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韓國漢字之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3 20:5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韓國漢字之爭




一.表音字簡單易學卻存在"盲點"

韓國的表音字由10個元音和14個子音組成。其優點是簡單易學。即使外國人,只要掌握了拼寫組合方法,也能正確誦讀。不過,能夠誦讀是一回事,能否理解其中的意思卻是另外的事。全部使用拼音文字的朝鮮表音字存在嚴重"盲點"。

韓國文字與日文詞彙相近,有70%來自表意象形文字的漢語。如果僅以表音字記錄事情的話,很明顯會出現混亂。因為同音異義的字很多。

僅以韓國的姓氏為例。鄭和丁,姜和康,柳和俞,林和任等均同音。另外,單詞中也存在不少同音異字。例如,故事、古寺、考查、古辭、告辭、枯死等22個單詞同音;詐欺、士氣、死期、社旗同音;電機,轉機,前期,戰記同音;輸入、收入同音……報紙上也經常遇到,因使用表音字母令讀者對其表達意思感到頭疼,需要象猜謎一樣猜想(試設想我們廢棄漢字使用漢語拼音,去看古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情況——幽靈),頗費時間。這一點好似日本人看用假名發送的電文,如果電文用假名和漢字一起使用,其意便可一目瞭然。作為象形文字的漢字,很容易從形狀上辨認。而表音字卻不行。由於限定使用表音字,韓國的報紙雜誌、街頭招牌幾乎全部使用表音字。到韓國的日本人看不懂路標和商店招牌覺得為難。不識韓文路標的日本遊客覺得在韓國比在香港更像外國。所有到過韓國的日本人全都抱怨看不懂街上指示圖。

受害最深的不是日本遊客,而是只識表音字的韓國年青一代。他們到了日本成田國際機場一下飛機就不認識漢字書寫的出口標識。作為非漢字文化圈的韓國在日留學生,要重新接受漢字教育。韓國的大學生讀不懂混有漢字的書籍,想博覽古典文學作品也飽受其苦。教授為學生缺乏漢字知識而惋歎。如此下去,韓國的古文化將葬送在下一代人手中。

另外,還不不時發生這種笑話︰警察因看不懂身份證上用漢字書寫的姓名,而放走犯罪嫌疑人。主張全部使用表音字的人們也注意到上述弊端,想把漢語置換到純正韓語中。

然而,像日本有與漢語無關的大和語言一樣,韓國也有純正的韓國語言。同大和語言相同的地方是缺少抽像性和語言的創造性。表音字的倡導者也造了一些單詞,比如把飛機說成是"飛行裝置"卻推廣不下去。韓國在全面使用拼音文字中,國民患上了該懂的知識卻不懂的"知識貧血症"。


二.100年前僅限於使用漢字

韓國100年以前是一個僅限於使用漢字的國家。不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也同樣。韓國的統治階級、兩班使用漢字寫信、創作。德川幕府派到日本的朝鮮通信使,選用漢語造詣高的官員擔任。他們與日本的儒學家、僧侶之間用漢字筆談,並即席創作漢語詩詞。朝鮮只是庶民與漢字無緣。

朝鮮表音字創造於1443年。朝鮮王朝世宗下令創造庶民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文字。學者們遵照王命,創造了由11個元音和14個子音組成的表音文字。這種欽定文字頒布之時,稱為"訓民正音"。然而,統治階級仍然只限使用漢字。婦女、兒童使用表音字。用表音字書寫的文章叫"諺文",受人歧視。

甲午戰爭之後,韓國掀起"文明開化"運動。在稱為"甲午更張"的改革中,封建制度受到衝擊,韓國引進太陽曆,從這時起書文從專門使用漢字過度到漢字與表音字結合使用。韓國淪落為日本殖民地時代,確定"國(指日本)漢文字並用"。當時,把朝鮮表音文字學者作為反日思想堅持者來對待,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二戰期間,總督府命令解散研究表音字的朝鮮語學會,有的學者被逮捕投獄。因有上述歷史緣故,使用表音字成了民族主義標誌,被視為反日愛國的象徵。

1945年,韓國從殖民地統治中解救出來。新生的韓國提倡國粹主義。表音字學者站在弘揚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於愛國。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訂了《表音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條款允許漢字與表音字並用。


三.把拼音文字視為民族主義的象徵

韓國大力推廣全面使用表音字起於1950年的韓戰。戰事中全國青年參軍受訓。他們由於學歷參差不齊,讀不懂混有漢字的教科書。於是首先在軍隊中統一使用表音字。而後擴展到全社會使用表音字。

另一方面,朝鮮北部也從1949年起全面廢除使用漢字,逐漸過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過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復漢字教育。目前朝鮮小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學習漢字,至高中畢業止學習1500個漢字。大學期間再學習1500個。共計教授3000個漢字。同樣是在 1968年,韓國的樸正熙總統下令從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

在樸總統堅決推行使用表音字的背後,強調的是土著民主主義以此解釋自己的偏執。當時的樸總統企圖終身獨裁專制,於要求實行歐美式民主的人們針鋒相對。以倡導土著民主主義,竭盡全力強調各國各自的土著制度和精神,在此基礎上推行文字拼音化。總統的一句話就廢除了漢字教育。
獨裁者在文化上胡亂多嘴,沒有不出亂子的。

鑒於社會輿論對廢除漢字教育的批判壓力,韓國政府開始修改全面廢除使用漢字方針。
1972年確定恢復中學、高中的漢字教育。1974年確定學習1800個基礎漢字(初中900個,高中900個)。並允許漢字在國語和國史教科書中加到括號內使用。
但是,在表音字使用佔多數人的社會裡,青年人對學習漢字無興趣,考大學試題也不包括漢字知識,學生學習漢字沒有壓力。學習屬於象形文字的漢字,適於從小學學起,從中學開始學習的話效果欠佳,造成一代人不識漢字的後果。


四.兩派爭論逐步升級

隨著全面廢除漢字教育,人們開始感到不方便,掀起各種形式的要求恢復漢字教育運動。

170多個社會團體聯合組成全國漢字教育推廣總聯合會,1998年11月17日召開總動員大會,提出"從小學接受漢字教育,擺脫文化危機"的口號。大會通過議案︰1,小學學習漢字1000個;2,小學至高中的教科書漢字與表音字混合使用;3,允許公文、路標、招牌等漢字與表音字混用;4,獎勵新聞媒體採用漢字表音字混用方式。

大會還向國會提議,"廢除表音字專用法案"。贊同的7000多名政界、財界、學術界、宗教界、文藝界知名人士聯合簽名。

但是,表音字專用者也沒有沉默。1997年11月下旬,以韓國表音字學會為中心的表音字專用實踐促進會,在諸多大報上發表聲明,強調"在韓國解放半個多世紀的今日,更要堅定不移地使用表音字"。他們攻擊對方大肆讚美漢字的用意,在於恢復到舊王朝時代,說漢字使用者企圖將韓國國語作為方言、表音字只允許作為記述方言的"諺文"。該促進會認為,韓文的表音字功能與漢字相比不但絕對的好,而且能表現出民族自主精神,所以主張全盤表音字化。他們還主張堅決徹底地貫徹"表音字專用"方針,要求立即停止目前的中學漢字教育。此外,該促進會積極促成把制訂發佈表音字的10月9日定為法定公休節日。

為維護表音字專用法,他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1000萬人大簽名活動。
雙方圍繞著是否恢復使用漢字問題的爭論升級到不僅是理論之爭,擴展升華至民族感情層次。

強調全面廢除漢字給社會帶來困惑的人們認為,最近政治混亂和經濟危機是因為"表音字一代"人文知識欠缺所致,造成倫理、哲學、思想、道德上的混亂。在迎接亞洲太平洋時代,在中國、日本、台灣、新加坡、香港的漢字文化圈中,只有韓國使用表音字特別孤立,妨礙文化交流,阻礙經濟發展。

表音字專用者強烈攻擊對方,為使其理論合理化,用盡詭辯、謊言招數,且不惜重金刊登廣告造謠惑眾。在政治腐敗嚴重的情況下,出巨資掀起文化運動,如同搞政治運動,不知其目的何在。他們還糾集有權勢人物,企圖以金錢和權勢左右韓國文化政策。

韓國新聞界對雙方褒貶各半,使得雙方爭論更加激烈。


五.爭論波及其它領域

國會議員迴避審議是否保留"表音字專用法"問題,對其敬而遠之,採取不得罪任何一方的機會主義做法。原因是與自己權力得失無關。對議員們來說,允許同本同姓通婚、取消通姦罪和表音字專用問題是他們的三大雷區,言辭稍有不周,就會傷著自己的權位。韓國圍繞漢字使用問題發生激烈爭論,但令人不解的是有關英語早期教育問題卻幾無任何異議。韓國早期英語教育始於1995年,從小學三年級起學習簡單的英語單詞和會話。以" 分散學生寶貴學習時間"為由反對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的人,對此卻閉口不言。

關於漢字使用問題,不僅僅局限於使用文字本身。它與古典教育應有的現狀和信息革命時代漢字教育的方向密切相關。產業革命之後,西方社會也展開了圍繞人文教育為中心,是使用希臘語拉丁語,還是使用現代語言進行古典教育的爭論。爭論結果,出現了重視古典教育傳統的高級中學和以現代語為中心的實科學校。但是,西方關於古典教育的爭論不涉及文字本身,無論拉丁語還是英語德語法語……,都使用一樣的字母。

目前,韓國有關漢字教育問題,因為作為漢字本家的中國還有新加坡已經改為使用簡化漢字,即使恢復漢字教育,學會的漢字也有很多與中國本土不同。而且學會規定的1800個漢字,人名中不會的漢字也相當多。韓國大法院規定的人名使用漢字達2854個,另外,常使用的固有名詞中漢字也至少占1000個。這樣學生還要學習2000個左右的漢字。


六.能否把文化傳給下一代

在當今計算器時代,韓國難以迴避漢字問題。發明了計算機漢字轉換功能,出現劃時代飛躍,書寫複雜問題得到解決。而韓國表音字最大弊端是文字字數過多。韓國在表音字專用思想指導下,計算機組件漢字轉換功能落後,不具備漢字單詞直接轉換功能,再加上組件需求量少,如若普及表音字與漢字混用的計算機,開發出來尚需時日。

關於是否恢復漢字教育,不光是部分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事,事關國家大計、文化根基問題。近幾年來,中國每年接待幾十萬韓國遊客。中國導遊頗有感觸地說,"日本遊客每當聽到用古詩、成語和典故介紹名勝古跡時,都知道其古文化淵源,聽起來興致勃勃。而韓國人聽了卻呆若木雞"。

韓國自古以來儒教傳統濃厚。年輕一代對儒教最基本的《論語》卻一無所知。儒教傳統成為空架子。學過"衣食足,禮節知"的韓國人,衣食足卻不識漢字。甚至出現歷史系學生去圖書館,連自己國家的朝鮮、高麗時代的古籍都看不懂的情況。

主張恢復使用漢字的人,批評表音字專用者患了文化封閉症,自己夜郎自大還覺得不夠,還硬要把病患強加給下一代,增加"不懂文化的殘疾兒"。

這場文化之戰在持續,何時能夠終結目前尚不清楚,最大受害者是正在接受教育的一代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01 , Processed in 0.0571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