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报刊研究:一个被忽略的“富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22 11: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报刊研究:一个被忽略的“富矿”
赵稀方、王杨

内容提要 继《小说香港》之后,赵稀方研究员又有一部《报刊香港》于今年问世。两本著作间隔十几年,但无论从题目还是内容上都有呼应和承续,《小说香港》旨在辨析香港的文化身份及城市经验,而香港报刊研究,是一个被忽略了的富矿。


赵稀方

   

    写作缘起


    王 杨:您在继《小说香港》之后,又有一部《报刊香港》于今年问世。两本著作间隔十几年,但无论从题目还是内容上都有呼应和承续。时隔多年,您写作《报刊香港》的初衷是怎样的?

    赵稀方:有人问我为什么写《小说香港》?我的回答是:博士论文命题作文。不过,谈到《报刊香港》,这倒确乎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的香港文学研究开始于1995年,《小说香港》旨在辨析香港的文化身份及城市经验。此后,我转向后殖民理论研究,原因是港台研究中屡屡碰到后殖民理论,聚讼不清,所以希望对这个理论进行彻底清理。后殖民理论相当艰深,国内翻译很少,主要依赖外文文献,所以“一入侯门深似海”,一直到2009年,《后殖民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才完成。其后,为将后殖民原典介绍进汉语世界,又主编了“后殖民经典译丛”(2014)。


    无论是文化身份、城市经验,还是后殖民理论,都是从文化研究角度切入香港文学的,其实我自从进入香港文学领域后,一直感到这一学科缺乏基础史料工作。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香港报刊多数收藏在香港,内地学者少有机会看到。因为做起来难度太大,我一直不作此想,但这毕竟是一个学科的致命之处,我一直牵挂于心。在2013年的冬天,我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研究香港报刊。

    报刊研究真是个苦差事,仅仅一个《小说星期刊》我就看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个刊物以文言为主,文白夹杂,看起来很困难,不过我以为这是一个被忽略了的富矿,值得挖掘,在《报刊香港》一书中,我专章讨论了这个刊物。看史料的过程中,我时时感到过于枯燥,常有罢手的想法。事实上,我在个人兴趣上偏于理论,喜欢思辨,不太看得上也不甘心把时间一直耗在史料里,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有次碰到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柳书琴,她说,做理论的人甘于做史料真不多见。我大概因为岁数大了,在学术上已经没什么功利心了,心境淡了,才有时间慢慢磨一点材料。


    王 杨:我记得您说过这本书的写作是从2013年开始,从开始写作到出版经历了6年多,从时间上就能看出创作的不易。这本书史料详实,通过对于报刊的细致考察,还厘清了很多有疑问之处,体现了实证精神。创作过程中,考据工夫是不是比较难的部分?

    赵稀方:《报刊香港》写了6年,但谈到查阅香港史料,那就更早了。夸张一点说,我查阅香港史料的地方遍布了全世界。2001-2002年,我在英国大英图书馆查阅《循环日报》微缩胶卷,在剑桥大学图书馆查阅W.Carlton Dawe1895年撰写的小说集Yellow and White。2005-2006年,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查阅到大量香港上世纪50年代美元文化的材料,当时写出了《五十年代美元文化与香港小说》一文,发表于香港《二十一世纪》2006年第12号上。2007年我在台湾成功大学客座一年,2012年在台湾东华大学客座一年,课余时间全在图书馆,系统阅读台港报刊。台湾与香港关系较为密切,很多香港报刊资料在台湾都可以看到。在欧洲,中国研究资料最丰富的是荷兰的莱顿大学,2008年,我在那里查阅了多种香港早期英文材料。我在香港的图书馆待得时间最长:香港大学创立较早,冯平山图书馆、孔安道图书馆等地特藏部藏有较多旧刊;香港中文大学创立时间较晚,且关注当代中国研究,因此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报刊资料比较多。至于内地的图书馆,我自1995年开始就系统查阅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台港藏书。报刊史料考证,的确是写作中比较难的部分,需要花大量的工夫,不过从材料出发,能够有新的发现,也是很让人兴奋的。

    我想举两个史料辨析的例子。一是有关于《循环日报》的,二是关于《红豆》的。


    文学史中关于香港文学起点的看法,来自于香港作家刘以鬯。刘以鬯1995年在《今天》第1期“香港文化专辑”上发表《香港文学的起点》一文,提出1874年王韬创建《循环日报》,同时创立文学副刊,以此作为香港文学的起点。刘以鬯说明,有关王韬创立文学副刊的说法,来自内地学者忻平的《王韬评传》。我查阅了忻平原书,发现他自己并未见过《循环日报》,创建副刊的说法来自于戈公振的《中国报业史》。再查戈公振的《中国报业史》,发现忻平遗漏了“光绪三十年”这个时间点。也就是说,戈公振所说的《循环日报》创立副刊时间在1904年,而王韬在1884年就离开香港,1897年就去世了。

    《循环日报》中国内地不藏,香港大学也只藏有部分微缩胶卷,所藏最全者为大英图书馆。我专门在大英图书馆查阅了《循环日报》的胶片,也查阅过香港大学的微缩胶卷,确认《循环日报》在创刊时并没有副刊。回想当年,自己大清早从剑桥出发,乘坐巴士赶到大英图书馆,在特藏室艰难地调节机器,东倒西歪地看《循环日报》胶片,心中已是惘然。


    《红豆》是30年代抗战之前香港最重要的报刊,可惜因为难以查阅,学界认识不清。《红豆》部分收藏于香港大学孔安道图书馆,部分收藏于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微缩胶片,但多处不清晰。我经过多处查询,互相验证,基本完整地掌握了全部《红豆》杂志。据此,对于《红豆》的种种误解予以澄清。

    文学史对于《红豆》的记载主要根据有两处:一是香港文学亲历者侣伦的回忆,二是香港报刊专家卢玮銮的记叙,但我发现,两者的叙述均不太准确。侣伦和卢玮銮都提到,《红豆》开始先由梁国英长兄梁晃筹办,然后由弟弟梁之盘接办。不过,何时接办的却说法不一。卢玮銮明确说,时间是“1937年7月15日”。这个时间肯定是不对的,因为《红豆》早在1936年就结束了。卢玮銮说:“直到1937年7月15日,梁之盘接编以后,就正式在封面标明‘诗与散文’月刊”,这又不对。《红豆》在封面上标明“诗与散文月刊”是四卷五期,时间是“二十五年六月一日出版”,即1936年6月1日。至于卢玮銮以在《红豆》上标明“诗与散文”作为梁之盘接任的时间,则并无根据。侣伦认为,梁之盘接手的时间在二卷一期,改版后的《红豆》“由上海生活书店经售”,这也不对了。《红豆》从由“各大书局报社”代售,改为由上海“生活书店”总经售的时间是三卷一期,而不是二卷一期。侣伦认为“这刊物的特点是不登小说,只登诗与散文”,这明显有误,《红豆》从一卷一期开始,就刊登小说,第一期就有小说栏,刊登了易椿年、良铭、林夕的三篇小说。事实上,哥哥梁晃创办、弟弟梁之盘后来接手这一说法本身也是可疑的,从版权页看,梁之盘一开始就是“编辑督印”,创刊号上甚至没有梁晃的名字。

    我的考证文章发表在香港《大公报》后,卢玮銮不但不以为忤,反而特意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樊善标给我写邮件,转达感谢之意。卢玮銮是香港最有名的报刊史料专家,如此有胸怀,让人感佩。

   

    香港报刊与香港文学


    王 杨:书中不同章节中,都有对于香港文学报刊上刊载“旧文学”的性质的讨论,不同于内地新文学对于旧文学的批评态度,而肯定旧文学是对于殖民的文化反抗和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工具。您特别谈到不要以内地现代文学史的眼光来看待类似的文学现象,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将香港作为另一种观察角度?

    赵稀方:今年是五四纪念100周年,有各种讨论五四的文章,我觉得,如果从香港角度看五四,会出现一个不同的角度。

    我们知道,五四运动包括开始于1919年的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两种,后者早在1915年《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就开始了,一般人对于两者常常混同,原因是我们较多强调两者的同一性。但在香港,两者却是分开的,这种分离,恰恰提供了一个反省内地五四的契机。

    从现有资料看,在五四爱国运动中,香港同样积极响应。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消息迅速传到香港,香港的《华字日报》等报刊开始大篇幅报道。5月中下旬,香港出现市民抵制日货的反日活动,他们在街上贴“罢用日货”的传单,还有学生手持国货雨伞游行。据陈君葆回忆,香港大学也出现了学生请愿活动,被校方劝阻,但他们仍然以“香港中国学生”的名义发了电文。1924年第1期的《英华青年》刊登了一篇邓杰超所作的小说《父亲之赐》,小说的主人公是五四时期一个卖国贼的儿子,从行文看,这个卖国贼应该是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三人中间的一个。小说由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构成,他为父亲的卖国行为感到羞耻,并为父亲赎罪。小说最后刊载了“杰超按”:“为‘五四’风潮痛恨曹陆章三人卖国而作,今登在本校季刊上。”这种直接表现五四的爱国小说,即使在五四时期内地的新文学中也不多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文化运动上香港却并没有呼应内地,而是呼吁保存中国文化,融合中西。《英华青年》初创于1919年7月1日,正是五四运动刚刚发生不久的时候。由周夏明撰写的《英华青年·发刊词》谈的是“新旧思潮”的“互相融合”。1924年7月1日重刊的《英华青年》发刊词谈的是中国传统的“抒性感怀”“联吟唱和”,并且强调不分“白话文言”。从两篇发刊词都可以看出,《英华青年》主旨并非在于学习西方文化、批判中国传统,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融合新旧东西,以成一种“文明伟大之学问”。

    重刊《英华青年》的第一篇“社论”,是由沈锡瑚撰写的《对于本志的希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香港《英华青年》与内地完全不同的问题意识。作者强调倡导中国文化的外部原因是针对港人崇洋媚外的风气,他批评部分港人“醉心于物质的文明,贱视祖国的文化”,“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当洋行工”,在这种情形下,“我固然很为各同学惜,但也极为我国前途危!所以我希望本杂志极力整理中国文化,作为中流砥柱,挽既倒之狂澜。”文章也提出反对“奴隶式”,然而它不是指所谓“封建”奴隶,而是指“媚外式”的奴隶,“社会上时有讥诮本港的学生是‘奴隶’式、‘媚外式’……的学生。这样羞辱我们,凡有血气,谁不痛心疾首?试问我们难道不是中国学生吗?他们为什么羞辱我们到这样田地?”

    在内地反对旧文化的时候,香港反倒借机召集大陆旧文人,促进香港的中国文化的保存赓续。内地文人聚集较多的刊物,是罗五洲创办的《文学研究录》。《文学研究录》封二“有志研究文学者鉴”云:“经学、史学、国史概要、西洋史概要、子学、文学、文法、作文法、小学、骈文、诗学、词学、尺牍、新闻学、小说、作小说法、修身,人人皆欲研究……”

    香港是殖民地,所处的历史语境与中国内地完全不同。在这里,英语是官方语言,中文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说,中国内地面对的是“封建统治”,所以需要文化革命;香港面对的则是“殖民统治”,所以需要维护中国文化。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五四”,是以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为主题的,就此而言,香港在文化上的反殖民倒是延续了“五四”主题的。

    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以“西化”为导向,批判中国旧道德和旧文化,这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然而,西方“现代性”的背后是殖民性,五四时期的“进化论”和“改造国民性”等命题,背后都是东方主义命题,这一向容易被我们忽略。我们一向以“反帝反封建”概括五四新文化,事实上从新文学来看,启蒙为主,“反帝”较少。现代香港对于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抵抗,可以让我们反省五四以来的文化激进主义所带来的问题。

    王 杨:1949年后的香港文学,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究竟有何意义?

    赵稀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晚清以来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从此一分为三,内地左翼文学成为主流;台湾则相反,为右翼文学所控制;惟有香港这个“第三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香港依然维持左右文坛二元对立的格局,纯文学及现代主义传统持续发展,传统通俗文学更得以“中兴”,这些都是内地和台湾无法做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香港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

    即以现代主义而言,从《诗朵》《文艺新潮》《新思潮》《浅水湾》乃至《好望角》,香港的现代主义译介和实践差不多前后延续了10年,其意义是衔接了1949年前中国现代文学的纯文学现代主义传统。大体而言,中国的现代主义起始于20年代李金发之后,高峰在30年代,延续至40年代,在1949年后停滞。《文艺新潮》的作者马朗、叶灵凤、曹聚仁、刘以鬯等人,则本身就是来自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他们既接续又发展了3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对于法国现代主义的译介。

    能够表明《文艺新潮》接续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事件,是《文艺新潮》一卷三期编辑的“三十年来中国最佳短篇小说选”。这一专辑重新刊登了沈从文的《萧萧》、端木蕻良的《遥远的风沙》、师陀的《期待》、郑定文的《大姊》及张天翼的《二十一个》5篇现代文学佳作。五六十年代香港已经在谈这些作家,早于1979年才译成中文的夏志清的《中国小说史》。

    王 杨:以前对于香港本土派的认识,限于也斯、西西一派,《报刊香港》的梳理有所不同,这对我们今天认识香港问题有何意义?

    赵稀方:学界在谈论70年代以来香港本土派兴起的时候,的确只以也斯、西西为代表,以《我城》为主要作品。《报刊香港》对于自《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至《大拇指》《罗盘》,再到《素叶文学》的本土派报刊线索做了详细梳理,并且追溯到了更早的1967年古苍梧编的《盘古》和1970年关梦南和李家昇编的《秋萤诗刊》。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以《诗风》《诗双月刊》《诗网络》为代表的新的不同类型的本土派。

    黄国彬的年龄与也斯相仿,他的文学观点所针对的主要是台湾现代诗,不过《诗风》首先提出来的主张,是回归中国传统,当然其最终的目标是融合古今中外。《诗风》的出场是相当奇特的,它最大的特色是将新诗与旧诗并列发表,连《诗风》自己都承认,这种做法是非同寻常的。“这种形式的诗刊恐怕并不多见,因为一般诗刊,发表旧诗便不发表现代诗,发表现代诗便不发表旧诗;新旧两体,互相排斥,势成水火。我们则兼收并蓄,让现代诗与旧诗互相冲击,希望冲击出真正具有新面目的中国现代诗来”。

    可以说,西西、也斯与黄国彬两派都是立足香港的,然而他们对于香港现代诗歌的建立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也斯、西西等倾向于建构本土化的香港诗歌,黄国彬等人则认为香港的长处恰恰在于它的文化开放性,能够汇聚融合古今中外。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与他们身份的不同有关。大致而言,《诗风》同人基本上都是港大的学院派,而也斯、西西同人差不多是以民间自居的。

    也就是说,香港本土派并非铁板一块,既有认同本土的一派,也有认同中国文化、融合中西的一派。这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辨析香港本土主义,是很重要的一条线索。

    王 杨:《报刊香港》在时段上至80年代截止,请问你对80年代以后的香港报刊文学有何看法?

    赵稀方:限于篇幅,《报刊香港》的讨论只到80年代。当然,80年代以后的香港文学报刊也在我的关注之中,并且是较为熟悉的一段。论及80年代以后的香港报刊,最重要的是《香港文学》,它1985年创刊,一直延续至今。今年上半年,我在《大公报》连载发表《从〈香港文学〉看香港文学》一文,旨在借《香港文学》概观80年代中期以后的香港文坛。


    50年代以来香港左右对立的文化格局,是二战以来世界两大阵营冷战的产物。及至冷战结束和中美建交,这种格局自然瓦解。徐速的《当代文艺》在1979年结束,《海洋文艺》忽然在1980年被终止,这个时间点并非偶然。右翼作家代表徐速和左翼文学代表作家阮朗,双双于1981年去世,富有象征意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及至1984年底,香港文学报刊大量停止,似乎已经走上了绝路,然而1985年《香港文学》的面世,开创了香港报刊一个新的时代。

    在《香港文学》创刊号上刘以鬯发表的“创刊词”中,刘以鬯强调了几层意思:首先要打破香港文学的商业化格局,建立严肃文学的平台;其次要打破香港文学的政治化格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左右对立,派别林立,而是要“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再次是香港文学的自我定位,它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不过不是普通的一部分,而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心。主编刘以鬯是香港文坛元老,资历深,成就高,能服众,因此他能够打破左右之分,团结各方人马。在《香港文学》上出现的,既有老三派:力匡、黄崖、慕容羽军等右派作家,侣伦、舒城、何达、夏易、海辛等左派作家,李英豪、昆南、叶维廉、戴天等现代主义作家;又有新三派,西西、也斯等民间派作家,黄国彬、羁魂、胡燕青等古典派作家,还有彦火、陶然、东端等第二代左翼作家。中老年作家之外,香港新一代作家也不断冒出,董启章、韩丽珠、谢晓虹、葛亮、周洁茹等年轻作家文学书写很先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香港文学》出现了各路作家汇聚的新局面。

    《香港文学》的一个与众不同的重要定位,就是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心。香港与海外的关系是天然形成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中国学生周报》,鼎盛时既有香港版,又有新马版、印尼版和缅甸版,印数也都相当可观。刘以鬯从一开始,就利用了香港这一特殊优势,他没有将《香港文学》局限于香港之内,而是以香港作家为经,延展到整个世界华文文学。

来源:《文艺报》2019年08月2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56 , Processed in 0.0614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