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看,这就是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21:3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看,这就是语文
王维审
   一位朋友告诉我,我的一篇文章被某地选用为语文中考试题的阅读材料,经过出题人精心设计变成了一道分值为14分的“大题”。他把试题通过邮箱发给我,希望我也做一做那些题目,看看能够得多少分。我十分认真地把题目做了一遍,然后请朋友评分。他对照标准答案和赋分标准,经过精确计算得出了我的分数——6分。也就是说,我对自己文章的理解不及格。
  朋友说,你看,这就是语文。虽然作者考不及格,但是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考及格,因为他们受过多年的语文训练,都有很强的答题技巧。
  “训练“和”技巧“这样的词,很容易让人想起《庖丁解牛》中的那个庖丁。当文惠君赞叹庖丁的技艺娴熟时,庖丁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的意思是说,在最初刚刚学宰牛的时候,因为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全部是一头头的整牛。三年之后,经验丰富了,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并自豪地解说了自己“解牛”的技艺: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在他看来,“解牛”不需要去管整头牛是什么样子,只要凭着对牛体内部结构的熟练掌握就可以了。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好像颇有“庖丁解牛”的味道。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走的就是“举一反三”的路子:每个学期以几十篇文章为例,对整篇文章进行拆解、分析、练习,以强化学生循例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字句含义、段落划分、起承转合的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考查,也多是从细节处设计问题: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文中两次出现的某个词各有什么意义,某段和某段能不能调整顺序,某句话在全文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种近乎纯技术性的训练,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越来越像故事中的庖丁——只见枯燥的问题,领略不到整篇文章的美妙。然而,语文的人文性又要求我们必须看到“全牛”,那种把语文教学简单成纯技术的活儿,单靠钻到文章里去拆解段落、硬抠文字的机械训练,是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
  今天的语文教育,无论是教材的开发还是教学理念的顶层设计,无不透着一种浓重的理科味道,我们似乎一直在用教数学的方法来教语文。从中国最早的“准”语文教材《昭明文选》出现,到现在流行的专题语文,语文教材经历了“文选”、“单元”和“专题”三次递进式的演变。这种演变让语文的工具性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而精确,越来越像数学教材集中解决一个问题的设计思路。从教学理念上来看,语文似乎忘记了其“动态、无序列、无体系、内隐而模糊”的人文特征,而代之以“静态、有序列、有体系、外显而清晰”的理科意义,从而彻底丢弃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文正一步步被设计成逻辑严谨化、理解程式化、知识数量化、素养标准化的应试科目。
  当下,“技术”对语文领域的深度渗透,“十年磨一课”的教师技能培训模式,更是深刻影响着语文教学。面对一篇文章,老师们更愿意去猜测其中隐含的考试因素,更愿意去揣摩某一句话怎样才能解读地妙语连珠,更愿意去思考如何把美妙的文学意境拔高出政治意义;面对一堂课,老师们更执着于研究教学过程的起承转合,更热衷于对教学内容的反复打磨,更注重格式化的应试训练。语文,在这样的字斟句酌中变得毫无味道。我们似乎忘了,教学是艺术而不是技术。如果我们语文教师眼里都已没有了文章,而只是一道道的语文试题;如果我们留给学生的不是浓厚的文学素养,而仅仅是做题得分的技巧和方法。那么,语文还是语文吗?
  倘如此,我担心那位远古的屠户会指着遍地的肢体残骸说:“你看,这就是语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23 , Processed in 0.0864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