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引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11:3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引言

王建华
引言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人类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发展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数以千万计高素质的人才和亿万合格的劳动者,是摆在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也就是说,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等基本素质,以及在这些基本素质基础上经过渗透、协调、统一而形成的综合素质。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核心来展开,来实施,来评价。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语文学科,同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更是至为密切。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终身学习已成为人的生存发展的必需。培养和提高广大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审美能力等等,使之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宗旨和基本目标。语文教育必须树立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
二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的改革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诸如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方法的更新、理论探索的活跃、教材建设的改革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应予以充分肯定。

然而,也应承认,迄今为止的语文教改并非尽善尽美。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的效益还不太高。吕叔湘先生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问题严重:“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现状固然有所改观,但也不容过于乐观,当代的中学生在阅渎理解和写作表达两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离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一点同样应引起语文教育界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和思考。
语文教学效益不高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在语言文字教学方面的失误。众所周知,学生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去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进而理解人生,把握世界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就是说,语文的最基本性质是工具性。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以往的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教学方面的失误有两种表现。其一,没有认清语文的基本性质,不是从语言文字出发进行教学,而是片面地强调思想性、文学性或知识性。这种偏颇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没有多少市场了。其二,片面强调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语文教学程式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词语解释、语法分析、篇章结构、修辞手段等等,条分缕析,不厌其详,但常常把这些知识从课文中游离出来进行抽象的分析,割裂了语言文字同作品、作者的现实联系,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些语言学上的概念和散乱的知识。


2#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11:31:02 | 只看该作者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导读

王建华
作者简介
王建华,1956年6月出生,江西东乡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教授。现为浙江教育学院院长。1978年2月―1982年1月在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获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4年12月在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就读,获硕士学位;2000年7月―2003年1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在职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主编《中国语言学大辞典·修辞学卷》、《21世纪语言文字应用规范论析》,合作出版著作、教材和工具书10余部。先后15次获得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陈望道修辞学奖等.

引言

第一章 语用学·语文教学·阅读理解

第一节 语用学简介

第二节 语文教学和语用学

第三节 语用学视野中的阅读理解

第二章 话语的语言意义

第一节 话语的不同状态

第二节 话语的形式意义

第三节 话语的结构意义

第四节 话语的关系意义

第三章 语话的语用意义(上)

第一节 语言意义与语用意义

第二节 话语的一般语用义

第三节 话语的突现语厝义

第四节 话语的色彩语用义

第四章 话语的语用意义(下)

第一节 话语的言外之义

第二节 话语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话语的主题意义

第五章 话语理解的主体活动

第一节 “黑箱结构”的探寻

第二节 语言能力和理解活动

第三节 语用能力和理解活动

第四节 主观态度和理解活动

第六章 话语理解的语境影响

第一节 语境和语境策略

第二节 外显性语境的影响作用

第三节 内隐性语境的影响作用

第七章 “语用学理论对语文教师的启示和要求

第一节 语用学系统观中的语文教学和教师

第二节 语用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后记

修订后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48 , Processed in 0.086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