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话理论视野下网络文学阅读的文化建构功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1 12: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话理论视野下网络文学阅读的文化建构功能白花丽
 

网络文学是文学的一种新样式。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学与网络联手,带来了文学的新繁荣。网络改变了文学的发表、传播渠道,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网络文学创作的文本特征、创作方式等引起广泛关注,网络文学阅读的互动性和生成性等也得到了认同,但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的随意性、娱乐化、价值缺失等问题遭到评论界的批判,如何处理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等问题也令人困惑。网络文学阅读将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迫切需要一种科学合理的理论来对网络文学阅读进行文化建构。
对话应该是人类思想与真理诞生的原初样式和本真状态,对话理论在文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为研究文本的意义、文本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文本与文化语境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理清网络文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端正对话的态度,拓展对话的渠道,对促进网络文学阅读的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对话理论审视网络文学阅读的文化建构问题,并探讨对话理论对推动网络文学阅读的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网络文学阅读过程中的对话关系  
网络文学阅读过程中存在多重对话关系,既有内部的对话,也有外部的对话。巴赫金在《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一文中曾指出:“每一种文学现象(如同任何意识形态现象一样)同时既是从外部,也是从内部被决定的。从内部——由文学本身所决定;从外部——由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所决定。”[1]145
网络文学的内部对话主要包括作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等。传统文学研究在探讨文本意义的决定者这一问题时,从作者中心论转变到文本中心论,再到后来的接受美学所倡导的“读者中心论”,最终突出的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关系。把文本对象和接受主体描述为一种“对话”关系是耐人寻味的,形象地勾画了二者的双方交流关系。将这种对话关系发展得更为明显的则是网络文学阅读。在网络文学的阅读过程中,由于网络文学创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读者的发言、评论可以成为文本的一部分或影响到作者的写作,甚至可以由许多人共同来完成一部作品,真正实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自由的交流。网络文学的阅读对话是对传统阅读对话的重大突破。
网络文学阅读的外部对话主要指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化语境的对话关系。网络文学是网络技术催生出的新的文学样式,众多的博客写作、大量的网络原创文学等形式的阅读,对传统印刷阅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网络文学阅读也遭到其他网络媒介(如电影、电视等)的激烈竞争。网络文学阅读与其他媒介的阅读之间也是一种对话关系。不能只看到网络文学阅读与传统文学阅读的相互排斥,而忽视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同样,在关注网络文学阅读受到视觉媒体阅读的冲击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实际上,网络文学阅读同其他阅读形式的对话关系体现着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化语境的关系。网络文学作为新生事物,必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而当代文学语境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态度如何,直接折射出了当代文化语境是否具有多样性和文化的生态性。
无论是网络文学阅读内部的对话,还是外部的对话,都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网络文学阅读的文化建构来说,由于文化建构通过比较、否定、评判等方式来实现,网络文学阅读的外部对话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仅影响到网络文学的生存空间,也关系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网络文学阅读与其他媒介阅读的对话现状
  目前我国处于多元文化时期,网络文学阅读仅是阅读的一种形式,它要和其他的媒介阅读共存并共同发展。它们之间的对话往往有助于打破隔阂和对立,通过相互借鉴和吸收而共同发展。就网络阅读的发展来说,要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对话关系。
(一)网络文学阅读与传统文学阅读之间的对话
许多作家、评论家表示,网络文学已建构起区别于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正在改变“文学生态”。网络文学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开辟了文学新空间。从纸质媒介阅读到联网电脑的荧屏阅读,既是一种阅读方式的根本变化,也是阅读主体身心内外存在方式的重大转型。这种变化和转型,不仅意味着读者的文学接受方式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既有路线,而且意味着阅读视野中的文本存在亦将呈现出非同往日的意图期待。
但同时,对于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各界也存在种种尖锐质疑。比如,低俗、注水严重、商业味太浓;格式化问题严重,艺术性、“文学性”较差;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张狂恣肆,责任感不强,等等。在很多人眼里,网络文学等同于玄幻小说,点开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玄幻类小说也确实占了多数。网络文学的题材领域多是被主流文坛所“排斥”的,很多作品写的都是妖魔鬼怪、盗墓的等,在审美趣味上也偏爱煽情、猎奇、颓废、搞笑等风格。网络文学的这些缺点成了人们评论的重点。
总的来说,当代评论界对网络文学阅读的批评多于建构。很多人将目光更多地投射于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颠覆,与当代大众俗文化的合流等问题上,对因此带来的人们审美能力衰退、阅读能力下降、失去理性思考等问题甚为担忧。尽管如此,网络文学发展迅猛,网络文学在文化建构中的意义不容小觑。
(二)网络文学阅读与视觉媒介阅读的对话
视觉媒介的阅读对网络文学的阅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如今,影视不仅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首选,视听传媒已形成明显的媒体霸权和接受强权。电影及电视节目挤占了人们阅读小说的时间,许多文学名著也要借助影视改编然后才能走进读者大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名著也是通过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而得以普及。“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2]248这让人不禁担心:网络到底是文学的救星,还是文学的坟墓。
在看到视觉媒介对文学的冲击的同时,也不难发现文学与视觉媒介之间的对话。电影、电视剧在产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受到叙事性为主的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小说和戏剧,很多电影、电视剧本都改编自文学作品。近两年热播的影视剧《山楂树之恋》《双面胶》《裸婚时代》《步步惊心》皆改编自网络文学。同时,视觉文化带来了新的审美风貌。文学创作,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创作,就不由自主地在创作和传播方面发生了变化。许多文学作品在创作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以后可能会改编成影视剧本,因而在语言和情节上都着意改变。这种互动的对话,不管是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还是对影视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三、对话理论对网络文学阅读的文化建构功能
  对话既是一种引导人们思考网络文学的价值和意义的理念,又是一种指导人们对网络文学进行文化建构的有效手段。对于网络文学阅读的文化建构来说,要相信对话的力量并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拓展对话的渠道。
(一)宽容的对话态度,保持网络文学阅读的发展活力
网络文学阅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网络文学就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它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网络文学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环境的产物。当网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娱乐的重要渠道时,深受人们欢迎的文学自然会走进网络殿堂。同时,网络文学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接受者。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剥夺了人们深入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简单的轻松和短暂的快乐,津津乐道的是虚妄的故事、时尚潮流或者明星偶像的花边新闻。当电视和网络即将把大多数人的读书时间瓜分殆尽的时候,那些偶有闲暇的人,也很难产生阅读经典的欲望,纵有“读书情结”也往往挡不住形形色色的侦探、武侠、玄幻等作品的吸引。
网络文学阅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需要一个开放、宽容的社会审美文化氛围的培育。在文化发展中,对新兴的事物,对另辟蹊径的开拓和探索,都要鼓励、支持、倡导。对新事物的缺点要宽容一点,对文化环境的管理要宽松一点。有了这样宽容、宽厚、宽松的文化环境,才有利于推动网络文学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写作、阅读的空间,在文化享受中有更多的选择。
(二)开放的对话渠道,形成网络文学阅读和其他媒介阅读的良性互动
首先,要促进网络阅读文化与传统阅读文化的互动。痞子蔡、李寻欢等作家的作品不仅在网络上被阅读,而且很多作品经由出版社出版,名利双收。背靠网络,又面向传统,在网上有了人气再挺进印刷市场,形成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良性互动。网络写手走进传统文学或昔日的传统文学作家走进网络发帖,如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如安妮宝贝声言要告别网络,榕树下原创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得主尚爱兰走出网络,成了报刊自由撰稿人;而陈村、徐坤等作家如今也上网发表作品,这无形中也提升了网络原创文学的水平,密切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联系。
其次,要重视网络阅读文化与视觉阅读文化的互动。应该关注视觉阅读文化强势所造成的文字阅读文化困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重建文字阅读文化。网络文学应该借助影视媒介的力量突出重围,找到真正的良性出口,成为构建主流文化的重要部分。网络文学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优势与视觉艺术的影视、图片、动画等,营造出全新的艺术样式;另一方面又可以向大众审美文化贴近,与世俗化、娱乐化,甚至是游戏化握手言欢;还可以向高新技术推进,实现文学的新突破——例如用电脑程序编制情节曲折的小说、冲突尖锐的戏剧、语言“陌生化”的诗歌等。
同时,网络文学的特色和优势在于作品原创和自由发表,网络文学阅读的特点在于交流反馈的互动性和批评的即时性、多样性,要善于发扬这些优点。对于文学来说,有文字以来历史上的出版“门槛”从来没有像网络时代这样低,“人人都可成为作家”的前景也从来没有像网络时代这样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如果失去了这些特点,那么网络文学就会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中消失,只有更好地发挥网络阅读的特色,才能使网络文学的阅读继续深入发展。
总之,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成了当代社会中一种新型的文学阅读方式,它在文学、文化与社会诸因素形成的文化谱系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建构意义。在多重的对话关系中,网络文学阅读不仅动摇了传统的文学规范和文化的存在方式,而且带来了种种新的可能性,为当代文化及其文化语境的形成注入了一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原载:《滨州学院学报》第2012年第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59 , Processed in 0.0664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