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批评话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9 00: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批评话语
尚必武

  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以下简称《导论》)立足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与现实,放眼世界文学研究的发展与态势,体现了理论建构价值与批评实践价值的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代学人追求中国梦的文化情怀。

  第一、立足中国文学批评的特殊语境,解决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导论》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感”。聂珍钊敏锐地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大量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被介绍到中国,然而鉴于这些批评的形式、文化、性别或环境的理论基础,它们总体上表现出伦理缺场的特征,由此导致中国文学批评出现了两个错误的倾向:“一是文学批评远离文学,即文学批评不坚持对文学的批评;二是文学批评的道德缺位,即文学批评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政治腐败等都于文学的伦理价值缺失有关。为了扭转这一现象,解决文学伦理价值严重缺失的问题,聂珍钊适时提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建议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本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对处于特定历史环境中不同的伦理选择范例进行剖析,解释它们之于我们今天的道德启示,从而“发现可以效仿的道德榜样,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经验和教诲”。

  第二、原创性的理论建构,可操作性的批评范式。原创性和可操作性是《导论》两大突出特征。尽管西方的伦理批评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其一直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系统理论体系,尤其缺少明确的方法论,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批评学派。同西方的伦理批评相比,文学伦理学批评独创性地建立了自己的批评术语和话语体系,如伦理环境、伦理秩序、伦理混乱、伦理两难、伦理禁忌、伦理选择等,从而使文学伦理学批评成为容易掌握的批评文学的工具。《导论》更是以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如《俄狄浦斯王》《老人与海》《悲悼》《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西游记》等为例,详细论述这些作品中的伦理教诲功能,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文本分析实践提供了可资参照的范例。

  第三、开拓性的研究结论,前沿性的学术命题。开拓性和前沿性是《导论》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源头。针对当下学界中文学与文艺概念相对含混的现状,以及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这类偏误性观点,《导论》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出发,通过深入考辨文学起源的物质过程,得出具有颠覆性的全新结论:人类为了表达自己的伦理意识,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字,然后借助文字记载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事例,阐释人类对这种关系的理解,从而把抽象的和随着记忆消失的生活故事变成了由文字组成的文本,用于人类生活的参考或生活指南;这些文本就是最初的文学,它们的产生过程就是文学的产生过程,从而在学理上阐明了文学的起源及其存在的物质形态。此外,《导论》还开拓性地探究了一系列困扰学术界的前沿性研究命题。譬如,就文本而言,《导论》提出了文本存在的三种基本形态:脑文本、物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就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言,《导论》认为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的自然选择和第二阶段的伦理选择。前者是人的形式的选择,即在外形上使得人与兽区别开来,后者是人的本质的选择,即因为伦理意识的出现、善恶观念的产生,人类最终把自己从兽中解放出来。《导论》中诸如此类命题的精彩讨论,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第四、弘扬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重申文学的历史客观性。张江曾不无忧虑地指出:“虚无和歪曲历史,不能公正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不能客观地描述和表现历史,任意践踏、随意评说、肆意消费历史、凡此种种,反映出在有关文学与历史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上产生了错误倾向。”这也是《导论》一书的基本立场。聂珍钊认为:作为经典中的历史人物实际上已经成为道德的象征,而作为已经定型的艺术人物而论,倘若以罔顾历史,肆意篡改他们的形象,势必造成伦理错位和道德混乱。对此,《导论》呼吁从文学经典中汲取正面的教诲价值。可以说,伦理价值是衡量文学经典的重要尺度,越是经典的作品,就越具有重要的伦理教诲价值,反之亦然。由此,则不难发现《导论》借助文学经典所寄寓的核心旨趣:倡导用“更严格的批评维护文学市场的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而“目前中国对文学最大的伦理需要,就是文学要为建设良好的道德风尚服务,为净化社会风气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服务,为满足改革开放的需要服务”。

  赵剑英曾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进而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中国学者所独创的批评方法,无论在理论体系、批评框架还是在范式概念上皆彰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散发出独具魅力的“中国气派”,为实现文学批评领域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笔者完全同意聂珍钊的观点:“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要促进我国民族文学的繁荣,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的责任,为把美好的中国梦变成中国的现实而服务。这些不仅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道德责任,也是其追求的目标。”我们期待,在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助推下,“文学伦理学批评”可以早日登上文学批评的舞台,跻身世界文学批评之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7:21 , Processed in 0.0679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