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语言为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30 18:4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语言为镜2014.01.20
南都周刊2014年度第2期
当下社会学界,鲜有学者具有较好的“语言意识”。以学科为界限的长久浸淫,使得多数学人只剩下一身现代八股气:术语连串,句式欧化。语言功底差点的,则是病句成群,不知所云。

文_曾念长
眼下的学界,总体上热衷于这样一种风气:有学问不如有学术,有学术不如有学科。各路学术大腕要是没了学科,就像树倒的猢狲一样狼狈逃窜。有了学科,他们就可以画地为牢,占山为王。而被学科套牢的人,就像得了“学科斯德哥尔摩症”,难免要赞美起狭隘的知识暴力,而贬斥通识和洞明的学问。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体制的主流所趋,但也不乏身在体制之内却走在主流岸边的学人,敢于游走在学科的边缘,做一些并不“主流”的学问。
郑也夫在《语镜子》的自序中说道:“我从来不拘泥于学科划分,我认为划分仅比不划分稍好一点。”身在学院中的人要说出这一番话,是要有抛弃“主流”的决心的。身边有不少人读过郑也夫的书,知道他是一位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郑也夫是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六八年人”。所谓“六八年人”,就是第一批下乡知青。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回城后考上了大学,成为当下学术界的风流人物。但是回到社会学这个学科内,就会发现,这么一位重要学者却并不“主流”。他关心的问题,往往是被主流社会学思潮视为无关紧要的问题。他的《阅读生物学札记》、《后物欲时代的来临》等著作,以及由他主持翻译的《理念人》一书,涉及的主题包括生物的社会性行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以及知识分子问题。这些主题,社会学家通常认为是生物学、经济学和文学等学科该管的事儿,因而不愿过问。而郑也夫却将这些事儿拉进社会学的视野,形成一种“偏正结构”的“冷学问”。
《语镜子》一书关心的,是语言的社会问题。在社会学界,这也算是冷到极致的“边角料学问”。但对于读者来说,“边角料”却可以带来阅读的兴致盎然。郑也夫躬身采撷了社会生活中的日常语言,将其归纳为礼语、官腔、咒词、黑话、粗口、俗语、联语、儿歌等等。体现在这本文集的一小部分篇章,阐述了语言的一般社会学问题,例如“语言强制力”、“语言社会学的视角”等等,多数篇章则进入具体的语汇本身,从社会史或社会关系的维度对其作出细致的堪察。这些语汇包括“棒”、“新鲜”、“革命”、“牛逼”等,当然可以无穷举例,但作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作者细心考察的语汇,也必是最能“反射”作者问题意识的语汇。“反射”是镜子的光学功能,郑也夫以镜子来转喻语言的社会功能。在此我只想多绕舌一句:语言作为一面“社会之镜”,具有双向功能:其一可拿来自鉴;其二可用来鉴人。所谓“自鉴”,也适用于这本书的作者。他摆弄着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就像一个注意自我形象的人遭遇一面镜子。
当下社会学界,鲜有学者具有较好的“语言意识”。以学科为界限的长久浸淫,使得多数学人只剩下一身现代八股气:术语连串,句式欧化。语言功底再差一点的,则是病句成群,不知所云。而能修得文章学之功力的社会学学者,则屈指可数。我以为郑也夫是其中一位。
遇见一本义理和辞章兼修的书是一件快乐之事,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去读一本毫无语言光泽的书。缺乏光泽的语言,当然不具有镜子的功能。它是黑暗的、死寂的。尤其是近年来翻译进来的学术作品,多是当下学术体制的产物,其语言之粗糙与蹩脚,几乎让每一位读者抓狂。学问与文章是一体的,这种关系最能体现在著书立说者的修行方式上。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做法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而现代学者则倾向于一种相反的修行方式:以学科为中心,以学术为志业。前者固不可全信,后者更不可轻信。郑也夫的修行方式,大致介于二者之间。他既有学科学术之根基,也有世事人情之造化。这在他深入浅出的语言可见一斑。因为语言是一面可资自鉴的镜子。
至于语言的“鉴人”之功能,也是值得一说的。如果把郑也夫摆弄的每个词汇视作一个小镜片,我们就可以通过它们获得观察世界的某个视角。举例来说,在文学社会学领域,有一个经验现象一直无法得到较好解释: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文坛停止了代际更替,“50后”作家“一手遮天”文坛30年有余,却未见新生代作家的强势登场。陈思和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关注到了这个现象,并期待新世纪十年会迎来一次新的“青春潮”,结果却落空了。这个问题涉及的因素太多,解释起来很复杂。我也曾作过一些思考,试图给它一个说法,但解释力度终究是很有限的。
读郑也夫的《语镜子》,则让我眼前一亮。在《“老张”与“小张”:老人的统治》一文中,作者通过日常口语照亮了一段社会史:1949年之后的中国又一度回到了老人统治的社会。这个说法就像阳光一样平常,却很受用。就在写作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正窝在乡下老家的木屋子里,有些阴冷,巧的是,此时有阳光从门外投射进来,似乎一下子化解了身心凝滞。“语镜子”就像这束阳光,它不仅照亮了一段社会史,还通过光的传递照亮了一片有待辨识的现实。
语言是“社会之光”的解码器,同时也是传输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03 , Processed in 0.1036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