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儿童立心,为儿童写作立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3 22: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儿童立心,为儿童写作立命
——为吴勇的《儿童写作论》序
潘新和
在我所认识的小语界的朋友中,吴勇也许不是最炫目的。他朴实勤谨、沉稳内敛——印象中他寡言少语,仿佛连走路都在沉思默想。然而,在我的心目中,他也同样熠熠生辉。是那种“气盛言宜”“弸中而彪外”的光明气象。他是他们中颇具学者神采的一位。
去年莺飞草长的季节,江苏省“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主题论坛在海门实验学校召开,作为东道主兼该论坛核心人物的吴勇,邀我与会做一个讲座,这是我第一次与吴勇和他的“童化作文”结缘。
说实在的,当时我对“童化作文”并没有特殊的兴趣,不明白为什么叫做“童化作文”:小学作文,就是儿童作文,“童化”,不就是“儿童化”吗,这本就是题中之义,有必要专门作为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提出来吗?为什么不叫“童心作文”,或迳称“儿童作文”?莫不是别出心裁玩概念游戏?我知道小语界是个十分活跃的群体,其活跃程度远超过被高考折腾得有点呆傻的中语界,因此,多一个少一个教学理念、教学团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忙,做完讲座我就回去了,就这样与“童化作文”相逢,却匆匆擦肩而过。
从海门回来后不久,我收到吴勇的一本著作《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断断续续抽空读罢,终于明白了何谓“童化作文”之“化”:“童化作文”的本质是儿童——他始终站在儿童立场上,还原儿童的一切,基于儿童的一切,为了儿童的一切;“童化作文”的本体是作文——化儿童的需要为作文的需要,儿童的阅读、儿童的游戏、儿童的体验、儿童的想象、儿童的时尚等,都可以化为习作的不竭源泉。他将“童化”的教学意蕴归纳为“四化”:“融化”“活化”“转化”“催化”, 并进而将其内化到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指出它呈现为两大板块:(一)习作教学方式上的“童化”;(二)儿童表达方式上的“童化”。他将这两大板块又作进一步的切分……步步为营、有条不紊地演绎、推进,一个个概念阐释得清清楚楚——他懂得如何从纷繁的现象中上升、抽象,再将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使认识逐渐丰富、精致、敞亮起来。能有这般条分缕析功夫的小学语文教师,甚至包括中学语文老师,还真不多。我开始意识到吴勇不可小觑:他之所以沉迷执著于“童化作文”研究,自有其充足的理由和资本吧。
后来我才知道他这本书还只是小试牛刀而已。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我接到吴勇的电话,说有一本书想请我作序,书名是《儿童写作论》。让我讶异的不但是他出手之快,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又写出了一本书,而且是他居然开始挑战“论著”。这“论”字让我眼前一亮,同时也替他捏一把汗。以往读到的中小学老师的书,绝大多数是叙事性的,顶多也就是感悟性的,敢于以“论”冠名的绝无仅有。——当年语文界元老张志公先生写《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尚且因为“论”得不够而抱憾,吴勇能胜任如此艰巨的选题吗?
随后的阅读,证明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的研究功力与理论素养超乎我的预料:《儿童写作论》名副其实。他刷新了我的儿童观、儿童写作观。读他的书,使我懂得了何谓“儿童”,何谓“儿童写作”。之前,我对于“儿童写作”有时还敢贸然说上几句,读后,就断不敢妄发议论了。在这个领域,我自愧不如。在高校教了30年的写作,也研究了30年,可我不能不承认,对于“儿童”与“儿童写作”,我顶多只有些皮相之见,写不出像他这么入心入骨的道理。吴勇之于“儿童写作”,可以套用孔夫子的一句话:“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儿童写作”就是他内心之所欲,他最懂得“儿童写作”之道,他是离“儿童写作”最近的。
我最为赞赏他对“儿童写作”第一手的概括,他善于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看似平常,其实最难做到。在今天琳琅满目的论著中,像他这样机敏深刻而又朴实无华的理论少之又少。我以为他对“儿童”本性的认识,甚至超过了某些“权威”的心理学家、语文学家。纵观当今的心理学、语文学著作,大多是他人研究资料的大杂烩,辗转多手、味同嚼蜡,罕见自己的真知灼见。而吴勇对儿童、对儿童写作的见解,皆源于自己与儿童的情意交融,源于自己长期对儿童写作教育实践经验的观察与思考,是从浩瀚、鲜活的素材中一点一滴地悟出来、说出来的。他不怎么引经据典,主要运用的是归纳法,直接着眼于对现象的提炼,因而,他往往能发他人之所未见:
儿童认识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与世界共生的。从写作动机上看,写作对于儿童来说,其实就是一个能触动儿童精神世界的“典型情景”——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一个有特点的玩具,一幅生动活泼的图画等等,儿童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一个与客观世界共生场域中,或交往、或表达;从言语发生的状态来看,在“典型情景”的作用下,儿童将自然自觉地将自己的情趣、情感、文化、思想渗入到周围的世界中——玩具、游戏、景观等无不充盈着儿童意识的浸润,于是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些静态的物活了,有了情感,与自己有了交往,与自己也发生了故事,儿童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从写作的内容上看,儿童乐于表达多半是自己的故事,多半是由自己想象的故事,多半是童话世界中的故事。有了儿童写作的存在,儿童与世界的“共生的状态”得到了现实化的言语映现,儿童从此有了精神以外的言语家园,写作成了儿童精神由内隐走向外显的一个灵性的通道。
    他的领悟常常是精彩而陌生。大多是我在儿童心理学、语文学著作中从未见过的精辟认知。他认为写作是触动儿童精神世界的“典型情景”,“写作”是“儿童”的精神世界的催化剂,写作是对儿童与世界的“共生场域”“共生的状态”的表达;“写作”,是儿童获得“言语家园”的途径,是自身精神世界的外化,它促成了儿童“灵性”的成长。这样入木三分的认识,没有丰厚的写作教育的感性经验,不是基于对“儿童”天性与“儿童写作”特点的深刻理解,是写不出来的。他对现成的观点似乎有着天然的免疫。
可贵的是,他并不在抽象层面浅尝辄止,停留于对自己观点的简单例证,而是极力拓展、深化自己的认知,使锋锐的思维之矛向立体与纵深进击。这使他的儿童写作观有了较为丰厚的斩获。他将“儿童写作的视界认知”界定为:一、儿童写作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二、儿童写作是儿童与世界的一种交往;三、儿童写作是儿童精神秩序的一种建构;四、儿童写作是“人之初”的写作。——多维度的内外同致的观照,极大地扩展了对儿童写作意义的认知。他将“儿童写作的价值取向”阐释为:一、写作动力先于写作智慧;二、写作意识先于写作任务;三、写作资源先于写作指导;四、写作交往先于写作评改。——这四个“先于”,颠覆了传统观念,澄清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儿童写作教育的价值标准,为它确立了新的尺度。他将“儿童写作的开创意义和原点价值”概括为:其一,这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小学阶段,儿童刚刚步入写作,他们对写作的态度至关重要,因此,在这阶段,对写作意义的认识高于写作知识的传授,对写作兴趣的培养重于写作技能的训练。其二,这是一个准备的阶段。这个阶段,不在于看到外在的写作成果,而在于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孕育和写作意识的涵养,为未来培养有写作习惯和写作责任的成人奠定基础。其三,这是一段守护的岁月。写作教学的逻辑起点不是主动适应社会,自觉被成人世界同化,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生成、创设可能的、富有童年意味的生活,以丰盈童心,留驻童真。因此,“儿童写作”是习作教学标志性特征,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文化、儿童精神为背景,以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作为内容的一种可持续性的教学,它独特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构造,体现着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隐喻着一种朴素而真切的教学走向。——精准地为“儿童写作”定位,紧紧地揪住儿童写作教育的特点,严密地勘定儿童写作的疆界。
这些认知,都是我们从其他文本中看不到的精辟见解,都是他从驳杂纷乱的经验中去芜存菁、抽丝剥茧筛选出来的,是不折不扣、千锤百炼过的“干货”。你可以从他的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中品味、还原出儿童写作的无比丰富多彩的场景与个例,可以听到无数言语生命发芽、抽枝、拔节的声音。不危言耸听,却如雷贯耳;不耳提面命,却垂拱而治。在他苦心经营的理论城堡面前,你会感受到由柔韧的思想经纬编织起的话语威权,从而由衷地认同他的见解,享受心有灵犀的“臣服”的愉悦。
作为论著,至关重要的是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范畴的确定。在这个方面,吴勇也体现出了不凡的才智。他的思维触角探及了“儿童写作”的基本问题,大致覆盖了论题的全领域。他研究的是一个原创性论题,没有多少可以直接凭依的资料,构筑自己的理论就变得较为困难。然而,通观全书,在他的理论视域中,既没有多出什么,也没有落下什么,每一个章节都不可或缺,也难以移易。他将它们精心、妥善地组织成一个逻辑谨严的论述系统。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属于导论性质,本论部分八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三、四章;第二部分——第五、六、七、八、九章。最具理论色彩的是第一部分,为“儿童写作”这个核心论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与诠释,给“儿童写作”奠基,为“习作教学”立本。第二部分趋向于实践:对现有儿童写作教材、教学观念的澄清,对其作“童化作文”的改造与独创性的开发。在“儿童写作”论题下,恐怕很难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构建。
在这个总体框架下,他表现出了坚定不移地控制论题、把握对象的能力。他懂得自己的目的指向是“儿童写作”,但是他必须先说清楚当前“非儿童写作”是怎样发生的,是如何与“儿童写作”拧着干的。因此,他首先陈述了儿童写作“言语异变”的状况,使读者明白该书针对的是对“童言稚语”的屏蔽,儿童生活与精神的异化。这样,向“儿童写作”回归的命题自然就呼之欲出了。他非常清楚自己主要该说的是“儿童写作”的主体失落、异化的问题,而不是 “写作”、或“儿童写作”教学中的一般性问题。在这一点上,论者是很容易迷失的。在大量同类论著中,大而不当、泛而不切、巨细不遗的讨论是通病。而他的论述,则看不到思维的纷乱、游移与逃逸,而是驾轻就熟地直接命中靶心。
他在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探讨上,总是力求创为新解。如对“习作教学”的定位,他认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儿童写作”。在这个阶段,“教”的目的不是让儿童从未知达到已知,而是旨在培育儿童的写作情趣,培养儿童的言语意识,改善儿童的写作状态,为每一个鲜活的童年个体贮存一颗饱满的“文心”,让每一个儿童在写作中体验到到当下的幸福感。大力倡导“儿童写作”这一命题,是习作教学从“成人本位”下移到“儿童本位”的一次“软着陆”,它为“生成性”习作教学观的构建提供了温润的土壤和良性的平台。——一切从“儿童写作”出发,这是对“习作教学”的全新理解,是一种拨“乱”反正。他对“习作教学”要义的重新概括,提纲挈领地抓住了“贮存文心”与“体验幸福”的基本精神,你会觉得这确实是最重要的,似乎该说的尽在其中,即使绞尽脑汁也难以为他拾遗补缺。
在他的话语体系中,你会读到他不少精心打造的“关键词”。如,“文心”、“写作生活”、“言语频道”、“言语密码”、“儿童文化”、“儿童精神”……这些词语有些是出自他的“命名”,也有些是我们所熟悉的,但具体语义则完全是他所赋予的,也可以说他使这些词语获得了新的生命。
他的“儿童写作”的核心概念是培育“文心”,“文心”这个词是早已有之的。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阐释为:“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文心”的意思是“用故事的题材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见陈望道“序”)。就是说,“文心”这个概念,本来只是笼统地圈定一个范围,基本上还只是一个“空壳”,而在吴勇这儿,才有了具体内涵:
“文心”是儿童写作发生学所构造的核心机制,是一个写作者言语和精神的品质和源泉,更是一个写作人保持旺盛的写作欲望和恒久写作热情的动力性支撑。小学阶段是儿童写作的起步阶段,更是一个人写作的准备阶段,所有的教学指导应当重在“养心”——以儿童作为主体,以儿童文化、儿童精神作为背景,注重“文心”的修炼和涵养,为培塑未来有写作意识、有写作责任的“写作人”做好积淀,打好底色。……儿童写作的发生,从来就不是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儿童内在饱满的“文心”自觉自在地流泻。因此,习作教学要打破人为的“制造”状态,逐步走向为人的“生成”境界,让每一位儿童拥有一颗“文心”,这是儿童写作的原始动力,这是儿童生命和精神的理想存在状态;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过多关注儿童当下的言语状况,而是时刻为儿童言语的应有状态蓄积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我们不要过多地沉湎于外在的写作系统的构建,而是要竭力创生适合儿童成长的内在言语发生机制。只有这样的写作,只有这样的习作教学,才会伴随儿童一生,影响儿童一辈子!
他将“文心”这个概念阐发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文心”不再是对写作构思过程的揭示,也不再是对语文知识的描述,更不是强调对写作技能的训练。他认为对于儿童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赋予了“文心”写作动力学的含义,赋予它培育儿童写作意识的含义,将“养心”、培塑“写作人”放在首要的位置。他的着眼点不是为孩子“计眼前”,而是为他们“谋未来”,使之在寻求精神家园、言语家园之途终生受用。这无疑是对传统语义的极大的丰富与超越。对其他概念的诠释也是如此,他追求尽可能的周延、妥帖、深入。
他不满足于轻率地铺陈思想,总是努力将思想与言语锤炼得警策、深刻。他的表达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乏哲理。
儿童写作,它强调以“人”为“文”,将儿童的生活、实践、阅读、梦想、情趣等有机地糅合在写作课程资源之中;它注重以“文”化“人”,借助儿童的言语写作、言语交往、言语成长来推动儿童精神发展。
    儿童写作,即以“人”为“文”、以“文”化“人”:一语中的。
理解“儿童天性”不是成人走向矮化和稚化,而是成人走向成熟的标志。走向儿童的写作教学,不是需要成人“作为”——去大刀阔斧地去建构,而是希望成人“无为”——回归儿童精神的原点,让每一个儿童自由去“梦想”;回归写作的本意,让每个儿童用言语去自由“交往”;回归儿童写作的本原,为一个人孕育一颗饱满的“文心”。当成人世界成熟起来了,儿童写作就会成为一种教育自觉,一种文化自觉。
儿童写作教学,无须过度“作为”,而要率性“无为”;成人世界懂得何谓“无为”,方为“成熟”:高屋建瓴。
习作教学中,确立了“儿童观”,一切的“教”和“不教”才有了价值取向;摆正了“素养观”,一切的“教”和“不教”才有了明晰的边界;澄清了“指导观”,一切“教”都会走向“不教”,任何“不教”都是为了“教”得更加有效!
正确的儿童观、素养观、指导观,决定了“教”与“不教”尺度,“教”与“不教”的关系是辩证的:鞭辟入里。
在理论表述上,他有本事把复杂的问题,说得精粹、简洁。例如他在谈到:“儿童本位:习作教学倾向‘发现’”这个复杂问题时,列举出了四个发现:让儿童发现自己;让儿童发现故事;让儿童发现经验;让儿童发现成功。这就将“发现”的对象说得很清晰,离教学实践特别切近,几乎触手可及。在每一个“发现”之下,他所作的进一步的阐释,也同样既具体又精要。如在“让儿童发现故事”中,他把“发现故事”的过程与能力,简单地概括为具有“慧眼”与“慧心”;将“慧心”解释为记录“童史”与分享快乐,使读者一目了然。
他的言说智慧还表现在他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上,显示出了自己的风格与才气。他的文字是很讲究的,富有诗意的语言比比皆是。读他的书,你就像在欣赏一件精致的艺术品。随手翻翻,他的理性与感性交融的词句便摩肩接踵扑进您的眼帘:
儿童言语生长的习作教学有着这样三个鲜活的隐喻——儿童就是一棵向上的“爬山虎”;童心就是一簇灿烂的“桃花”;习作教学就是“蒲公英”的一次快乐旅行。
一颗饱满的“文心”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基本元素:1.自然:“孩子就得像孩子”;2.自由:“晴空一鹤排云上”;3.自我:“我是不容置疑的王”;4.自得:“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5.丰富:“幸福心灵的真正源泉”;6.诚恳:“要作文先做人”;7.开阔:“开窗放入大江来”;8.思辨:“我思故我在”;9.细腻:“慢慢走,欣赏啊”;10.柔润:“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他的理论话语一点也不艰深、生涩,而是深入浅出、平易畅达、情趣盎然。
由于他的理论是建立在深广坚实的儿童写作生活的基础上,是基于他对儿童天性的思考,这就使一切抽象的归纳与演绎,界定与阐释,立意与论证,都能植根于儿童写作教育现实的沃土之上,都有着深厚的对儿童心理的认知背景,因而本固枝荣,根深叶茂。读他的书,我时常想,要真正懂得儿童写作,他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语文学家兼儿童心理学家。吴勇懂得语文,且深知儿童心理,所以他懂得儿童写作。从另一方面说,一个优秀的儿童心理学家,必须懂得儿童写作。不懂得儿童写作就不懂得儿童,只能成为一个空头儿童心理学家。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空头儿童心理学家,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不研究儿童写作。儿童的智慧、精神建构,是和他的符号思维能力——写作素养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儿童的言语生命的成长,是儿童智慧、精神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吴勇对儿童写作教育实践的思考与他的理论建构同样出彩。他很清楚,《儿童写作论》属于实用理性的范畴,它的归宿是教学实践。他的理论来自于实践,还得付诸实践。因此,他特别关注理论的实践功能,关注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呈现理论。而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与从实践中抽象出理论一样,都是十分艰难的。但难能可贵的是,在理论的实践转化上,他也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从书中我们能读到了大量精彩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例。不论是对现有教材的改造,还是对新教材的开发,都充分体现了“童化作文”的特色。他能把理论不露痕迹融化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高保真度与高饱和度。
他太了解言语生命成才的习性,太熟悉这片他深耕细作过的土地,因此,它能将儿童写作理论转化得恰到好处。他没有将教材中的写作教学内容完全撇开,而是加以创造性地利用、发挥。或点石成金,或移花接木,化腐朽为神奇,使原本贫瘠简陋的写作教材焕发出勃勃生机。写作教学历来是老师们最感头疼的,教材不可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吴勇则使不可教变得可教,可谓善莫大焉!这让一线教师阅读本书没有艰深、陌生、疏离的感觉,而感到亲切、亲近、亲和。他使他们相信:只要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就是用教材也可以教好写作,也能教得风生水起。
在对教材重新认识、开发与使用上,我以为最给力的是第六章:文化:儿童写作的丰富背景——基于传统文化视野的习作课程建构。他首先“审视习作课程中节日文化的隔阂”,敏锐地指出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材的共同缺陷:一、体现了知识倾向,忽视“地方背景”;二、体现了生活需要,忽视了“民族根基”; 三、体现了儿童价值,忽视了“精神本源”。进而从三个层面“探寻节日文化与儿童世界的交汇”:一、意义层面:节日内涵与儿童精神互为映射;二、内容层面:节日文化是儿童言语实践的有效载体;三、方式层面:节日文化表达与儿童生命姿态相适应。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重建习作课程中节日文化的视角”:一、亲近:在探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二、亲历:在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意蕴;三、亲合:在交往中分享传统文化的愉悦。最后是将理论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上:“典型案例的教学呈现及解读”。堪称批判与建构、转换与生成、理论阐示与实践指导的完美结合,既有充沛的说理性,又有适切的可教性。
他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用教材教”:
教材是儿童写作教学的“支撑点”,同时也是儿童写作课程的“附着点”。从教材出发展开习作教学,一方面使教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能;另一方面放大了教材的功能,提升了教材在“点”上的适用性,从而使教材更加生动立体地呈现在儿童面前。教材习作,不应当成为习作教学的“镣铐” !只要我们从儿童立场观照教材,就会发现一片广阔的教学天地;只要我们将儿童生活引入教材,就会获得一股不竭的源头活水;只要我们用儿童文化丰富教材,就会给童年留下一串鲜亮的言语足迹;只要我们用儿童活动重构教材,就会生成一张快乐的写作地图。
他将“儿童生活”、“儿童文化”、“儿童活动”引入了教材的习作教学,将整个教学过程演示出来,将儿童的习作展示出来,既使我们获得了“童化作文”理论的感性理解,也使我们得以自由地运用教材,使之发挥出最佳效能。
第七、八、九三章,是最具教学参考价值的,有很强的示范性。不论是“基于网络背景下的习作教学方式”,“基于童年生活经验的习作课程开发”,还是“基于教学场景的即时性习作资源生成”,都洋溢着浓郁的童心、童真、童趣。他对儿童与儿童写作的深刻理解,使他获得了儿童写作教育的极大自由。
他用20年的光阴,破解“儿童”与“儿童写作”之谜。就为了这几个再普通不过的字眼,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给“儿童”安了一颗“文心”—— 培塑未来有写作意识、有写作责任的“写作人”;给“儿童写作”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儿童文化、儿童精神、儿童言语、儿童生活、语文教材的融会贯通。透过《儿童写作论》的窗棂,隐约可见明日小学语文教育喷薄的曙光。
本书的第十章“叙事”,吴勇给了一个颇有意味的标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可以理解为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由“作文系列训练”,“生活作文研究”,到“童化作文”,《儿童写作论》就是他找到的“句子”。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探究未有穷期,思想的地平线可望而不可即。诚如他自己所言:或许,前方还有更适合我的“句子”在等着我,或许;我还要用“属于我的句子”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写作教学诗篇。所以,我将永远走在追寻的路上!——这我相信:在学术之途,披荆斩棘、踽踽独行的感觉真好。吴勇属于“儿童”与“儿童写作”。吴勇一定会勇往直前的。                                                                           
                                     写于闽江之滨寓所
2011,3,3
(作者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6:41 , Processed in 0.20747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