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未名湖畔的思考——2010年北京大学语文班研修记录和反思
宁波鄞州中学 毛刚飞
2010年12月16日
这次去北京是为了参加教育部举行的“国培计划”北京大学语文学习班,来的是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相关的专家为我们上课,我觉得这也是一次好机会。教书已经快二十年了,这几年来自己也一直在努力着,不断进修提高,不断地看书写作,当然我也发觉自己身上的职业倦怠感也越来越明显,我想这次培训会稍微消解一下这种情绪,在我的职业生涯上来一点生机来一点思想来一点转机。
难得宁波在十二月份下起了这么大的雪,银装素裹,冬天的意味浓郁了许多。早上我很早就起床,妻子把我送到机场,一路上结着冰,我们谨慎着驾驶,路上不断看到有人滑到。到了机场,说是大雪影响了航班,原本上午八点的飞机得下午二点才能起飞,尽管有旅客在发牢骚,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我只能坐在候机厅,呆呆地等待着飞机的起飞。不时有声音传来说是航班取消,我的心情也忐忑不安。过了不久,天色亮堂了许多,太阳照在雪花上,显得更加的耀眼。但是对我来说,没有心情去欣赏,候机厅播音员的声音尽管是那样的甜美,现在听来多少给人一种莫名的愁绪。对我而言,这场雪来得正不是时候。
过了一会儿,播音员说中午十二点恢复正常,提前两个小时也确实让人开心。十一点半,总算登机,也算是一种庆幸。从飞机上看宁波的雪景也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事先有两位在北大读书的学生到机场来接我,这种感觉还真不错。几年没见,学生没什么改变,依旧很亲热。北京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原本以为应该是冰天雪地,学生说今年到现在还没下过雪。南方下雪北方无雪,老天爷大概也晕头了。到北大报到住进宾馆和学生一起吃饭聊天现在就在宾馆里打着电脑。外面天气很冷,里面温暖如春,穿一件棉毛衫就可以了。可是干燥得很,我得不断地喝水。在这里吃住全都由北大负责,感觉不错。看了课程表,有专家讲座,有听课,密密麻麻地,没有一天空闲,用同住的来自广东的周老师说是动真的了。那也好,反正北京来了好几趟了,该去的景点也去了,还是好好地学习两周吧。
我会记录在北京学习的一些感受,也算是和家人和学生的一种交流和对话。
2010年12月17日 今天上午8点半在北京大学政馆楼437教室,“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北京大学高中语文班开学典礼隆重举行,会议由北大秘书长杨开忠教授主持,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先生作了重要的讲话,他从宏观的层面论述了研修背后的相关问题,并对该班的专家团队和学员提出了要求。接着北大中文系教授、这次培训首席专家温儒敏教授发言,代表专家团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合影后,温儒敏教授作了报告,他对培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课程改革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应该带着问题来,尽可能一步步解决。他还指出了当今的两个教学重症:一是不讲差异,不重视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应材施教。二是教育的竞技化,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都是这样,本来教育的含义是让每个人受发展,得到幸福,可是我们是竞技化,这种过程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他觉得新课程改革是有很多问题,但是成绩是要肯定的,因此我们一是不要拆台,不要走过场,方向要坚持,在运行中寻求解决的办法;中国的事不好办,批评者比建设者要多,对课改要从长建议。二是课改和高考相生相克,共同提高;课改能否成功,就是在于能否很好地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他还说青年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爱好和专业意识,这不只是为了备课,而是为了通过这个兴趣点的保持使自己觉得在这种状态中,研究可以由点到面,坚持到底,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给自己一个支点,这样人生就会充实。言辞之中,很有长者风范。 下午由李慧老师主持,我们分成10个组,圆桌型坐法。我觉得位置的变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体现,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其实也课尝试一下。主持专家要求我们每组取一个名字,并提出自己的口号。有些名字和口号很有意思,如名字是“栖暖”口号是“穿行在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之间”,如名字是“未名燕”口号是“我们是候鸟,传播春天的信息”,我分在第9组,我们的名字是“九九归一”口号是“海纳百川,为我所用”,我们先作了自我介绍,然后组内的每一位老师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每组选择三到五个问题,分组由代表向专家老师提问。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蔡可以及其他两位专家对相关的问题作了回答。自然在这样交流中,不可能解决相关的问题,但是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的思想有了碰撞。一直到下午五点半才结束,走出报告厅,未名湖早已夜幕拉开。
2010年12月18日
今天是双休日,早上起床,路上比前几天少了一些。经过未名湖,湖面结着冰,博雅塔依旧那样的沉默睿智,好象是一个历经风霜的老人。时有几个行人或慢走或拍照。虽说是晴天,太阳红艳,但是风吹来还是有点刺骨的冷,毕竟是北方的冬天。
上午给我们作讲座的是北京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卫东先生。身材修长,看起来很是儒雅。说话带有磁性,挺吸引人的。作为曾经在基层教学执教近二十年的教研员,他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学专家,不能在云端里跳舞,不能匍匐在大地上,有必要在实践和理论之间找到一个嫁接口一个平衡点。这次讲座,他的题目内容是《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他先引用王荣生先生的观点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作了区分,这一点我还是比较清楚的。然后他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策略,如倾听文本、倾听学生、倾听学术、倾听编者、倾听课堂。我个人觉得在倾听文本方面他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如倾听文本的“强弱音”(《木兰诗》),听听文本的“主和弦”(关键句、文眼),倾听文本的“变奏”(找文本的裂缝和矛盾),倾听文本的“休止”(文本没有说出的东西,是空框结构,等待召唤,需要读者去创造去填补空白甚至重构)。在如何倾听时,他也提出了两个建议:别走了神——适宜拓展,别听走了调——把控体式。在其他几个倾听我认为也没有什么大的新意,当然好在他在说每一个点时都有具体的例子,这就有味道许多。因此他的讲座比一些学者的讲座更有吸引力更有启发性。
午饭后,看天色晴好,又来到了未名湖畔。有不少人在结着冰的湖面上走动、骑车,也有些人在或潇洒或笨拙地滑冰,时有个别人摔倒在地,引来了其他人善意的笑声。我也小心翼翼地走了几步,但是还是不够走远,拍了几张照片后就走到了上面。湖边长着许多树,有槐树、榆树、松柏、柳树、银杏,看起来已经很有一段生长时间了。冬天的树木早已脱落了树叶,但是即使只剩下枝条,也别有一番韵味,很有一种山水画的感觉。我在想,春夏季节,树木葱茏,鸟语花香,该是另一番生机和景象吧。漫步湖畔,常有那么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依稀见到有不少文化名人在这里漫步在这里遐想,那些树木那些湖水芦苇那个博雅塔见证了这些文化名士的青春年华的流逝,见证了岁月变迁时代沧桑,这样一想,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塔一石似乎都变得有那么一种文化和灵性。
下午温儒敏先生作讲座。他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教材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学生默读少,涵泳少;不让学生多闲书;文笔成了作文的第一要义;宿构作文成风。温教授对这五个问题作了自己的阐发,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阅读,在写作中要有思想和智性的东西。对于他的讲座,还是很有启发,很多部分就在他的那本语文教学论书籍中得到体现,而且反观自己,有些我在不自觉中进行。但是我的感觉他这五点更多的是一些感性的认识,没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太多的学理依据。但是我还是非常敬重他,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还是那样的关注语文教学,颇有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王力等大师的遗风,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是大雅即大俗,他是用平易的话语在讲述自己对语文的独特认识。
晚饭后,同几个学员一起去了清华大学,从北大东门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就到。我们先去了清华园,问了不少人,才找到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荷塘。确实是一条幽僻的路,曲曲折折的荷塘,高高低低的树,只是河面上早已结了冰,但是依稀也能看到枯荷的枝叶,今晚的月亮也不很明亮。我们几个人一边背着《荷塘月色》的相关句子,一边沿着荷塘感受那冬日的月亮和寒意。岁月无情,离朱自清写文章时已经是八十多年了,在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似乎多多少少找到了一种余韵,似乎也听到了一种穿越历史的叹息。
2010年12月19日
上午听张秋玲有关《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说实话没有什么东西。先叫学员说一下各地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的关系,几个教师发言后,我们有点纳闷,到这里来更主要是听专家的讲座,而不是所谓的互动。后来她说了一些统计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如何说真有启发的话,那就是她提出,如何学会阅读原本应该是小学四年级的事情,到了高中应该是从阅读中得到一些东西,解决阅读者的一些相关问题,现在高中教学其实仍然是在做小学没有完成的事情。当然即使这个说法我也不敢苟同,让四年级的孩子掌握阅读本领那是不可能,因为孩子的心智远未成熟,何况阅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我们的阅读中确实要教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技术性的东西,否则阅读只是在原地踏步,我自己觉得我在实验班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其实考虑到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多少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做法,也符合新课程的动态的多元的评价,我的做法更加有实际的操作性。所以我认为教学者一定要考虑到学情,要了解学生最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否则只能是自言自语,肯定达不到很好的教学作用。我觉得为人师者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上午就这样匆匆结束,我们没有收获,我想张老师肯定也不是很有成就感。
下午,是自行安排。小睡了一会,就一个人到外面去。先在旧书摊化10元钱买了樊树志的《国史十六讲》。先前看过樊先生的著作,觉得文笔优美,立论有据,人物鲜活有个性。从学校西南门出发,往东走几百米,就到了中国书店。记得95年初到北京的时候,在中国书店化了78元钱买了一套古籍书,到家后,翻看了一些,不过大都还是没有任何的涉猎。从书店走出,来到一个步行街,化了不多钱买了骆驼牛仔裤鳄鱼皮鞋以及记不清名字的羊毛衫,质优价廉,很是高兴,在宁波多花一倍钱恐怕也买不到。
晚饭后,在学校里漫游,看到了相关的演出信息,俄罗斯交响乐团在北大音乐厅演出,我原本也很有兴趣,只是票价略显得高,于是只好回到宾馆,做完相关的作业,才算大致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2010年12月20日
上午有几个组到北京的相关学校听课交流,我们在教室进行工作坊活动,所谓工作坊,就是小组内确定一位老师上课,然后组内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由这一位教师最终确定教学思路,以其他组老师模拟学生进行上课,然后由听课老师作相关的点评。尽管这种活动也有一点的创意,但我们觉得无论是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很怪怪的,缺少真实的情景,因而离真正的教学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这一组抽到的是实用类文本,经过商量确定组长执教。我们选择了人教版的《别了,不列颠亚》作为这次上课的内容。对于实用文本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是宽泛的,那些论说文应该也可以包括在内。这是一篇有关收复香港的报道。这篇新闻的别致之处就在于它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当很多人都把视角转向我们如何欢庆胜利时,作者把视角更多地关注英国这一方。本篇新闻在选材、视角、语言、手法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地方,尤其是出色的对比手法,有意蕴的语言使得该新闻成为了独特的有个性的“这一个”。
下午继续讨论,经过几个组长的建议,上课可以换成是说课。几个人继续讨论,我作相关的记录。总体上来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我总以为教学设计本来是很个性的事情,过多的讨论对事情不会有太多的帮助。因此诚如昨天李卫东老师所说的,对于集体备课我真的抱保留意见。
2010年12月21日
上午到八点半我们到了北京八一中学听课,学校是一所部队学校,在热闹的大街旁。根据学校联系人介绍,这所学校是由聂荣臻元帅创办的,在参观校史馆的时候,我们也多少明确了学校辉煌的历史和不断开拓的今天。
第一节听的是《赤壁赋》,老师教的是第二课。我认为本堂课有几个亮点。教师能够以学生教学中的困惑点为基础,在课堂上有所选择进行教学,这本身就是基于学情教学的最基本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流畅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说到人的变与不变的时候,学生能够紧扣文本作出精深的阅读,并且说出了他们的独特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文本的深入理解,而且也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教师的预设,当然也有精彩的生成。反观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更多的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而且这些只是并不很准确的个人的主观的意见,绝对不是经得起推敲的真理性的东西。这种不顾学情的教学其实无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当然我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还没有作很好的研究,还停留在表层。确实如该教师所说,本文中的主客体本身就是虚设的,但我想,主客体的两元对立统一才是完整的苏东坡,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这两个苏东坡是儒家和道家统一的苏东坡,这中间有苏东坡现实的困惑无奈挣扎,当然也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那种超脱洒脱的苏东坡,两者合一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苏东坡。
第二节是中国古典散文欣赏中的《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位上了一定年级的男教师执教的。他从《六国论》《过秦论》和《阿房宫》引入了仁义、爱民和礼遇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在这堂课里,他选择了两个点作了比较精深的阅读。一是孔子为什么会嘲笑子路,一是赏鉴师生沐浴图。在第一个点上他引用了《论语阳货》的相关材料对子路的勇作了自己的个性化的解读。令我惊讶的是,该教师能大段大段地背诵相关的论语语段,看来老师对论语有过很好的研究。然后他要学生用具体的事例来形象诠释。然后教师引用项羽和蔺相如对勇和义作了自己的理解。在沐浴图时,他着重分析了三个层面,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图,人的身心内外的和谐。然后结合奥运会中的“和”肯定了“和”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意义。在课后的交流中,我们知道那位老师是山东人,他开的选修课《来自孔子的智慧》很受学生的欢迎。他能全文背诵《论语》和《道德经》,他经常到北大听各种讲座。确实,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专业有意识地提升,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但我觉得,这位老师太强势,学生疑惑不能很好地解决。另外,课堂教学设计上有很大的问题。选择这两个问题为重点缺少学理的依据。在解读沐浴图的后半部分有过多的政治意味,没有很好地理解孔子儒道互补的特点。
下午北大中文系教授程郁缀教授给我们讲了中国的古典诗歌,在不到三个小时里讲中国古典诗歌自然只能是讲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所以可以这样说,他讲的诗人和诗句我们基本都知道。在知识和能力上我们没有更多的启发。但是程教授非常的幽默,而且他的上课有几句话很令人感动和启发。譬如他说的,唯有大气者才能成大器;譬如“想着别人是天底下第一大学问”譬如“如果人生是一幅画,那么善良是人生图画中最善良的底色”譬如“能真正做到忘我,那么他永远不会被人忘记”,譬如“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做事,那是你的才你的能你的才能;一个人如果为他人做事,那才是你的德你的行你的德行”这些话令听课的我非常感动。确实,我们有必要在古典诗词中发掘好的材料对学生的人格加以熏陶,这样才能发挥诗词所蕴含的育人教学。
晚上同寝室的广东老师叫上我到外面吃饭,还有他的六个在北京读书的学生。我们吃的是粤菜,事先在超市化了一百四十元钱买了两瓶46度的二锅头。尽管我是一个配角,但我多少也被周老师对学生的那一种殷切的期望之情感动。他反复强调在北京的学生要多和父母联系,要多和同学联系,要在自己的学习工作中创立一个第一,能够为家乡父老争气。就这一点我就认为,他是一个很负责任很有爱心的好老师。确实,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人师呀。
2010年12月22日
今天开始工作坊活动。在先前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组派一名代表上课或说课,又叫本组其他教师作为学生回答问题。 在该组进行,由指定一组进行课堂观察,上课说课完毕,然后叫另外指定组的两位教师当场评课。接下来每组老师给所上的课进行现场评定,分为很好、教好、一般、不好、很差五个等级。如果某一组评议结果同其他组有较大的差距,就由该组派代表说明相关理由。然后请专家评点,最后一个环节是王陆教授作总结性的评点。上午进行了三堂课,分别是《赤壁怀古》《咬文嚼字》和《囚绿记》。
对于《赤壁怀古》那位老师对文本作了很好的解读。譬如在说到“惊涛拍岸”的时候他能利用繁体字“惊”的写法,把那种万马奔腾的气势很好地渲染出来,他还引用另一个版本“惊涛裂岸”来体会万马的气势。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他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明确地点是虚拟的,景色是虚拟的,事件是虚拟的,装束是虚拟的,让学生明确作者为什么这样不尊重历史、然后得出结论:文学真实不等同于历史真实;境由心造;虽在失意中,犹难忘功名。
之后沈江峰和程翔老师作了点评,我觉得程老师的点评非常的准确精彩。而更精彩的是王陆教授,她提出的一些概念令我们耳目一新。譬如她提出了提问的类型划分:记忆性、推理性和创造性;譬如设计问题的适合性考虑: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确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有太多的是何和为何,而少了如何和若何,这样的课会缺少相关程序性策略的传授,这样的课堂会少了一点探究的味道,这自然是一种并不很成功的合理的科学的设计。所有这些都给了在座的学员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节课是《咬文嚼字》,因为事先已经定好要我代表本组对上课的老师点评,我听得更加仔细。边听边作了相关的记录,并整理自己的思路。确实,在听完课后要马上作五分钟的发言,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这篇文章以前教过,但是因为北京使用的是人教版,我们就相对陌生。我也化了一定的时间对课文作了梳理。之后我作了下面的几个发言。
一是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说一定的教学内容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这篇文章是文艺小品,所以我们有必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该堂课结合文艺小品的特点,能紧扣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提炼自己的观点,懂得相关的论证方法,应该说是非常妥当的。而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教学需要设计,尤其是这样的文章更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设计。用王荣生先生的观点,教学环节之间应该是有关联的几个环节的逐层推进,就好像是一泓叮咚作响的清澈的泉水。在这堂课里教师围绕着读懂文本、读出妙笔、读出问题和走出文本四个环节进行了很好的展开。应该说环节之间是有梯度的,有逻辑联系的,是不断推进的。三是有关知识的传授。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把教学内容的重新确定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而教学内容的重新确定在很大一方面就是知识的传授,自然这堂课里教师呈现了相关的阅读策略,如例子抽掉、定点扫描、概括大意和归纳主旨等,这就有了如温教授所说的“干货”。当然听课后,还有几点作为商榷。一个是到底把这篇文章看作是定篇还是例文,我认为该文章应该把它当作定篇来教,也就是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这篇文章的思路和意义,而不是把它当作训练学生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的例文。二是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知识的传授,但是我觉得这堂课教师给学生呈现了太多的知识,给我们听课者一种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感觉。三是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开发的时候有必要根据学情根据文本作适当的整合。事后好多学员说我的发言精彩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之后程翔老师和王陆教授作了居高临下的评点。尤其是用点线面模型来分析课堂的某个环节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的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呀。
第三堂课是由一名比较年轻的江苏男教师说课的,课题是《囚绿记》,应该说那位教师说得很好,语言表达相当的流畅。作为男教师有这样的表达水平确实是不容易的。另外在课堂思路上也非常的清晰,而且对文本的主旨作了多元的解读。我们给他评定为“非常好”,有一组认为是一般。其中一位老师的理由是原来是略读课却变成了精读课。我觉得这不是理由,教师不能跪着教师,教师对教材可以作灵活的处理。程翔老师也认为教师对文本作二次开发是允许的。在谈到多元解读的时候,他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作多元解读,当然他还指出高中阶段要对多元解读慎重。
王陆教授从答案的确定和不确定为我们建模。她认为根据答案的确定与不确定可以划分为良构中构和劣构,教学活动一般集中在良构和中构,科学活动集中在劣构。良构一般采用讲的教学策略,中构一般采用探究的教学策略。
下午上了作文课《让思维有序深刻起来》和诗歌鉴赏歌《再别康桥》,两堂课也不见得好。前者点太多,不够集中;后者也比较平常,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还是王陆教授的精彩点评让我大有启发。譬如说最近发展区、迁移策略,知识分享策略、同侪互评等都打开了我们的思路。
原本对工作坊有些看法,没有想到它很有价值,这是研修方式的转变,在这同侪互助的情景中,我们有了更好地反思的平台。看来我们对事物往往有成见,看来我们有必要去接受更多的新事物。
晚上看电视,里面有一个节目是双星杯大学生辩论赛,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对抗,非常精彩,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睿智。语言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我觉得我们学生也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2010年12月23日
今天就觉得冷了许多,风吹来有点刀割的感觉。当地人说北京冬至日前后有明显的区别。
上午继续进行工作坊,上了一堂作文课《再上一个台阶》,运用诗文的表达。教师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诗文会使文章提高一个层次。并结合相关的案例提出了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应该说运用诗文是有一定的好处,但我觉得如果这样训练,会败坏学生的文风。温儒敏教授认为学生的作文应该自然清通,应该提出能够表达比较真实的思想。确实我也认为高中作文教学需要相关策略的传授,但是不能太功利。否则会把作文教学引向死路。王陆教授从案例教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案例教学需要设计、分析评价、反思、分享创新四个流程,当然案例教学最终有要回到设计。也就是她说的案例教学一个流程不够,至少要有两个轮回。
上午第二节由我们组进行说课,说课的老师是一个江苏的男教师,之前我们也作了相关的讨论。我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这堂课里他运用表格方法进行教学,先叫学生根据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然后让学生去体会那些修饰语的独特的作用,采用点评法进行课堂交流。当然我认为该教师没有很好地体现新闻的特点,也没有阅读新闻和写作新闻的相关策略。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到文本的文体特征和教学价值。王教授认为本堂课里运用了根据信息的加工控制点形成教学策略。她提出了这种策略应该注意三个方面:替代性(不断分化、综合贯通);生成性(相关性和启迪性);指导性(支架和去支架教学)。王教授提出,我们在发言的时候应该学会有专业术语说话。对于这点有些老师有想法,觉得通俗易懂也是好事。但我认同王教授的看法,教师的专业性不高,从某一程度上而言,是我们缺少更多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知识,我们也缺少专业思考的概念和技术。
下午上了三堂课,《归去来兮辞》,这堂课很有意思,是采用上课形式,教师模拟学生提问、回答、质疑甚至捣蛋等等,台下总是有笑声传来,气氛非常活泼。第二节课是作文指导课《拓展思路、强化修改》,围绕着质疑展开教学。应该说教师很有思想,但是作文教学需要定点,本堂课教师采用了太多的材料:一份演讲稿原文、一份调查报告,九分时事评论。单单看其中的一个,就让学生吃力呀。更不用说还要写还要评,教学任务根本完不成,正如程翔老师点评的那样,教师的写作需要全程训练,不要想在一堂课里达成很多目标。第三节课是《蝶恋花》,那位男教师设计不错,赏析语句、赏析形象、多层阅读、主旨探讨、文本拓展等层层深入。
在交流评点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学员说王教授每次都有一个评点视角,让学员有点迷茫。程翔老师认为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需要对话,有些文本学生没办法对话,需要学生在吟诵、品味、置疑、背诵中慢慢体会,需要学生用心一辈子去体会。语文教师需要把中西式的评课和西医式的评课结合起来。针对王教授所说的她已经有二十年没看电视,程老师说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看电视。也许是学员和程翔老师的一些发言使得王教授有了一些想法,她的发言似乎有一点情绪。但无论怎么样,我很支持王教授的观点。中国向来是抵制理论的,无论是文论和哲学,总是以感性的认识来谈论。我们应该有更开放积极的态度来吸纳进步的科学的理论,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不会只是停留在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状态。再有,她结合一堂课在每一次评点中慢慢渗透,那是一种教学艺术,也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
明天要交作业,要谈谈实践课堂教学以后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我主要写了一下几点:(1)不同的文体得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教学需要设计(3)语文教学要关注知识,要有策略的聚焦。(4)教学设计要多角度,考虑内容、技术、学生、教师等。(5)教学点评需要技术性的支撑。我以为这是我这一阶段最大的启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今晚是山东大学和武汉大学就院士是不是应该终身制进行辩论赛,结果武汉大学获胜。
2010年12月24日
早上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司长给我们上课。朱司长给我们介绍了近年来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现状。有些介绍还是很有启发性的。譬如英国的新课程更加强调“个性化”,规定新课程促使致力于课程的“个性化”,专门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特定的支持或提出更大的挑战,设计满足个体学习和促进全员参与的学习经验,保证所有学习者都有取得进步或获得成功的机会。我认为这是一个亮点。教学需要追求均衡化,但是教学确实要有个性化的体现,尤其在课程的个性化上是我们教学中缺少的,只有课程的个性化,才能真正让有潜力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介绍的同时,朱司长结合自己具体的考察实践结合自己的理解作了既宏观又细致的分析。在报告的后半部分,朱司长给我们介绍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现状等。尽管宏观的教学理念同中学的语文教学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拓宽视野,唯有较弘宽的视野,才能更好地理解新课程和实施新课程的改革。
下午是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给学员讲授鲁迅作品欣赏的问题。钱先生仰慕已久,之前也读过他的著作和论文。作为鲁迅研究的作家,他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总是能独辟蹊径,道人所未能道。而且最能可贵的是,钱先生近年来非常关注中学的语文教学,为此写了很多论文,而且自己在中学课堂里执教鲁迅作品。他认为鲁迅是一个原创性的作家,如同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一样,都为本民族的文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本次讲座中他和我们分享了他的语文课堂实践,譬如他用“喊读”的方式为我们再现了他的有魅力的课堂教学,他还例举了学生读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后带给他们心灵的震动。他认为鲁迅不仅仅是精神的导师,而且是语言文学的大师,鲁迅把现代汉语的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他还认为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在鲁迅和作品之间找到一条生命的通道,要紧扣生活现实,拉近作品与孩子生活的距离。他还结合鲁迅的作品为如何解读提供了示范。聆听大师的教诲,倍感无比的温暖和快乐。
有关鲁迅,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鲁迅被人神化过也被人妖魔化过,但我觉得要认识真正的鲁迅,还是得认真阅读他的作品。前一阶段确实有人在讨论如今的中学生有没有必要阅读鲁迅的作品。我始终认为鲁迅是我们文学教学中一个不可饶过去的文学存在。鲁迅的文学更多地反应了人性和历史的东西,我们今天去读他的作品,依然是那样的鲜活,依然可从作品中感受到他伟大的思想。我们现在讨论鲁迅,确实得把他从神化的影子里拉下来,以一个平凡作家的角色去打量他。即使这样,我们不能不说,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这一点恐怕变不了。正如先生所说的,是战士永远是战士,最美丽的苍蝇也永远是苍蝇。鲁迅的观点是偏激的,尤其是杂文,可谓偏激到了极点,但是同样深刻到了极点。鲁迅最讨厌的就是不偏不倚、四平八稳。也许这样显得辨证,但是在鲁迅的眼里,那是哈巴狗一样的行径。中国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厚的历史尘垢,惟有像鲁迅先生一样的偏激、深刻、犀利才能击中要害,除它别无它径。鲁迅的小说可以说每一篇是一种创新。《狂人日记》的日记体,其中的意识流,《伤逝》的抒情性和爱情,《祝福》的倒叙法,《故乡》的对比手法,《药》的双线结构,《孔已己》的片断横截,《阿Q正传》的章回体,《铸剑》的现实、浪漫、象征的结合,庄重、滑稽的交错,都给人一种新的启发。中国现当代的小说家们显然都是在鲁迅的滋润下长大的。即使是他的夙敌梁实秋也从心底里赞叹鲁迅的小说。有人也许会说,鲁迅没有写过长篇小说,说不上是真正的大作家,我想至少有二点得说明:一是鲁迅向来反对又长又空洞的作品,二是鲁迅的语言是非常精练的,他的博大的思想可以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别人得用长篇小说来表达,他中篇就可表达。别人得用中篇来表达,他短篇就可以表达。我总是把鲁迅的杂文当作小说看。一个小说作家的才能决不是用能不能写长篇来判定。刘义庆、蒲松龄、没写过长篇、甚至也没写过中篇,但是谁会说《世说新语》《聊斋志异》不是伟大的作品,刘、蒲不是伟大的作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没写过长篇,但是谁能说他们不是世界一流的大作家。君不见,现在每年有不少长篇粉墨登场,但是真正有震撼力的,能让人有思考的甚至能让人读下去的到底有几部。看来,短篇长篇确实只是量而已,并不能说明更多。
晚上班主任为我们举办了圣诞晚会,学员们也各施才华,有的唱歌,有的诗朗诵,有的吹口哨,学员们在表演节目的时候大都表达了对学校对老师的一番感恩之心,身在北京但颇有一种其乐融融的在家的感觉。
2010年12月25日
文本细读是中学语文教师必具的能力。当然对于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很多教师并不是很清楚。反观当今的语文教学,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很好地进入文本,只是了解了文本的表层次,甚至连文本最基本的层面都没有了解,就听老师讲解。而老师讲解的往往是一些浮着的东西,有些材料只是脱离文本的东西,或者是专家的一些结论的转述。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只是了解了语言层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到文本,因而不能真正触动学生,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而今天两位老师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对如何进行文本阅读的回答。
上午给我们作讲座的是特级教师郑晓龙先生。郑老师结合高考的考点向我们讲述了每一个考点的要求和相关的对策,并结合实例加以证明。在有关的阅读中,我看到了郑老师扎实的阅读思想,主张素读,主张深入文本在文本的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其实我们平时的阅读更多的是蜻蜓点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教材的暴殄天物。在有关作文教学中,他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在审题立意中他有自己的做法,但是在如何谋篇布局中他说的有太多的技术痕迹,这样做的话会让学生的作文走向死胡同,尤其在浙江省的作文批阅中会打入冷宫。所以我们听课从某种程度就是思维的碰撞,有些可以接受,有些自然是需要一定程度的批判,而这样的听课才算是一个成熟的听课者。
在原来的课程安排中,没有孙绍振先生的课。恰好这几天他在北京大学就高考语文作文开会,温教授就请他为我们讲讲,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语文研究中心和温教授对我们这次活动的重视和关心,可以说这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孙先生是文本解读的大家,近年来他在各个刊物里发表了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看法。角度之独特、方法之新颖、眼光之锐利,读完文章,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他一走进会场,学员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身材高大,尽管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者,但是颇有一种大侠风度。在本次讲座中,他认为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在看似一望而知中看到它深层的意蕴和意脉,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解码的过程,我们的生命就应该献给这种解码的艺术。他还认为文本是一种立体结构,而人在阅读经典时具有普遍的局限性,人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往往用旧的心理去同化。只是我们现在有不少人价值观念封闭、方法封闭、学识浅薄,因而不能很好地解读。他提出作为一个专业读者的教师就应该从文章的矛盾中从缝隙中看到鲜活的东西。孙先生结合《背影》《再别康桥》《愚公移山》《咏柳》《陇中对》《孔乙己》《瞌睡》《项链》《祝福》《最后一课》对如何进行文本细读作了精彩的讲座,其中也不乏对现实的批判,幽默诙谐而又犀利深刻,让学员大受启发,大开眼界。
晚上又买了一些书,北大就是北大,有太多的好书,而且打折幅度大,有的只是三四折。我也买了六七本,碍于不好带走,只能选择一些而已。我们中间一个学员买了1000多元钱的书,我真是佩服他的这种雅兴。阅读真的是一种美丽的事情呀,教师也只有在不断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中,我们的专业素养才能逐步提高。
今晚是大学生辩论赛的决赛,武汉大学获得了冠军。在最后呈词中,双方都很精彩,于丹教授作了点评。我认为这次辩论赛中增加的一个超级辩论环节,是最出彩的。在和专家老师的质疑中,辩论的逻辑思维有新的推进,学生的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辩论是语言和口才的艺术,更是智慧和学识的张扬。这种能力需要天赋,需要教师的培养训练,当然更需要学生不断的阅读和人生的历练。
2010年12月26日
这几天北京天气很好,每天都是阳光灿烂。来自南方的学员原想看看北方的冰天雪地的景象,这多少是一种美丽的遗憾。当然户外还是很冷,未名湖的冰结得越来越厚,尽管岸边的警告牌依然醒目,但是在冰面走动滑冰的人越来越多了。天气很干,我不断喝水;呆在宾馆里,我不时地洒水,晚上总是渴醒,于是又喝水又泼水,这样才使得情况稍微有所改变。
上午给我们讲座的是程翔老师,之前他已经作为主持专家为我们的上课听课做过评点,很受学员的欢迎,玉树临风,气质儒雅。他认为文言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精神发展找一个支点。文言文要按照文体分类,按照文体的要求进行教学。文言文必须要强调读,一定要有学生的原始阅读,原原本本地阅读,学生的原始阅读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否则只能是目中无学生:而在后续阅读中,是让学生的思维深化,最后实现基本理解:(1)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依据;(2)长期以来广大的读者尤其是和专家的阅读达成共识,当然基本理解不是唯一理解,基本理解不是绝对理解,它会随时间而改变。除了前面的阅读外,陈老师还提出了后面的理解式阅读、抒情式阅读和背诵式朗读。理解式阅读,也就是认真读课文、注释、请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讲得太多,在关键点重点处敲打,让学生圈点勾划。所谓抒情式朗读,也就是引导学生对节奏、韵律、语调语气揣摩了解作者的情感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而背诵式朗读,就是涵养学生,让中华优秀的文明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种子。
程老师还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包括默写、抄写(结合书法)仿写(结合作文)三个部分。文言文教学中要读注释、作注释、完善注释三点。他主张教师应该找一本书陪伴一生。在有关文言文理解深浅的问题上,他结合珍珠鸟告诉我们面对中学生不需要过度阐释,认为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留有余地的教学是一种好教学,另外在文言文的时代性、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等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有效的文言文阅读应该是课堂上学生有所促进有所发展。教学应该让孩子心中有一个太阳,用它来照亮人生。
下午是北京十一学校的闫存林就选修课教学和学员交流。二十年的教龄,文质彬彬,一个书生的模样。他先说了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课堂,譬如说语文课是“欣赏的天堂”“语文课不应该一个人唱独角戏”“语文课是文学自由飞翔的地方,而不是照本宣科,把文学囚禁在一本小小的语文书中。”接着他引用了朱熹、夏丏尊教学的案例,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守正出新。他审视了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状况:教师仍然停留在单片的阅读中,课堂上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其实,学习语文的首要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学习语文的主要途经也是生活”。(温立三语)另外他还就有关选修和必修作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选修课提供给学生的语文课程将更加丰富;学生有了广泛的选择空间,对教师的专业提出挑战,语文学习者将从单篇的学习进入一个专题性的学习,而这样的阅读有可能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他还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学校选修课开设的情况,也作了一些反思。其实,从我的角度讲,选修课和必修课是语文教学的一对翅膀,我们完全有必要让学生在更弘宽的文本背景中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得到发展,情感得到熏陶。
离家已经有十一天了,每天六个小时的听讲座,很充实也很累,但是学员们还是很努力,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有些老师晚上还去听专家的讲座。年轻时我们不懂事,懂事了我们不年轻,但无论怎样,我们会记住这段时间的学习,而且这段经历,必将定格在我们生命的记忆中。
晚上,和舍友一起到国家大剧院看昆曲。这是为纪念国家大剧院三周年院庆而举行的“明珠幽兰”昆曲演出,共有四折,二个小时,分别取自于《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牡丹亭》。昆曲称为“百戏之祖”,我对昆曲了解不多,以前阅读陈从周先生的散文,惊叹于作者对昆曲的痴迷,总以为昆曲高于阳春白雪,像我这样下里巴人难以欣赏。好在晚上看的这几个曲子的剧情相对熟悉,整个本子都看过,再加上有唱词呈现,自然很容易进入到剧情之中,真如杜丽娘所言“不入春园,怎知春色如许”,昆曲唱词幽雅,莺歌燕语,服饰漂亮,演员扮相俊美,能在漂亮的大剧院看如此高雅艺术演出,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
2010年12月27日
上午王陆教授支持,她作了《携手开创教师学习的2.0时代——基于常态课视频案例真实性评估语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的报告。她从学员的问卷调查讲起,认为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要取得教学效果一定要有方法的支撑。她认为教师的知识是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而后者是一种隐性知识,是在日常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反思中才得以形成。她提出了她的一种成功的实践模式——COP(Communities Of Practice),即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它是一种由教师、助学者、专家等角色组成的,着眼于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一种非正式网络学习型组织,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师网络教研的方式,她以具体的个例展现了教师在这个平台中成长的过程。她在问题设计中的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四个方面给了学员很大的触动。她认为教师作为设计者不仅要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技术,还要设计自己,教师要以学生的观点引领和发展课程,并以此形成由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担当救生员的角色。有关救生员的角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有很好的水性,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提高本领和能力。王教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评课要有技术含量,我们要从传统的中医式的评课向中西医式结合的评课转化,这中间我们要聚焦问题,要开发量表,要有相关技术力量的支撑。
下午由中文系教授孔庆东作报告。北大教授向来有一种质疑的精神,向来不是处于政治中心的人物,孔庆东显然是一个批判性的人物,一上台就对社会有所抨击。他认为语文不是简单的一门学科,语文覆盖一切,所有学科知识都要用语文讲述和记录。他指出当下存在着一种民国崇拜,叶老的观点不一定适合现实。他还结合新闻媒体对现实作出犀利而又深刻的批判。他认为语文老师先要当闲人,要有一个闲心情。闲才有智慧和幸福,语文是杂家是专家更应该是玩家。在有关语文教学是玩家这方面给了我一些启发。在引导学生穿越高考封锁线的时候,我们都会得很疲倦,我们都很忙碌,其实,这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有时要找到自己的一个精神家园,在这个园子里收获另一个自我,尤其我自己,总是觉得生活很单调,从某一个方面,我把自己禁锢起来,把自己和美好的生活隔离起来,我想我应该也学会生活,也去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正如孔教授所言有趣者事竟成。我也在争取成为杂家专家的同时,做一个玩家,玩出层次,玩出境界,玩出品味来。
晚上和舍友一起去了鸟巢、水立方、天安门等地方,天很冷,但是我们觉得很快乐。
2010年12月28日
敲这些字的时候,宾馆里只我一个人,舍友已经登上了回家的列车,我有一种很孤独的感觉,我上了QQ网,原本很少的几个网友一个也不在线上,我想还是要写完今天这一篇,也算是自己研修过程的一个完美的结尾。
今天是研修的最后一天,上午组内对工作坊的教学设计作最后的修改,并说出相关的理由。我们对自己的那堂新闻课作了修改,增加了几个环节:一在表格填写后,再进一步强调新闻的特征,而且引导学生一种阅读新闻的能力。在进行体会该新闻的别致的时候,我们引入了《人民日报》一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另外,在课后作业中,引导学生写一篇相关的新闻。我们也回应了有关老师对我们组的一些评议,认为我们教错了,应该关注新闻体,应该关注本新闻的情感意义。我们认为这个单元的新闻譬如另外一篇的《包身工》同其他的新闻不同,我们有必要突出新闻的“那一个”,也就是它的独特的视角选择,切换的镜头和有意味的背景语言。有关情感意义,我们认为,语言的情感意义隐藏在文字的背后,我们也只有在语言的品味中才能真正地让学生领会作品背后的情感意义。
下午是交流总结,第一个环节是组内成员就教学设计展开论述。第二环节是回报小组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心得。我代表组内作了交流。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相关陈述的:(1)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语文教师不能停留在舌耕上,还要在目耕、笔耕上下功夫。要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专业知识,要在学科知识、教学理论等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争取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争取做一个有情趣的幸福的语文人。(2)语文教学需要预设,需要根据文本、学情、学生及教师的特点进行多角度的设计,需要有一个板块式的又有逻辑联系的教学流程。(3)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学方式,要关注学情,要让学生多阅读多涵泳,要以学生的原始阅读为逻辑点,要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打开一条生命的通道,要在课堂中有相关的策略性知识的传授,要在动态生成过程中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进而让学生有真正的发展与进步。(4)语文课要从随意性的评课走向专业性的观课,要聚焦问题,要开发量表,需要有更多的技术性的支撑,需要在观课基础上的再次设计与整合。(5)我们要拥抱新课程,我们也要带领学生穿越高考的封锁线,新课程和高考是二元对立统一,我们相信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能在新课程实施中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第三个环节是每组代表讲述了他们回去的打算,很多学员都表示了对北大对专家对工作人员的感恩,都觉得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收获,而且把这些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在发言的过程中,温儒敏教授和王路教授作了点评,最后教育部师范司培训处唐处长对学员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学员们回去后真正发挥种子作用,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学员发言的时候,出现了很感人的场景,不少人热泪盈眶。确实,令人感动的事情很多,譬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冒着严寒骑着自行车看望大家,譬如李慧主任尽管母亲病情危机,但还是心念同学,参与着研修的每一个环节。尽管只是短短的十五天,尽管这段时间北京很冷,不少学员生病感冒,但是学员还是那样的认真学习,完成研修的每一个环节的作业。每天走在未名湖和博雅塔之间,每天聆听着专家和大师的报告,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冬天,我们觉得很温暖。无论怎么说,这十五天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某一天当我回想起这段日子,我们会觉得非常的美好和充实,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会叩响北京大学的大门。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想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提升的冲动。我们组的平均年龄是42岁多,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四十岁,教学才刚刚开始。我会不断地阅读写作,我会好好设计教学,人生有了理想的支撑,生命才不会显得琐碎和平庸。
再见,北大。再见,未名湖和博雅塔。再见,专家们和同学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