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炜:做脚踏大地的写作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4 05:5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炜:做脚踏大地的写作者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晓晨

  “在现实生活中深深地沉浸,是获得和保持想象力的惟一途径。我不认为自己的想象力是一个优长,我同样恐惧于它的萎缩。我在写淳于和桤明这样的人物时,不敢超越生活提供的真实。这就是我的朴实和局限所在。”
  这是张炜出版他的长篇小说年编时,收录在《能不忆蜀葵》末尾的一段话。在这里,他谈论了自己对小说中的两个人物的构思与设想,并对读者可能的不 满足作出解释——不敢超越生活提供的真实。在张炜看来,生活本身提供的生动性,远远超越了人的想象力。对生活本身的入迷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想象 能力。
  类似的语言,我似乎不止一次听他说起过,每次寥寥几句也不会深入。但他似乎一直很坚持这一点,在他的长篇小说里,在《你在高原》里,在他的散 文、随笔里,甚至在被视作儿童文学的《半岛哈里哈气》里,这一点都非常鲜明。他不是一个喜欢安顿在屋里的人,当然写作的时候除外。他将行走和游历看得很重 要,按照他的说法,作家在形成一定的写作模式后,最好不停地走向山川大地,做一个脚踏大地的写作者。
  记  者:你笔下的乡村充满着野性的生命力和奇特的幻想,《古船》《九月寓言》是这样,《丑行或浪漫》《海客谈瀛洲》等似乎也是如此。我喜欢乡村里那种自发自在的状态。你笔下的乡土和你所经历的乡村有多大程度的重叠和融合,后者对于你的生命、写作意味着什么?
  张  炜:有些写作生活离现在已经很久了,但某些具体感受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都十分清晰。每次写作,都希望有一次更重要、更深入、更集中、更酣畅的表达。一部重要 的书需要这样的状态:沉浸、感动、冲决,却又需要尽可能地沉着,不要变得呼吸短促。我们那一代作家深得民间文学之惠。作家一直被浸泡、感染、培植,于这中 间生长,但却不一定十分清楚自己优越的处境。民间文学或多或少构成了作家文学气质的基础和母体。这里说的民间文学不一定是作为成品出现的,也不一定就是口 耳相传的完整的范本。它完全可以是碎片、只言片语,甚至可以是一种被孕育的地方流韵和风气。
  作家在将来接受正规文学教育的时候,会暂时将自小熏染的部分忘记一些,但因为种子早就植在了心里,所以萌发的日子最后总是要来到。这在大多数时 候可能是不自觉的,可能不知不觉间,他的情趣、风味、气质,都带上了地域的色彩。当他在作品中直接援引一点地方传说和故事的时候,就会觉得勇气倍增,仿佛 有了艺术的最大根据似的。这是因为,他的内心里其实还是知道:在无法统计的人数和时间中形成的艺术,其实是谁也战胜不了的,是最强大的。
  记  者:从乡村走出来的一部分作家现在在艺术上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稳定的状态,他们在写乡土中国时驾轻就熟,就像陈年老酒,但一触及到城市似乎就有些捉襟见 肘。我曾简单地想了想,觉得可能是缺乏完整、深刻的城市生活经验,难以深刻地呈现和阐释其中的因果、逻辑、情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  炜:我们在城市里谈论文学,长时间离开了更广大的自然和土地,离开了万物蓬勃生长的环境,对文学的理解也会变得浮浅。对于创作个体来说,我们牢牢记得的一 点就是:一定不能离开泥土,不能离开大自然,不能离开与世间万物无声的交流。要亲近它们,我们也许会付出一些代价;但如果远离它们,我们却会付出更大的代 价。
  有人走过了很多的村庄、城市,做过田野调查,考察了一个地区的生活,搜集了一些民间传说,尽可能详细地了解那里的经济情况、教育情况。也许我们 未来的全部希望,就是怎样深入诸多问题的反思,包括对广大贫寒的乡村和激遽发展的现代都市之间的关系的反思。我们不得不正视现代生存伦理的研究和社会正义 的讨论。
  除了社会层面的深入观察,再就是对土地山川的感知。这也许是更重要的。以前总觉得对一个地区十分熟悉,来来往往也走过不少次,后来才知道自己对 这个地区其实所知甚少。乘车而过,或者是几次徒步跋涉还远远不够,那只是取一些皮毛,就像旅行者的轻松超脱会影响我们的认识一样,是难以深入的。
  记  者:这与现在我们一直说的作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基本上是一个道理吧。关于这一点也存在很多声音,比如有的说作家一直在生活中,不需要深入生活;也有人说,作家缺少的是有发现的生活;还有人觉得在家里也能持续创作。谈谈你的认识好吗?
  张  炜:我总觉得,在行走中,在城市和乡野内部的生活是极其重要的,它将影响和援助以后的写作——可以不直接写它的内容,但作为个人的生活和知识的基础构成, 它会给予支持。这种行走与见闻,会将专业的、职业的习气冲刷掉一些。专业化好的方面不用说了,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文字的鲜活性会一点点丧失,现场感 会减弱。有时候读这样的作品,文字规矩、讲究,技术层面似乎不错,但就是没有生气。一直这样写下去就有问题。所以好作家有时候是要警惕职业习气对自己的侵 蚀的。
  有的作家喜欢到处跑、折腾自己,不能简单地将其看成性格的原因。作家更爱写作,他处心积虑地要写出好作品——如果他知道了职业生涯对自己的损 害,就会不停地走向山川大地。他要把固定的思路和习惯,连同疲惫一起冲刷干净,然后再重新出发。经历了几十年的写作之后,作品应该“回生”。长期不做案头 工作,在外面跑久了,有一些字和词都忘记了,也就是有了职业上的生疏感。但是一旦投入工作,会很有冲劲,很有力量。
  记  者: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在底层的时候,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强大的反抗力和不满足感,在那个时候写出来的东西非常感人。那个阶段在你的创作中大概指的是哪个阶段,那种感人的力量根本在哪儿?
  张  炜:发表作品尚且困难的时期,物质也不丰裕,作家会心弦绷紧。他更多的是一个不平者,他的艺术他的声音会有力量。许多作家的情感之根在农村。乡村的凋敝和 消亡让人痛心。城市化是好的,或许难以避免。但怎样做得好并不容易。如果简单地搞下去,那就不免让人担忧。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多东西的根就是扎在村落里 的,它是一个基础,是最后的储存地和创造源。这些散落在田野上的村落没有了,连神话传说也一块儿弄没了,一些习俗和传统也要丢掉了,各种各样生长的可能性 都不存在了。一个人脚踏大地,他有一个院落,他在田野里活动,这和在柏油路水泥地、在楼房格子里面生存活动是大不一样的。人的感知力和创造力都不一样了, 各种各样的想象力都要连根斩掉。
  记  者:你花了20多年时间创作《你在高原》,走遍山川大地,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去写这样一部“大书”?今天再回过头去看,有没有什么遗憾?
  张  炜:小说有一些局部文字极不好调度——或者味道出不来,或者没有讲清楚,或者是讲清楚了,味道也出来了,但文字又芜杂了,不够讲究……它要满足各种条件, 服从个人很高的文学标准。即便一切似乎都弄好了,但也只是一个局部——你或者会发现这样的改动会影响到书的其他部分,因为它要辐射到很多方面,这又有了一 个与全书衔接的问题,还再次要对榫。所以有时候虽然只是千把字,却要改动几十遍,全书付出的劳动太大了。
  如果是一部“大河小说”就必须写得很开,空间感要强。《古船》《九月寓言》等,那些书虽然不是严格地遵照专业的均衡和规范去处理的,但也差不多。比如说从专业角度讲,那些长篇肯定没有过多的逸出和荡开,比较均衡,结构上严谨,个别大胆之笔,也要做得非常讲究。
  一个专业作者写了三四十年,应该有些经验之类。即使很放松地写,也要按照文体规范规律去运作。这是“功力”,同时也是障碍。到了写这长长的十 部,应该是突破职业障碍的时候了。在这种漫长的叙述中,从结构上看,有些地方似乎是不拘小节,但它要打引号——真实的情形是精于计算,细节经过了严密的考 虑,要写出一种“业余味儿”,这实际上是很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11:57 , Processed in 0.06655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