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味经典 品味语文 廖纪元
刊载于《青年教师》2009.11
九义人教版教材的背影逐渐远去,一缕淡淡的眷恋萦绕心头,毕竟,日久生情啊!身陷“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我,多少次,蓦然回首,一幕幕经典教学场景在灯火阑珊处,仿佛在唤醒我:“这就是语文!这就是语文教学!”随拾几例,与君共分享。
霍懋征教“聪明”
【经典回放】霍老师问:“你们愿意做聪明的孩子吗?愿意的,请举手!”全班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接着,霍老师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四件宝。如果学会运用这四件宝,人就会聪明起来。这四件宝是什么呢?请你们猜几则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孩子们齐声说:“耳朵!”“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有些孩子猜对了:“是眼睛!”“红门框,白门闩,里边有个胖胖孩。”这次在霍老师的暗示下才猜对的:“是口!”“白娃娃,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千万不能没有它。”孩子们七嘴八舌,但猜不对,在老师的启发下,也猜出来了:“是脑子!”每当孩子们猜中一则谜语,霍老师就要讲讲这个人体器官的作用。然后,霍老师分析字形了:“‘聪’字左边是耳朵的‘耳’,右上方是两点,代表两只眼睛,右边中间是‘口’,就是嘴巴。‘聪’字后面之所以加个‘明’字,是因为对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们就会聪明起来。”
【用心品味】霍老师的识字教学字与游戏(猜谜活动)融合,让课堂充满了乐趣;霍老师的识字教学与实物结合,分析字形时联系人体器官,暗循汉字构造之道,让教学充满了理趣;霍老师的识字教学与学生生活无缝焊接,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教学充满了情趣。这样的教学有趣、有效。
斯霞老师教“祖国” 【经典回放】
师: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好多学生笑起来,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一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师: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得这个国家叫祖国。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呢?
生: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故意停顿,让学生接下去)
生:(齐声接)祖国。
【用心品味】多次欣赏这个教学案例,每次都被深深地震撼着。这是自然美的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无矫揉之姿,无斧凿之痕,似潺潺溪水,自然流淌;这是人性美的课堂,师生心心相交,和谐融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似粼粼微波,一层层漾近学生的内心深处。
丁谷怡与“还有其它说法吗?” 【经典回放】丁谷怡老师教《李时珍》时,对“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句话提出了问题:“这一句话,还可以有其它说法吗?有几种呢?”教师这么一提,学生就动起脑筋来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出来了,有的说:“李时珍既行医,又研究药物。”有的说:“李时珍除了行医,还研究药物。”有的说:“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还研究药物。”……
【用心品味】语文教学的独具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既要关注语言内容,更要关注语言形式。丁老师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训练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说法)来表达同一语言内容,让学生在练习中触摸汉语言的基本规律,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王燕骅与“仿写语段” 【经典回放】浙江的特级教师王燕骅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把写鱼多的句子作为读写结合点,设计了这样的过程:1.画出写鱼多的句子,读通;2.讨论:这几句话是怎样写出鱼多的?(重点研究这些句子的语言形式,特别是对“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等词语作用的体会)3.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象概括出这段话的表达模式:总写(什么怎么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分写(有的……有的……怎么样)——再总写(这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迁移,从个别到一般:由写鱼多到写小鸟多、写花多、写人多……
【用心品味】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一直以来都存异议。教材不是唯一的,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载体,只有先弄清楚了它所承载的内容,才能抽象出它的“体”。王老师此教学设计,便是在教教材的起点上,巧妙地走向了用教材教,也将学生引上了学语文的必然归宿——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文。
武琼要学生“寻找整体美” 【经典回放】北京市特级教师武琼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整体美,从课文结尾处得出“宝库”、“花园”两词,并由此与季节特点相联系,重点指导学生研读“春天美”,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学法,自读感悟、小组交流“夏、秋、冬”的美,最后自然地归结出小兴安岭的确是祖国的“花园”,华夏的“宝库”。
【用心品味】“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武老师的教学以简驭繁,主线凸现,一篇较长的课文浓缩为几词几句,使语文课堂清清爽爽、简简单单。与当前许多冗繁、复杂、玄乎的语文课堂相比,自然是天上人间。删去繁,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就了简,学生目标集中、明确,学习高效。“大道至简”,看似平常,实为上乘。
以上五则有关字、词、句、段、篇的经典案例,十分朴素,毫无花架子,初看,似乎略显平淡,但她恰似一枚枚青橄榄,越品越有味,最后不得不拍案叫绝,因为这就是语文,这就是语文教学!
回味经典,品味语文,真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