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最大的教育资源是什么
来源:新校长传媒
【编者按:什么是教育者最大的教育资源?是教育者自身的生命样本,是教育者自己的身心和谐程度。真教育发生的过程其实是教育者自我成长的过程。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成为自己,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和心灵健康,就谈不上给予学生良好的人格教育,又怎能帮助学生成为自己。】
前不久,看到一个“贵目贱心”的故事: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一个学生患了眼病,整天凄凄惨惨、忧闷不堪。王阳明对他说:“你这是珍惜你的眼睛,却轻贱了你的心。”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和王阳明的这位学生很相似,只懂得爱护自己的明眸,却任由自己的“心灵之眼”陷入黑暗;我们都很注重身体的完整和健康,却总是无视心灵的残缺和病变。当一个人身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我们会说这个人病了;可是当一个人的人格长期缺钙、心灵长期缺氧时,我们却认为他是健康的。
就教育而言,如果一个教师都不懂得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和心灵健康,那么他又能给予学生什么样的人格教育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高二学生小李,因英语学习困难而寻求帮助,记两三个字母的英语单词对他来说都很困难,学英语不到半小时就会出现头痛症状,而学习其他学科却不存在这一问题。经了解,小李初一时对学习英语还是有兴趣的。然而,在初二的一次英语课上,因未能回答上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被老师叫到黑板前面罚站。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极强的小李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从此以后,他把对老师的怨恨转移到了英语课上,再也不愿学习英语……
小李英语学习困难的核心原因是英语教师带给他的心理伤害,这是一种典型的师源性心理伤害。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教师在学校扮演的角色之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然而,现实中一些教师的做法显然是与此背道而驰的。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调查:被访问的教师几乎都认为自己爱学生,但他们的学生能感受到师爱的却不是很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是真爱。什么是真爱?真爱是无条件、无分别的,真爱是让对方成为自己。
什么是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人不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把价值感建立在自己身上;不容易被他人的负面情绪感染,也不轻易被别人的激情所煽动;对事物和人有自己的判断,不从众;当被赋予选择权时,不惊慌失措,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为什么选择……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成为自己。
让学生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其前提是教育者能成为自己,寻找真实的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然而,现实中,有多少教育者想过去寻找真实的自己?这样的问题也许会让你发笑:“我干吗要寻找自己?我难道不是一直是我自己吗?我是一名校长,我有幸福的家庭,有事业有朋友……我过得很好,干吗要去找所谓的‘真实的自己’?”
然而,我们和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可以直接画等号吗?不论你是谁,名字只是个符号,不管把名字换成什么,都不会将一个人的本质改变。因此,校长不能片面地说“我是校长”,而应该说“我拥有校长这个职业”。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绝大多数人平常所认定的这个由姓名、职业、身份、经济状况、人际关系、思想观念等组合成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
当一个教育者不懂得真正的自己是由内在品质决定的,他就会把生命的重心完全放在外部世界,用世俗的观念、他人的意见来指导、评价自己的生活。把真实的自己弄丢的教育者,又怎能让学生成为自己呢?
教育应从不伤害做起。现实中,我们的教导、教训太多,而教育太少。《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实,教育的根本不是教育者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教育者是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精神海拔,有着怎样的生命状态,有着怎样的境界格局。换句话说,什么是教育者最大的教育资源?是教育者自身的生命样本,是教育者自己的身心和谐程度。所以,真教育发生的过程其实是教育者自我成长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