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的文字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6 08: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的文字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
杨斌
《教师月刊》2011年第3期有一个很好的卷首语,尤其是喜欢那个精彩的题目:你的文字是从哪里并怎样生长出来的?出自主编 林茶居先生的手笔,到底是诗人,笔力不凡。文章在列举一系列教育文字之后,慨叹道:
这些文章,写的日常的人事景物,说的基本的教育道理,有一种追根溯源的力与美,或者说,它们深深卷入了这一片教育的大地。那么,你的文字是从哪里并怎样生长出来的?爱默生说:“你的句子应该像从地里挖出来的蒲公英,根很长,粘着泥土,还是湿的。”
是的,这些年教育文字多了起来,教师们在教育工作之余写点文字,已被视为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甚至是一种必须。专业论文,随笔反思,教育故事,心情小语……,都好,都可以,都是教育旅程中的海滩拾贝。是记录,也是反思;是收获,也是耕耘;有欢欣,也有痛苦。但不管怎样,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真诚。
真诚是写一切文字的重要准则,教育文字自然也是这样。你得蘸着自己的“血肉”去写你的教育文字。所谓“蘸着血肉”,就是忠实于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植根于自己的教育土壤,也即是林茶居说的“深深卷入了这一片教育的大地”,或者是爱默生说的,是从地里挖出的“粘着泥土的蒲公英”。不是苛求,不是唯美,而是与教育写作的意义和宗旨有关。
教育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之外,我们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我们为什么要书写?答曰:与专业发展相关。教师工作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学习和反思过程中求得教育素养的提升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爱戴的教师,那你就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学生不断地在你身上有新发现。你要像怕火一样地惧怕精神的僵化。------教师上好一节课要做毕生准备。”也许,教师的教育书写真正意义就在这里,克服精神的僵化。读书学习,总结反思,都是为了这样一个目标。经常听到一些同行说,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要我读书和写东西,我能教好自己的学科就行了,我教的课考试分数不差就行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项精神交往的工作,教学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一种交往,而且主要是一种精神交往,要努力做到让你的学生不断地在你的身上有新的发现。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才谆谆告诫我们,要像怕火一样惧怕精神的僵化。教育书写不过是为了不断地发展我们精神的一种实践。而只有深深植入自己教学实践的“沃土”,只有融进自己教学的“血肉”,才能提升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也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写到这里,忽然就想起了我自己的教育书写历程。写第一篇教育科研论文时,还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时还没有教师评职称的说法。因了一个教育故事的感染(见《一个无法忘怀的故事》),我长时间地沉浸在教师工作意义的思考之中,思考的过程中到处搜寻资料,引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大约琢磨了一两个年头吧,终于诞生了生平第一篇教育文字,并且在全国权威教育杂志上发表。从此,尝到了甜头,逐步生发开去,有教学论文,有教育随感,也有学生习作评点,自己的教学故事……,无论写什么,无论水平如何,但有一点路聊以自慰:我的写作冲动总是源自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是从自己园子里捡出来的“蒲公英”。随着书写文字的增多,教育情怀也渐渐浓厚,对教育的认识好像也不断加深。工作行为中理性的东西越来越多,盲目跟风的东西不断减少,我想,这也许就是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断进步了吧。
2005年,当有机会结集成为一本专著《语文美育叙论》时,回首来路,我真是感慨不已。在该书《后记》里,我情不自禁地写了如下一段话——
编写整理这本书的过程,心情非常复杂。
一是激动。像翻阅一本记录个人成长足迹的相册一样,一篇篇地翻检着自己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旧文。岁月,犹如电影镜头在头脑里一个个地闪现。写作这些篇什时的场景、相干不相干的人事,也都会突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逝者如斯,感慨总是难免;有时,竟会对着一本旧杂志,浮想联翩。“往事悠悠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还真有那么点感觉。一是遗憾。翻旧作和看老相片毕竟不同。人们看老照片,往往会为自己年青时的风采自豪;哪怕是儿时的照片,也会觉得稚气可爱,引来会心一笑;翻旧作,却往往遗憾居多。总是觉得这里说得不透,那个例子欠妥。修改是不可能的了,只是把明显重复的地方稍作处理。实在不行,在文后写上一段补记。一是忐忑不安。自从1987年9月,一时冲动,懵懵懂懂地在《教育研究》发表了第一篇教研文字,就不知深浅地想在语文美育这块土地上挖出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来。其实,以自己这点浅陋学养,谈何容易!可能还是有一点韧劲,所以春耕秋耘,也积聚了那么点东西。但究竟说得如何,是否经得起推敲,还有待于方家评说。聊以自慰的一点是,所叙所论,都是自己学习和实践中的感悟体会,没有去刻意雕琢,牵强附会。毕竟,在语文教学园地里虔诚地学习过,真诚地思考过,忠诚地劳作过,留下点学习、思考和劳作的记录,仅此而已。……
《后记》写好之后,意犹未尽,余兴袅袅,多年的粉笔生涯,播洒的是汗水,也是青春。最重要的作品当然是学生,教师的生命在学生的成长中得到确证。然而,在这耕耘播种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什么?有哪些感悟?似乎可以印证的就是眼前的文字了。于是,《后记》之后,又附写了一段散文不像散文,诗歌不像诗歌的文字,其实就是自己多年教育劳作的一点个中甘苦吧——
在灌河岸边那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我度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光,也修完生活的第一章功课。父母和师长给我最大的人生教益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漫漫教学之旅,这是我不倦前行的信念和动力。
这不是矫情。谁都渴望成功,渴望辉煌。但我更清楚,选择了三尺讲台,就是选择了寂寞。这是寂寞者的事业。有点无奈,但也无悔。在耕耘的过程中,有诗意的飞扬,有智慧的碰击,有灵魂的契合,有思想的自由。足矣!过程的美丽比结果更重要。心,在这里永远年轻!
这也不是高尚。现实已经是一个拒绝崇高的年代,奉献也因用得太滥而变得廉价。仅仅是要寻求一个精神的支点,一方心灵的家园。人,诗意地栖居,总得有一安身立命之处。面对物欲横流,红尘滚滚,人显得很脆弱,很难不滑向浮躁,也很难不走向琐屑。定力不够时,这是一副良好的心药。
这更不是无为。无为是看破一切,是消极遁世。无为是不会付出任何汗水和心血。但这又有点无为的嫌疑。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真诚淡泊的生活态度,一种处于无为和有为之间的生活态度,一种无力超越但又不甘平庸的生活态度,一种希望成功但又不想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一种不愿虚度时光但更不愿蝇营狗苟的生活态度。
我崇尚这种态度,它使我人生的步履不太潇洒也不太疲惫:踏实而不觉沉重,匆忙而不失从容。
    这段文字,似乎可以看作对《教师月刊》那篇卷首语的属于我的回答:我的文字,就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就是这样生长出来的。教师的职业幸福,在课堂,在操场,在图书馆,在实验室……,是不是也可以在这些文字的生长过程中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47 , Processed in 0.1450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