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语文教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0 17:2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语文教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唐晓敏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可说是“篇本位”的教育。重视的是篇章的熟读和背诵,在熟读和背诵篇章的过程中,也就认识和逐渐掌握了汉字。“三百千”,以及多部经典,数十篇、数百篇优美的诗文烂熟于心,多口而出。这些作品中的文字怎么会不记得?不仅能够记得,也能够懂得,而且,按周振甫先生的说法,这懂是“立体的懂”,因为作品中的字词都有其上下文,其含义是具体的。因为采用了这种通过熟读和背诵来掌握汉字的做法,传统教育中,识字教育根本就不是问题。
    这本来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遗憾的是,自上个世纪初,学校的语文教育基本抛弃了这一经验,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理论,语文学习的重点不在放在篇章的熟读和背诵上,而是放在了“字词教学”之上。而且,即使是在小学的低年级,也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字或词,做到“四会”:会认、会写、会讲、会用。从此,汉字的掌握变得非常之缓慢。传统语文教育中,一年之内就可以通过熟读、背诵“三百千”而认识2000个左右的汉字,同样多的汉字,到了现代语文教育之中,两年甚至三年还掌握不了。
    语文能力的提高,关键在阅读。而阅读,并不需要“精确”地认识汉字为基础。不是说,每个汉字的字形都完全没有错误才能阅读,有些时候,连字音读错,都没有多大的关系。周谷城曾提出一种看法,他说:“识字不是文字教育的基本,而且识字与读书在心理上是根本不同的两种心理过程,甚至于会相互冲突。因为读书重了解意义,识字往往斤斤于形音的认识。读书时太重形音,则读不快,甚至于不易获得全篇意义。反过来说,一篇文中或一本书中有若干字不识,只须大意可懂,尽可以不去管他。”这是对的。杨绛就讲过,钱锺书小时候读书,把“呆子”念成“岂子”。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的。黑龙江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从小酷爱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连蒙带猜,把郁郁葱葱错念成都都(dūdū)忽(hūhū),把“恍然大悟”读成“光然大语”。“时光荏苒”读不下来,干脆念成“时光草草”。有些字的字形也弄错,如把舅舅的“舅”字写错。她说:“直至工作了大约十年以后,我在黑板上毫无愧色地写下了错别字,把‘舅舅’的‘舅’字的‘臼’写成自己的‘自’,被一个‘勇敢’的孩子当场‘抓获’,我才幡然醒悟。”董一菲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成就,得益于她早年的大量阅读。即使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她读了一些错字、甚至写了错字,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关系。阅读,可以说是语文教育中的西瓜,而字词只是芝麻。现代的学校语文教育,在多数情况下,把主要的经历放在了字词的训练上,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阅读能力需要阅读活动来提高,写作也需要有阅读的基础。写作时,需要有文章的积累,包括心中有多篇文章的“样子”。现代语文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字词的积累上,学生心中记住了篇章却没有多少,这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这就像,要盖一个房子,光有砖头还不行,还需要心里有房子的“样子”,限需要照着样子来盖,若心中完全不知道房子是什么样的,那么,即使是拥有了全世界所有的砖头,也没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10 , Processed in 0.0764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