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春好处,橙黄橘绿时 ——“常州市高中语文教育崔国明名教师工作室”三年掠影 年年春好处,橙黄橘绿时。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我们又已经走过了三度春秋。三年回首,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期待走向充实,从探索走向收获。回首三年,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也收获了我们应该收获的。 一、聚焦课堂,以活动见证实力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主攻方向也应该是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能力的高下,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最直观、最实际、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标准。因此,课堂教学,是工作室所有活动展开的平台和抓手;聚焦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聚焦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永远的追求,也是本工作室永恒的主题。“年轻是我们的资本,课堂是我们的方向”,这是工作室确立的目标之一。本工作室绝大多数成员均为中学一级、二级教师,年龄在30岁左右。针对成员年轻,教学经历、教学经验尚不丰富的特点,本工作室将课堂教学作为主攻方向。工作室根据成员不同的教学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三年来,工作室活动的足迹涉及大江南北;聚焦课堂,也使工作室活动从丰富走向丰满。 ①聚焦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专业立足之本,也是教师彰显人格魅力和教学能力的舞台。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对课堂驾驭自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三年来,本工作室一直在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上下工夫,“课堂教学”和“同题异构”是工作室活动不变的主题。聚焦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或领衔人亲身示范,或成员相互展示,或约请观摩,或外出学习,形式不一而足。所有这些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既使工作室成员得到了锻炼,也使他们学到了本领,为他们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其目的是将每一位成员的眼光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力避浮躁。2010年12月,工作室应邀赴宿迁市进行教学示范活动,鄂冠中老师代表工作室为宿迁市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开设了一节题为《断魂枪》的示范课,深受当地语文教师的好评。 ②实践课堂:三年来,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工作室要求每位成员至少开设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或实验课,并鼓励成员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大胆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力争在课堂教学上率先“冲出重围”。三年来,工作室领衔人3次开设了面向全体成员和兄弟学习部分语文教师的示范课,工作室成员每人开设了至少一节的工作室对外公开课,约请了省溧阳中学等兄弟学校的部分优秀语文教师为工作室开设了教学观摩课。三年来,工作室成员共开设各级各类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54节,参加各级各类评优课13人次,取得了较为丰收的成果。唐香萍老师获“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一等奖,陈浩老师获2011年常州市区高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大市一等奖第一名,宫春燕老师获2011年金坛市高中语文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龚丽娟老师获常州市评优课二等奖;此外,陈真老师、李坚老师、卓立子老师、李慧老师等,都分别在辖市区以上评优课中获二等奖以上奖励。 ③研究课堂:文本解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的设计与流程、课堂的机智与调控、语文的拓展教学等,是本工作室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常态化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三年来,在领衔人的引领下,本工作室所有成员基本已经形成一种“摒除繁华,反璞归真”的教学共识,已经从站稳讲台走向站好讲台,从实践课堂逐渐走向反思课堂、研究课堂,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年来,工作室全体成员在领衔人的引领下,不断实践课堂、反思课堂、研究课堂,不断总结和反思,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这从工作室成员三年来公开发表的教学论文就可见一斑。三年来,本工作室公开发表的课堂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达45篇,几乎涉及到了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充分显示出了本工作室研究课堂的意识和追求,也很好地揭示了本工作室的一贯的价值取向。 二、凝眸发展,以荣誉见证成长 培养教师,是名教师工作室的意义所在;教师发展,是名教师工作室的终极目标。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更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一门隐性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能为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和不竭的动力。 三年来,本工作室一直凝眸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致力于成员的能力提升,围绕教师发展做足文章、做好文章,努力将本工作室打造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我们以理论素养为地基,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教学反思为纽带,以教育科研为航向,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推进教师发展,成效显著,提速明显。 三年来,本工作室成员共获得各级各类综合荣誉35项。其中,领衔人崔国明获201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常州市优秀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金坛市优秀技术人才,鄂冠中老师获省高中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王应柏老师获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优秀班主任,陈真老师获溧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鄂冠中老师、宫春燕老师、龚丽娟老师分别获得金坛市人民政府嘉奖,卓立子老师获常州市“减负增效”优秀教师称号,李坚老师获新北区人民政府嘉奖等。 三年来,本工作室成员共获得各级各类学术荣誉17项。其中,领衔人崔国明于2010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鄂冠中老师成长为“金坛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宫春燕被评为常州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陈真老师、李慧老师、陈浩老师、龚丽娟老师等被评为常州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王应柏老师连续两年成为金坛市高三教学指导小组成员等;此外,还有一批教师在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等方面取得了成绩。 荣誉不是我们的追求。虽然我们并不一味地追逐荣誉,但荣誉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师的付出和成绩,见证着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三、突出科研,以成果见证特色 我们始终认为并坚信,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它对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意义重大,无可替代。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同样,我们还始终信奉这样一句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语文教学研究的平台,这是我们的定位;扎扎实实开展教学研究,这是我们的追求;科研扎根于教学的大地,这是我们的原则;科研成果彰显研究实力,这是我们的特色。 三年来,我们始终将“研究性”作为本工作室的第一要务和本质属性,将领衔人和工作室全体成员作为研究的主体,将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究的对象,使工作室应始终洋溢着研究的学术氛围,并且“研有成效”,硕果累累。 在本工作室,科研兴教绝不是一句空话。为发挥领衔人的自身特长和优势,本工作室将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作为对工作室成员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本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也都没有离开“科研”这一主题,采取“激发热情、自觉学习、交给任务、定期完成”的方式,对每一位成员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科研要求,促使青年教师尽快走上“科研兴教”之路,努力促使工作室成员由低层次的“教师型教师”向较高层次的“科研型教师”及更高层次的“学者型教师”方向发展。三年来,我们实践课堂、观察课堂,我们思考课堂、研究课堂,我们宏观把握、微观入手,我们遵循“源于课堂,归于课堂”的科研原则;三年来,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也收获了我们应该收获的。 三年来,本工作室在发表论文方面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可以说,“科研”也已成为本工作室的一大亮点,几乎所有成员都有了自己的公开发表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本工作室共计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多达93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达24篇;各级各类获奖论文8篇。 三年来,本工作室在竞赛辅导方面尽心尽责,成绩斐然。在省市级作文竞赛方面,本工作室共有8人次分别获得市级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和省级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以上奖励。 三年来,本工作室在课题研究方面扎实推进,全面丰收。目前,本工作室共有各级各类课题16项。继工作室市级课题《苏教版新教材使用研究》于2011年4月顺利结题之后,本工作室申报的、以本工作室成员为研究主体的课题《区域性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研究》已于2011年12月底成功申报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资助”规划课题,将于2012——2014年的三年完成相关研究工作。 埋头拉车,抬头看路。可喜的是,有些工作室成员原先不知教科研为何物,但在参加工作室之后,在领衔人的引领下,均有了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如今也都已自觉走上了“科研兴教”之路。借助科研,成员的视界扩大了,能力提升了。 四、注重辐射,以足迹见证影响 辐射是名教师工作室的重要特性,它见证着名教师工作的影响。 名教师工作室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一个“辐射源”,对周边学校、对工作室成员以外的教师形成辐射、发挥影响。三年来,通过工作室领衔人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本工作室在周边地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送课到学校”是本工作室体现辐射性的常见举措。三年来,本工作室活动的足迹偏及大江南北,宿迁市青华中学、江苏省溧阳中学、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常州市北郊中学、金坛市第四中学等等,都曾留下过我们“送教”的足迹;工作室领衔人崔国明、成员鄂冠中、李坚、李慧、王应柏、卓立子等老师,都曾在兄弟学校留下过“送教”的身影。2010年12月3日—5日,崔国明名师工作室、周敏泽名师工作室、谢晓枫名师工作室,应宿迁市青华中学邀请,联合赴宿迁市进行交流学习。面向宿迁市青华中学、宿迁中学等学校的近200名教师,三个工作室部分成员开设了教学观摩示范课,三位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开设了学术专题讲座。本次活动受到了宿迁市教育局、宿迁市教研室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充分显示了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强大的辐射作用。鄂冠中老师开设了《断魂抢》教学示范课,崔国明作了题为《文本解读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此外,本工作室还会同金坛市教研室举办过多次大规模的课堂教学研讨、高三教学研讨活动,吸引了众多教师的参与。 “专题讲座”是工作室辐射的另一种形式。三年来,本工作室共计开设各级各类学术讲座16场。其中,工作室领衔人崔国明面向教师开设了5场省市级的专题学术讲座,面向学生开设了3场高考作文专题讲座。2010年12月3日—5日,应宿迁市青华中学邀请,面向宿迁市青华中学、宿迁中学等学校的近200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崔国明作了题为《文本解读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连续三年的暑期,工作室领衔人崔国明在“常州市名师大学堂”分别开设了《教学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语文教学研究的若干向度》等学术讲座,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欢迎。此外,工作室成员唐香萍、鄂冠中、宫春燕等老师也都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工作上做过11场专题讲座。 “网络交流”是工作室辐射的重要平台。工作室网站持续更新,内容详实,丰富多彩,近1400篇日志包含了研究课堂教学、关注教师发展、体现研究动态的方方面面,近320000的点击量名列各工作室之首,充分见证了本工作室的影响。 2011年5月,工作室领衔人崔国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在金坛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金坛电视台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为本工作室制作了《以语文为伴,与教研同行》的电视宣传片;《今日金坛》则以《满怀诗情的“耕耘者”》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社会效应。 附:崔国明工作室三年主要成绩 【2009—2011】【综合荣誉与学术荣誉类】 ※综合荣誉※ 共计35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术荣誉※ 共计17项 ※课外辅导※ 共计8人 | | | | 江苏省第十一届作文大赛二等奖优秀指导奖(省教研室) | | | 江苏省第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优秀指导奖(省教育厅) | | | | | | | | | “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奖 | | | | | | “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九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奖 | | | “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奖 | |
【2009—2011】【发表论文与获奖论文类】 ※发表论文※ 共计86篇 【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共发表24篇】 ※获奖论文※ 共计7篇 【2009—2011】【学术讲座与课题研究类】 ※学术讲座※ 共计14次 ※课题研究※ 共计16项 | | | | 工作室课题、省级《区域性名教师工作室研究》(申报中) | | | 工作室课题、市级课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研究》 | | | 工作室省级《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使用深入研究》(申报中) | | | 金坛市级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整合的研究》 | | | 江苏省级课题《文学社团活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的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9—2011】【评优课与公开课类】 ※评优课※ 共计13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一等奖(国家级) | |
※公开课※ 共计33节 附录2:崔国明工作室主要活动概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