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台市程韶荣:人物深度追踪系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3 22:3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台市程韶荣:人物深度追踪系列

像余映潮那样学习余映潮——走近余映潮老师(1)
    英桥初见余映潮老师,通州再见余老师,大师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眼前浮现、耳畔回荡。现在,当我读到余老师的以下文字的时候,我的视线凝滞了:“我用我的耐力,塑造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十几年的农村生活,二十几年的教研工作;荆州市初中语文五支教研队伍数百弟子的培养,连续16年的荆州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的召开;23年的荆州市中考语文命题,千余节的听课记录,几百节课的教学演示;坚持数十年的资料性阅读,无法计算的资料目录索引的积累;几尺高的写作手稿,1200多篇长短论文的发表;《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的问世,《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的出版;成百张粘贴在书柜和墙壁上的“任务”纸条,四五双因冬天打字而破损的手套;十几部书稿的编纂,几十个专题讲座的准备;上百套各类语文试题的编拟;几乎没有休息过的节假日,从来不请假的工作记录……这一切都显示了我生命之力的坚韧。坚持着,坚持着,坚持着;学习,工作,创造,这就是‘智慧’。”
    面对这二十来行文字,我除了慨叹就是惊叹,除了敬佩就是敬仰。
    如果能将大师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我们该是什么呢?可以是蜻蜓蝴蝶,嗅一下芬芳,抑或是小鸟,栖息一下枝头,便匆匆飞去,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也可以是小草,在远处观望,欣赏。最好是当一名松鼠,不仅远观,还走进,爬到树身上去近观、触摸,零距离接触,甚至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如何学习名师呢?余老师告诫我们:“要落实在‘体会’之上,要尽可能地形成一些文字的书面的研究结果,这不仅仅是从理性上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学到一些‘真东西’。”他还说:“向名师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就能解决问题的,他同样地充满着艰辛劳苦。”特别这最末一句,我是压根儿没有想到他会这么说,说得这么重。看来,我们学习余老师,万不可走马观花,而要下马赏花。倘能如此,方能由走近余老师,进而走进余老师,最终走出余老师,造就一个新我。

转益“百”师是汝师——走近余映潮老师(2)
    每位名师的成长期,大抵都有过广泛求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非常认真的过程。辛勤采得“百花”,方可酿成佳蜜。余映潮老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是极深的,我们来看一看他的自述:“很多年前,我不仅有研究胡老师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对张建华、章熊、黎见明、洪镇涛、徐振维、陈钟梁、蔡澄清、陆继椿、鲁宝元等名师的研究纪录。特别是上海的一批名师,可以说是被我“尽收眼底”,即使是上海本地的老师也没有像我这样研究过他们。在我的卡片上至今还有他们的名字:沈蘅仲、何以聪、鲍志伸、周其敏、陈亚仁、戴德英、卢元、钱蓉芬、俞达珍、何念慈、潘鸿新、方仁工、吴侃、陆军、火观民、梁康华、金志浩、杨墨秋、邵愈强、朱乾坤、过传忠、冯志贤、董金明、居志良……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雄奇壮丽的队伍啊;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才华横溢的队伍啊!”(见《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华东师大出版社可惜在《余映潮讲语文》一书中将上述这段话删去了。)
    我是先读了《余映潮讲语文》中《名师跟踪式研究》一文之后才读到这段话的,所以感受更深。原来只知道他对胡明道老师有精深的研究,但对余老师如何研究国内整个中学语文界的情况并不了解。当我回味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不仅相信,且坚信肯定他是这么做了,一定做得很细致。
    余老师的这种研究名师的方法,我觉得对一线老师来说还是可行的。我也有一点体会。我与余老师的经历大致相同,都是先当农民再当教师和教研员的,不同的是,他先下放农村5年,再从教(28岁-35岁)7年,后来就一直在教研员的岗位上直至退休,50岁起走上讲台,业余上示范课,研究课堂教学艺术。而我是回乡务农3年,再从教(26岁-37岁)11年,后来一直担任着教研员,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深有体会。我从教的初年,也曾做过余老师所说的类似工作。在我的笔记本上,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的记录:教育家索引、中学语文名师索引。余老师所列到的名单多半我也有记录,一一标明着他们任教的学校,一共有200多人。这些名单都是平时阅读语文期刊时一个一个慢慢积累起来的。它的好处是让我知道该去追踪谁,可以“少走好多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少走好多羊肠小路,少走好多走进去又退回来的路”(余映潮语)。我曾在《江苏教育报》(1994年7月6日)发表过《我也曾经追过“星”》,在《中国教育报》(1997年2月4日)发表过《收集信息乐此不疲》,二文就是谈的对当代名师的追踪问题。我不知道余老师当年是如何做着每位名师的资料档案的。我的这份档案还做得比较粗,只是在阅读这些名师的文章时格外细心一点,做一些摘录。我当年追“星”运用的是比较“笨”的办法,现在上网搜索,效率高得多了。余老师提出“名师研究是一种前沿研究”,我以为此言极是!
    诗人杜甫有诗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就青年教师而言,这“多师”的数量当然是无可计量的。有了多师的滋润,然后“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我怎样写起小说来》),合成的这“一个”,就是一个“新我”,一个成熟的“新我”,一个具有爆发力的“新我”。

深度地追踪名师——走近余映潮老师(3)
    学习和研究名师,不仅要博采众长,还要由博返约,聚焦几位长期跟踪学习、深入学习。余映潮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在众多名师中,余老师自有他的钟爱。他对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几位名师都有深入的研究,尤以本省的胡明道老师为最。他曾说过这么一件事:“1997年春,武汉市教研室在武汉市第14中学召开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的教学艺术研讨会,我在会上有一个近两万字左右的长达两小时的发言,话题是‘胡明道老师教学生动的艺术’。胡老师很认真地听、记我的发言并在发言结束后立即问我:‘余映潮,你讲话的这些资料是从哪儿来的呀?’我说:‘我有专门研究您的卡片呢!’事后,我给胡老师开了一个长长的‘书单’过去了,那上面有她四十多篇文章的目录及出处——这份目录,连胡老师自己都没有。”
    余老师在《名师跟踪式研究》一文中专门以研究为案例,花了大量篇幅详细介绍如何对个别名师展开研究,他从三个角度予以说明:(1)宏观的评述。他说要研究胡老师,要从她的教学思路、提问设计、品读教学、学法点拨、课堂调动、文体教学、教材处理、思维训练、教学语言等的艺术全方位、立体化地研究;(2)中观的评析。如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的心理环境、活动环境等;(3)微观的评点。就胡老师执教的某节课进行剖析,细化到教学环节、教学细节等。在对名师的研究中,余老师还总结了好多有意的经验,比如名师研究贵在深入,贵在品味,贵在提炼。如何去做呢?他总结出了收集、收藏、摘抄、观摩、评点、跟踪、评说、综述、比较等方法。他还提出对名师的研究要落实到“体会”上,要尽可能多地形成一些文字的书面的研究结果,这才能学到一些“真东西”。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向名师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就能解决问题的,它同样地充满着艰辛劳苦。”
    余老师的这些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去体味和实践。回顾自己的从教历程,许多方面远没能做到余老师那种高度和深度。如果当初能早一些得到这些指点,进步会快得多。我年轻时也默默地摸索过。
    我特别心仪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人,他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以及他的传记、年谱都是案头书,有空就翻翻。有一次读到他青年时代写的教学日记(见《新文学史料》)如获至宝,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写成《青年教师时期的叶圣陶》后发表在《语文学习》1984年8期上,这对我鼓舞很大。就因为这篇小文章,后来陕西师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的主编还推荐我加入了全国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中心,荣幸地参加在扬州召开的成立大会。
    我对于漪老师非常敬重,她的著作只要能买到我都会设法收藏,如《语文园地拾穗集》(1990年赠书)《语文教苑耕耘录》等。她的激趣法、激疑法对我影响很大。
    我对魏书生老师的日记教法情有独钟,我从一开始教学从成了他的铁杆“粉丝”,不管是起始年级还是毕业班,无一例外都要指导学生写日记,这一教法一直延续到我当教研员倡导全市学生都来写日记。他的《心灵的轨迹——魏书生日记选》(沈阳出版社)和肖琪坤著《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北京教育出版社)成了我的常读之书。
    我对张孝纯老师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反复揣摩,心领神会。我这几十年十分重视抓课外阅读和热心文学社团工作,就是受了他的启发,如此等等。
    从余老师对名师的研究中我们获益良多。是的,我们研究名师不仅要了解他的现在,他的课堂教学,他的教育事业,还要了解他的过去(可惜名师的传记太少!),他的“课”外,他的业余生活(名师的教学日记之类书出版太少!),要舍得下苦功夫,这样方能真正学好他,学到“真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4:39 , Processed in 0.1383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