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书德:如何远离教学功利化?
来源于:中国教师报
我在驾校学习开车的时候,师傅总是告诉我标杆位于后视镜或窗口的某一位置时,就打方向盘,按照他的方法练习、考试,我都顺利过关。但后来自己开车上路时才发现,师傅所教的方法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许多人与我有同感:驾校为了学员能尽快拿到驾照,已经将操作程序技巧化、模式化了。 在如今的中小学课堂中,功利化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着。教学的过程中充满了方法归纳、技巧总结、答题指要等貌似探求规律实则极其功利化的内容,甚至把审题方略、解题秘笈、答题模板当作必备元素。功利化教学的典型特征就是——方法至上,直奔结果,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共鸣和互动。
比如古诗词鉴赏课,一般的教学流程是先弄清创作背景、标题含义,接着理解词语和句子,最后提炼作品要传达的情感,赏析其主要的表达技巧。这中间往往还会归纳出诸如抓住诗眼、识别意象、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一类的窍门。其实,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诗词兴趣来说基本没有意义;相反,这种所谓的鉴赏斩断了作品与读者产生情感联系的纽带,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文字和技巧游戏。
再比如作文指导课,教师讲起记叙文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时一套一套的,讲起议论文的中心观点与分论点、并列展开、因果论证时也是一套一套的。然而,学生不仅没学会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连写作文的兴趣也丧失了。其实,写作是一种表达欲望,教学指导的方向应该是激发并调动情感、刺激并点燃思想。
相对文科,理科对技巧的追求似乎更胜一筹:知识清单、网状结构、解题指南……这些都已经做得精益求精、无与伦比了。这些东西不是不能要,而是不应该仅仅用于理解知识和做题得分。学生课堂学习时,对知识的好奇心呢?观察、分析某些现象时抽丝剥茧的探索过程呢?获得某种发现和认知后的满足感呢?全被技巧化教学冲击得无影无踪了。
片面追求课堂高效是导致教学功利化的重要原因,在许多学校的教学评价元素中,“课堂教学效率高吗”、“作业效率高吗”成了师生必须回答的两个重要问题。所谓效率高,往往是指单位时间里讲的知识多、做的题多。这种评价标准势必导致师生一起追求学习的技巧化与功利化。我们是否反思过:一节课用某种技巧的确可以背诵许多内容,但背下了就等于掌握了吗?按照某种技巧做一些练习题,的确可以增加一点得分,但学生真的提升了智慧与思维水平吗?那种师生漫谈、反复尝试、亲身体验、情境模拟的课堂可能没有表面的高效,但对保护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创造性而言,肯定会发挥更持久的作用。
克服教学功利化肯定是一个无比艰巨的难题,但有一些措施不妨一试:不要为考级而让学生学习乐器和绘画,只要让学生觉得音乐和美术里有好玩的东西就可以;语数外、理化生,除了毕业的年级之外,都不要配备相应时段的教辅资料;课堂上切忌兜售“答题模板”和“万能公式”,要引导学生享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去教学功利化,每名教师都应该从小处着手,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十一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