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课与自由语文教学 倪江 “公开课”是一种中国特色。公开课评比则是具有鲜明的权威主义色彩的中国特色的“教研”活动。
几个专家评委把持着评比的话语权,他们通常自认为代表了中国的语文的教育改革方向。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跟着潮流走,在现在的中国,只有潮流,没有思想,没有百家争鸣,没有个性。好莱坞式的噱头充斥着课堂。
公开课已经具备了好莱坞大片的基本要素,试举一二:
1、向主流意识形态的屈从:语文课的文本总是被恰到好处地与最当下最时髦的问题挂上钩,边缘化的、非主流的思考和定位是绝不讨巧的。
2、向观众和评委屈从:一千人在场,那是什么课?征服观众和评委是获奖关键,学生的生成无法量化无法言说,最没有话语权的偏是众目睽睽下的学生。而为了取悦观众和评委,“课”的“故事”要尽量曲折动人,“课”的结构应该有起承转合要有“高潮”,“课”在结构的谨严之外还应该有流动的自由的时间让执教者幽默幽默,一如《泰坦尼克号》中杰克教露丝吐痰。在漫长的艰苦的听课过程中,每一个观众和评委都有想轻松一下的欲望,不会幽默你就死去吧。
3、向“好课”屈从:没有人界定过什么是“好课”,但每一次的评比可以让你领教什么是“好课”,所以,公开课评比充斥着最庸俗的模仿和最矫情的动作,虚情假意的教师教会了学生虚伪地回答问题和虚伪地思考。“评课”是一场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的评选,但教学肯定不是演戏。
公开课和好莱坞电影一样,采取的是下跪的策略。好莱坞下跪为了票房,而教师下跪,往往是为了“立起”——名至实归,名声鹊起。你很难得看到语文教师采取挺立的、不合作的姿态。语文教师主要充当了“思想按摩器”,在这种按摩下,走出来的只能是有奴性人格和同样取下跪姿态生存的人。
在公开课的会场,你看不到自由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已经精确到秒,即使是看似自由的研讨,其实都在如来佛的掌控中。因为比赛通常具有强烈的官方色彩,所以,比赛就成了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之间的较劲,执教者身肩重任,成王败寇的心态极其强烈,公开课很少有日常语文课上的自由言说,学生在一千人面前通常会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他知道教师的期待。
什么是自由语文?学生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教师有免于受制于评委的自由,公开课,毫无疑问离自由相距甚远。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问题是,方和圆如果就是意味着权威和束缚,要那些规矩干什么?!
一节不踩着钟点的、教师被学生问住的、一个学生滔滔不绝说了十几分钟的、甚至有学生因疲倦而酣然入睡的“课”,是我所期待的“公开”课。
(作者系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教研组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