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寻中国文化密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9 14:5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寻中国文化密码(刘绪源)
来源:甘肃日报 刘绪源
  最近,我编了一本集子,将自己历年所写关于前辈文化人的文章,收在了一起。书名起得有点“炫”——《前辈们的秘密》,其实一点也不“八卦”。我要说的,一是对于这些可敬的前辈的所见和所思,因属“私见”,故如此称;二是想通过他们谈谈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亦即探寻中国文化密码。
  书分上下两辑,上辑以记叙、回忆为主,但也努力写出自己的知和思,其中涉及的人物有张中行、施蛰存、王元化、黎澍、舒芜、黄裳、曾卓、金性尧、冒舒湮、唐振常、吴小如、来新夏、谷林、辛丰年、范用、欧阳文林、梅朵等。下辑仍有记叙成分,却以知和思为主,带有更多研究的性质。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编法,正是为了将对于人物的回忆和分析,引向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探讨。
  从李泽厚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中,我读出,中国文化有两个重要特色:在认识论层面,中国更强调“常识”;在存在论层面,中国更强调“日常”。前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生存的智慧”;后者体现了中国人的“乐生”,热衷于“生生不息”,热爱普通日常生活。我有一个奇怪的发现,即李泽厚先生不太喜欢的两个作家——周作人和张爱玲,正好处处体现了他所阐述的这些特色。所以本书下辑,主要就是围绕李泽厚与周作人、张爱玲这三位来编的,当然由于他们,又牵出了俞平伯、钱钟书、何炳棣等前辈学人。
  “五四”以后的大批新文化人,其中最出色者,好多是由西方名校培养的,他们已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家”了,但他们并不满足于一份专家的工作,更不可能满足于一般专家的水平,他们以独到的深度见长,其趣味、爱好和专长又往往是多方面的,此正合龚自珍所谓“从来才大人,面目不专一”。所以,也有学人(如徐建融教授)称这种跨行业的钻研精神为“非职业化的专业精神”。此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谈中国文化时,须得强调“专家之上”,因专家之下的文人,在中国就太多了,其中有很多仅是消费性的存在,吟风弄月,自得其乐,没有多少创造性,也没有社会和文化的责任感。收入本书的大部分文章,所写的都可说是“专家之上的文人”。
  有认为西式专家与中国文人间难以通约的,有对“文人”提法表示怀疑的,海外的朋友则多认为国外也有钱钟书那样的通人,所以这未必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对此,我想再多说几句。
  确实,西方也有“通人”,有横跨诸多领域并勤于撰著的“文人”(譬如写《世界文明史》的博学的威尔·杜兰);在文艺复兴时期,这样的人物更多,也更耀眼。但我以为,这跟中国的情况还是不同,只在中国这才成为一种带根本性的文化特征。古代中国时而统一时而分裂,何以“中国”的观念始终得以维系?许倬云先生在《华夏论述》一书《自序》中提出,有三种力量使然:经济网络,政治精英,书写文字。他认为,这三个因素互相沟通,才使“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归属感。我们不难发现,除“经济网络”外,后两点,就都与我们说的“文人”直接相关。他还提到,中国社会在春秋战国后所发生的变化是:“从属人的族群,转变为属地的地缘共同体。乡党邻里成为个人的主要归属。”在这样的社会中,精英、大族、士绅乃以“儒家知识分子为主体,他们对于地方的舆论和意识形态,当然更有强大的影响力”。“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密切结合,又具有经济的优势,文化的精英成为实质的‘贵族’。”这一阶层的巨大存在,左右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郡县大族相互支持,有时足以抵制中央的力量,这就成为分裂的原因;但同样是他们,使中国始终有文化认同的力量,从而在分裂时代又起到重新整合的作用。从这里,贵族-文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特殊重要性,已不难看出。他认为,儒生-士绅-文人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地位甚至可跨越政权,居于政权力量之上。且中国自上古起就有“重文”传统,古代士绅、文士的思想声望之流播,主要靠其诗文(也辅以字画),“刻一部稿”往往成为终身追求,这追求有时更高于事功。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到了现代,即使“专家化”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专家之上的文人”将仍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渴求,同时,它也将成为一种保持中国自身文化特性的可能。从本书所涉及的这些文化精英身上,我们将不难看到这种“渴求”和这种“可能”的同时存在。
  总而言之,我之所谓“文人”,是包括学人在内的一种统称,它的对立面,应是那种以西方式的职业化为最高事业追求的所谓“专家”。据此,我以为,常识、日常、专家之上的文人,此三者,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密码了。
  (《前辈们的秘密》,刘绪源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0:32 , Processed in 0.08335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