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3 01: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



对于当前的教育问题,人们普遍有一种焦虑,有一种必须改革的强烈要求。在接受长达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之后,年轻人却越来越感到涉足社会的困难。人们有理由为自己的下一代担忧:学校教育能否使他们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能否得到充分的重视?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学校的功能及其价值存在正受到从来没有过的挑战。

学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这种本质是通过两种不同取向的功能而实现的:学校对个人发展的促进功能,是指学校根据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不同的个性特征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学校的选拔功能,是指学校根据一定社会的价值标准和判断、评价其成员的模式对受教育者所作的鉴别。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这两种功能是缺一不可的。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学校功能的发挥提出的要求不是要哪一个不要哪一个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两种功能之间取得一种适度平衡,使教育的作用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学校的这两种功能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但是,当前学校功能的发挥发生了极大的偏差,人们过分强调学校的选拔功能,学校因此成了社会对个人进行鉴别和选拔的一个筛选器。每一个人都被迫通过这样一个机制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学校选拔功能的过分强化使学校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功能难以发挥,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学生的人格遭受扭曲,极大地阻碍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当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严格的等级制度、机械的记诵之学、不当的教学方法导致了种种极其荒谬的结果,一次考试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一个偶然的失误就能断送一个人的前途,这是不公平的。

这里,不能不来讨论一下社会分工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问题。应该说,社会分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社会分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以能力为本位的社会,在进行社会分工的时候,必须把才能与机会、努力与报偿统一起来,才能体现社会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筛选机制是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必然选择。但是,另一方面,过分强化的社会分工也会导致人们实践的单一化以及职业间、地区间、部门间的分割现象,从而造成人的认识背景、认识范围、认识内容的狭窄和片面,造成人的认识传统、思维方式的凝固性和单一性,最终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社会分工仍然会在较长的时间里和较大的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工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不仅不可能缩小或避免,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会强化。我们只能有条件地对分工的消极影响加以限制,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它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这可能是教育的一个两难问题吧。清醒地认识这一矛盾状态,对社会分工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并积极寻求具体的教育措施,克服分工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是学校不可能完全摆脱的课题。

学校的功能正在受到挑战。人们希望通过推行素质教育来改革当前学校中强调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问题。但是应试教育的要害并不是升学率,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导致学校功能发挥上的偏差。因此,片面性才是问题的本质。一所学校,升学率总是其办学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改革要解决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升学率问题,而应是片面追升学率的问题。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则主要是一个学校功能失衡的问题。也就是说,改革的目的应当是协调学校功能的发挥,使学校的促进个人发展功能和选拔功能达到一种适度平衡,而不是简单地用一种功能取代另一种功能。否则,改革就会出现偏向,就会导致另一种片面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校功能失衡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下来的综合性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既有社会方面的又有学校方面的。

从社会方面的原因看,传统育人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当前教育的问题之所以积重难返,根子在于我们头脑深层的文化传统,在于我们民族对待下一代的独特态度和养育方式。这种育人文化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而且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两大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中国人重视孩子的程度大概是世界上罕见的,一旦有了儿女,父母就会处处先想到孩子,而不是自己。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千方百计地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其惜子之情到今天仍有增无减。但是,中国人绝不是为了爱孩子而爱孩子,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爱愈深,教愈严。做父母的对孩子从生到养,之所以尽心尽责,是为了子嗣后继,支撑门庭,扩而言之是在为社会尽义务。为了使孩子长大后能合格地尽到做人的责任,就必须从小严加管束。家长可以含辛茹苦,让孩子有一个优越的处境,获得细致周到的照顾。但同时他们又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把孩子抛到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甚至泯灭其美好的天性,违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逼着他们去上各种特长班,去上奥校,去超负荷地学习,去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或者过分宠爱,或者过分苛求,似乎很矛盾,但在很多父母看来这样做却是顺理成章的。实际上,他们已经用“慈严并重”把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了。

尽管社会在发生变化,但这种独特的育儿文化却在一代代人中延续。可以说,它是以一种习惯的形式保留下来,经过长期的因袭过程转化为历史的积淀物而沉入到人们的深层意识当中去的。这种传统文化更渗透到了教育的各个层次,逐步地制度化,形成了今天的以选拔为基本特征、以应试为主要内容的精英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发展,泯灭了人的美好天性,抑制了人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因此,解决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要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做起,要从全社会做起。

从学校方面来看,面对整体性的社会变迁,学校还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适时应变的措施,还固守着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学校观、师生观,因此尚不足以应对变化着的社会。

学校是保存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人求学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但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通过越来越多的渠道学习有用的知识,培养创新的精神,掌握科学的方法,学校显然已经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和社会化场所,各种超文本的知识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充斥着社会的各个场所,网上课程、虚拟学校开始出现,这使得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许多途径。与此同时,新的交往形式,例如通过网络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地拓展了人的学习与交往空间。这种功能取向的转移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转移必然会引起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功能,适时应变地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加以选择,发挥其组织、调控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我国传统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地君亲师”的排列把教师放在了一个很高的地位,赋予他“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功能,所以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就非同一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绝对是不对称的。“师为上、生为下;师为主、生为仆;师为尊、生为卑”,这样一种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成人社会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去管束孩子,把孩子看成是大人的附庸,看成是父辈的替身,是父辈理想和意志的一部分,而少有两代人之间的平等对待、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师生关系模式正在造成师生之间的代沟。我们并不完全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所处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承受的竞争压力远远超过他们的上一代,他们面临的是一些需要独立做出判断和决定的全新的问题。而我们却仍然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来解释孩子的所思所想,一味地指责,或者苛求我们的孩子,从而形成深刻的代沟。因此,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必须打破,学校必须重新界定教师的作用,重塑师生关系。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个人来说,受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人起初只是一个具有生物属性的个体,只有当这些自然生物属性在个体的社会发展中获得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时,个体才转化为个人。在从个体转化为个人的过程中,为了获得为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种种社会特性,就必须掌握社会文化经验,确立一定的世界观、信念和生活态度,这就要受教育。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有选择地组织起来的发展环境,对个人的社会化起着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个人又是具有尊严和独特价值的,而不是被加工、塑造的原料。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一种源于精神内部的,具有个性色彩的内化活动,是不断地脱离旧我,成为新我,从而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教育又不应是一种简单的外部灌输或者塑造,而应保护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求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励受教育者对比当下的自我更高、更完善、更美的主动追求,帮助每一个人探索和开拓新的生活。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学校中的学生地位及其价值存在,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学习主体和发展主体,尤其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价值,那么学校的任务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帮助他们探索和开拓新生活。学校应当据此来重构新的学生观和学生文化。

如何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极大地影响我国教育的面貌。我们不仅要批判和扬弃传统的育人文化,更新旧的观念,更要进行学校制度的创新。要变独木桥为立交桥,建立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可选择的、公平的学校教育制度。要变革现在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这将是一场伟大的,触及人的灵魂和民族传统基础的变革。为此,学校必须从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重新阐明其立场。



来源: 《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 作者: 劳凯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3:50 , Processed in 0.16267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