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朱永新教育书影录《教育的情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8 12: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匮乏时代踏实的行走者
                                                                      ——读朱永新教育书影录《教育的情愫》
王 军
读过朱永新先生很多的作品,看到《教育的情愫》这本别致的著作,眼前还是异样的一亮。
这是一本装祯精致的书影录。书中,朱永新先生通过355个页码、23万字、408幅图,系统地收录、影印了自己半生所撰写、合著、主编、译著的全部教育著作,并撰文详细介绍了33本专著、22本合著、5本译著、54本编著的写作经过及出版故事。朱先生博闻精思,专业勤奋,著作不仅深受读者之喜爱,也倍受国内外出版界之青睐,先后有“朱永新教育文集”( 10卷)、“朱永新教育文集”( 10卷,韩文版)、“朱永新中国教育文集”( 3卷,日文版)、“朱永新教育作品”( 16卷)、“朱永新教育作品”( 16卷,英文版)相继问世,其中出版情缘及相关修订情况,他也在书中一一作了说明。
“郁郁乎文哉”,120多部(套)论著密密融汇在一本书里,全景式呈现,那是怎样一种学术的繁茂!朱学勤先生曾说“思想史从来是也只能是文字记载的历史”,无疑,这本教育书影录,全纳再现了朱永新先生半生对学术、教育、社会及人生诸领域痴情不更、上下求索的过程,也深刻写照了他的博学、勤奋、执著、勇毅。我们生活的年代,“有用崇拜”已日渐泛滥,此时,所谓“著作等身”的成语可以不必重复了,“思想盛宴”的高调也可以让时光慢慢去窖酿,但这本书的发行,对研究朱永新、甚至质疑“新教育实验”的人,现实意义是不可忽略的,它可以观照到朱永新先生学术堂奥的整体风貌,了解他思想发展的全部历程。
书影录,或许是大家都不太熟悉的作品集结方式。笔者好奇这种书例,曾以“书影录”三字键入百度,希望搜寻一些同类的书籍,结果很不丰茂,仅有鲁迅先生的“书影录”(《鲁迅书影录》(孙郁著,2004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介绍得比较详细。看来,不是谁都能或情意出这一类书稿的。
当然,朱永新先生并不以著述丰厚而自矜。他在《教育的情愫》序言中强调“自己没有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倒是有一种‘慌张张’的惶恐”。他出这本“教育书影录”,旨在“想借这个机会整理与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学术道路”(《序》),“写这本书,是个梳理的过程”(《后记》),“想让自己放慢点脚步,等一等奔跑中落下的灵魂”。
一位有“灵魂"的学者!这正是许多人读朱永新常有的感觉。没有英雄的年代,大写的“人”,有“灵魂”的人,就是时代的脊梁。
作为一名官员,几十年来,无论身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朱永新先生都对自己念兹在兹的教育一往情深、矢志不移。职位越来越高,学者本色不变,依旧“割舍不下学术的情结”,为“在两条战线有成就”,他常常需要 “付出双倍的努力”。勤勉,或许是他最显著的学术风格。但与一般学者大相径异的是,朱永新先生又是“一个耻于著作等身而对社会毫无触动的人”。十多年来,他以一已之力创办“教育在线”网站,身体力行“新教育”,发起并领导了当前中国大地上最大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运动,他提出的“新教育实验”被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先生评价为“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行动的研究,推动了一种中国的教育风格的研究,它是一条鲇鱼,必将搅动中国教育这一缸水!”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谈到灵魂,此处不得不提及书中反复出现的“感谢”!
人生天地间,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写一本书,在后记中感谢一下师长、朋友、责编以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本也寻常。可笔者细读《教育的情愫》,发现作者感谢的人多达数百人,朱先生的“感谢”像一股股清亮的水流,又似一串串透明的冰糖葫芦,温暖了许多人的“辛劳”与“疲惫”。开始,笔者以为是作者人缘好、朋友多,加之“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书后面故事长,所以才有一个个要感谢的人。可读着读着,眼睛慢慢潮润:从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到曾帮助自己打印整理原书序言后记的博士生余国志,作者感谢的对象不分长幼、贵贱、远近,凡滴水之恩,总不忘涌泉以谢,新阅读研究所的朱寅年先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教育义工童喜喜因多次帮助作者审稿,因而在书中被感谢达10次之多。更为难得的是,“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作者对友人的感谢毫无客套的成分,自然如风行水上,真诚,由衷,没有功利。
从应试教育丛林中艰难杀出的“新教育实验”,从不少人的怀疑中蹒跚起步,又在持续的争议中奋勇前进,可谓一次教育长征,还是一次教育思想的长征,筚路篮缕的路上,不断有认同者加盟进来,也不断有畏难者黯然暂去,但只要参与过,朱永新先生就引以为同道,从不忘记。朱学勤先生说:“所谓思想史的长河,只不过是一条狭长的小溪。在这条小溪的两边,是望不见尽头的无字黑暗。一代思想者失踪,迷失在思想史这一边或者那一边的黑暗里,不会引起思想史长河的一声叹息。它连一个涟漪都不会泛起,不动声色地、熟视无睹地继续向前滑淌。”“新教育实验”这条河却不是这样,它纳新、念旧,充满温情。在介绍《走在新教育路上》时,朱永新深情写道:“这本书是新教育实验的纪实性文字,记录了我十四年间经历的新教育的人与事。书中的一些人物,有的已经暂时离开了新教育队伍,或者从过去的主角变成了今天的配角,但是新教育会永远记住他们。”他还说,“我知道,如果是自己一个人走,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再大的风险,我也可以不在乎。但是,现在我们是集体的行走,是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与我们一起行走,我必须对这个团队负责。”(《走在教育的路上》)
透过这些细节的文字,读者或许能明白,朱永新先生之所以有那么多教育理想的草根追随者,不惟时势使然,还因为有先生人格力量的存在。
“朱永新教育书影录”所介绍到的每一本书,作者是按照先文集,后专著、合著,最后主编、译著进行分类的,同类书按出版时间排序、由近及远,加以介绍。读者由上而下翻阅,时而如顺流上溯,寻找源头;时而又如拾阶而下,漫观风景,只是阅读中经常会遭遇一个词:“修订”。
是的,《教育的情愫》所“影录”的朱永新作品,不是每一本书都新著,不少作品常常是修订于前面的著作:如2010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大多是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朱永新教育文集》(10卷)的修订;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育之梦》是此前多种版本《我的教育理想》的修订;2004年才逐渐完善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是作者1992年苏大时期出版的《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一书的修订……
修订,修订,修订。
后面的文集或著作,建立在前面出版的基础之上,作者需要一一加以严谨的说明,“修订”就成了书中常见的熟词。但,请读者千万别误以为“修订”就是简单的再版、复制,更不可忽略这些“修订”后面所蕴含的精神的生长与演进!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环环相扣的“修订”,形成一组文化的、学术式、哲学的台阶,从而清晰勾勒出朱永新先生思想不断演进的方向、思维不断转换的轨迹、学术不断拓展的历程。
“修订”其实也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从最初填补当时国内“讫今尚无一本系统介绍我国教育科学成就的专著”空白的《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与贡献》一书,到后期慢慢完善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朱永新先生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综述也越来越中肯。正是因为原书内容不断得到增补与调整,相关数据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错误引文不断得到明晰与更正,论断不断找到新依据,评价不断吸收新成果,作者对中国教育史的梳理与把握才更为精准、科学。这种学术深耕的做法,对一班动辄开挖新渠、浅尝即止的学者而言,应该有所启迪。
捧读《教育的情愫》,有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朱永新先生最大的修订其实不是学术,而是对教育的理解及教育研究路径的选择。循着这条轨道,深入思考,我们或许就能回应“一个普通的灵魂到底可以走多远”的哲学命题!
曾经的朱永新先生是个纯粹的学者,大学三年级时,他即被选拔为未来的教育心理学教师,送往上海师范大学师从燕国材老师学习进修,后来还东渡扶桑学习了解异域心理学的发展情况及趋势。作为 “这个学科最年轻的拓荒者”,他“全程参与了中国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工作”,著有《教育学心理论稿》、《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等,如果没有后来的从政,他的人生之路将走得极为可测,“标新立异,自圆其说”、成高内一流心理学专家,应该是他朴素的人生梦想;一著扛鼎、藏之名山,是年轻的苏州大学教务长朱永新先生最大的学术追求。
以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身份介入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后,官员朱永新意识到, “出书”、“增补空白”这些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现实教育状况的改善,意义其实有限。“改革”、“改变”才应该是时代、更是教育最迫切的关键词。他在多本书中都提及管理大师约瑟夫·熊彼特在人生弥留之际说的一句话:“到了这样的年龄,我才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他发现,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改变一个时代尤其是教育现状的蓝图或利器,研究才最有价值。新世纪初,他写出了后来畅销国内外的另类教育名著《我的教育理想》,开启了人生的新时代。这本书的出版,也拉开了一场民间教育改革运动的新序幕。
从心理学、教育学、高校管理研究到教育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研究,从体制内教育决策的领导者到民间教育改革运动的发起人,朱永新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象牙之塔。饱读“朱永新教育书影录”,笔者以为,从一个纯粹的教育理论的研究者,转向为一个现实教育的改变者,其中推手除了行政的力量,应该还与朱永新先生对中国教育现状日益深入的了解有关、与他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交流的扩大有关,与网络时代信息流通渠道不断拓展有关。但根本的推手,不在外面,而在他内心与生俱来的教育情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民进中央老主席许嘉璐先生曾深情赞誉他:“没有最博大的挚爱,是难以创造性地把事情做得出色的。”
担任苏州市副市长后的朱永新,写作方向慢慢从纯粹的教育研究浸润到教育观察、教育评论、教育对话、教育建议、教育实验等领域上来,他立志“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通过考察教育制度的演变,梳理导致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探究解决中国教育现实问题的路径。”(《重启教育改革》)针对朱永新的转型,不少传统学者不以为然。在整理这本“教育书影录”的时候,朱永新先生自己也坦率地承认“这些年来的学术道路,总觉得有些 ‘杂’、有些 ‘浅’,总是随着自己工作的变动而寻找新的学术方向”,但他并不后悔,仍坚持“让学术为自己工作服务”,而且努力从更高的层面、以更为具体的教育实践,推进教育领域深度的改革。作为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他代表中国民进参与全国政协的工作,既不忘记教育研究,更不肯做花瓶,而是积极参政、议政,他说过一句学界至今还未完全重视的话:“人大的会议,不是秀场,更不是商场,而应该是战场。”担任六年全国人大常委、又正担任着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他比一般人清楚,中国政治层面的政策制定及表述,对教育实际现状的改善,意义多么巨大。“这里,是民生之战。这里的一行字、几句话,或许就会左右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朱永新先生充分利用既有的政治平台和学术影响,不气势凌人,也不妄自菲薄,认真思考,勤奋笔耕:其在全国人大、政协期间出席会议、调研、发言、建议等生活的内容,被集结出版为《我在政协这一年》、《我在人大这五年》等书。书中,他以一个民主党派成员的视角,见证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呼吁更多的力量参与、关心、理解一线教育的改革。要当好官员,又要做好学者,成本自然是巨大的,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酣眠之时,他已经坐在案头读书或写作,他说自己“最重要的思考与写作都发生在清晨。”
读《教育的情愫》,书读一半,人却常常发了呆,总想到“四大”、蔡元培、胡适、吴宓、李济、傅斯年、梁思永等名字……
因为新近还在静夜披阅岳南先生6卷本的《南渡北归》,一个个抖落烟尘的大师以及那一段被匆忙遗忘的沧桑辉煌,不断让笔者思索:什么才是知识分子真正的使命?烽火照京都,往事难回首。那一段岁月里,面对外侮内乱,政府手忙脚乱,老大帝国跌跌撞撞,而那一拨“五四”文化先驱以及海外学成归来的学人,精神是何等的昂扬,灵魂毫无委顿之状,他们高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旗,坚持自己的文化阵地,在民族最暗黑的黎明发出璨灿的光芒,一种渊停岳峙的风范,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世仰之弥高!今天,我们还有具备这种超拔文化自觉的学人?记得《南方人物周刊》曾在推出“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50人”时,采用以下标准评判公共知识分子:一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二是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三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静观朱永新先生的踏实“行走”,早就超拔在这三“者”之上了。
近十年来,朱永新先生研究他心爱的心理学、教育学已经很少了。“行动,就会有改变!”他主要的心思聚焦于一个又一个教育行动:如火如荼推进“新教育实验”,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到全国宣传和传播崭新的教育理念,用书信的方式与困惑的一线教师谈心,通过网络为应试教育中焦躁的中国父母撰写“新父母晨诵”系列短文……翻检他近几年出版的著作,除一些外译的文集外,几乎都和“新教育直接相关:《致教师》是50封与一线教师交流信件的结集,《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是他每年为新教育年度研讨会所做演讲的结晶,《教育的诗意》是他为新教育朋友写的序跋录,《教育的方向》是他与教育在线网站网友交流及利用网络了解民意的记录……   
北宋张载说过几句极有份量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著名的“横渠四句”。道统流传,知易行难,程朱以降,能扛起其中任何一句的人其实屈指可数。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辈,都是我们今天称做“大师”的人,其作为恐怕也未必能够当得起“为往圣继绝学”的任务。但我们自古就有富于雄心壮志的人在,历朝历代总有人奋不顾身为“横渠四句”这样的人生理想作注。
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先生在国内开展平民教育的本土实践,梁漱溟先生在山东进行乡村教育实验,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学校倡导生活教育,这些心系生民、以教育拯救自己国家的儒者、学者、实践者不仅丰富了中国民主教育的基本内涵,而且开创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参与社会理想建设的宏大时代。一百年后的今天,集教师、学者、官员于一身的朱永新,在既没有行政号召、也没有财团支撑的背景下,“周一至周五为政府打工,周日为理想打工”,领导了一场波及国内29个省,涉2246所学校、近220多万名师生的民间教育改革运动。他立足国内教育实际,脚步所至即是思想长跑落脚点、心中命题之所在,从教师个体成长到集体携手前行,以一脉挥之不去的教育情愫感染无数的教育志士;在一个信念匮乏的时代,他以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使一份有着灵魂与良知的文化自觉,弥漫在市井之上、街道之上、乡村之上,直至力透每一个有生命的角落……
浮华时代,“横渠四句”或许已经难以企及,但践行“横渠四句”的队伍中,肯定少不了朱永新和他团队的背影。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民族复兴的梦想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我们不缺坐而论道的思想者,但匮泛有思想、有担当、有行动的人;我们也不缺乏对社会的同情与悲伤,但匮乏精神的引领与灵魂的歌唱,更匮泛一种扶颠济仆的高尚情怀及对前行者由衷的赞美与呵护。
“新教育实验”实施十四年,有人将其和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教育部的新课程并称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三驾马车。国内外各路媒体尤以赞赏的心态热切期待并护航它的发展,《南风窗》杂志称其为分数教育一统天下背景下中国的“新希望工程”。然而,这项发之于民间的教育运动,在传统教育的眼皮底下烧得噼噼啪啪,体制内外却长期不声不响。相对于体制的高冷,2007年,学界质疑了一下朱永新的“野心”:华南师大博导黄甫全教授在致朱永新的公开信《必须警惕当代教育研究中的“浮夸”风气》中,批评他“吹牛吹得太大了”,黄甫全先生的批评当年还得到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大规模教育实验研究的局限性》一文的呼应,但这个批评也只是朱永新先生“新教育实验”摆脱“无物之阵”包围的一次死水微澜,一切再度归于平静。
所幸朱永新先生执著于他的教育“行走”,目光如炬。他在《教育的情愫》一书中说:“新教育是我的天命,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新教育而存在。”“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朱永新的“勇毅”和“笃行”得到无数基层学校和教师的热情拥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新教育实验”对改进中国教育特殊生态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校、团体、机关勇敢地走进“新教育”的行列。朱永新写作风格的转变也得到学界充分的肯定,许嘉璐先生为朱永新10卷本《朱永新教育文集》作序说,朱永新“尝试把深刻的思考、复杂的规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非刻意如此,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归根结底是对人民的爱。”“水鸫的宁静与歌声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它们安抚着心灵;果园、阳光及归来的牛群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它们温暖着情感。”(梅布尔·赖特语)
《教育的情愫》,是朱永新个人的教育书影录,也是当前对教育现状的实践性反思、对人性做出的深情追问,更是新教育行动从孕育到落地生根、发芽结果的草根群体记忆。该书帮助我们重温、回望走过的路和曾经的彷徨,寻找未来的路径,也时时在提醒我们:不能选择好走的路,只能走好选择的路,因为这世上本没有路。
                        2016.02.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9:13 , Processed in 0.55224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