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上海的四位大名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3 00:4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上海的四位大名师 


白金声


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国际大都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城市诞生了闻名遐迩的四大语文名师——袁瑢、于漪、钱梦龙、贾志敏。有人称他们是“上海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最优秀的代表”,有人称他们是“上海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和旗帜”,还有人称他们是“代表这个时代上海语文教学的最高水平”。这些评价都不为过。因为,这四位语文名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却以自己的人格特质创造了当代上海语文教坛的奇迹,他们的做人之本、育人之道值得当代青年语文教师认真学习。
一、先说袁瑢
袁瑢是一个不断创造辉煌的人。她,31岁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讨论通过国家宪法;她,37岁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大会,与刘少奇主席握手的照片登在全国各大报纸上,之后,又代表中国妇女参加了国际妇联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会议;她,61岁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有人说,袁瑢的名字,就像一块闪光的宝石,一直保持着美丽的光泽。这是为什么?纵观袁瑢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可以用她自己的一句座右铭来概括,那就是“教学不止,探索不停”。
1923年,袁瑢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一个职员家庭。解放前夕,她上了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后来生病,辍学在家修养。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第二年春天,经人介绍,她在上海万竹小学当了代课教师。
袁瑢踏上教育岗位前从未接触过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书籍,因此要上好课,做一个称职的老师,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几十年前上第一堂课前后的情景。为了上好第一课,她不知费了多少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教案。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她还捧着书本在试讲。尽管这样,那第一堂课还是上得很糟糕,内容讲完了,一看表,离下课还有半小时时间。怎么办呢?只得呆呆地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而台下,学生却一个个“活跃”起来了。
然而,正是从这第一课开始,她心里升起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把书教好!她读的第一本启蒙书是《小学教育典型经验介绍》,这是一本介绍老解放区模范小学教育工作者典型经验的书。在教学上,她从这本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延安旧城民小的“诱导启发”教学法,杨家湾小学的“讨论与启发”方式经验等,给了她莫大的启发。她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联系自身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对照着,思考着,实践着,力求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并创造出更好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袁瑢首先进行的是识字教学改革实验,并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经验。这经验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教给学生两套识字工具,逐步培养和提高识字能力;二是让学生掌握一批常用字;三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扩大识字量,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四是识字教学与写字、阅读以及发展语言相结合。识字教学这四条经验,为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加快识字步伐,创出了一条新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的实践,袁瑢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细,实,活,深。所谓“细”,就是她教学的每一步骤都很细腻而具体,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所谓“实”,就是实在而不浮夸,处处立足于使学生“学有所得”;所谓“活”,就是在传授知识中能注重启发引导,实中寓活;所谓“深”,就是讲课具有一定的深度,即使简单的知识,也不使学生浅尝辄止。正如有的老师说,袁瑢的语文教学就像工笔画那样,精绘细描,刻画入微,使你从中体味到每一笔每一画都扎实分明;又像春蚕吐丝那样,细细地抽出,于细小处见深邃,于细腻中见灵活。而这种“灵活”,不在课堂教学的表面,而包含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间。
比如,过去二年级有一篇课文叫《狗、公鸡、狐狸》。这是一篇童话,讲的是狗的忠诚,狐狸的狡猾,公鸡的意志薄弱,不听朋友的忠告,而听信花言巧语,结果上了当。课文语言朴实,没有过多的修饰,袁瑢却讲得细腻而扎实。第一课时,她着重指导学生识字,正确地读课文。在教识字时,她不是一般笼统地教读一下,而是因字而异,区别以待。例如,第一段中有三个字学生不识,即“冠、傻、究竟”。“冠”与过去学过的“寇”字相似,袁瑢则从字形上让学生细加比较,因为这两个字音和义不会混淆,只要教读、解释一下即可。“傻”与课文中的另一个“撒”字,在写法上和意义上完全两样,但读音却较相近,因而,袁瑢教学着眼点则放在比较字音上。“究竟”是个新词,词意比较难懂,袁瑢先让学生讲讲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说是“到底”的意思,袁瑢肯定了他的回答。为了加深印象,她又从词素入手,作了解释:“究”是追根问底,“竟”是完了,合起来,“究竟”就是追根到底,也就是到底的意思。然后联系课文内容,再让学生理解它在句子中的意思。三个词,分别从字形、字音、字义和学生的知识实际出发,采取三种不同的教法,丝丝入扣,学生对这三个词儿,不但能读准写正,而且对它们的意义也真正掌握了。从这三个词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袁瑢的那“细、实、活、深”的教学风格了。
小学二年级有一篇课文,题目是《狼和小羊》,课文讲的是狼寻找各种借口想吃掉小羊的故事,说明一个人要为非作歹,总是蛮不讲理找借口的。对凶残蛮横的敌人,靠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课文用“故意找碴”“气冲冲地”“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扑去”等词语写出了狼的凶狠蛮横;用“吃了一惊”“温和地说”“可怜的小羊喊道”等词语写出了羊的善良与无辜。这中间描写外形动作的词,学生容易理解,而像“嚷”“喊”所表现的形象差异就不易体会。袁瑢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一副具体形象的图画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体会词语的内在意思。她是这样教“喊”字的:
师:狼蛮不讲理,第一个碴儿被驳倒了,便想找第二个碴儿。你们看看书,狼找的第二个借口是什么?
生:狼说:“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师:对,“可怜的小羊喊道”(板书:“可怜”“喊”),想想,这时小羊为什么“喊道”,小羊是怎么想的?
生:小羊心里很吃惊。
师:哦,前面已经吃了一惊,现在又吃了一惊。
生:这时候,小羊心里很着急,因为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可小羊那时还没生出来呢,所以小羊心里很着急。
师:对,小羊心里急了。
生:因为狼冤枉小羊,所以小羊要“喊”。
在这里,袁瑢把“喊”字放在上下文的联系中让学生来理解、体会,她促使学生想象小羊在这时是怎么想的,从而赋予了“喊”字以具体形象的思想感情。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从比较中引导学生体会“嚷”和“喊”的不同含义。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启发,要发展形象思维必须十分重视想象。通过想象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带来情绪上的感染。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到袁瑢的那“细、实、活、深”的教学风格。
二、再说于漪
在语文教苑中,于漪是一位辛勤耕耘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的教育专家。她,人格高尚,学识深厚,思想深邃,著作等身,始终在能力极限的边缘工作,创造了语文教育的辉煌。
1929年,于漪生于江南历史名城镇江。镇江,既是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交汇的驿站,又是黄淮文明向南突进的跳板,也是内陆人眺望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洋“蔚蓝色文化”的看台,山川壮丽,人杰地灵。于漪说:“长江水哺育我成长,金焦二山秀丽的景色给我以良好的熏陶,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在我心中播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在少年时代就有了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
记得小时候,于漪第一次拿到描红本时,她是那么的好奇、兴奋。端详着,端详着,觉得一个个字好像是一幅幅小画,长的、方的、瘦的、胖的,有翅膀会飞的,有两只脚会站的,有四只脚会走的,有趣极了。她按照老师的要求,磨好墨,把手洗干净,用空心的长方形的铜“镇纸”压住纸,然后用毛笔一笔一笔认真地描。描好后对着阳光一照,更美了,黑字里透出一丝丝红色,有的字还镶上细细的红边。
进了中学,一位姓黄的年轻老师教《故乡》,给于漪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穿着长衫,戴着金丝边眼镜,文质彬彬。讲到少年闰土出现在月下瓜田美景之中时,他眼睛睁得大大的,放出异样的光彩。“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一望无际的瓜田,少年闰土奋力向猹刺去,手中的钢叉和颈上的银项圈明晃晃的,交相辉映……”他描述得那么生动,那么富于感情,于漪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犹如身历其境,品尝着其中的快乐。
从此,生而逢时的于漪便立下了志向,长大后一定也要当一名好老师,泛舟教海,用自己的双手和知识托起明天的太阳。
在复旦大学,于漪学的是教育专业,毕业后,她另起炉灶,改行教语文。为了追求精湛的业务能力,她坚持自我塑造,勤苦学习,丝毫不敢懈怠。一方面,着力打好基础,从语言、语法、修辞到中外文学史、经典文学作品,广为涉猎,吮吸其中琼浆,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她,挑灯夜读,病榻苦读,天天“明灯伴我过午夜”。另一方面,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研究别人对语文的见解,琢磨其他老师教语文的方法,以开阔思路,择精华而吸取。她,洗衣服在思考,拣菜在思考,乘车也在思考,乘过站是常有的事。同时,她钻研教材,潜心思考,一课一课认真地备,一篇一篇作文认真地改,不断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不断倾听学生的意见,长善而救失。
翻开于漪的教案选,你就会发现,那一篇篇教学设计是那么的精美巧妙,附录文后的随笔式的教学后记,也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教了数十年语文,于漪先后出版了《于漪文集》(6卷)《于漪教育文丛》(4卷)《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6卷)《于漪教育视点丛书》(4卷),这在全国中语界是绝无仅有的。
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上物质生活的诱惑对教师的冲击越来越大,于漪也未能幸免。调动工作,优厚待遇,兼职校长,房子车子,她都婉言谢绝了。期间,一所规模宏大的民办学校请她当校长,年薪60万,于漪干脆没动心。她说:“我是一名教师,不愿做知识贩卖者,人和金钱之间画上等号,人格也就扫地了。”看,这就是于漪的“师范人格”!
下面就来让我们分享于漪上课的那动人场面吧。
序幕拉开了,她是这样娓娓动听地引入了课文:“今天,我们学习《茶花赋》,作者杨朔。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发表于1961年。祖国,一提起这神圣字眼,崇敬、热爱、自豪这些美好的感情就会充盈我们的胸际。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史,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热爱祖国的情感来,可是要我们拿起笔来写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写不出来了。有的同学就问,祖国那么大,怎么表达?同学们的问话很有道理。对于这样一个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而且能写出新意呢?杨朔的《茶花赋》就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感受。”
究竟是怎样不同的感受呢?于漪这一不寻常的导语,就像抓住了同学们的心一样,立即唤起了大家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就连在场听课的老师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大家盼望她教下去,同作者一起到那情感交织的优美意境里去遨游。
就在此时,于漪请了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的第一节,然后,她满怀深情地对同学们说:“对于祖国,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学士写诗作文讴歌她,更有多少画家泼墨挥毫描绘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们学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绘、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
经于漪一问,课堂里顿时活跃开了。一首首传诵千古的名诗佳词,就像一串串珍珠一样,在同学们脑海里闪现。这时,于漪因势利导,抓住课文中画家的一番话,领着同学们吟诵开了:
“黄山雄伟奇丽,那么庐山呢?”学生齐声背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画庐山,那么庐山瀑布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学生满怀豪情地朗诵着,怡然自乐。
“如果画庐山瀑布,那杭州的西子湖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同学们一唱三叹,心驰神往,犹如进入了一个又一个奇丽壮观的画境。课堂上,师生情感交融,浑然一体。教师以对祖国的热爱,叩动学生的心扉;学生以对祖国的赞颂,同教师紧密呼应。台上台下,师生都在颂扬祖国的山山水水,水水山山。此时此刻,听课的老师也入迷了,心醉了,不知不觉地熔化在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之中。
正当学生沉醉在对祖国满腔热情满腔爱的气氛之中的时候,于漪话锋一转,画龙点睛地说:“然而,祖国幅员之辽阔,山河之壮丽,你纵然以蓝天作纸,海水作墨,也终难尽善尽美地把她描绘出来。你看,还有那孕育中华古老文明的黄河,一泻千里滔滔波浪的长江。祖国风光无限好,太丰富多彩了,正如画家说的,‘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既然如此,作者又是怎样用一朵茶花,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把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的呢?”
接着,于漪请一位女同学朗诵课文的第二部分。读毕,她缓步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醉”字,让同学们说说它的分量和作用。
讲到这里,大概前后只用了五六分钟,但于漪却用诗一般的语言,扣紧词句,巧妙地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背诵《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大力渲染铺垫,让祖国山河的无限风光在学生胸中激荡,水到渠成地呼出“醉”字。讲课中,于漪始终缘文释道,因道解文。这样,既为学生钻深吃透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在他们的脑海里激起了新的“悬念”,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文育人,水乳交融,真可谓“导而弗牵”,精妙恰当。
三、接着说钱梦龙
我们首先看一下钱梦龙个人“档案”:
姓名:钱梦龙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1年2月
职业:教师
文化程度:初中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荣誉称号: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社会兼职:教育部第二、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会长……
主要论著:《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我和语文导读法》等
从这份档案中的“文化程度”看,按现在的要求,钱梦龙该是下岗的“不合格的教师”。但是,他的仅仅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为何没有成为他任职、升职、兼职、获得荣誉称号的障碍,居然一路无阻地走过来,一直走到了今天呢?原因就在于他既是一位“善学者”,又是一位“善教者”,在语文教学中是个传奇者。
钱梦龙从小学六年级起就爱读课外书,最初爱看小说,中国的“四大名著”和《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他都读得爱不释手。尤其是《红楼梦》,在初一、初二两年间至少看了三遍。大观园里那些才女们吟诗作赋的才华,更让他心驰神往不已,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她们一样锦心绣口,吟风咏月。于是就开始读诗,到初二时,他已把《唐诗三百首》差不多全背了出来,连《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诗,都能一背到底。诗读多了,居然依靠一本《诗韵合璧》无师自通地弄懂了平仄和诗韵,并学会了“吟”,这更增添了他读诗的兴趣。后来,他又由读唐诗扩展到读《古文观止》,再由读古代诗文扩展到读当代作品。比如鲁迅的杂文、小说、散文,他都爱读,几乎买齐了鲁迅所有的杂文集、小说集的单行本。后来由“读”迷上了“写”,看到当时高中部都办有壁报,于是自作主张也办起了一份壁报,正好从《庄子》里读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这个句子,便取名《爝火》。他自己掏钱买稿笺,自己编辑,自己美化,自己“出版”,以“盲聋诗人”的笔名发表“作品”;每一期都有诗有文,还配上插图,居然编得像模像样。由于爱写,又养成了揣摩文章的习惯,只要读到好文章,总要反复揣摩文章在选材、立意、运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后来又把这个揣摩文章的习惯从课外阅读迁移到课内的国文的学习上:每当老师开讲新课之前,他总要把课文认真地揣摩一番,到听课时就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互相比较、印证,重在领悟老师解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一般同学听课,专注于聆听和记录,他则把“听”和“记”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思”的过程,这样边听边思,不但知识学得活、印得深、记得牢,而且锻炼了思考力。因此,每次国文考试,他即使考前不复习,也都稳拿第一。
后来,钱梦龙就用这个“笨办法”教他的学生,从而创建了“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其中,“三主”指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指的是:“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和“复读式”。“导读法”成为当代语文教学重要流派之一,在全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1982年,钱梦龙遭遇一次有趣的教学“历险”,至今想起,他仍觉回味无穷。
一日,他到江苏南通讲学,当地负责人根据老师的要求,临时让他上一堂观摩课。由于时间紧迫,又巧遇星期日,来不及调动整个班级学生上课,只好派人到附近各校“抓”学生。结果抓来了四十个“杂牌军”,高的高,矮的矮,大的大,小的小,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而钱梦龙要教的《中国石拱桥》是初二的课文,怎样上这样的课呢?
课堂上,他把学生按年级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小学组、初一组、初二组、初三组。课前,他观察学生的表情,发现有的学生惶惑不安,有的学生紧张拘谨。面对这种情况,钱梦龙做了一次简短的“心里谈话”。他对小学组、初一组的学生说:“今天要学的是初二的课文,你们是超前学习,尤其是小学的同学,超前了好几年,要你们学好是困难的。但是,我敢肯定,你们中智力高的学生一定学习得很好。你们是不是愿意趁学习这篇课文的机会,测一下自己的智力是高还是低?”这时,他们多数人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他又对初三组的学生说:“我知道你们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你们在课堂上是知识最多、能力最强的老大哥,我现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协助老师指导其他几个年级的同学学习,他们有讲错的地方,由你们纠正;他们有遗漏的,由你们补充;他们讲对的,由你们认可。你们愿意当老师的助手吗?”初三学生认为反正是来了,何乐而不为呢?他又对初二的学生说:“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你们这个年级的,老师相信你们能成为这堂课的主力军!”
经过谈话,每组的同学都以不同的心态和共同的自信进入了角色。钱梦龙也进入了角色,当了这支“杂牌军”的司令。课堂上,他相机指导,分别启发,提问质疑,游刃有余,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初一和小学组的学生,各个思维活跃,不时有高质量的发言;初二年级的学生也不示弱,质疑解疑,主动出击;初三组的学生纠正、评判,乐不可支。钱梦龙恰如其分的表扬以及同学们相互竞争所形成的特殊气氛,又提高了他们积极投入的兴趣。两节课结束,同学们走出教室,脸上都充满了自信,因为他们的智力不但得到了证明,而且也学到了相应的知识,获得了乐趣。这堂课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原因之一就是钱梦龙把学生当成具有潜力的活生生的人,给他们创造了积极参与的氛围和条件,使学生的思维潜力得以发挥。
钱梦龙更擅长教文言文,他认为,文言文的“文”,是作者的思想感情、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整体,而不是古汉语材料的“堆积物”。因此,他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是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情感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而不是离开具体的语境去孤立地解释字词或讲解古汉语知识。
比如《愚公移山》这个教学片段:
师: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不到九十岁”)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将近九十岁。
师:且,对!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声)“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就是——
生:(齐声)孤儿。
钱梦龙在教学中喜欢用这种迂回的手法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要“拐一个弯”才能找到答案,他把这种方法叫做“曲问”。这种“曲问”以及饶有趣味的师生对话,在整个教学中随处可见。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又把文章的解读和文言知识的学习灵活地融合在一起,跟一般文言文教学的“串讲法”大异其趣。
四、最后说贾志敏
贾志敏,1939年生于上海,1958年高中毕业,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尽管他读书用功,学习成绩好,可是连续四次报考大学均未录取。求学无门,生活无着,只能靠打工谋生,拉车、扛包、送药、绘图……这些活他都干过。后来,他把目光瞄准了学校,哪个学校有教师病假,他就忙着去代课。遇上个“产假代课”,则十分难得,至少可以代职两个月。再说,小学里女教师多,代了这个“产假”,另一位教师又“生产”了……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其时,贾志敏正在一所小学代职。虽说他敬业,工作也出色,但还是厄运难逃。他被“揪出来”关入“牛棚”,成了批判斗争、游街示众的靶子。
一天,上语文课,一年级近200个孩子席地而坐,又呼口号又唱语录歌曲。他们学的课文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读过句子之后,执教老师问道:“什么样的人叫敌人?”
学生答:“坏人就是敌人。”
老师又问:“谁是坏人?”
一个学生说:“黄世仁是坏人。”又一些学生补充道:“还有南霸天、刘文彩、座山雕、刁德一……”
老师问:“这些人你们见过吧?”
学生回答:“见过——”
“哪儿见过?”
“电影里边。”
老师说:“不对,不对,那是演员演的。真的敌人见过没有?”学生说没有。这时,老师颇有几分得意,“那么,给大家看一个真的敌人!”
于是,贾志敏被摁着头,反剪着双手押在了这些天真的孩子面前。
此时,教室里群情激奋,口号声震耳欲聋。贾志敏的名字成了“敌人”的注脚。从此,他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在那个几乎令人窒息的年代里,贾志敏没有动摇过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仍然充满希望。
粉碎“四人帮”后,天日重现,贾志敏“收拾”起尊严,开始拼命地工作。感情是朴素的,动机是单纯的。一则,想把失去的时光追赶回来;二则,想向人证实他绝不是坏人。走路快了,吃饭快了,连骑自行车的速度也比往常快了许多。他只图省出些时间,多读些书,多备点课,多和学生接触,多出一点成绩。
当时,中央提出“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他自告奋勇,自己语数包班,一年教完两年课程,四年级学生随五年级学生一起报考中学。他的请求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同意,随后付诸实践。通过实验,这一班学生的升学率相当可观。一年的教学实践,使他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摸索到了一点途径,总结出了一点经验,简言之,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孩子,教师须精讲,学生得多练”。
他,1994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1999年,获上海浦东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2000年,被授予“浦东名师”光荣称号。电视系列教学片《贾老师教作文》在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播出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头几年,小语教坛可谓热闹非凡:个人风格展示,教学流派比拼,精美绝伦的画面,惟妙惟肖的音响,课堂上不闻“书声琅琅”,罕见“议论纷纷”。或者舍本求末,繁琐分析,无效提问,把课文讲“肿”,将学生问累。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将课堂教学视作演戏,置学生于不顾,着意显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对这种令人堪忧的浮夸与虚假现象,贾志敏提出了批评。他说:“何谓好教师?能培养出一拨又一拨好学生的才是好教师。怎样的课叫好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有成效,学有提高,这才叫好课。教师的一切努力,应该体现在学生的长进与提高上。”
2012年,全国14省市32校语文联合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福建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举办,在活动中发布了《聚龙宣言》,拉开了真语文大讨论的序幕。《聚龙宣言》提出,“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在本真语文的旗帜下,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真语文系列活动从泉州出发,辗转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面展开。贾志敏撰文、上课、发言,义无返顾地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活动。真语文对当下语文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给语文教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2014年,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撰文《终于,听了堂真语文课》。文章说:“我曾赞美过的江苏张赛琴老师、辽宁魏书生和福建孙绍振老师等的语文课是真语文课,但少,少极了。终于,我又听到了一堂朴实无华,朴实到只用粉笔和黑板、无华到老师只用嘴的语文课,一堂让我难忘的真语文课。这堂课的授课老师是已经74岁的来自上海的贾志敏老师,想起这年龄和我终于捕捉到了的这种真语文课的感觉,就想哭。”
这段真情实感的话,道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的心声。我们当以贾志敏为镜,洗去繁芜见真淳,心无旁骛教语文。
下面我们来欣赏贾志敏教《我不怕鬼》的教学片段,看他是怎样导入课文的:
师:“字如其人”。意思是,做人要老实本分,写字要规范认真。(板书:“鬼”)
师:“鬼”字读第三声。它有几画?
生:九画。
生:“鬼”字有九画。
师:都答对了。但是我更喜欢第二个同学的回答,因为她的话完整。如果用部首查字法检这个字,该查什么部?
生:查撇。
师:(见无人提出异议)可惜,你和我犯了同样的错误。该查鬼部。你们见过鬼吗?
生:(不假思索)见过——
师:(吃惊)见过?真是“见鬼了”!
生:(迅即改口)没见过。
师:原来,在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误以为是神在主宰世界的一切。人生在世,凡积德从善者,死了就上天堂成仙;凡恶贯满盈者,死了就下地狱成鬼。据说鬼的形象丑陋恐怖,所以人们都怕鬼。(在“鬼”字前添加“怕”字)有神论者怕鬼,无神论者则认为世上没有鬼。他们不怕鬼。(在“怕鬼”前添加“不”)有一个人就“不怕鬼”。谁?是“我”。(在“不怕鬼”前添加“我”)
师:“我”是谁?
生:鲁迅。
师:对!鲁迅是个旧时的知识分子,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鲁迅先生”。你们了解他吗?(学生纷纷介绍各自对鲁迅的了解,教师再做系统概括)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不怕鬼》,讲的是鲁迅先生从日本留学归来不久发生的一件事。
如此导入课文,既介绍了鲁迅其人、故事背景,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人叹为观止。(黑龙江省语委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19 , Processed in 0.0697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