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教学”冷思考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赵克明 时下流行“高效教学”,不少教师言必称“高效”,行必为“高效”,似乎不谈“高效”就与“新课程”相悖,就是不讲质量,就是落后保守。 诚然,多快好省总比少慢差费好,高效率总比高消耗强,但笔者生性愚拙,少时经历过“大跃进”后三年自然灾害饿肚子的苦痛,对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之类的说法与做法总会心生疑虑。据观察,一些人眼中的所谓“高效”,其实就是立竿见影,立马见“显效”,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这节课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提升了哪些能力,而很少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更忽视了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大有裨益的“隐形效果”。如此一来,一些很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与环节却被“以为无益而舍之”(孟子语),一些该“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语)的地方却被走马观花了。 如何看教学的“高效”?有个“画苹果”的教学案例就很能给我们启示。中国教师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接着给学生做示范,然后即让大家照着老师画的样子画苹果,结果是所有的同学第一次画的苹果都极像苹果。美国教师却不这样教,他提着一篮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甚至亲口尝一尝,然后就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的像西瓜,第二次画的像鸭梨,第三、第四次画的才像苹果。到底哪种教法效率高?某些“高效”论者一定会说当然是中国教师,用时少,达成度高。然而冷静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中国学生虽画得轻松且极像苹果,但那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而美国学生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那却是“生活中的苹果”“学生的苹果”。这两种教学对学生影响的差异,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了。“生本教育”的创立者郭思乐教授在回答“什么是教学”时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使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等于14。”为什么这种耗时费力并不“高效”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呢?那就在于它尊重了教育的规律,尊重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了学生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语文教师,我更致思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大家都知道,语文不像其他自然学科,它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用一个环保术语,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因而,语文教学得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语文学习的目标有三个层面: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身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可见,语文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立竿见影,立马见效,如果汲汲于所谓“高效”,势必让学生仅得其小难见其大,将会丧失语文学习应有的品质。 再从哲学的角度看,语文素养的养成要懂得“有为”与“无为”的辩证法,讲究“无为而大有为”之道,不能有短视行为,不能急于功利,太过追求所谓的“高效”。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回忆少年读书时,脑海里出现的一定不是某老师机械、僵化、循规蹈矩地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所谓“高效”教学的情景,而往往是那些似乎与教学无关或突发的“小插曲”。笔者上小学时就特别喜欢语文老师在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结束后读一段长篇小说,读高中时对语文老师常即兴赋诗一首也特别感兴趣,觉得这些细节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刻痕,几十年过去了仍历历在目。这也许正是“养成”之效吧。多年来,我在课堂上也常来点“节外生枝”,安排点看似点缀或旁逸的小环节,像开展课前交流展示活动就一直坚持做,先前只是课堂的“小插曲”,后来逐渐演变为“主打节目”。这种看似“浪费时间”不太“高效”的小活动,让学生饶有兴味,相信会也让他们记忆终生。 “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是当今教育的口号,“永远行走在路上”是语文学习自身的特点,因而语文更需要终身学习。我们现时的学习只是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为一生的发展储值,所以语文教学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学生青春年少之时养成了热爱母语的挚情,养成了对母语的敏感,养成了良好的语感,尤其是养成了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就是语文教育所期待的理想境界,这才是真正的“高效”。 但愿“高效教学”不以破坏教育生态为代价,误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