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学:从模仿到独立叙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4 20:5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文学:从模仿到独立叙事
钟润生


朱大可

  近日,知名学者、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来到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学术讲座:转型中国的文化制造——中国文创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朱大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有文化、文学、电影、美术、摄影等等,并且每次发声总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比如当年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他的一篇评论《“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洋洋洒洒、纵横捭阖,对此片的价值观和艺术表现提出了鞭辟入里的指责。当时很多媒体的标题就是:朱大可撰文炮轰《金陵十三钗》。
  朱大可涉猎的话题如此之广,但他的发声为何总是引起争议?他如何看待自己的批评?事过多年,他如何看待张艺谋的新片《归来》?世界文学巨匠马尔克斯逝世,他有何观点?就目前的一些热点话题,记者独家采访了他。
  1
  少数作家才承认自己和马尔克斯的“亲密关系”
  记者:先聊聊最近去世的马尔克斯。他对中国文学、中国作家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虽然隔着我们这么远。
  朱大可:马尔克斯文本第一次进入中国,恰逢文革后中国刚刚打开通往世界的小门,而青年作家刚刚进入文学状态,你可以想象在那种背景下,马牌小说对他们的震撼。马尔克斯立马成为他们的第一导师。另外三位导师是卡夫卡、博尔赫斯和米兰·昆德拉,他们形成四声部的导师合唱组合。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模仿者清单,他们包括莫言、贾平凹、马原、余华、苏童、格非、阿来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创作活跃的前线作家。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上校仍会想起他的祖父带他去见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百年孤独》的开卷句式,出现在许多作家的笔下,从马原的《虚构》、莫言的《红高粱》、韩少功的《雷祸》、洪峰的《和平年代》、刘恒的《虚证》、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到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余华的《难逃劫数》和格非的《褐色鸟群》,等等。
  记者:但我更关注这些作家是否走出了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两个“斯”的影子。他们是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中国叙事?
  朱大可: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出现过大量批评声音,称先锋小说对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有过度模仿之嫌。但也许模仿是中国文学寻找独立叙事的预演。因为到了90年代,其中大多数作家都摆脱了老马的影响,建构起自己的叙事风格。这是必然的结果。没有哪位有才华的作家会甘心成为马尔克斯的囚徒。
  2
  微信阅读回到阅读本身
  记者:前两天读到一篇文章,关于马尔克斯的祖国哥伦比亚和他的第二故乡墨西哥如何悼念他。有一个细节我印象深刻,就是很多读者手捧雏菊、向日葵、玫瑰到作家寓所追思,鲜花铺满小径。也有读者结伴而来,一起朗诵他的小说片段。我就想问,这种对本土文学的真诚情感,会不会发生在中国作家身上?
  朱大可:基本没有可能。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最好的作家,包括已经获得和正在力争诺奖的,其作品跟《百年孤独》还有相当距离,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看法;第二,中国对文学、文化和文明的价值尊重,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摧毁,已经所剩无几;第三,中国读者的文学阅读量,大概是全球倒数第一,他们对文学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隔膜;第四,由于审美教育的缺失,中国读者对小说艺术的鉴赏能力,普遍低下。所有这些原因,都妨碍中国人成为文学事业最优秀和最忠实的粉丝。
  记者:说到阅读,上个月世界读书日有关部门披露了一个数据:2013年中国人人均读书4点77本。
  朱大可:阅读数量多或者少,仅仅是参考数据中的一种,它的意义跟经济GDP没有太多的差别,更重要的评判尺度是阅读质量,也就是人所阅读的书的内容和品质。总体而言,中国人阅读质量跟世界的差距,可能比数量更大。某个电信阅读平台做的调查报告称,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农民工,是阅读的主要群体,其中最典型的用户,每天阅读时间竟然达到18个小时之久。但他们读的究竟是些什么书呢?基本上就是穿越、玄幻、魔幻、武侠和言情小说。那些读物绝大多数是文字垃圾,连编辑自己都受不了,所以辞职率据说相当高。这种垃圾阅读,应当就是无效阅读。不仅如此,这种阅读本来是用来化解精神空虚的,但却反而会加剧空虚的感受。这是典型的“鸦片效应”。垃圾阅读,不仅没有提升农民工的文化水准,反而把他们推向一个更为严重的精神危机。
  记者:你怎么看现在的微信阅读?我们的阅读渠道一直在变,书本、网站、博客、微博、微信。
  朱大可:微博阅读是碎片阅读,碎到只有140个字。140个字要表达思想,要表达深刻的思考,当然很难。西方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它导致了思维的碎片化和弱逻辑化,而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脑损伤。但微信阅读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朋友圈的资讯分享里,我们往往不满足于只言片语,而是阅读和转发大量叙述完整的深度文本。微信化解了微博制造的思维困境。
  记者:微博,造就了一批段子手,微信,让能写文章的人有了发挥的余地。但难道微信就没有自己的问题吗?
  朱大可:微信的问题在于,它的大量题材,被菜肴、养生和心灵鸡汤所占用。这三种货色的过度繁殖,成为“微信蓝藻”,大量占用WIFI流量,妨碍了微信资讯的多元化进程。
  3
  《归来》是张艺谋的回归之作
  记者:张艺谋的新片《归来》正在热映中。我估计很多网民都在期待你会说些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你评价《金陵十三钗》那篇文章,仍然历历在目。
  朱大可:《归来》,我已经看了部分片段。我的一个初步的感觉是,正如片名一样,这是张艺谋的回归之作。电影虽然有点平淡、沉闷,但总归是对艺术电影的一次回归。我觉得张艺谋和另一位张姓商人“分手”,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他被商业绑架并丧失自我的时间,已经太久。对于他的“归来”,我要大声鼓掌。但愿这不是一次短期的策略性摆动。
  记者:你对张艺谋的电影有一个什么样的总体评价?
  朱大可: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现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但是,从《英雄》起,到《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开始走恶俗路线。《金陵十三钗》里,性和暴力被他运用到了极致。这是一个严重的歧途。
  记者:性和暴力,一直都是艺术的两个重要元素。
  朱大可:十三钗的确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亮点,但是,把性和暴力放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去加以渲染,无疑是欠妥当的。我不喜欢这种不干净的叙事。奥斯卡评委们的立场,以及好莱坞影评人的观点,跟我当初发表的意见,完全一致。
  记者:会不会是因为它是商业片的缘故?
  朱大可:艺术片和商业片是对立的,但事实上还存在着第三条道路,那就是具有商业价值的艺术电影,或者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商业电影。好的思想和好的故事,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最近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的《白日焰火》,就是一个这方面的范例,它是艺术电影,但票房已经破亿。《白日焰火》鼓舞了许多中国电影人,它放出的信息是:不要一窝蜂去拍那些低俗的商业大片,也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观众就喜欢看低俗的电影。只要把电影的大众化叙事做好,有思想的电影,照样会有明亮的票房前景。
  
  朱大可
  1957年生于中国上海,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因其前卫的思想、对社会弊端的激烈批评、独特的话语方式,以及守望文化现状的理性和深刻,对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产生广泛影响。2013年,朱大可推出逾百万字、5卷本《朱大可守望书系》,其特立独行的思想锋芒、“朱式话语体系”以及对巴蜀上古神话的研读,引起广泛关注。
来源:深圳特区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2:09 , Processed in 0.0644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