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亮程:新疆捎话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6 01:0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亮程:新疆捎话人

刘亮程:新疆捎话人
作为新疆人,一直生活在多元文化之中,刘亮程很想弄清楚新疆的多元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他携全家从乌鲁木齐搬到菜籽沟村,想在村里做一个新疆的国学书院。

作者:本刊记者 陈莉莉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17-07-28
  上世纪60年代初,一个冬夜,父亲拉着母亲从甘肃逃往新疆。摸着黑,拼着命,随着人群,一路向西,“那里有粮食”。这场逃荒,带来了刘亮程在新疆的出生,决定了他“新疆人”的长相。然而,刘亮程的汉语写作超越了民族、宗教和地域,也拒绝成语和流行语,而散发着别具一格的哲学韵味。
  如果说上世纪末《一个人的村庄》的出版奠定了刘亮程在文学界的地位,随后有《在新疆》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有小说《虚土》《凿空》的写作,那么他再一次吸引人们关注,是因为他离开乌鲁木齐,在一个叫菜籽沟的村庄建了一个书院。他认为,与社会建立一种微妙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另一条出路。接下来,他会投入精力梳理新疆多民族之间的文化关系。
  对他来说,这场离开还有一个原因,即为了让自己的精神更好地活下去。他认为自己是那个扛着铁锹抬头看天的闲人。每个人都匆匆往前赶,只有那个闲人抬起了头,并认为太阳升起、落下是一天中最重要、最美丽的时刻。他说如果有可能,他最理想的生活是“坐在一棵树下,老去”。

  很多人
  菜籽沟村,位于乌鲁木齐300公里外,原本是天山余脉的一条鸟不拉屎的山沟,据说当年逃难的人们躲到此地,定居生息,种了漫山遍野的油菜,由此得名“菜籽沟”。在到访过此的评论家李敬泽看来,“菜籽沟”如“芥子”之微,但又包罗世间万象。
  新疆众多景色中,它不够美,交通偏远,隶属于昌吉州木垒县英格堡乡。在多民族混居的新疆,这个村里都是汉族人,且完整留存了汉族农耕文化。“这样的传统村落在新疆很少见”,因此在刘亮程眼中“别有况味”。
  据刘亮程的考证,清末、民国初期,汉族人一家一户从陕西、甘肃等地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在荒野上建房子、讨生活,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发现它,是在2013年的冬天。刘亮程工作室的主要业务之一是给地方做旅游文化推广,当时他受邀到木垒县。沿着天山边走,“走着走着一拐弯就到了菜籽沟”。
  刘亮程当时的感觉很奇妙,这个叫菜籽沟的村庄安安静静停在那里,好像在等人。“好多村庄跟着时代在跑,让自己跑得没了样子,到处都是新建筑,到处都是笔直的道路,甚至是柏油马路。”但是眼前的这个村庄恰好没被改造过,它保持着半个世纪以前,甚至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样貌。村庄的建筑也延续了从清代、民国到上世纪80年代前的建筑风格。
  “人在自然的一个小小角落,炊烟缓缓上升,从地通到天。”刘亮程有点心动。
  他找人了解村庄的情况。村里共400多个农家院落,只有100多户人家还在村中生活。大多数人家搬走以后,剩下的都是空房子。曾有村民将空房子当作烂木头来卖,一处空房子卖几千块钱。村里都是老人,年轻人在外面忙着生活,没有人回村,更没有人把孩子生在村里,老人也不时逝去,“这是一个只有出、没有进的村庄”。
  村庄呈现的这种衰败走向,让刘亮程有了想法。他与当地政府沟通,希望能把村庄交给他们去经营、打理。“由我们来收购民宅,当时的初衷是交给艺术家。”
  刘亮程申购了几十户民宅,很短时间内,30多位艺术家响应,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就这样做了起来。
  刚开始收购时,一户民宅不到一万元的收购成本,时间久了,再没有村民愿意以这样的价格成交。几乎10倍的价格增长,让刘亮程申购民宅的工作暂时停止。但是艺术村落聚集了几十位艺术家,20年前笔下的“一个人的村庄”变成了“很多人的村庄”。
  他说自己在这里找到了《一个人的村庄》里的生活,在城市里的那些年匆忙过活,这个叫菜籽沟的村庄重新搭起了他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他又听到了风声、鸡叫、犬吠,看到了苍蝇洗完脸后天使一般洁静地飞走,吃到了他一直就喜欢吃的土豆。木垒县的土豆在新疆的名声,就像新疆的哈密瓜在全国的名声一样。
  2017年7月的菜籽沟村,不时有重型拉土机、挖掘机往来于乡间的公路上,尘土飞扬。有负责这一片的建筑工人告诉记者:用不了多久,这里会有美术馆,会有一系列与艺术有关的建筑群树立起来。
  村民见到刘亮程会叫他“刘主席”,让他过来“喧谎(荒)”、喝酒,但也会一脸嫌弃地说,他酒量不行。
  见到不熟悉的外来人,村民会问,你们是来画画的吗?艺术家村落聚集的多是画家。也有村民家里经营了“乡愁客栈”,将写有“出售土牛奶、土鸡蛋”的牌子,挂在自家门前的树干上。牛奶不能带走,只能在房间里喝,村民们对于商业经营还没有很熟稔。
  这种艺术进村的文化现象,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多见。很多村庄被打造成知名景点,也诞生了广为人知的案例,比如说北京的宋庄。
  相比文字,新疆土壤上更容易滋生画作。刘亮程经常带着不同的画家进村,去看随风起伏的麦田。身处大自然中,美让他们抑郁、焦虑、遗憾,不停地抽烟,“因为太美了,画不出来”。
  新疆名村名镇保护建设也是国内一道风景线,名声在外的有吐峪沟麻扎村、博斯坦村、禾木村、白哈巴村、喀什高台民居等,都为少数民族村镇。“汉文化的村庄建设与保护在新疆还属空白,关注度不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村落要么自然损毁,要么被人为拆建而破坏。对历史来说,是一个缺憾。”

  一个人
  为什么不回自己的村庄?这个问题不止一个人问刘亮程。
  “那个沙漠边的村庄什么都没有”,它跟很多村庄一样,“跑”得连刘亮程都不认识了。
  很早以前,刘亮程就有回到村庄生活的想法。原有的村庄回不去,怎么办?他曾在一篇文章里为自己造梦:“就找一个村庄,悄悄做一个当地人。”刘亮程多次表达自己的文学观,文学就是往事,就是写梦。一个人的村庄,是他多年以后的一场梦,也是他造给别人的梦,孤悬着。
  他是在离开“黄沙梁”到乌鲁木齐工作后,才把放置了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黄沙梁”写出来,他形容那段经历是“稀里糊涂”。他稀里糊涂地写了本好书,稀里糊涂地考了个中专。“因为受到‘文革’的影响,这一辈子就没上过小学、大学。”
  刘亮程喜吃肉,有人曾劝他尝试少吃肉或“过午不食”,刘亮程拒绝,他说小时候晚上没东西吃,睡觉时就饿得在梦里找吃的。有生存能力以后,刘亮程白天去玛纳斯河捕鱼,晚上打猎,“再没那么轻易被饿着。”
  在刘亮程眼中,这个叫菜籽沟的村庄与自己早年生活过的村庄有着相似的历史,在一个特殊的背景里,人们背井离乡,一家一户来到这里,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不将就,庭院的建设依然保有汉文化的传承。“那么远了,文化还在管理着这个家、这个村庄。”
  刘亮程在这里开疆辟土,用另一种形式安置人生,不同于半个多世纪前,他的生父带着他的母亲从甘肃迁到新疆。
  生父是甘肃一所学校的校长兼团委书记,母亲是学校里的老师。1961年的冬天,为了充饥,生父带着母亲偷偷从甘肃迁往新疆。从甘肃走的时候,生父穿着一双黑皮鞋,到了新疆拉石头,很快那双鞋就变形了,但是生活依然难以为继。这时姨妈寄信过来说:她所在的村里能吃上大米。父母就带着他,赶往沙湾县沙漠边缘的村庄。村里除了一户哈萨克族、一户维吾尔族,其他都是汉族人,“这样的配置是新疆特有的现象,民族之间的民间交往层面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亮程说,多年后回过头来看,这条路跑得太远了,从甘肃城区到新疆农村,从原来吃商品粮,到在沙漠边缘的村庄立足。现在,他又携一家老小回到了村庄。
  生父去世得早,继父是“老新疆”。那时所谓的“老新疆”,是从清代就到村子里定居的家族。值得庆幸的是,继父还会说评书,经常说给刘亮程听。听着听着他发现,继父说出来的《三国演义》每次都不一样,就问继父为什么,继父就把《三国演义》改成了《杨家将》。“村子里还有会乐曲的人,用简单的乐器就有动听的乐曲出来。”
  就是因为那些评书、乐曲的滋养,刘亮程说,“这些汉族人再怎么活也活不偏了”。
  “一群汉族人在大荒野中落脚,一部《三国演义》就完成了文化教育。一处民宅建筑就保有了原来的文化传承。而有这些文化就不得了,那些汉族人西出阳关,他们保住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保住了自己精神深处的那一撮粮食。”
  评书、乐曲、建筑,带着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汉族人一代一代生活下来。这个历史瞬间,也给刘亮程带来了启迪。

  末 梢
  申购的民宅交给了艺术家。刘亮程自己则申购了村里的学校,打算成立以县命名的“木垒书院”,最初的规划是做培训,以讲课为主。多年的同事,也即后来的木垒书院副院长刘予儿听到这个想法时,其实心里是打鼓的。她认为刘亮程的写作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应该把更多时间用在写作上,如果做了书院,写字的精力自然会被分流出去”。
  这是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学校,与刘亮程的年龄相仿,占地大概70亩,曾经有小学,也有中学。学生到乡上去读书后,学校就空置了下来,曾经承包给村民,他们用来养羊。刘亮程花一年多的时间把房子收拾出来,“基本上没改变学校的原貌,为了让来寻找记忆的人有个念想。只是在房间旁边增加了一些建筑,比如玻璃房,让它具备了能满足现代生活条件的设施和供给”。
  大多数人,对于玻璃房的建筑是排斥的。在乡间的山沟里,玻璃房顶总要落上腐叶、尘土,那么意义何在?刘亮程认为它们才是这里的自然,是这里最应该存在的,玻璃和人才是闯入者。
  原来养羊的地方,刘亮程种上了花和菜,有草莓、南瓜、百合、薄荷、西红柿,还有土豆。夏天的时候,几乎每个来找刘亮程的人,都被他直接带到了地头,边掐菜递给他们,边说,“到处都是吃的,蹲下来吃吧,吃饱了再走”。
  刘亮程把家人都带到了这里,母亲、爱人、弟弟等。母亲的腿曾经受伤,走不了路。刘亮程把书院里的路修好,给母亲买了一辆电动轮椅,再请一位当地的村民辅助种菜。母亲在这处疆土中就有了一种自由感,她每天关心菜的长势,和种菜的村民磨牙,启动电动轮椅巡视,“时间长了,她的腿也能走路了”。
  有时候刘亮程就想,他是在把没有逃离之前的生活还给母亲。她在甘肃是一名教师,如果没有饥饿这个“媒人”,她现在应该也是生活在甘肃的一个学校里。
  在全国上下“保护传统村落”再造村庄的浪潮中,刘予儿对刘亮程的评价是,“他在这方面还是很敏锐的”,但对于很多村庄来说,保护与建设意味着“资本下乡”,而刘亮程与菜籽沟之间的关系,刘予儿用的评语是“乡贤回乡”。
  刘亮程说,他也希望以书院的形式在这个新时代里“西出阳关”;很多道理、困惑,“讲着讲着也就讲明白了。王阳明当年不也是这样吗?”
  历史上,如清代收复新疆后,官员和商人在战后的瞬息,生活稍有停顿时,会有自己传播思想的平台。“在这个汉文化的末梢地带,各种文化、文明杂居的地方,幸好有书院,才可以让汉文化真正到达。”
  新时代的书院在以自己的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和目光,比如举办木垒菜籽沟文学艺术奖,就将贾平凹、李敬泽带到了这里。
  坐了几个小时的飞机从北京赶到乌鲁木齐,再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到木垒书院,李敬泽感慨这个村庄的纯净、古朴,也在感慨:在古时,一个村庄就是一盏灯,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和外界、和中原、和帝都存在有效的文化交换,一个读书人,从这个村里走出去,走得天远地远,但最终,他会回来,他会携带一份增值的文化资本回到家乡。这曾经是一种自然的文化循环,就像叶落归根。但现代以来,这个循环被切断了,远处的巨灯召唤着,游子一去不复返,村庄承受单向的、无休止的流失,村庄成为出发之地,而非安居之地。“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根本命题,我们以为是无解的难题。菜籽沟是不是一种解法?我不知道。但是中国有无数的菜籽沟,却没有无数的刘亮程。”

  捎个话
  现实生活中,刘亮程对于读者来说,有时也是一盏灯。
  46岁的刘文军,在寻找一种参与社会生活的准剃度人的修行方式。按照他的理解,要有书读,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要有精神上能产生共鸣和震颤的人,要安静。
  木垒书院的微信公众号发了一则招聘会计的公告,刘文军留言问,“打杂是否可以”。得到“可以试试”的回复后,他从乌鲁木齐赶到了菜籽沟村。一路上,两旁的风景告诉他,他在向一个水量充沛的地方行进,植物的颜色渐深,好像是生命的痕迹。
  按照刘文军的说法,这次与刘亮程的面谈,是他窥视了后者18年的一个结果。他可以说出刘亮程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观点,偶有相差,刘亮程随即说出自己的原话,比如会纠正说“不是否定新农村建设”而是“新农村建设不应是推倒了重建”等等。他的藏书里,有刘亮程每部代表作品的首版,始于1999年。他的言谈中多涉及佛教、宇宙、星球等,刘亮程让他做书院的图书馆馆长,对他说,先把地球上的事情做好,图书馆的书很多。
  书院于刘亮程,如同道士要有道台,和尚要有庙宇一样,他认为,中国传统文人也要有一个道场。刘亮程在书院讲过“睡着与醒来”的课,他说:“这个村庄的文化睡着了,通过艺术让它醒来。”
  也有一个现实的问题,传统村落保护涉及很多利益相关方,而各方对有价值的东西在价值的判断上存在分歧,而且房子的申购意向来自与村委会的合同,合同是30年,那么30年以后呢?刘亮程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不管怎样,“它迎来了我们,我们努力地想把老宅子留下来,我们老了以后,农民也有自己的想象力,一切的变迁都是村庄的命运,谁也改变不了”。
  刚到村庄时,理想很大,但初衷也开始对接现实。“原来人在世间的问题,一亩地上都可以解决。但是现在厚土不厚,土地已没有能力解决人们的精神问题。乡村文化体系保护遇到了问题,所有的乡村问题最后都变成了政府问题。”
  刘亮程现在更多想把木垒书院做成一个国学书院。办在新疆的国学书院,主要是理清楚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同时去传承这些文化。“内地的儒学研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就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搞清楚这两千多年来,儒学文化在边疆,在西域沉淀下来多少,起了什么的作用;儒学文化和中央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又积累了什么样的经验。”作为一个新疆人,一直生活在多元文化之中,刘亮程说他很想弄清楚新疆的多元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在书院里,刘亮程重新读了《弟子规》《三字经》《堂吉诃德》等。“再读时,发现那么多的智慧都在里面了。”他也耳闻《弟子规》等近些年在内地的“走火入魔”,“有时候想想,它们已经冷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不可以热一下呢?”
  近5年的时间里,除了近期结集出版的散文集《一片叶子下生活》,刘亮程还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捎话》。历史背景是公元10世纪、11世纪交替之际,当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喀拉汗王朝和信仰佛教的于阗王朝之间,存在长达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宗教战争。战争中有一个群体很重要:捎话人。“就是传话人。不能写在纸上,只能在话里。这些话可能会遗忘,可能会丢三落四,而且一句话又做不了买卖,要有几十种语言,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两年看历史书最多,就想探求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想的。我现在对人类心灵的改变更感兴趣。(想了解)一个人群的悲欢、生老、改宗教之痛。”
  刘亮程说他有一个长项:能听懂风声。“能言不可言之言,是一个作家最起码的能力。历史是永远过不去的花,是一棵长青不老树,我们生活在历史的结果中。今天新疆人的生活就是1000多年历史的结果。所有历史事件的滋味,我们都正在品尝。”

  刘亮程
  1962年出生于新疆沙湾县,被认为是继沈从文、汪曾祺之后,当代作品最经典、最常销的乡土文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片叶子下生活》及长篇小说《虚土》《凿空》等。《鸟叫》《我改变的事物》《对一朵花微笑》《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多篇作品,入选内地和香港小学、中学、大学教材。现为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



对话刘亮程

新疆需要采风式的报道,更需要我这样的作家

  《南风窗》:除了已出版的《在新疆》、待出版的《捎话》有地域性以外,你的其他作品没有民族、地域的标签。你会特意为地域写作吗?
  刘亮程: 作家就是完成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走到他能走到的地方。我不会有意地去写新疆,我只会写我自己。其实,再大的圈也是一个羊圈,我只想做一个把头伸进风里的人。
  现在一些作家、艺术家到新疆来,只是在猎奇新疆。新疆是我的家乡,我感受到的新疆就是一个平常的家园。新疆需要采风式的报道,更需要像我这样的作家,把一个地方的安静生活告诉大家。我所有的文字都在告诉大家,新疆安静而温暖,生活的力量就在这里,这里有更大的世界,更大的生活。
  《南风窗》:提到猎奇新疆,你怎么看现在内地看新疆的方式?
  刘亮程: 新疆这块地方可能始终被两种目光关注:一种是中原目光,一种是边疆眼光。大规模的旅游会给中国人带来一个机会—站在新疆,回望自己的家园。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到了新疆,你就站在了国家的西北角朝东看你的祖国、山河、民族历史。这样一看,中国就大了,历史也就不一样了。
  当你站在阿尔泰山、天山回望内地时,你眼中不仅有长江黄河,还会看到额尔齐斯河、伊犁河、玛纳斯河;不仅有黄山、庐山,还会有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不仅有唐宋诗词,还会知道中国另外两大史诗《江格尔》《玛纳斯》,还有维吾尔族悠久的木卡姆诗歌、《突厥语大辞典》,以及哈萨克、蒙古族等各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等等。
  现在一些知识分子或者知识精英会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脑子里面是没有新疆,没有西藏,没有边疆民族。回望唐代时期,从上而下,从文人阶层到官僚阶层,再到国家上层,他们胸怀国家,奔赴西域参战,留下那么多辉煌诗篇,内心深处有边疆,所以,唐代才会有那么大的西域版图。
  《南风窗》:你曾经倡议汉语读者要多关注边疆少数民族作家的写作,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现实中有什么样的举措和进展?
  刘亮程:新疆地区几年前有了双翻工程,翻译的局面正在慢慢打开。但是也有把好的作品给翻译坏了的现象。不能为了赶时间,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物质工程。文学是情感艺术,是最中性的,即使在其他方面有分歧,在文学艺术欣赏上都没有分歧。就像中国人可能会烧日本人的车,但是不会去撕日本作家的书。
  我倡议读者不要把眼睛只盯上欧美、拉美那些国家的文学,其实在新疆有同样有价值的文学,它们被翻译成了汉语,是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民族文学,是另一种语言的另一种思维。当我用我的一本书呈现出我的新疆生活以及新疆事件时,我非常想知道用维吾尔语怎么呈现;当我写到了有关新疆的一个事件、一段生活时,我想知道哈萨克语是怎样表达的。我们需要相互倾听,相互看见。这几种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每一种语言都在表述同一个地方,但是表述得肯定千差万别。
  我生活在新疆,用汉语写作,但是还有那么多的作家,他们用维吾尔语、用哈语、用蒙语在写作。我曾经说过,假如汉语和维吾尔语都不相互阅读了,那么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现实。
  文学是人类的最后一个沟通后门。当我们用其他形式不能保持正常沟通,讲政治讲不通,讲国家法制讲不通,讲民族民间团体约定讲不通时,我们就坐到一个毯子上讲感情,这就是文学。大家都回到人的层面,把民族放下,把宗教放下,把文化放下,把政治观念放下,坐到一块儿讲人的感情,最后是可以讲通的。这就是文学的功能。
  《南风窗》:在新疆进行汉语写作,汲取营养的同时,有没有认为因为地域的特殊性,而失了自由?
  刘亮程:我在新疆写作,从未感觉到不自由。假如一个作家不具备面对一个复杂题材的能力,那么你最好别写作了。作家总是有办法动用各种各样的说法,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各种结构方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如果我们面对那样的一个题材感觉无话可说、无言以对,那么你就不要成为一个作家。作家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复杂时代、复杂社会、复杂人性,想方设法言不可言之事,呈现不可呈现的事物,包括禁忌。在新疆写作,我从来都是站在人的立场去写作,而不是仅仅作为汉族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57 , Processed in 0.0810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