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的职业角色与工作智慧 作者:刘宝剑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摘 要]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目标应该是有教学经验、行政视野、学术实力、组织才能和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其工作智慧体现在:如何做好工作的经验;为什么这样开展工作的道理;以研究来指导工作改进的习惯等三个方面。它既包括教研员关于阶段工作整体筹划的智慧,也包括教研员在组织策划具体活动中的智慧,和教研员在课堂研究、教学指导、评价命题等方面的策略、方法与创造性。 [关键词]教研员 职业角色 能力结构 工作智慧 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教研系统一直是稳定教学秩序、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力量。教研员是一支非常独特的专业队伍,他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帮助教师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业务进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新课程推进的几年来,对教研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做一个合格的教研员,首先要对职业角色有准确的认识,要理解教研员应该具有的能力素质的结构,并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积极研练自己,在工作智慧的唤醒与积累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一、教研员的职业角色 教研员一般是从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主要从事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师业务指导的专门力量。教研员职业角色的独特性主要在于其角色的复合性。 首先,教研员角色的起点是一名教师,他必须精通学科基础,熟谙教学之道,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面对纷繁变化的课堂,也能清晰而准确地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与细节。所以说,教学经验是其角色之本。 但是,他不能仅仅是一般的教师,他要有高于一般教师的视野,他要以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而成为一线教师的业务引领者,是一个以研究为主要职业任务的教师。所以,学术视野与研究能力是其职业发展之“翼”。 不过,教研员不能满足于自我研究和纯理论研究,他的职业价值要通过“教师的教师”这一角色来体现,传播思想、普及方法、共同研讨探索是教研员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这要求教研员必须善于指导,对一线教师的工作状态了如指掌,且甘为人梯。因此,教学指导能力与服务意识也是教研员应该的重要素质。 当然,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指导关系不能只是简单的师生相授。要提高教师研修的质量与效率,就要求教研员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组织策划,来促进教师的业务提高,这对教研员的组织运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实,对教研员要求还不止于此,新课程推进更要求教研员不能囿于“学科思维”,要有课程教学改革的“综合视野”,要有从社会发展的大局看教育的意识,要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局理解教育教学的真谛,在研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胜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任务。 因此,教研员的职业价值重点体现在六个方面:(1)传播先进理念,将观念理论通俗化;(2)协助教育管理,把政策规范操作化;(3)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学行为科学化;(4)提高教学质量,让成功范例普遍化;(5)服务教师成长,助教师群体专业化;(6)丰富学术成果:促教育科学实用化。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目标应该是有教学经验、行政视野、学术实力、组织才能和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正是教研员区别于其他岗位的专业之处。 二、教研员能力素质的结构 从教研员的职业角色分析,教研员应该知晓教育原理、领悟育人规律、了解教师成长、熟悉学科特点、懂得教学评价。关于教育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师的知识、关于学科的知识、关于评价的知识,这是教研员应该具备的知识基础的五个主要方面。当然这些知识主要不是依靠听授而获得的,教研员的知识积累更要依靠自学来汲取和领悟,特别是在某一具体研究任务的驱动下的学习。 从教研员的工作岗位要求看,教研员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应该有:(1)研究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2)试卷与作业的编制和学科评价的设计能力;(3)开展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4)教研工作与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5)培养骨干教师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6)横向沟通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有些能力可能是教研员还在一线教学时期就已慢慢形成的,但当角色变化之后,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反思,促使这些能力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策略。当然也有些能力是必须要到“在其位,谋其政”之时,才会有所意识和发展的。我们可能还需要建立起提高教研员工作能力的研修体系。 一个人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结构,会对其专业气质产生影响。我们认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员的专业气质应该包括:(1)底气:学识渊博,专业精通;(2)秀气:儒雅端庄,以理服人;(3)灵气:思维敏捷,独具匠心;(4)正气:民主公正,坚持原则;(5)大气:淡泊名利,善于合作。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教研员形象,不过,这确是我们教研员专业发展所追求的方向。 三、教研员的工作智慧 应该说,教研员群体的基本素质是比较高的。大部分教研员原来都是学校中的骨干教师。但有些教研员对学科本身的研究轻车驾熟,而对如何组织教师研修,经营学科师资队伍,却并不擅长。我们同样也发现,有些教研员在活动组织与工作策划上,思路清晰,组织运作能力很强,可在开展研究、总结经验方面总是力不从心。这说明教研工作是需要工作智慧的。这种智慧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表述教研工作的智慧?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两个问题。 我们认为,教研工作智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如何做好工作的经验;二是关于为什么要这样开展工作的道理;三是以研究来指导工作改进的习惯。教研工作智慧同时体现在思考与行动两大方面,它既包括教研员关于阶段工作整体筹划的智慧,也包括教研员在组织策划具体活动中的智慧,同时还包括教研员在课堂研究、教学指导、评价命题等方面的一些策略、方法与创造性。它蜇存在教研员朴素的活动中,是体现教研员工作特点及其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方面。 教研员的工作智慧还反映在,他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来开展工作。与教育行政干部、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相比较,复合性是教研员的重要优势。面对基层教师,教研员在阐释课程政策和教学文件上有优势,因为他了解政策文件的背景与缘由,又了解教师的话语方式;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教研员又是他们了解教学现实和听取教师诉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教研员了解教学实际,又熟悉行政的话语方式。其实,教研员所需要掌握的话语方式还有,与学生对话的课堂话语、与专家对话的理论话语、与同行对话的专业话语等。这种多种话语方式的兼容,使得教研员有其独特的发挥工作作用的机制。如,教研员要研究政策,借助行政的力量;要注重实证,依靠学术的力量;要培育典型,利用榜样的力量;要合作共享,发挥集体的力量;要完善自我,显示人格的力量。 我们在教研员开展工作的行动策略中,也看到了教研员的许多工作智慧。如何助“春雷”生成“春景”,让一项决策、一个号召变成积极的行动;如何让“火星”燃成“火把”,使零星的探索变成有组织的系统的区域性教学改革;如何将“珍珠”织成“项链”,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教育教学的规律;如何把“荒漠”变成“绿洲”,使薄弱环节变成优势项目,培育基地,培育典型;如何使“马车”换成“汽车”,以我们的努力,让教师的研修状态从被动变为主动 为促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我们提出“唤醒教研员的工作智慧”的口号,要求广大教研员把这些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与策略提炼出来,成为可以交流和共享的成果,成为指导教研员今后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明确的知识。我们以“教研策划案例”的形式来承载和推广“教研员的工作智慧”,希望以这种文本清晰地表达教研工作者用研究的眼光改进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强调和倡导教研员用研究策划的方式来改进教研工作,以职业自觉促自我提升,用工作智慧创事业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