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评与文本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31 11:5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评与文本评论李庆西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1月27日   13 版)

  书评(这里主要指文学和文史类书评)是否是一种独立文体,譬如涉及文学作品的书评,跟通常所谓的文学评论是不是一回事?可以说,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也许媒体上还不曾发生这样的争论,但人们对此确有不同认知。实际问题是,报刊编辑对书评的文章体式确有不同选择取向。但总的说,现在国内报刊常见的书评大致是二元共生格局:一种是从传统题跋发展而来的“书话体”,另一种就是注重文本解读的“评论体”。这里明显有着文化传统和不同知识来源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跟书籍有关的文字起初属于目录校雠之学,主要是书志和“读书记”一类,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的,功夫下在版本目录方面。明清以降,藏书家的题跋形成一种新的文体,如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一类书跋,不光是著录图书、撮其旨要,更注重收藏与流传等内容。像焦竑《澹园集》里的“书后/题跋”,则更多显示一种智性见识。
  从晚明开始,这类书跋已渐渐将目录之学变成具有阅读和欣赏价值的文章。如,钱谦益《初学集》和《有学集》里关于两汉书的两篇题跋就是一个有趣的范本。其前跋记述这套家藏宋版书之由来,以及崇祯十六年鬻之谢三宾(象三)之事。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考证,卖书是为修建绛云楼筹款,钱氏未提这一茬,却描述自己难以割舍的心情,比之李后主去国“挥泪对宫娥”云云。后跋更有戏剧性,顺治十五年钱氏游杭州,地方官员拿来一部宋版书请他鉴别真赝。竟是当年自己手里出去的两汉书,一时看得两眼发直,不由大发感慨。劫火之后其绛云楼藏书已流失殆尽,他说如今吴中所剩数家藏书“不足当吾家一片羽毛”,想起当年谢三宾趁机压价,又以“书生饿眼见钱”之语大加讥讽。像这样的书跋有故事更有一种心情。
  由志目而为题跋,由公共知识领域进入个人叙事,无疑彰显惟书是癖之雅趣,这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但有一个问题:古人著录书籍,即便书目提要一类,也只是有内容概述,很少作条分缕析的评论。那么,这些书志、书跋、书目提要之类,跟我们今天谈论的书评究竟有多大关系呢?应该说,古人的编目叙录也好,记述个人过眼图书也好,其中亦自有价值确立。古代学人对于书籍似乎有一种互为主体的文化自负,犹之“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这种著述态度有其复杂原因,这里不能展开讨论。中国古代真正有批评意义的文字并不很多,主要是诗话词话和金圣叹、毛宗岗一类小说回评,说到书的事情,文章更多着眼于书外,如掌故、趣闻、情致、意境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近人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叶德辉《书林清话》二书谈论书事方方面面,在书跋基础上已大大拓宽写作内容,却依然是书外言书。
  其实,正是明清书跋影响了现代产生的“书话体”书评。唐弢先生在孤岛时期开始写作“书话”,后来集成《晦庵书话》一书。他在自序中说:“我写《书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又称:“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这里,他提到的“观点”是一个新的因素,观点自然包含面对文本的思考与判断,这是对传统题跋的一大超越。这种颇有书卷气的“书话体”可以说是中国现代书评的主要样式,像周作人、郑振铎、阿英、周越然、叶灵凤等都是此中高手。当然,相比另一种“评论体”书评,“书话体”书评在文本分析方面往往难以深入,这是文体的局限。但在许多读者和编辑心目中,“书话体”通常被视为书评正宗,如今像姜德明、董桥、陈子善、小宝、止庵诸君的书评就很受读者和编者喜爱。
  如果说书评应该具有“某种内在的规定性”,笔者认为就当下国内书评状况而言,需要增强的是文本评论因素,简单说就是价值判断、审美判断和情感理解。考虑到当今文化语境和普通读者的知识结构,书评在强调信息性和趣味性的同时,需要更多注重文本解读。譬如,小说家库切(J.M.Coetzee)关于格拉斯(GünterGrass)《蟹行》(Im Krebsgang/Crabwalk)的一篇评论,其中详尽分析作品如何揭示负有“集体罪责”的德国人面对战争苦难的沉重心理,写得非常精彩。他从“古斯特洛夫号事件”的历史背景,几代人命运与性格形成,以及碎片化叙述方式等不同角度解读作者的叙事意图。这样有厚度的评论还只是区区书评?没错,那篇文章就发表在《纽约书评》(TheNewYorkReviewofBooks)。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库切为《纽约书评》写过几十篇类似的评论文章,收在他的评论集《异乡人的国度》(StrangerShores)、《内心活动》(InnerWorkings)那两本书里。这类文本评论自有一种伟大传统,可以追溯到狄德罗的《沙龙随笔》、莱辛的《汉堡剧评》、赫尔德的莎士比亚评论
  ……
  当然,“评论体”书评在中国并非没有传统渊源。古文中“说”之一体就是评论,古人的策论亦从推理和判断中发展了思辨艺术。宋代以后,关于古代经籍的义理之辩堪称显学,其中有些文章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直视文本的经学书评。只是那些东西读起来不那么有趣,它们所辨析的对象本身亦远离大众阅读。在文言文时代,直至晚清才有传播学意义上的文本评论(如梁启超、王国维的小说评论)。概而言之,像文学评论这类文本评论,大致受域外影响,乃与新文化相偕而来。
  笔者个人看法,以讨论文本为主的书评,应该是面向一般读书人的专业性评论。譬如文学书评,本质上就应该是文学评论。这里或许有一个概念上的纠缠,时下所谓的“文学评论”,如果不是媒体宣传文字,多半属于晦涩的科研论文,往往由某种学理性的东西替换了文学内涵。就像一些标识文学评论的核心刊物,其实许多文章几乎跟文学评论没有多大关系,那上面刊登的学术论文只是藉作品分析演绎某种学理,基本不涉及审美与情感。这种买椟还珠式的评论如今成了滥俗的学术游戏,甚至可以把一部小说搞成社会学或其他社科学科的概念大全,就像出街女郎缀满了耳坠、鼻环、手镯、丝巾和各种多余的饰物。当然,文学评论要有理论依据,也需要方法,但评论不是为了阐述学院里那些似是而非的学理,是要跟读者讲述作品要义与特点,分析其优长或是缺陷。如果仅仅将论述对象作为精神分析或是后殖民理论的范本,人家还不如直接去读那类教科书。
  定义为文学评论的书评首先要考虑到普通读者的接受意愿,像库切的书评就没有任何专深的理论,甚至很少使用专业术语。说到文章趣味和可读性,“书话体”书评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值得“评论体”书评多加学习。但目前的情况是,后者的颓势已十分明显,不但质量上有待提高(国内能写库切评论《蟹行》那种文章的作者好像不多),而且产出数量也少。由于近二十年来国内大学形成一种荒唐的考核机制,现在许多有才华的中青年学者很少涉笔这种不能作为“学术成果”的文学评论,所以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在这方面退步很明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8:04 , Processed in 0.0582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