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5 14:3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读郑也夫《语镜子》
                               姚  锋
语言是怎样产生的?语言与社会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会在语言中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如何透过语言的变化尤其是新词新语来体察人情世态,来认识我们的社会?……想深入理解探讨这些问题,不妨读一读郑也夫的《语镜子》。
郑也夫“文革”中曾经下放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又获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职于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广阔的学习和学术背景,使作者能够自如地出入于语言学、社会学、生物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语言材料信手拈来,对语言与历史、民族特征、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社会习惯用语与隐语黑话,历史遗留语汇与新词新语,语言现象与语言的产生等,都能自如地驾驭,通过语言现象来透析社会万象,从习语的变化来窥见世态人心和价值变迁,从而使得作为语言文化类的杂文集的《语镜子》一书,既具独特的学术底蕴,又不乏趣味性和可读性,成为一部有趣有益的语言社会学方面的著作。著名作家阿城为本书写了序言《序:语言,社会的舞动》。
全书共分为两编。第一编是1990年完稿、1993年问世的小书《礼语·咒词·官腔·黑话》。第二编是写于1992年到2011年二十年间的与语言问题有关的文字汇编。作者采撷了社会生活中的日常语言,将其归纳为“礼语、咒词、官腔、黑话”和“粗口、俗语、联语、儿歌”等不同的方面。其中,既有对语言的一般社会学问题的探讨,如《语言的强制力》《语言社会学的视角》《隐语大泛滥》等,也有对语言与民族特征、民族文化等的分析,如《语言,活着的历史》《语言,民族特征的写照》《方块字——中国文化的脊梁》等,还有对语言产生的生物学方面的探索,如《语言产生之猜想》《语言是本能》等,更多的则是针对具体的语汇本身,从社会历史或社会关系的维度对其作出细致的勘察。这些语汇包括“吃了吗”“哥儿们”“‘先生’-‘同志’-‘师傅’”“长”“棒”“新鲜”“革命”“牛逼”“被”等等。作者以其独具的慧眼,深入语言的迷宫,反复咀嚼,在我们熟知不察乃至感知钝化的日常语言中,发现了一个社会语言文化的富矿,分析探讨了这些词汇背后所隐含的人情世态和社会文化心理,为我们理解认识社会认识生活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同时,作者对语言现象所作的社会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分析探讨,也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精彩片段摘录:
1、修辞的高段都是人精,即体察人情入微者。老话说人情练达即文章,让我明白文盲不是文字盲,而是人盲,不懂人的关系的勾连变化,是文化盲。(阿城《序:语言,社会的舞动》)
2、语言不是一种虚饰,它在执行着某种实际的功能。并且因为每个人总是希望语言这种经常使用的工具经济、简便、省力,以最小的气力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因此一种语言总是与它的环境高度适应。(《语言,民族特征的写照》)
3、把一个民族维系在一起的最主要的力量是语言。(《方块字——中国文化的脊梁》)
4、我们生活在语言中,娱乐在语言中,嬉笑怒骂在语言中,我们是更纯正的“语言动物”。(《语言,中华民族的审美主弦》)
5、语言美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是:一个初始极富感召力的词汇在亿万次的使用中会逐渐钙化,失去其生动性。直至人们在使用时早已淡忘了其“潜台词”,只是下意识地将这一用语看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主动这样问候别人与欣然接受别人这样的问候。(《“吃了吗”——民以食为天》)
6、封闭社会中的自报方式——“我”是个代词。代词就其形式本身而言是最无个性的,因为它是公用的,人人都可以自称为“我”,都可以称他人为“你”、“他”。……“你我相称”(即使用代词)给人亲近感,姓名有时则会使人感到生硬、见外。(《“谁?我!”——封闭的社会》)
7、凡生活在中国社会中的人都知道“哥儿们”不是“哥哥”。“哥”是一种血亲关系,“哥儿们”则是非血亲的、特殊化的朋友。既是属于朋友关系为什么要冠以“哥”字,为什么朋友间要“称兄道弟”?这是因为“兄弟”关系对生活在亲属网络中的中国人是极为重要的,将朋友比附为“兄弟”可以缩小双方感情上的距离,使关系大大超越一般朋友。(《“哥儿们”——关系之网》)
8、在革命刚刚胜利的年代中,当“同志”取代了“先生”、“太太”时,人们确实感到了一股平等的新鲜劲儿。当一个做小买卖的人被称作“同志”时,也许他会在一个短暂的时刻里觉得自己的工作变得神圣了。但“同志”的泛化并不能消除社会成员间的深刻差异,也不能改变多数人工作的性质和动机:养家糊口。(《“先生”-“同志”-“师傅”——鄙俗化过程》)
9、中国的礼教既不为年轻人提供恋爱婚姻的自由权利,又不认为情爱是夫妇生活的主要内容。夫妇间几乎是讳言“爱”字的。公然以“爱人”代替妻子等称谓,是“五四”以来反传统的产物。1949年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时期,又刚好出现高级干部休掉“老婆”另择“爱人”的小插曲。“五四”运动时期的道德批判,权势者的现实需要,合力使“爱人”堂而皇之地成为配偶的主要称谓。(《“爱人”和“气管炎”——称谓变革与妇女解放》)
10、中国语言最势利的现象之一就是“长”字在称谓中的泛滥。“长”几乎是最高级的“敬语”,称“长”胜过了“老”、“先生”,表达出一种至深的敬仰和臣服之情。(《“长”字满天飞——官本位的社会》)
11、从敬语、问候语、称谓、官话中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社会,但如忽视了骂人语将是一大疏漏。敬语、问候、称谓、官话更属理性的产物,而骂人语是更情绪化的东西,它更透露出一个人(及一个民族)的性情。(《“他妈的”——移情的心态》)
12、语言在仪式中是点睛之笔。在以听得懂的语言代替了巫师的妄语后,伟大的仪式演讲者却都领悟了祖先的智慧:仪式语言不是实用语言,它不是要晓之以理,而是要动之以情,不是教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要去做。(《仪式语言》)
13、语义学家们一直致力于使语言的表述更为精确,但他们也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彻底消除模糊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这既是因为现实本身也带着某种模糊性,更是因为模糊的语言比清晰的语言具有更宽的覆盖面,现实中会有很多事物是人类尚未透彻理解的,以模糊的代码去指称它毕竟胜过无以名之,何况模糊会刺激人们去填补它。所以格莱克说:“混沌是信息的创生。”完全消除模糊,人类的语言将变得贫乏,而语言的贫乏反过来又会使人类的思想变得贫乏,到头来我们就只剩下一些清晰干巴的教条,丧失了对神秘之门的想象能力。(《沟通与误解——语言是双刃剑》)
14、孩子的语言不是教会的,他们是带着“程序”来的,只要外界给予一点影响和诱发,他们潜在的能力就会发育成长。用乔姆斯基的话说:“一种语言的语法改写是由儿童从呈现于他的资料中发现出来的。”(《语言是本能》)
15、语言需要学习。但是学习不是因,而是果。“学习并非是取代天赋的另一种选择,若是没有天赋的机制供他学习,学习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你携带了天赋——一种语法,所以你才能够在蒙昧中神速地学习语言。(《语言是本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8:07 , Processed in 0.08200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