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北名师话“苹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5 09:4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北名师话“苹果”
今年1月,课程周刊约请成尚荣先生撰写专栏,刊发《以立德树人统领教学改革》和《深化课改重在推进教改》两篇文章后,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说:“成先生的文章,选题貌似平淡无奇,实则涉及课程及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不仅写出了一般教师未能触及的思想深度,而且对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校长,看了成先生的文章,颇有感触,我有很多话想说。”
    此后收到成尚荣先生三篇文章,小编第一时间转发窦桂梅校长,请其撰文。于是便有了同一主题、一南一北两位名师从不同角度阐释、理论与实践相互呼应的呈现形式。
    各位读者看了,若能在心里默默点个赞,那就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了。
教室里栽棵苹果树


    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成尚荣

    ■成尚荣

    我曾在苏州太仓的一所小学里,看到一棵苹果树,长在校园里。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假的,人工制造出来的。可小孩子们还是那么喜欢,坐在树下,讨论着什么;仰着头,似乎要摘下一只;围着树,做着游戏……

    为什么要“栽种”一棵假的苹果树?校长说,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苹果成了创新的代名词。一定还会有第四只、第五只……但是,它们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吗?它们掌握在中国的学生手里吗?我们只不过想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氛围,时时刻刻提醒教师,也提醒学生,我们向往、憧憬第四只苹果。它虽然是假的,但在孩子们的心中,在教师的心中,它却是真的,是有生命的,它会向我们发出特有的召唤……

    我好不感动。

    三只苹果改变世界,说了好多年,已略显陈旧、落后,新鲜感已逐渐失去。但它未过时,因为,创新永远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不竭源泉,今天,今后,我们仍然让它在我们心里回响,否则,真的会陈旧,会落后,会过时。于是,我常有一种意象,那就是在校园里,在教室里,应当长起一棵树,它是虚拟的,是想象中的,是长在每一个人心里的。说不定哪一天,成熟的苹果掉下来,砸醒了哪个学生,于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有没有这棵树大不相同。意象,其实是一种崇高的想象和追求,是永远的召唤和光照。我把这叫作教育的“再圣化”——课堂教学、教育的神圣。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好不神圣。

    我们不能停留在诗意的表达,还应讨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苹果树长在教室里,意味着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毫无疑问,接受学习很重要,也毋庸置疑,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接受学习十分重要、在坚持改革要回归的旗帜下,常常隐含着另一个意思:发现学习走过头了。这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判断,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自主学习,我们实现了?合作学习,我们达成了?探究学习,我们提升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发现学习还只是刚刚抬起了脚,准备跨出去,有的跨了一步准备再跨一步的时候,却有人说,跨得太快了、太大了,应该收回来,应该止步。这一论调当然是不值得一驳的。那棵树长在教室里,常常望着我们,盼望我们,把学习方式的变革真正坚持下去,否则,那棵苹果树就会枯萎,以至消逝。

    说到学习方式变革,我自然想到批判性思维。两千多年以前,苏格拉底就倡导在接触某种有价值的观念时要提出深刻的问题,而非直接接受。他的努力和推动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产婆术。他的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于是他接续着西方学术中求真、质疑的深远传统。杜威更是提出要以反省思维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如果没有足以下判断的理由,就不轻易地接受任何信息或作出断然的结论”。可以说,苹果树上的苹果有个特殊的名字:批判性思维。

    但是,究竟什么叫批判性思维?20世纪90年代,46位北美地区的批判性思维专家,经过两年的研究后提出,批判性思维具有认知技能和精神气质两个维度,认知技能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断、说明和自我管制;精神气质包括对于生命或人生的一般态度、对待特定议题或问题的态度等。这是对批判性思维的整体性架构(以上内容参照内尔·诺丁斯的《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的译者序)。可见,批判性思维内在地包含着态度问题、勇气问题、信心问题、反思问题,等等。可以认定,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闪耀着精神、思想的金光。

    前段时间,我又去了太仓的那所小学,看到那棵树还在,看到苹果树仍然枝繁叶茂,看到那苹果仍然金光闪闪,看到孩子们仍然围着它。我心里很踏实。

    苹果终有一天,会砸在中国人的头上,砸醒中国人。我们乐观地期盼着。其实,那一天,是从“栽”下这棵苹果树开始的。


苹果树,为批判性思维代言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窦桂梅

    ■窦桂梅

    成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了2012年我在牛顿母校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门前见到的那棵“牛顿苹果树”。这是一个流传了很久、众所周知的故事。牛顿在自己家乡的院子里思索着一个重要问题: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什么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这时,一个苹果恰巧落在牛顿的脚下……牛顿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

    从牛顿家乡到中国

    牛顿身边的这棵苹果树出名了。1820年,牛顿家乡伍尔斯索普庄园里的这棵苹果树,不幸遭到暴风雨的侵袭,刮倒后又断成数截……1998年英国约克大学的基辛博士认为,“牛顿苹果树”并没有死,它依然在原先的土地上长出新枝,继续生长。后来权威刊物《当代物理学杂志》发表了他的分析成果,证实这棵苹果树已持续生长350多年。迄今,在伍尔斯索普庄园里,还立有伊利莎白女王颁发的保护令。

    据说2007年天津大学校长率领代表团到牛顿的家乡伍尔斯索普庄园,亲手剪下了“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带回国内。经过天津大学专家学者的精心护理,目前这株苹果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不论因牛顿引起的有关苹果树的故事是真是假,从国外到国内,从大学到小学,种植苹果树的意义显而易见——它宣扬了一种发现精神,一种呵护精神,一种任何时候坚持、奉献和科学探索的品格。

    如此说来,太仓这所小学“栽下”这样一棵苹果树,成老师慧眼发现了这棵苹果树的特别,也就不足为怪了。

    清华附小校园里也有苹果树,还有桃树,柿子树,海棠树——可谓门前栽海棠,桃李苹果满校园。生机勃勃的生态田园背后,是希冀这里的学生如这些树一样,能够开花、结果。一年四季,岁岁年年,年年岁岁就这样生长。而那苹果树,当然不仅仅是苹果树,都长出了自己的年轮意味。

    看来无论是否真实去种,关键是你能否让种下的这棵苹果树,引导学生对周遭世界思考、感受、发现;启发教师去呵护学生的发现与好奇……

    乔布斯给人们的启示

    苹果树栽种好了,接下来要获得什么呢?太仓这所小学期望学校的学生能够善学善思;老师们改变观念,改革学习方式;期望哪个“苹果”砸到学生头上,就有新的质疑产生,新的思想诞生,新的创造出来。

    我想起了乔布斯。他从天才数学家、计算机创始人艾兰·图灵吃过的半个苹果获得灵感,设计了苹果手机和电脑等的标识——作为图灵的粉丝,乔布斯表达对这位科学家永远的敬意。他通过永远的召唤,让自己创新的产品得到光照。然而,他不仅仅停留在这种意向的召唤里,而是身体力行,在不断地批判与否定中再生创造。

    试想,如果不是乔布斯最初允许微软使用自己的图形界面技术,那全世界人现在可能还在背DOS命令;如果不是苹果做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鼠标,那么现在全世界人可能还只能靠键盘输入;如果不是苹果定义了现代笔记本电脑,很可能全世界人今天只能坐在家里用台式机。

    乔布斯说过很多鼓励人们创新的话,其中一句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感兴趣的事,无激情无创新。没有激情,就不能指望有突破性的创意;要换个角度想问题,同时将想法变成改变世界的创新产品;要改变头脑,换个思考方式,没有创造力就无法创新。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学生小佩。在常人眼里,他不在学习好之列。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在班级里都属于抬不起头的那种孩子。面向个体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一直是清华附小的重要课题。2011年,学校开始探索基于学生素养的“1+X课程”整合改革,率先打响发展儿童核心素养的“第一枪”,尤其“X”强调私人订制——学校及儿童个性课程的开发。从四年级开始,小佩冒了出来。原来他是各类汽车收藏专家。中外各种汽车模型他都收藏,还能拆卸组装。非但如此,他还就一款“老爷车”的特点与缺点进行改进,然后把自己重新改进后的产品介绍给我们。学校专门为他举行个人车展,并在“水木秀场”召开发布会,于是他拥有了大批粉丝。最近我发现,他每天扛着照相机在学校转悠,原来他又成了学校电教老师的助手……  

    谁能说,清华附小、太仓这所小学等学校的学生里没有未来的乔布斯呢?

    属于我们的苹果会诞生吗

    上帝给了人类三个苹果。第一个苹果给了夏娃,从夏娃摘下苹果的那一刻开始,人类就和苹果牢牢地绑在了一起;第二个苹果给了牛顿,在人类探索自然科学的道路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第三个苹果给了乔布斯,让人们为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狂热。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说上帝给了人类四个苹果。第四个就是中国男女老少为之疯狂、全国各地广场上老大妈跳唱的《小苹果》。就连我们的学生,只要音乐响起,一个个都变成了“小苹果”扭动起来。文章略带讽刺,但,这种讽刺里有多少反思?中国人会反思吗?我们的教育到底从“四个苹果”里得到什么启示?

    太仓这所小学“栽下”苹果树,懂得苹果真义,也正如成老师所说的,是一种崇高的想象和追求,一种永远的召唤和光照的意向。它驱动人类的好奇心和逆反心态,试图努力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在清华附小,我们将那看不见的苹果树等的意向符号化——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为儿童的全面成长竭尽全力提供各种可能性。比如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评选学校专利以及奖励获得国家专利的同学;比如学校每周五下午的90分钟“实践与创新”课;比如课堂学习从质疑开始,困惑起步,不是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实际吃到的还是一个苹果的结果,而是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我们共同分享思想的效果……这些努力,是这样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小学,为改变固定僵化教学模式的证物。

    记得在迎接2015平安夜的时候,我用大大的篮子把苹果一个个放进去,放在我的办公室门前,意在期盼学校平平安安,也期望路过的老师、学生,以及访客可以每人拿一个。结果,苹果慢慢被取走了——这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我心里期盼:但愿不仅仅是吃到苹果,取个平安之意,更希望关于苹果的一系列故事,能引发我们的反思与行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7:53 , Processed in 0.1086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