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家办书院:承担文化修复功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1 23:2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家办书院:承担文化修复功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史飞翔 文 一

万松浦书院
  书院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机构,它集聚徒讲学、藏书印书、学术研究、祭祀及化民 成俗等功能于一体,对中国传统社会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等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起,书院大有复兴之势。一些作 家纷纷办起了书院,如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在山东办起了万松浦书院,天津市文联主席冯骥才在天津办起了北洋书院,著名作家陈忠实在陕西办起了白鹿书院。这说 明,书院并未真正远离我们,在许多文化精英的心目中仍然是一块文化圣地。书院仍然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是中国文化人向往的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书院寄托文化理想
  张炜表示,希望社会上多一些像古代书院那样的机构,维护精神圣地的纯洁,维护经典文化。在他看来,书院应该有一种承担文化修复的功能。“我想做一点有意 义的事情,修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华夏文明。而书院在古代对官学是一种补充,现代也应该是一种补充。它应借助一种良性的语言符号系统来发展社会文明,而 不是让大学生们仅仅知道如何写论文。”
  张炜创办的万松浦书院已走过11年,它具备中国传统书院的所有基本元素,如独立的院产、讲学游学 及藏书和研修的功能、稳定和清晰的学术品格、以学术主持人为中心的立院方式、传播和弘扬文化的决心和抱负等。张炜认为,书院是中国的伟大传统,今天的坚守 十分不易,因为要防止走调,防止形似而实非。
  冯骥才创办的北洋书院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别名,书院分为文学研究中心、艺术 研究中心和文化研究中心三个中心,已经招收一些研究生。在从事文化抢救的过程中,冯骥才感受到,这些工作需要理论知识,目前学术界和实践脱节,办书院可以 培养这方面的理论人才。他还在做一系列的博物馆,除了他自己的画廊外,在学院里建立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自从他创办了研究院,邓友梅、张平、刘诗昆等文 艺界名家先后来到天津大学演讲,并且每年都出版演讲集。冯骥才表示:“我的理想,是在理工科大学建一个人文的圣殿。”
  陈忠实与陕西一些 文化人创办白鹿书院,有他们的文化理想。陈忠实说:“书院是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我们办白鹿书院,要承继中国传统文化之 精华和风神秀骨。以白鹿书院为平台,广泛团结、联系国内外的学者、评论家和作家,开展游学、讲学、讨论等交流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生机。”
  白鹿书院诞生在古长安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陈忠实表示,白鹿书院将会开掘源远流长的关中文脉,承续关学精神,探索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新 途径。书院将对现实问题和人类普遍面临的问题,既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也从思想理论以及学术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书院还会以文学和艺术为特色,藏书、 编书、教书,研讨、交流,为促进和繁荣文学事业尽心尽力。”
  让书院在现代社会落地生根
  书院萌芽于唐,繁荣于宋,延续 于元,全面盛行于明清。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欧风美雨”及“坚船利炮”的影响,书院面临危机。终于退出历史舞台。胡适曾痛心地说:“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 国一大不幸事。1000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于今日了。……我国书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国的大学研究院。”胡适将书院精神概括为“代表时代精 神”“讲学与议政”“自修与研究”。胡适说得没错,与现代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相比,中国古代的书院确有它独特的优势,比如自主办学、各有特色,学者治校、 学术自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道德修养,面向社会开等。
  蔡元培、胡适等人意识到书院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发起了一个书院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开启了现代书院新历程。
  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几个高潮如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王湛心学、清代的乾嘉汉学和实学都与书院息息相关。书院经过一代代学人的薪火相传,其文化教育 功能泽被后代、影响深远。同时,书院还对中国的文学、艺术、藏书、建筑以及民风民俗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重视书院传统。今天兴起的“书院现象”虽然与历史上的四大书院不可同日而语,但具备鲜明的民间色彩,在某种程度上 又与传统文化书院一脉相承。当今文化人以书院这种形式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书院可以创新教育、繁荣学术、推进文化、维系人心,可以凝聚中 华人文思想,培养中华文化人才,推进中华文化研究、交流和普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院在当下的重新兴起,充分说明了它的勃勃生机。尽管书院是 乡土中国的历史记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书院与当下社会的衔接问题,解决好书院与传统文化的对接问题,那么书院在现代社会是完全可以重新落地生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08 , Processed in 0.08236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