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年第1期全文转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 任金璧 语言,渗透着民族个性,几乎是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另一个形象。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他的同代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则说,思索一种语言就是在思索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尊严,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语言的尊严。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成熟的民族不维护自己语言的尊严。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理应是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责任。但是,首先应该负责的,除了作家,就是语文教师。作家是以自己的文本作品为自己民族的语言作出示范,语文教师则是通过规范自己教育对象的语言运用,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发挥积极影响。事实上,如果连作家和语文教师都不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那就没有什么人负责了。因此,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和语文教师的良知,是他们的使命。作家的事,姑且不论,这里笔者从语文教师方面说一说。 为什么语文教师应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呢? 语文教师是专门从事语文教育的人,如果他们不是站在对自己民族语言负责的高度从事语文教育,而仅仅是当作谋生的手段,语文教育会有好的效果吗?如果他们没有对自己民族语言负责的自觉,能指望通过他们的认真工作让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正确使用语言吗?如果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不能正确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那么,对于这个民族的语言将意味着什么呢? 语文教师怎样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呢?也许,有人会说,好好教,教好就是了。这样说并不错。但是,怎么样才算“好好教”?怎么样才算“教好”了呢?问题并不简单。怎样才能将“好好教”的愿望变成“好好教”的行动,进而达到“教好”的效果呢?这里不仅仅是愿望和努力的问题,也不单单是管理的问题。因为,这些都属于语文教育的外部规律,而问题的症结首先在于对内部规律的认识,即对语文的认识,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什么是语文?语文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教语文、学语文?语文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语文、学语文?这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问题。恰恰在这些事关根本的问题上,不要说绝大多数学生,就是大多数教师、教育领导者,至今也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上完全搞清楚。 观念是灵魂。语文教师要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贡,首先应从弄清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才有可能搞好语文教育。否则,就会本末倒置,隔靴搔痒,事倍功半。 语文:工具、基础、人文三位一体 语文是一种工具,具有工具性,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数学、外语也是工具,也具有工具性。单凭工具性这一点并不能将它们区分开来。问题是,工具和工具并不相同,各有自己的功能,不能混为一谈。 语文是一种干什么的工具呢?首先,它是一种交际工具,而数学不是,以此将它与数学相区别,但是外语也是交际工具,凡语言,都是交际工具,这是语言的共性,单凭这一点不能将它与外语区别开来。然而,无论哪一种民族,首先都是使用母语交际,然后才是使用外语交际,使用外语也以母语为基础。母语作为交际工具比外语具有更为基础的性质。这正是母语不同于外语的地方。现在,界定语文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助于将母语与外语区别开来。问题不仅如此,还在于,母语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仅仅只是“交际工具”吗?说它是交际工具,哪怕说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都只是从运用层面上的界定,并没有反映语言的本质。语言从根本上讲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工具,这才是它的本质属性。人类之所以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等动物,就在于它具有高级的思维活动。而人的思维作为一种活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即工具才能进行,这就是语言。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是运用语言的过程;离开了语言,思维无法进行“活动”。说话的前提是思维活动,思维决定语言的内容,语言则是思维的形式。无声的思考是否就是纯粹的思维呢?是否就不需要语言了呢?其实,那是用无声的内部语言自己跟自己的“交谈”,同样没有离开语言。因此,语言本质上是思维的工具,它的首要作用是使思维活动得以进行,至于交际,只是语言的用途之一,尽管也是主要的用途。 仅仅承认语言是交际工具,或者再加上“最重要的”,说成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都是仅仅着眼于运用这个外在的因素,而没有触摸到它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这样定义语文,操作起来就很容易从语言到语言,从形式到形式,本末倒置,事倍功半。所以,我以为,语言首先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训练中应该重视思维训练,抓思维训练不是背离了语言训练而是抓住了语言训练的“牛鼻子”。 语文的基础性是由其工具性而来的,外语、数学也是工具,也具有基础性,但是,语文的基础性要比外语和数学广泛得多。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什么事情能够离得开思维呢?所以,语文是人类从事包括外语、数学在内的一切活动的基础。其次,语文还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凡人都具有社会性,都存在与他人的交流问题,都得用到语文。数学就不必多说了,一般情况下,很难用来交际;外语也是交际工具,但它远没有母语交际更具广普性。何况,母语水平直接制约着外语水平,即使数学也存在着理解和表达。因此,说语文与人类相始终,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句话,语文具有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具有的最广泛的基础性,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事求是。 语文的人文性是自不待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说过:“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的人文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因为它不但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它还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工具。人类的思维、交际、文化传播,一刻也离不开语文,语文怎么可能没有人文性?何况它已不单是文化载体,本身就反映人类社会的事、理、情、志,表现人的精神、情操、审美趣味,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都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工具,体现的主要是科学性,而不是人文性;外语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但是它的人文性与母语所具有的人文性则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语文的人文性和交际功能,使它区别于数学;它作为母语,必然是学习和使用外语的基础;它的作为思维工具的性质,则使它区别于其他学科并成为从事包括数学外语在内的一切活动的基础。于是,语文以其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了解了语文的这些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属性以后,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要教语文、学语文了: 语文是思维的工具,语文的水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人、一个民族思维的水平。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具有高质量的思维品质,就不能不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语文具有最为广泛的基础性,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单靠它干不了什么,但离开它,什么都干不成。人们时刻使用着它,却不认为它重要;人们因为它很多事受影响,却从未想到原因是它。语文并不因被人忽视而丝毫减弱它的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成长和发展。 语文以其丰富的人文性可以培养和造就崇高的人格,为人们从事各项活动提供精神支持。从事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一切活动都需要精神支持,但是自然学科本身通常很难提供这种精神力量,而语文不但能培养人们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由此看来,无论教师教语文,还是学生学语文,都关系到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发展,都关系到对自己对民族的一份责任。 语文教育:向精神着意,从语言着力,由能力得益 语文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再加上人的发展需要,不但决定了语文为什么要教、为什么要学,还决定着语文教什么、学什么。 从语言学习的眼光看,语文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缘于此,教语文、学语文,首先是教学生掌握一门工具,既会思考,又善表达。能听得懂读得懂别人的东西,说得好写得好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掌握了语文工具。其实,听、说、读、写的语言操作能力,都是外在的东西,而本质都是思维问题。所以,学语文就要坚持抓思维训练,从思维上“育”人,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能力就会跟着提高,学生就会越变越聪明。学生学会了思考,懂得了表达,掌握了语文工具,无论学什么就有了基础,就会得心应手,受用一辈子。 从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看,语文教育应该促进人的语言发展,提高人的语言修养。而语言的修养就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规范问题,还有一个文化底蕴问题。母语教育尤其是这样。所以,语言训练,既要渗透思维训练,还要注意文化积累。语言训练如果脱离思维训练和文化积累,很容易变成纯粹技术性的机械操作,变成词词句句的ABCD的文字游戏。 语文,除了作为思维和交际工具让学生掌握了受益,还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人文性,进行人文教育,从而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人格。
有些知识,是人一出生就要学习的,并逐渐成为人自身的东西,比如有关生活的知识,如何照管自己,如何学习表达,等等;有些知识,是人所不具备的,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比如数理化、历史地理、语文知识,等等;还有一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需要通过教育加以唤起,这就是人文精神。 通常一个人要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通过家庭与社会来完成;知识世界的教育可以通过一般学校来完成:而心灵世界最复杂,属于终身教育,则要由人文教育完成。人文教育关注的是人性,而人性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人性是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则是生命以外的东西。知识的缺欠可以弥补,人性的缺欠却难以弥补。比如,一个人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还不能说他是个合格的人,他还必须有一种良知来支撑约束自己的行为,而这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唤醒的。在这里,语文教育首当其冲,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责任。 语文,无论把它诠释为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亦或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都不能改变它的人文特性。它总是围绕着人,和人密切相关。人文的内涵,说到底是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怀,追求的是人性的完善、全面、和谐。坚持语文的人文性,不但不是偏离了语文的本义,而恰恰是抓住了语文的本质。语文即精神即人,虽三名而实一体。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精神教育,是一种通过语言指向人的心灵的教育。因此,向精神着意,从语言着力,由能力得益,就成为语文教育必然的合乎逻辑的选择。 善歌者继其声,善教者继其志。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语文的人文资源,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审美,造就一代又一代人格健全、心灵美好的新人。岁月流逝,知识可以忘却,但是,语文教育积淀在学生精神世界里的东西将会永存。 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语文又是文化传播的工具,还有传承文明的使命。所以,语文教师不但自己要通过文化传播让学生接受既有文明的熏陶,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肩负起传播文明的责任,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既是文化的受益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 以学法定教法,语文教育永葆生机 教什么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内容相同,怎样教就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一个对自己民族语言负责的语文教师,既要重视教学内容也要重视教学方法。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会带来好的效果,远没有对自己民族的语言真正负责。 长期以来,相当多的教师都是通过钻研教材,掌握学科的知识系统,然后按照知识规律制定教学方法,也就是依教的内容定教的方法。一般地说,这也不错,而且能真正作到这一点已属不易。但是,严格地说,这只是在“讲”,而不是在“教”。“教”的当中也肯定会有“讲”,可是这种“讲”只是“教”的一部分,而且一定要顾及对象,要让对象参与进来。而“讲”与“教”不同,好的讲者也会顾及听众的愿望和要求,但是主体始终是讲者而不是听众。“教”就不同了,学生始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不要说取得好的效果,连顺利进行都难以实现。过去总认为只要教师讲深讲透,学生自然就会了。事实上,这是极大的误解。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往往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创造性就难以发挥。好的教师,既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好的教法,一定是既遵从学科知识规津,更遵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制定出来的。 可见,教师在研究吃透了教材以后,主要应该从学的角度考虑,依学法定教法,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作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服务。因为,道理很简单:学习最终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学的效果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而教学的效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是由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的。因此,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依学法定教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充满生机。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就是要着眼于人的发展、把语文教育变成真正的文化教育,既抓思维训练,启人心智;又抓语言表达,掌握工具;还抓人文教育,培养高尚人格。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就是既要遵循语言教育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母语教育的特殊规律,为保持自己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和独特性,奋斗不止。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语文教师就要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学术和道德修养。因为没有什么人能够向别人奉献自己没有的东西。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语文教师就要和自己的学生一同成长。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生不仅是自己教育的对象,还是自己学习的对象。不是什么都是教师比学生强,也不是什么都是学生比教师差。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它既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甚至就是语文教育始终不渝的理想。
面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奉献自己的真诚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