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学问是一场痛并快乐的修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14 11: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学问是一场痛并快乐的修行
  读博士不等于做学问,做学问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快乐。事实上,很少有人天生就适合做学问,但选择做学问就得面对其带来的痛苦与折磨,这就是在智慧中经历痛苦,痛苦过后就能发现探究问题的本身会带给你巨大的满足与充实。
好奇心与主动性:钻研必备的非认知能力
  如果打算跟做学问长相厮守,好奇心与主动性是促使持续做学问的动力源泉。
  首先是好奇心,这源于对所做研究领域的爱和信念。有没有听完一场讲座,感叹之余还想问一堆“为什么”?有没有看过一篇论文,想立即跟作者交流心得体会?有没有脑子里跳出一个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的?这便是一种好奇心(某种程度上也可称为灵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是年轻的我们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因为我们年轻,思路比较开阔,因为我们还没有很深的研究功底,即使很大程度上源于“无知”但也容易触发新观点。
  我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档,存放着大量我临时起意的想法,其中可能是一个标题,也可能是一段思考,目前这个文档已经有3页,最早的一条是2017年9月19日记录“高考当日气候(下雨、气温等)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利用广西高考数据,匹配高考当日的气象数据”。对这些我会不断更新、不断存储,过一段时间在完成手头工作后拿出来看看哪一个想法更深得我心,同时又具有可行性,我便会挑出来实践。我和一些博士同学交流,大家经常感慨自己没有研究思路,我觉得一部分原因源于这种好奇心没有培养起来,而是只看跟自己研究相关的论文,导致自己的视野越来越窄。事实上,坚持看主流媒体的新闻,比如《光明日报》,每月会花大量的时间浏览期刊的最新文章(至少是标题),看《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摘选的文章,既会对本领域的研究趋势有所掌握,也能渐渐提升自己对研究问题的敏感程度,我自己就因此受益匪浅。
  其次是主动性,积极地想要做些什么这种人格特质或非认知能力,能够帮助应对读博中面临的困难和做学问中所遇到的坎坷。意识到主动性的重要性是工作的良好开始,因为你想、你想要、你想要做……都是从你的角度出发,这是你愿意持续付出努力的最好方式。主动性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负责,虽然导师某种意义上会对博士生负责,千方百计督促、甚至带着解决毕业发文,然而毕业后谁又会来督促呢?如果一个人不调动起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那等待着他的就是被筛选机制所淘汰,即使现在碰不到,未来也一定如期而至。
  更高一层的主动性表现为对自己关注问题的执着与坚持,并且希望在这些方向上获得导师的支持,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我见过好几位出色的博士生都具有这样一种特质。当然,这是建立在与自己导师的良性互动上,我很庆幸我的博导给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间(比如专项招生计划研究),并且给予很强的资源支持,让我能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主动性。
努力与“厚脸皮”: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我还想说两点,就是努力与“厚脸皮”,对于在天赋上比较优势不明显的博士生,只能靠后天的努力和用对的方式来努力来弥补。
  其一是努力。凡事都要努力,但我们有时无法想象优秀的人是多么努力。对我影响特别大的是我的博导和硕导,他俩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第二个到学院开始工作的(只要是不出差),我有一段时间每天7点半到学院学习,就看到他俩办公室的灯已经亮了,他们是我奋斗路上的两盏明灯。有一句话现在很流行:比你天赋高、更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做学问就要保持这样的努力状态与学术习惯。
  我的同门博士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本硕是语言类专业,现在做的是偏组织理论方面的院校治理研究,读博两年以来刚完成本专业的第二篇研究论文。在写小论文的过程中,她阅读了大量的英文文献,不断发现自己的新想法和观点被国外学者写了,以至于总是在不断地更新,因此研究推进的速度非常慢,有点儿沮丧。但是,我认为她在阅读英文文献的投入程度远超过大多数人,实际上她已经逐步掌握这一研究领域的历史脉络,在构建自己研究价值观和储备理论知识,所以我相信也期待她出的研究会是一篇精品。学术研究中努力不一定是立竿见影有回报的,但是我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就在未来的某一天。
  其二,是“厚脸皮”。在学术研究中,厚脸皮意味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意味着要去寻找支持自己做学术的资源,意味着需要不断推介自己的研究,也意味着向更多的人请教并让他们愿意教你。对于刚起步的博士生而言,研究不是自己闭门造车,而是去听多方面的观点、建议与批评,而好的学术批评通常非常尖锐。把自己的研究投递给一些学术会议,并且争取汇报机会,对于博士生而言是难能可贵的检验自己研究的机会,特别是那些高质量、小范围的学术会议,常常会给出非常精准、独到和建设性的意见,帮助自己完善研究。
  同时,这样一些公开的学术场合也是认识学术领军人物、优秀青年学者、期刊编辑以及优秀博士生的机会。能不能在这样一些场合去交流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样做会不会很功利?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建立在只知索取上的狭隘的思想。一个好的学术共同体一定是建立在知识共享、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基本信条上,优秀的学者一般都是乐于与别人分享的,在教育领域更是这样。交流学习让研究者可以进一步去学习从而改造自己,并在不断地学习与试错中认识很多师长和朋友,大家彼此可能没见过面,但一提到姓名和研究就好像老朋友一样,这才是学术圈带来的真正乐趣。
  (作者:吴秋翔,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9:08 , Processed in 0.0569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