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人书写能力普遍退化 你还会写多少汉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9 13: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人书写能力普遍退化 你还会写多少汉字?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13-8-9



    传承了几千年的方块字,似乎正从“熟面孔”变成“陌生人”。两档暑期汉字听写类电视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这一现象,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从笔尖到键盘,汉字书写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对于拼音文字,键盘时代的来临,对汉字书写能力的影响无疑要大得多。汉字文化的传承,是否会因此衰变?书写工具改变不可逆,当提笔忘字愈加频繁,对汉字的遗忘,又该如何抵挡?
    ——编 者
    近来,曾经让不少学生头疼的汉字听写测试火了。《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不仅将“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据了解,《汉字英雄》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则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两个节目都是在暑期推出,汇聚了一批热衷汉字文化的青少年,播出不久即引起了热烈反响。因为,它们不仅考验了参赛学生的识字量,也是对电视机前“陪考”观众的一次测试,而人们交上的答卷却不容乐观。
    成人书写能力退步更严重,学生易写错生活常用词
    外国人觉得汉字像“天书”一样难以书写,而现在连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开始有了同感,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生僻字之时。
    日前,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随机选取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当“尥蹶子”、“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错误频频。
    在节目《汉字英雄》中,不少字背后都有一个“千人知晓率”。节目显示,“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
    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即使“间歇”、“熨帖”、“黏稠”等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
    “成人体验团”的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方面的软肋。2013年零点指标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提笔忘字”。
    不少网友在看过节目之后,纷纷在网上“晒”自己的听写记录,更有人吐槽:“我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学的汉字都还了一大半给老师了。”网友“轩辕十四Victor”感慨道:“我连自己的星座‘摩羯座’都写错了,在键盘文化横行的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重视传统的汉字书写文化。”
    不过,对于参赛的学生而言,生僻字似乎并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在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让一个个选手“落马”的,不是诸如“荦荦大端”、“分道扬镳”之类的复杂字词,而是“三聚氰胺”、“郫县豆瓣”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热门词汇。这也反映出当下汉字教学的偏差。汉字读写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专属,而应该渗透在各门学科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从选手们的表现来看,语文课之外的汉字学习与应用,还是薄弱环节。
    除了忘字、错字,不少选手在答题的时候都有“倒笔画”现象,也反映出汉字书写不够规范的现状。
    评论
    提笔忘字普遍 汉字“失写症”,需要治治了
    面对“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它传承好,在数码时代,我们要打好“汉字保卫战”。
    据媒体报道,在日前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只有30%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帖”一词的正确率只有可怜的10%。一个电视特别节目,成了一道让当代中国人尴尬与汗颜的“公众考题”,许多人不禁感叹“汉字的危机来了”!
    今天,我们生活在数码产品和信息网络之中,几乎无法摆脱。由于数码产品的快速普及和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人们不需要手写汉字,就能轻松自如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长此以往,在“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之下,人们越来越不会手写汉字了。
    提笔忘字的普遍现象,被称为数码时代的全民“失写症”。所谓“失写症”,原本是指脑损害所引起的原有书写功能受损或丧失。可如今,脑部神经没有什么损害,很多人就出现失写症状了。
    事实上,不仅我们中国人患上了这种全民汉字“失写症”,在数码浪潮的席卷之下,日本民众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汉字失写——汉字是日本文字的一部分。过去,日本的孩子们得花数百小时去学习这种复杂的文字,但现在,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只需要输入英文字母,就能找到所要的汉字。一些孩子上课甚至不再做笔记,只是拿出平板电脑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拍下来。其结果是,许多年轻一辈逐渐忘记汉字这种象形文字及其含义。
    毫无疑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码会更全面、更深入地影响我们,今后手写汉字的需要将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全民汉字“失写症”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种常态。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不可抵挡的现实,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潮流;其次,应该继续强化小学阶段的汉字手写教学,包括传统书法文化教学;再次,打造更多更优秀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发全民对汉字“失写”的关注,激发国人对手写汉字的热爱。
    总而言之,在数码时代,我们要尽量避免汉字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努力打好这场“汉字保卫战”。正如歌曲《中国娃》所唱,我们中国人“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面对“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它传承好。  (光明日报)
    书写设备的改变不可逆,“换笔”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众多汉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让不少人产生了警醒之心,甚至有网友喊出了“拯救汉字危机”的口号。
    不过,另一方面,考题的设定也受到了一些观众的质疑。网友“_乌鱼_”抱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拿各种一辈子用不到的生僻字作为竞技内容”。“网警小轩”则表示,“汉字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考察过生的汉字不见得有用,应该也注意一些不难写,笔画并不复杂,但容易犯错的字。”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书写能力的退步是文字工具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必过于忧虑。“要是出现不会写的生僻字,用智能手机、电脑一查就知道,善于‘假物’也是一种能力。”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盛玉麒认为,汉字作为书写符号伴随工具的进化经历了“刀笔、软笔、硬笔”的演变,现在已经到了“机笔”阶段,这种“换笔”是科技进步的自然结果,当前常用汉字约有2500个,掌握之后足以读懂99%以上的通用汉语语料。汉字不会西化,更不会消亡。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也说,未来书写设备的改变是不可逆的,节目的本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醒大家”,并“重温汉字的美好”。
    “目前不少人正在为汉字手写的传承担忧,担心以后人们汉字的书写水准,会不会退化到只会辨认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是此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之一,在她看来,这个节目把小学里“汉字听写的小测验”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汉字听写盛会”,为普通大众使用汉字提供了一个正字、正音的大平台,具有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双重意义。
    “汉字用来记写汉语并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程荣说。到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的反思和讨论仍在继续,但正如参赛选手所说,“不论输赢,最后胜利的都是汉字。”(综合周飞亚、胡晓萍和新华社报道
       别忘了笔尖上的美
    只有30%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一个暑期的电视特别节目,变成了一道让当代中国人尴尬与汗颜的“公众考题”。
    当代中国人“提笔忘字”的现象早不陌生。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当汉字在笔尖上变得生疏和踌躇,网友纷纷扼腕。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不坚持正确书写,谬误就会乘虚而入,这委实是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莫大尴尬。
    键盘时代的高效与用笔书写的乐趣,并非是“二选一”的关系。在速度和效率面前,我们大可以使用键盘,但在不需要过于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候,我们能否拿起久违的笔,写一封信、题几句诗,这不仅是对中华汉字文化的一种传承,或许更是一种获得温暖与真诚交流的方式。(新华社记者 段菁菁

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3:12:39 | 只看该作者
数码时代 中国的孩子还能写出一手好字吗?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3-7-29


    古语有云:见字如见人。指的是看一个人的写字水平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内涵、修养和文化水平。然而,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会打字不会写字,提笔忘字,就连写个名字也歪歪扭扭,已成为时下普遍的现象,中国手写汉字面临严重的危机!
  每年暑假是孩子补习的高峰期,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人满为患。在如今手写汉字危机下,“手写汉字补习班”会不会也成为大热门呢?为此,记者进行深入调查,结果发现英语、艺术等是家长报班首选,“手写汉字补习班”基本无人问津。家长普遍认为,会说中文,汉字就能写,专门报班不是浪费时间吗?
  到底是汉字手写退化未能得到家长们的重视,还是这种情况并没有侵染到中小学生?为此,记者进入学校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发现汉字手写危机的实际情况比预期更严重!
  重庆市某小学的张老师告诉记者,2013上学期期末考,大部分学生的考卷“龙飞凤舞”的字迹让她看得头疼!个别学生写自己的名字,就像一个人的脸被毁了容一样,到底是个“宋”字,还是个“朱”字?是个“小”字,还是个“山”字?很难辨认。张老师说,自己经常参与评阅卷,字迹漂亮工整的试卷往往能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对提升卷面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多练习写字,因为练字不仅能磨练性情,还能培养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然而数码时代,孩子们接触过多的非教育类的电子产品,变得没有耐性且习惯了打字,不想写字,正成为新型“文盲”。
  能写一手好字,是每个中华儿女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传承汉字文化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方式。各种数码产品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之时,也正侵染着我们手写汉字的能力,阻碍着我们传承中华文明。手写汉字危机,必须引起家长和全社会的重视,别让传承中华文化数千年绵延不绝的重要载体“手写汉字”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8月2日至10月16日每周五20:30,CCTV10科教频道将播出大型教育类电视节目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家长们可与孩子一起参与观看节目,共同加强手写汉字能力,振兴汉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朱大可:文化復蘇當從漢字起步





    漢字符碼是古文化核心密碼(代碼)的奇妙結晶,簡潔地描述自然場景、生活方式和事物邏輯,傳遞了古代文明的基本資訊,儼然是日常生活的生動鏡像,例如「閒」字表達休息時開門賞月的詩化意境,而「愁」字則暗示農民在秋季為即將過冬而愁苦的心情。人們至今仍能從數千年前造字者的邏輯里,發現當下生活的相似面貌,由此產生跨越時空的愉悅。漢字就此維繫了中國文明的自我延續性。

    漢字同時也是解碼古文明的密匙。例如,「蜀」字裡早已蘊藏「縱目族」的造型密碼,但該密碼直到三星堆青銅器出土才被確認。此外,正是借助漢字我們才獲知,「堯」是大地(土)之神,而「秦」是集體事禾的農人,「越」是執鉞奔行的戰士,如此等等。漢字譜系,就是反觀中國歷史的最精確的櫥窗。

    漢字所包含的東方思維方式——具象、隱喻(象徵)和會意(指事),是中國文化及其傳承的核心。這種思維形態被熔鑄在漢字裡,令其成為種族靈魂的載體,以及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資源之一,應被視為中國人的第一發明,其價值遠在「四大發明」之上,卻不僅被李約瑟所忽略,還因文字改革而遭到嚴重毀損。

    百年以來,漢字始終面對著被消滅的危機。陸費逵、錢玄同首倡「拉丁化」,瞿秋白怒斥「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還有人高調痛批「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和「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絕大多數蘇聯乃至西方漢學家,都視漢字為落後的象形文字。本土激進知識分子的「漢字拉丁化」倡議,獲得了來自全世界的響應。

    這場文化喧囂終於在一九五六年成為現實。從一月份起,僅兩個月時間,《漢字簡化方案》、《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和《關於掃除文盲的決定》就傾巢而出,其中拼音方案的目標,是推動掃盲識字運動,待時機成熟後再廢漢字以代之,而簡化字則是漢字被取代前的過渡形態。但這種簡體字方案,正是急功近利年代的畸形產物。就在簡體字方案出臺後不久,經濟大躍進便盛行於中國,跟文化冒進浪潮呼應,儼然一對親密無間的孿生兄弟。

    簡體字推行者聲稱,簡化字減少繁體字筆劃,加快書寫速度,減少繁體字數量,降低認讀難度,由此為掃盲開闢了意義深遠的道路。但歷史事實恰恰相反,儘管簡體字掃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盲,但中國大陸的文盲比例,卻仍遠高於繁體字的港澳臺,這個有力的「實驗證據」,令「簡化字掃盲論」成為一紙笑話。

    部分中國文字確有過於繁復之弊,如「龜」字多達十七劃,不利於學習書寫,需要作適度簡化,而一九五六年的方案,也提供了部分簡化成功的案例,如「禮」、「塵」、「從」、「眾」和「壘」等字。但就整個方案而言,簡化的數量和程度都已越出合理邊界,以致傳統漢字及其文化密碼都遭受重創。

    以中國之「國」為例,繁體「國」字包含著明確的國土定義:將一個區域用圍牆圈定起來,便是國家。其字形以會意兼形聲方式構成,包含著最簡潔明快的文化密碼,簡化為「国」之後,以圍牆包裹一「玉」,空間體量發生急縮,可以解釋為盒子,而跟民族國家之「國」失去語義關聯。「中華」之「華」,是枝繁葉茂之象,要是簡化成「花十」,仍有花繁樹茂之意,符合傳統的會意原則,但簡化方案卻將其弄成「化十」(华),丟失了會意的智慧與神韻,令原有語義蕩然無存。「漢」字描述水澤草木豐茂之象,被「又」旁取代後,也變得毫無意義(「又」形濫用,正是簡體字的一大弊病)。這種文字亂象,從國名開始,一直擴散到民族記憶的深處,成為引發文化衰敗的符號種籽。

    在古文明信息、東方感性邏輯及其本土精神結構的解構上,簡體字無疑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它製造古代典籍的閱讀障礙,並阻止了自然有效的文化傳承。但另一方面,簡體字也意外地暴露出某種社會預言的特異功能。「陸」的疊土形被改為「击」而成「陆」,恰好象徵著多年來人們互相攻擊的階級鬥爭怪象;「愛」字慘遭剜「心」之痛,成了社會日益「愛而無心」的深刻讖語。這種狀況在消費時代並未獲得改善,反而變本加厲起來。簡體漢字猶如精密的寓言,預見了社會道德狀態的劇變。

    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文化復蘇(有人稱為「文藝復興」)已經成為中國公眾的急切願望。而要推進這一修復運動,必須首先糾正簡體字方案遺留的弊端。在我看來,應當舉行公共投票以決定是否恢復繁體字,而在此之前,採取下列過渡性舉措,乃是古文字拯救的當務之急:

    一、倡導繁簡共存的原則,字典和公共空間的文字標識,應採用繁簡雙書加漢語拼音的形式,電腦輸入法應當提供繁簡字輸入的自由轉換功能;

    二、要求從小學生開始就「書簡認繁」,大學中文、歷史等相關專業學生則必須學會繁簡兩書;

    三、以審慎的態度重審簡體字方案,對錯誤的簡化進行局部修正和復原。

    惟其如此,繁體漢字才不至於淪為慘遭遺棄的「歷史文化遺產」。(原載《中國新聞週刊》二〇〇八年一月)

     

    附: 二〇〇七年十月「國際漢字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之後,韓國《朝鮮日報》刊載消息稱,為預防東亞國家因使用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溝通混亂,由韓國領頭,中、日、韓三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學者製作五至六千個以繁體字為基礎的常用標準漢字。這一消息隨即被與會的中方代表否認,提出「簡體字」是中國的法定文字,不會輕易改變。中韓漢字「繁簡之爭」方興未艾,又有網民熱炒韓國學者提出的漢字「申遺」說。

    漢字「申遺」其實在韓國已經熱了一年多,二〇〇六年十月十日的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國首爾大學歷史教授樸正秀說,經過他十年研究和考證,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了漢字,後來朝鮮人移居中原,把漢字帶到了中國,才形成了現在的漢文化。他將建議韓國政府理直氣壯地恢復漢字,並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篇發表在一個漢語研究的英文網站(www.chinalanguage.com)上的文章能代表不少持這個意見的韓國人的想法。這篇文章稱「東夷人是韓國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創造者。被稱為『漢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麗人發明的」。

     

漢字簡化過程中的十大錯誤(作者不詳)


    一、失去了表音功能

    許多漢字原來是形聲字,簡化後失去了表音功能,而這正是漢字有別於其他文化的特點。如:

    際(际)價(价)標(标)僅(仅)歡(欢)  

    隊(队)屬(属)劉(刘)燭(烛)敵(敌)

    二、無理簡化,莫名其妙

    許多漢字的部首被毫無道理地用「又」字和叉代替,使優美的漢字變得不倫不類,莫名其妙。如:

    鳳(凤)風(风)漢(汉)僅(仅)難(难)

    權(权)歡(欢)聖(圣)對(对)樹(树)

    三、割裂了整個漢字體系

    許多漢字是自成體系的,常用字簡化後割裂了與非常用字的聯繫,致使從小學簡化字的人一輩子也記不住一些使用頻率較低的字。

    如:會寫 「扑(撲)」 不會寫 「璞」和「蹼」,會寫 「还(還)」和「环(環)」不會寫 「寰」和「鬟」。其他還有:

    仅(僅)谨瑾盘(盤)磐牺(犧)曦  

    彻(徹)澈撤蜡(蠟)猎(獵)鬣  

    歼(殲)纤(纖)谶伤(傷)殇(殤)觞(觴)  

    声(聲)馨磬罄梦(夢)懵甍

    四、形體筆畫比較醜陋

    許多漢字原來是非常方正美觀的,簡化以後字形變得極為難看。如:  

    讠(言)钅(金)车(車)龙(龍)汉(漢) 

    刘(劉)华(華)长(長)拣(揀)东(東)

    五、合併偏旁,字不達意

    像「貓(猫」)和「豬(猪)」簡化以後都成了狗類了,實在是太滑稽了。

    六、同音字合併,字義混亂

    漢字本來是有精確分工的,非要人為地讓一個字去承擔本不該它應該具有的含義。如:

    后:前後皇后原本為前後皇后

    发:發現頭髮原本為發現頭髮

    面:面部麵粉原本為面部麵粉

    板:木板老闆原本為木板老闆

    七、毫無道理地將漢字進行切割,音形皆損

    如:掛(挂)蠍(蝎) 槨(椁) 櫬(榇)

    八、簡化後出現表音錯誤

    如:鄰(邻)賓(宾) 韻母本是 in,但簡化字是用韻母為 ing 的字作偏旁,容易讓人讀錯。

    九、有些字筆畫本不多,完全沒必要簡化

    如:減(减)涼(凉)於(于)時(时)國(国)

    十、使漢字的可識別性大大降低

    漢字簡化以後,使原來差別很大的字變得非常相像,導致經常被人搞錯。

    如:鳳(凤)和風(风)厲(厉)和歷(历)  

    特別是「凤」和「风」,經常出現姓名中的「凤」和「风」,簡體的兩個字一旦稍微寫潦草,就容易讓人分辨不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26 , Processed in 0.1264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