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战而生的教科书
杨梅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15日 14 版)
| 出版于1940年的《部编战时补充教材高级小学·社会》 |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功在当下,利泽久远。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抗击日本入侵的中国,不仅在1931年成为最早反法西斯的国家,更是自此开始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回顾抗战,有许多文献资料、口述资料或实物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那么,中小学教材在抗战岁月中是如何对儿童进行战时教育的?在整理民国小学社会教材时,《部编战时补充教材高级小学社会》让我眼前一亮。这套民国时期最后一套小学社会教材是“专为适应抗战时期的需要而编辑出版的教科书”,其编写的目的、结构的设计、内容的选取以及出版的时间等,无不透露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为何编写战时补充教材
1937年夏,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和事态扩大,局部抗战转变为全面抗战。国民政府于1938年4月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对战时教育政策作了调整:“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的研究与扩充其设备。”同时,《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也规定:“对于各级学校各科教材,应彻底加以整理,使之成为一贯制体系,而应抗战与建国之需要。”
为了适应抗战时期的需要,补充现行各种教科书的不足,国民政府教育部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在中小学阶段均编写了战时补充教材:中学阶段分为国文、公民、本国历史、本国地理等四科,小学阶段分为国语、初级常识和高级社会等三科。教材依据部颁课程标准中所订的教材大纲为范围,教材的编写是以抗战的需要为标准、审查现行中小学各该科教科书的结果而编辑成的。为了更好地适应战时的教学需求,教科书根据审查的结果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修改:第一,“现行教科书中,有不适合时代或违背国策之材料,应行全课删除,不得再行教授”;第二,“现行教科书中,有对于抗战建国所需要之材料未尽合适,或述而不畅,须部分删除或酌加补充,应行变更教授者”;第三,“现行教科书中,有对于抗战建国所需要之某种材料根本缺乏者”。属于上列情形中第一种的,要用本教材代替教学;属于第二种情形的,应用本教材参合教学;如果是最后一种情形,则应用本教材补充教学。
联系这一时期的《小学课程修订标准》可知,小学阶段的战时补充教材实质上是以国语和社会为主。《中小学各科战时补充教材总说明》指出,国语和社会两科关系到政治教育,所以教师对课文的讲解以及对学生讨论的指导,都应该根据“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观念,以三民主义的理论为中心,领袖言论为依归,以达到学生的思想与意志集中的目的。我大致浏览了人教社图书馆馆藏的小学战时补充教材国语与社会教材,其内容、课文标题和活动设计等,都以上述指示为中心,围绕“抗战建国”展开。例如,《部编战时补充教材小学国语》第一册中,有“爱国的小孩”“我的玩具是国货”“不买日本货”“儿童慰劳队”等课文,热爱国家、抵制日货以及儿童应该如何抗战之意尽显其中。《部编战时补充教材高级小学社会》则编排了“抗战的意义”“救护伤兵”“我们的战略”等课文,凸显为什么要抗战和怎样抗战。
公民、历史、地理视角下的战时补充教材
到1940年夏,中国的全面抗战已进行近三年左右的时间。为了加强对儿童的抗战教育,1940年6月,《部编战时补充教材高级小学社会》出版。《高级小学社会科战时补充教材教学指引》写道,本教材要指导儿童“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目的,以激发其爱国热忱;明了抗战期中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之变迁与新设施及国际大势,并策励儿童在此时期中对于国家应有之努力;明了我国地理之优越性与抗战之关系、战场地理形势、后方各地之开发情况、及对于敌国之认识,以鼓励其志趣;明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之光荣、中日两国过去之关系、抗战以来之史迹、及全面抗战之形势,以养成儿童之敌忾,并坚定其抗战信念”。教材的公民、历史、地理三部分包含的内容范围围绕“抗战建国”展开,以期共同达成社会科的战时教育目标。这样一套为抗战而生的社会教材,是如何在公民、历史与地理的视角下对儿童进行抗战教育的?
公民之部:知晓概念,重视行动。公民是教材的第一部分,包括“抗战意识”、“领袖认识”、“军备情况”、“战时政治”等常识资料。编者在选取这部分内容时,认为“本教材既以适应战时需要为目的,故凡战时公民所应有之重要常识,皆在选取之列”。与此同时,“公民知识重在实践,因此本教材之公民部分材料,不仅为概念的知识,尤注意于行动的知识”。出于以上考虑,公民部分的内容被分为概念和行动两大类型。
所谓概念知识,是对抗战建国等重要概念的讲述。教材第一单元“抗战建国的意义与方针”等前四个单元属于概念知识。所谓行动知识,就是在抗战中,人们(这里主要指儿童)应该采取什么的行动(或实践)参与到抗战中。二者结合,构成了战时教材公民部分的内容。除此之外,编者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与实际行动联络,充分发挥其实践性”,更加突出了公民部分“知晓概念,重视行动”的特点。
历史之部:回望历史,关注现实。在抗战的时局下,如何在时间的坐标下向战火中的儿童讲述这场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战?教材设计了“我民族光荣史迹”“中日过去关系”“九一八以后之中日冲突”“全面抗战史迹”“全面抗战形势”等五个单元的常识资料。教材“首述我民族之光荣史迹,以期启发民族自信心。次述中日两国历来之关系,证明敌人之侵略野心,然后详述抗战史迹,使儿童明了我抗战精神。最后解述我军战略与第一期抗战我在政略与战略上的成功,及对于第二期抗战形势的推测,以坚强儿童抗战的信念”。
战时补充教材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关注以及对战场形势、战略的详细叙述使其充满了“抗战建国”的意味。可以这样说,梳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是对讲述战争爆发这一“后果”所做的“前因”之探究。其中,中日交通的历史、自1879年日本占领琉球到1940年教材编写时的“六十年来的中国和日本”、日本的侵华政策均在讲述之列。对自“九一八”事变后战场形势的变化、我国采取的战略和抗战的决心等史实,教材分为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尽数1931年至1940年抗战期间重要的战役、英雄人物与民众行动,分析抗战的形势,指出长期抗战的形势走向。应该说,历史叙述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现实的关注——有了历史的积淀,儿童对“第二期抗战形势的动向”以及“最后胜利的条件”的现实情势才能有更好的认识,并能充分理解在全面抗战的形势险,兵员补充、军需接济、作战计划和作战精神、国民精神、国际同情如何成为最后胜利的五个条件,增强“只要我们努力抵抗下去,绝对可以实现我们‘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念”。
地理之部:了解自然,体察人文。地理是本套教材的第三部分,包括“我国地理上之优点”、“东北地理”、“日本地文与人文”等常识资料。作为社会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时空坐标下的地理叙述与历史叙述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部分均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将研究对象确定为中国和日本。地理维度的抗战叙述与历史维度的叙述相结合,有助于儿童构建对战争双方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全面认知。
在地理部分,教材开篇介绍我国的河山与丰富资源,随后,在“富庶的东北”和“东北与日本”的主题下,教材清晰地描述了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东北在地理位置上与日本的联系,表明日本首先侵略东北的地理依据。除此之外,若要儿童了解日本为什么发动侵华战争,增加对日本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材以“日本地文与人文”为题,从日本的自然形势、日本人的性情与习惯、日本政治经济军备等方面讲述日本的概况。教材在最后的部分,叙述了“我国防与建设情况,战场地理形势,战时后方的开发,战区的情态,及敌国的认识,俾与公民历史两部分材料联络研究,增加儿童对于抗战情势及建国方针的认识”。不难看出,地理之部的叙述也是紧紧围绕抗战建国的主旨,让儿童既了解两国的自然地理,又能体察两国的人文特征,为理解战争的爆发、抗战时期各战场的形势和后方的开发与建设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国小学社会教材整理工作过去已有些日子。再次翻开这套战时高小社会教材时,令我心潮难平。我不是那时的儿童,但在“我”“我们”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中,仍深感家国之困境。饱受战火侵袭的儿童在读到这书后,心中的爱国爱乡之情必将会被激发出来,以行动表明抗战的决心。70年过去了,教材中描述“抗战建国”之情景依然栩栩如生,我们了解抗战教育也有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视角。
(本文作者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文科编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