有限,一节课45分钟匆匆即逝,教学时请注意“必要”二字,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面的阐述,主要涉及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度”、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的“度”、联系生活和延伸拓展的“度”、阅读和写作关联的“度”、使用多媒体的“度”、跨学科学习的“度”……把握好这次语文课程改革中的这些“度”,你就会有主见,不盲从,不容易走极端,你就能在课程改革中游刃有余,最后走向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2:36 , Processed in 0.0639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