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说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 16: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说散文(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0ecbf0100005m.html
1、缘起:被温柔地逼迫

读散文二十年,写散文近十年,多是凭直觉,很少想所谓的理论。倒不是因为理论苍白,而创作常青。只是觉得自己层次低,悟性浅,没什么理论素养,对散文,更缺乏系统研究,读也好,写也罢,多凭个人感觉和好恶。想,怕也是想不出什么名堂的。
但4月的最后一天,“红袖”里的纤手,在QQ里商量,说准备开一贴子,弄个有关散文的在线交流,以活跃版面。第一个被相中的,居然是我,心里颇有些惴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话我知道。但纤手是朋友,女性,一再温柔地说“就这样定了”,便不好再拒绝。又想,久病成良医,写了那么多废字,没有经验,也有教训,权作交流和学习吧,于是应允了。
开贴后就有网友参与。至5月1日晚11点左右,回了近20贴。但第二日晨起,就听说红袖被黑客攻击,1日晚9:21以后的回贴,悉数被洗白。当时的第一感觉,以为是针对此贴,心里薄凉。虽知自己的言行,还不至于惹人注目,引发黑客的兴趣,但那么多的交流,说没就没了,多少还是觉出了网络的虚拟和脆弱,颇有些情绪黯然。
接下来的时间,沉浸在朋友的聚会和节日的酒醉里,偶尔又要加班,少有时间前来。所谓的“在线”,实在名不符实,有负纤手的期望和朋友的热情。直到酒醒后的某个深夜,觉得实在不能再无视朋友的热情,才又翻身上网,匆作回复。
虽回复仓促,态度,却是一如既往地真诚。而目的,也只在交流,平等地交流。对文学,一直自称是“爱好者”,对散文一体,也只有些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不敢妄自尊大。
闲下来时觉得,将那些交流稍事梳理,归纳,挽结,好像也不失为一件有趣、有益的事。便有了这些文字。

2、散文之“散”

说散文,散文二字究竟何指,是避不开的话题。尽管事散文很久,但对“散文是什么”,或“什么是散文”,真没细想过。有时甚至觉得,散文是什么的问题,如同“人是什么”一样,陈旧而无意义——人是什么?人就是人。散文是什么?散文就是散文。
但是,若有人不断提及同一问题,你总不能老是“三缄其口”,或始终“顾左右而言它”。只好赶鸭子上架,临阵磨枪,“在线”想一想这问题了。
有人说,“散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是指散文的宽泛和自由。这是就其外延而言。当然有道理。按照中国传统的二分法,除开韵文(诗、词、赋)外,都是散文。
散文既名散文,其最大特征,当在这“散”字——确切说,就是“自由”。钱谷融主张将散文的“散”,定义为“散淡”的“散”,就是指作者能在无所羁绊、自由自在的心灵状态中,“保持自己的本真……绝无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之态。”
从形式上看,散文本身也是散漫的。选材的宽泛无羁,写作时的顺意而行,无法无天,都是。泰戈尔说:“诗歌像一条河,被两岸夹住……流得曲折,流得美……散文就像涨大水时候的沼泽,两岸被淹没了,一片散漫……”这种散漫,正是作家心灵自由的一个“注脚”。
所以有人说,散文就是散淡之人所写的散漫之文。
如果非要我对散文下定义,我愿意说:散文就是一种你觉得要写的、最无规则、最能表现你的情绪和感受的文体。其精神,贵在自由、率性、散淡、随意。

3、我所看到的散文的样子

对过去的散文,多是读。对现在的散文,多是看。读和看,仿佛没区别,实质里有。读有诵,有咏,有反复的咀嚼和回味。而看,更多是走马观花,了解大概,浅白而浮泛。读的多是古典,是名篇。看的,多是当下,是杂志和网络上的。对后者,当然也有读的,那是写得特别好,或自己特别喜欢。
我所看到的现在的散文,不能说好看,也不能说不好看。当下的散文很繁盛,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波翻浪涌时,泥沙俱下的状况,较之过去,也更烈。尤其是在网络里,不多的优秀的文字,都被淹没着,掩藏着,期待有识见的眼光去发现。
什么是优秀?以我浅见,凡能够以最少的文字,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而又能打动人心的,就是。而这样的文字,往往与其所寄寓的“人间情怀”,紧密相联。
但是,看了几年杂志,上了几年网,对散文的真实样子,看得仍不清楚。有点像“宛在水中央”的所谓伊人,看到了她娇好的背影,但她的具体形容,气息体温,风情韵致,一直都还在想象和追望中。我知道,越接近,想象得就可能越具体。不过,悲哀地估计,要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以我现在的目力和想象力,都还远远不够。
我愿意一直追望着那背影,以便让自己的想象更接近她的真实。

4、观念。或对写作的基本看法

某一次,一家刊物要发稿,让写上自己的“创作观念”,很有些踌躇。觉得自己不过一文字爱好者,“创作”二字,已乏力担当,而观念之类,又何其理性、沉重。因此,几次三番,不敢下笔。
后来想,不就是说说自己对写作的基本想法和看法吗?于是信笔写下:“写作只是一种表达,表达自己的内心和灵魂,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和体认。一个真正的作家,应当自觉地秉承道义和良知,热切地关注时代和人生。就此意义而言,作家的人格比才学、语言、技巧更为实在、重要。”
在“红袖”形成文集后,便以此作了文集的说明。
一晃好几年了。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什么创作观念,我仍然愿意用这几句话来表述。尽管现在,对文字,对文学,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和体悟,也作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但根本性的原则,我愿意一直坚持。就像对可能有人不以为然的“为文先为人”的古训,我将始终尊崇一样。
而且我以为,写作可以纯粹是作者自己的事,但是写完作品后,再将它发表出来,刊载出来,它就应该有所承负,有所担待。在某一篇文字里,我还说过这样的话,也算是基本的看法吧:
“写自己的,但不能仅仅是自己的。写内心的,但不能仅仅是内心的。我确信一点:没有自己的人是可悲的,仅有自己的人则是可恶的。正如我确信:没有内心的人是可怜的,仅有内心的人是可耻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5:42 | 只看该作者
11、写散文与灌水有同样的乐趣

一直觉得,阅读是讲究缘分的。投缘的,往往一读再读;不合口味的,常常一笑而过。
在论坛里晃,看到有的人,写主贴不行,但灌水很漂亮。也有的人,写主贴不错,灌水却很一般。对后者,我很看重,读到合意处,不禁频频点头。对前者,却是喜欢,看到会心处,不禁临屏憨笑。甚至觉得,若是他(她)以灌水的精神和机趣来写散文,也一定很不错。
有人说,散文与灌水,是很有共同点的:它们都自在、随心、适意。我很赞同。自在、随心、适意,正是散文的本质精神。就此而言,散文与所谓的灌水,有殊途同归之效。
再往细里说,散文与灌水,其实都是出自内心的文字,都是抒发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看到使心灵有所触动的人事景物,使思想有所激发的言论观点,叫一声好,道一声对,应和几句,是灌水。稍加些功夫,敷衍成文,或抒发感受,或表达赞同,有情有致,则是散文。
所不同的,灌水更多随便,散文略显严肃;灌水相对轻巧,散文稍费心思;灌水常为临场应对,散文往往要费尽心思。
当然,正如散文有优劣之分,灌水亦有高下之别。能在灌水后,催长出一株或一片茂盛的庄稼,是灌水的至境。若灌出的只是一派荒芜,或者使原本茂盛的禾苗,因此枯萎,显然不是大家的期待。
因此觉得,论坛也好,网站也罢,散文也好,灌水也罢,应当允许不同的文字存在:大声疾呼的,能震聋发聩,撼动人心;委婉道来的,能抚慰灵魂,让人心平气和。
对我而言,若不能达到前者的功效,则努力追求后者的作用。

12、从手到心的距离有多远

散文的本质在自由,率性。说白了,就是随意。写作者,常常也追求着随意。但这种随意,不应该是随便的演绎敷衍,笨拙的平铺直叙。
随意和随便,一字之差,很大的不同。不肆讲究,大大咧咧,意随笔行,笔尽意止,是随便。反之,意在前边走,笔在后边追,笔止而意不尽,意之所往,言之所从,情之所在,文之所生,就是随意。用前人话说,叫“随心宛转,与情徘徊”。又好比,雨水落在山坡上,水朝哪里流,全决定于山势。而此时,那汹涌起伏的心情,就是这高低纵横的山势。
《宝莲灯》里,沉香历经磨难,最终使宝莲灯与自己达到“灯人合一”,并产生了无穷的力量;《英雄》中,赢政从那个“剑”字书法里,最终读出了“剑人合一”的精髓。古人对文章的写作,也有类似的表述,叫“心口合一”,或者说“我手写我心”。
这是散文最可贵的精神。不过,话说着简单,真要达此境界,就武功里的“无招胜有招”一样,不易。原因在于,从手到心的距离,实在不近。
首先是写作者自己的禁忌。在写之前,是广泛的读。读得多,对散文的认识就多,对散文的技巧了解也多。而正是这认识和了解,让我们的头脑里,对散文,先就有了太多的框框条条。比如,文章学里,对散文的写法,就有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托物言志的分类,而每一种,都有相应的写法要求。每当提笔,这些要求,往往不自觉地就出来约束、规范着文思了。
再者,生活在现代,迫于生计,或困于生活,我们的心,常常受着压制和困顿,受着蒙蔽和诱惑。被名利牵掣,被欲望驱使,并因此而困惑,而分裂,而破碎,而粗糙,而磨钝,而迷茫,而虚伪,而沉沦,而异化,而丧失……我们的心不再是自己的,或者说,不再是真心、本心。这样的时候,用自己的手,写已不是自己的“心”,怎么可能文神一体,心口合一?
所以,写作者首先得葆有真诚、善良,葆有自己的真心、本心,让它常常眼含热泪,让它对一些微弱的声音非常敏感。让它为着昨日今朝的爱怜,为着那些有望无望的真实,或感激涕零,或焦思如焚。
有心在,就会有一切。有善良的真心在,就会有美好的一切。

13、灵魂一直在“裸奔”

某一次谈到出书,有朋友深有感触地说,出什么都比出散文集轻松,因为那些文字,会将你内心的一切,一览无遗地暴露出来。朋友刚出过散文集,开过研讨会,应该是话出有因。
余光中说:“散文是一切文学类别里对于技巧和形式要求最少的一类:譬如选美,散文所穿的是泳装。散文无所依凭,只凭自己的本色。”散文的写作,的确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才学,识见和心性的。小说可以虚构,借他人故事隐藏自己灵魂,而散文不能。诗歌可以“为赋新词强说愁”,假抒情,而散文不能。散文也讲究含蓄,讲究寄寓,讲究藏势,但写作者的灵魂,始终会从字里行间跳出来,被人看见。
或许,正是在此意义上,那些特别讲究自我修养和操守的古人,说了那句著名的话:为文先为人。
出第一本散文集时,自己写了后记,题目是:假比是一次裸奔。假比即是好比,因此,也可理解成好比是一次裸奔。心灵的裸奔。尽管我没有裸奔过,但想象中,那种完全的暴露,毫无遮掩,应该很接近散文的本质。
在那后记里,我曾这样写道:“现在想起这话,不想掩饰或解释什么,只是想说,那就‘假比’是一次裸奔吧——我的美和丑,我的骨和肉,我的心与灵,我的痛和伤,都在这里了。”
后来,书出版,报社的记者来作了采访,所做的特稿,题目就叫:裸奔的人。
写到这里,才发觉,自己的这些文字,其实也是裸奔的。在线的交流,一如平常的谈话,自由,随意,不端架子。却往往,在这随意中,有很多短浅和小见,显露了出来。
这篇文章,也就在这里结束吧。虽然对于散文,还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也许是献丑,好在本来就没想过会有多美。所以要说这些,一是前面提到的纤手的温柔逼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二是自己的喜爱,和朋友们的共同爱好,所以便随意道来,不揣冒昧。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5:16 | 只看该作者
5、每个人都有代表作

读书的时候,涉及到作家介绍,总不免要谈到代表作。后来教书,给学生介绍作家,也不免要谈到代表作。感觉里,代表作三字,何其庄重,严谨,秤砣般,让人感到沉重。
后来听课,一位老师说,每学期结束,他都要让学生从作文本里,选出一、二篇代表作,反复回味,思考,想想自己成功在哪里,其他未选入的,失败在哪里。
见我疑惑的表情,他说,代表作嘛,不就是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吗?我的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代表作”,就是他写得最好的文章。
再接触“代表作”三字,感觉一下子轻松多了。
我赞同这说法,喜欢这说法。所以有人问我的“代表作”时,我可以坦然地说出自己满意的一些篇目——
《打工的母亲》:我最长的一篇散文。写作时,好几次趴在键盘上哭。不少人告诉我,阅读时曾几次落泪。在红袖散文中,其点击率和回贴,相当高;《蝉唱》:关于青春和歌唱的叙述。自己觉得真诚,也较深入。2002年时,在榕树下“第三届贝塔斯曼杯征文”中,得了奖。让我从网络上挣到了第一笔较高的稿费;《背在背上的井》:关于故乡和乡愁。得意于其题目。后来作了散文集的名字。颇有些敝帚自珍;《听取蛙声一片》:关于农村生活。文字素朴,雅洁,结构还算缜密。诗意中有着艰辛和苦难……
应该说还有一些。或许有人觉得是王婆卖瓜。好在这样的时刻,似乎每个人都有过。比如在向朋友吹嘘的时候,在简介里介绍自己的时候。而我的意思,不过两点,一是唤起写作者的自豪:我们每个人都有代表作。二是以这些自己最好的文字为参照和坐标,不断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6、雏菊、金银花或者三色堇

读过我的一些散文后,有人说:你的散文,尽管有对底层艰辛的关注,有沧桑,苦难,但基调是美的,文辞是美的,像乡野的花,一种不经意的朴素的美。对这样的评说,我喜欢,也有同感。
几年前,一位编辑论及我的散文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素来主张散文应超越实用进入美感的范畴。散文家应具备写作美文的能力,小说家应具备讲故事的能力——这和女人应具备生孩子的能力是一个道理。这个很基本的道理现在正被质疑、嘲笑和打击,但在‘克隆’时代来临之前,我不准备放弃。”
头脑发热时,在易趣注册了一个论坛,免费的。是取名字时,由着脑子里的灵光,迳直叫了“唯美”。因为,自己习惯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好,而且,在散文方面,有种不自觉的“唯美”倾向。只是,三五天的热情后,由于工作忙,时间紧,很少去打理,那论坛很快就被废了,自己也便淡忘了。
记着的,是当时的所谓论坛说明,或者叫宣言:散文,应是美文。散文写作者,应是唯美主义者。
当然,诗也应是美的。小说、戏剧同样应是美的。但是散文较之前三者,似应更多一些对美的自觉追求。而它的本色、天然,也更能给人一种如聆心音、如听天籁的美悦。这大约是人们称散文为“美文”,而不说“美诗”、“美小说”或“美戏文”的原因吧。
从阅读经验说,一篇好散文,也总能像那个成语一样,将我们引入某种胜景。或诗情浓郁、画意丰沛,或妙思联翩、奇趣盎然。让我们在阅读时,有品味陈年佳酿之感,获得韵味悠长的醇美享受。
散文的美,自然是方方面面的。语言,文字,基调,意境。其体现,则大体有两端:一是情味韵致,当有美雅之“趣”。无论写景、叙事、咏物、论理,都要有丰厚的情味韵致,有内情与万物相生、心声与天籁交融,有耐人玩味的生气与灵机。具体而言,应当写景见情趣,叙事有意趣,论理有理趣、状物有物趣。写景状物,而不能只是景、物的“博物志”类的“标本”;议论说理,也决非索然无味、高头讲章式的训诫。充溢的情趣,鲜活的灵气,使人于美雅之“趣”中,获得情绪的感染与共鸣,趣味的熏陶与培养。
二是语言文辞。散文的语言,应是一种本色的语言,朴素、自然、流畅、简净,无论绘景状物,叙事记人,在看似不经意的信笔拈来中,经过情感的灌注,写意的磨炼,又极见功夫和用心。而好的写作者,也总能在貌似娓娓道来的平常文字中,赋予一种不平常的韵味和情调,使之绘景而见情,状物而“得意”,叙事成趣,写人出神,不见一丝儿刻意斧凿之迹,却能朴而不拙,素而见美,灵动跳脱而芬芳馥郁。
这实在像一种花,乍一看,难有惊艳之感。细观之,颇有不俗之处。如果可以,我愿意叫她雏菊、金银花,或者三色堇。那朴素的朵盏里,似乎蕴蓄着能够弥漫一生的寂静和素美。

7、散步完了,于是回家

朋友说,有时对某些作品的体例拿捏不准。说是散文吧,却一眼看出存在大量虚构;说是小说吧,却又更像叙事散文。因此很犯难。
散文体例难以“拿捏”,缘由在概念的难以准确表述。杨献平先生说过:“概念仅仅是概念,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概念性的东西最能束缚写作者的创造力。在当代,谁也无法给某种文体下一个正确的全面的概念,这不仅吃力不讨好,而且准度和范围也将受到怀疑。”对此,我深以为然。
然而,概念之类的,其实并不重要。或者说,精准的概念理解和表述,并不重要。若非特别专业的人士或场所,实在没必要对概念性的东西弄得太清楚。作家中少有科班出生的,而很多中文本科,或研究生,满肚皮概念呆当作响,却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来,这或可作为佐证。
下笔之前,实在没必要想,这是不是散文,或者,是不是散文的表达。对写作者而言,更应关注的是心灵、语言,怎样让语言逼近心灵,倾听到心灵的声音。
对读者来说,一般而言,也没人会特别在意一篇好作品,究竟是散文还是小说的。而关键在于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而不在于是怎么写的。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没什么比好作品更重要。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完全地不管概念,而是说,实在难以区分时,姑且不去管它,就让它含糊着。一篇文字,不一定你将它当成小说看,就很差,而当成散文看,就很好。
李广田曾把散文的写作,比喻为一个人随意散步,“散步完了,于是回家去。”散文的阅读其实也像散步一样,没有成法的限制,能够读出一份坦诚的情怀,感悟写作出一段真的人生,领略到一片美的风景,由此得到性情的陶冶和趣味的提升,也就足够了。

  
8、刀本无罪,罪在以刀杀人

针对散文的浮泛和肤浅,有人曾提出“思想的沦陷”,指出目前散文(还不只是网络)的某些病灶。如:风花雪月,卿卿我我,装疯卖傻,无病呻吟,谵言妄语,信口雌黄……诸如此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散文园地里,这些症状其实早有多见。我亦深有同感。
遗憾的是,持论者对所指陈的“沦陷”,大多只从“题材”入手,以思想这一唯一的利器和标准,分别对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类散文,作了剖理。如:选题受了局限,切入没有新意,处理不够独特,等等。言下之意,散文的出路,只在关注宏大的题材,追求思想的深刻。这,却是不能完全苟同的。
于散文而言,所谓题材,亲情也好,爱情也罢,乡情也好,故园也罢,都不过是表达的载体。好比运输用的火车,可以装粮油,也可以装军火,可以装圣人,也可以装暴徒。作为工具,火车装什么都不会错,因为装与不装、装什么、怎么装,都不是它能作主的。即使它是超载了,翻车了,越轨了,坠崖了,也显然不可能说是什么“沦陷”,或“堕落”的。因为这一切,原本就不应该强加于它身上。正如人所熟知的,刀本无罪,罪在以刀杀人。
再者,这些载体,是自古以来所共有共用的,属“文学母题”。古人有七情六欲,今人也有。古人要衣食住行,今人也不能少。古人恋爱,今人也恋爱,古人伤悲,今人也伤悲。倘完全剔除这些,或将这些置之一旁而不顾,则不知散文(乃至文学),该写什么了。
题材本身无所谓对错,剩下来就是对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或者说,用这题材来承载什么的问题。对此,我固执地坚持一个可能是愚蠢的看法: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写,或者说怎么写更好,更能精要地、准确地、明晰地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就此意义而言,有人精心耕耘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不一定胜过别人随意抓到的一粒泥土,有人苦心泼洒的浩瀚辽阔的万顷大海,不一定胜过别人信手拈来的一滴露珠。
高下的分野,往往正在于此,也只在于此。

9、朴素地接近事物的本质

常有人问及散文的语言,文采,及文字功底。以为散文语言,一定要美,要有华丽的辞藻。或者觉得语言贫乏,文字功底差,没什么优美的词汇,恐怕无力胜任散文。我不这样看。
事实上,语言所关涉的,并非单指辞藻,或词汇,还包括写作者惯用的句法,句式,炼字、炼词的习惯,生活经验,个性习惯及思维方式等。它所反映的,是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思想,是作者的全部内力。也许还有作者的天分。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即是说,从文章的语言里,可以看出写作者的全部。什么都能作假,但语言不能。所谓笔下功夫,是你一下笔就能让人看出来。
写散文,语言最重要,也最难。语言蹩脚,味同嚼蜡,谁读呢?而它的难,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无论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说理,散文多用与读者直接“交谈”的方式。而谈话,首要的,是让人听懂,听明白。这就要求,散文既讲究文法,又要尽可能朴实自然。此其一。其二,散文的写景要出色,叙事要生动,抒情要感人,说理要情理相依,富有机趣,语言便应在自然朴实中见出意趣。
散文与辞藻无必然关联,但与语言有必然的关联。语言是什么?按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语言即思想。因此,散文的语言不只是作者词语积累、运用能力的体现,更是作者对世界的体验方式、认知能力、理解程度的形象表征。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想到了,却表达不出来,表面上看,是语言的障碍,实际上,还是思想。“想到了”,但是还没有想深,想透,想明白,或者说,没有想到位。
思想到位,语言就会到位;思想到位,语言也才能到位。这时候,不一定非得是“华丽的辞藻”,才能表现。最准确的,往往是最朴素的,最接近事物本身的。而且事实上,绝大多数作家,都追求着“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转变。看孙犁晚年之作,极其家常化,口语化,娓娓道来,其语言几与华丽绝缘,但每一篇,都是真正优秀的散文。
而所谓的文字功底,显然也并非指写作哪类文章,而是对生活的个性化的表达。这种表达,以准确为基本原则,以灵动、凝炼、充满生命力为最高追求。
在我的散文写作中,我想努力做到的是,尽量将与内容无关,或无紧密关联的语言剔除,至于是否达到“完美”,尚无法肯定。
可能永远都无法达到“完美”。但如果愿意,我们可以一直走在通往“完美”的路上。

10、在模仿中长大,在困惑中前进

时常读某个人的文字,自己的文字不免会接近某个人。这是很正常的事。老家有句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公跳大神。用好雅的古人的话说,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话,说的是人生。于散文而言,却隐含着模仿和创新。
人居于世间,不能目无传统,目无前辈,目无经典,想彻头彻尾,独步天下,无疑痴人说梦。写作需要学习。而最初的学习,多半是模仿。只是,文字是有个性的。而个性显然难以全然相似。曾有大师告诫后人:“学我者死,媚我者俗。”还有大师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教育上有一个说法,魏书生或钱梦龙的教学方法,固然很好,但并非适于每个人。因为个人的才情、学识不一样,能力、层次不一样,显然方法也就不一样。但也并不是说,就不能学,或“非我族类”,便不能学。这里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在。就好比,我们吃下的是米、饭、肉、菜,但只有被转化为营养,进入血液的,才于我们的身体有用。
因此,可以说,只有跳出传统、前辈和经典的包围圈,善于法随我用、法随我变,独辟蹊径,独树一帜,才能想自己所想,抒自己之情,创作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
西方有一谚语: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一个朋友,由此写了一篇关于写作者的文章,叫:听上帝的笑声。意思说,写作的人常常思考,可能不够周全、深刻,乐趣依然有,那便是聆听上帝的笑声。
上帝的笑声美不美,好听不好听,且不管他。但于写作者来说,确是需要不断思考。因为,写作的过程,正是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既有发现的愉悦,也有探索中的不解和困惑。
曾经写过一篇文字,是对一本刊物的读后感言,既涉及自己对创作的理解,也谈到对当下散文创作的困惑。它于我的意义,首先在于发现了困惑。尽管一时还未得解决,但好歹有了发现。而且我知道,这种困惑,对写作者来说,是永远存在的。旧的困惑解决了,又会有新的困惑产生。
因此,一个写作者,毋宁说,其实就是在模仿中,一天天长大,在困惑中,一点点前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22 , Processed in 0.0608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