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言:做一个“晚熟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27 15:5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莫言:做一个“晚熟的人”

  作家艺术家过早地成熟了、定型了,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面对“诺奖魔咒”,八年来,他一直坚持创作,希望自己晚熟,使自己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更长久。
  最近,65岁的莫言出现在了网络直播里,与网友互动,“发福利”“抽奖”……弹幕里不时蹦出“可爱”这个词。正如他营造的文学世界一样,这一幕让很多人也感到一些魔幻。这其实是一场线上的新书发布会。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八年后,莫言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带来了新书《晚熟的人》。
  很多时候,读者似乎比作家本人更着急。莫言不着急。不着急动笔,不着急让心里的人物快速成长、成型。他在直播中说,《晚熟的人》里的人物原型,很多都是他的小学同学,“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一直延续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成长,在晚熟”。
  这本中短篇小说集由12个故事组成。书名来自其中一个故事的篇名。在这个故事里,莫言写了一个“在装傻过程当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的人。比如,他把几个人聚到一块儿,坐到桥上,挽起裤腿,把脚伸到桥下的水里。大家问他们在干嘛?他们说在钓鱼。于是,大家都说他们是傻子。
  “我觉得是我们这些看他们的人才是傻子,没有明白人家是在戏耍我们、在嘲笑我们。”在莫言看来,“晚熟”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在他老家农村,“晚熟”多少有点说某个人“傻”的意思,但“有的人是装傻,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会闪光的”。
  不着急的莫言也想做一个“晚熟的人”。“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过早地成熟了、定型了,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但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断变化,不断超越自我,这是难度很大的。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希望自己晚熟,使自己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更长久。”他说。
  莫言口中的“晚熟的人”,是“求新求变的人,是不愿过早故步自封的人,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希望不断超越旧我的人”。我们可以从他的新书中,看到他想要的“超越旧我”。他把自己写进了故事里:一个叫“莫言”的人,荣归故里后,看到的荒诞和现实。
  书中的“莫言”获奖后回到“高密东北乡”,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成为景点,每天有天南海北的游人前来观看”。
  “这部小说,我作为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这个作品中的人物,深度地介入到这部书里。小说的视角,就是知识分子还乡。”写作者莫言如是说。
  在他的“高密东北乡”,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有“红高粱”,还有“移动互联网”。在名为《红唇绿嘴》的故事里,他写了一个在网上卖谣言谋生的人,运营两个微信公众号,一个叫红唇,一个叫绿嘴,在网络上掀起滔天巨浪。“我觉得这12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过去的小说里面没有出现过的。”他说。
  作家莫言,通过故事里的“莫言”,审视他人,也审视自己。
  “我跟小说里的莫言是在互相对视,我在看他,他也在看我。”他说,这种关系就像是,“孙悟空拔下一根毫毛,变成了一只猴子。”
  直播中,评论家李敬泽分享他阅读莫言新书后的感受:莫言以前的小说没有这样的书写,这是“角度非常新的作品”,书里的那个“莫言”,构成了坐在这里的这个莫言的镜像。
  作家毕飞宇从《晚熟的人》中读到了两个不同的莫言。“在这部新作中既看到标准的莫言,很浓烈,油画版的。同时,我也读到了简单、线条版的莫言。莫言以前写小说不用线条,就是大色块往上堆。所以,我很欣喜:在老莫言之外,又跑出一个新莫言。”他说。
  写作的变化,“高密东北乡”的变化,源于“回乡”的那个人在变化,在“晚熟”。
  “我在高密出生、长大,若干年后回到了这里。变化的地方在于,我这个人有了变化。”莫言说,他和几十年前,甚至八年前都不一样了,“过去我仅仅是个作家,但诺奖为我作家的身份添加了复杂的色彩。”
  诺贝尔文学奖带给莫言的不仅仅是荣誉和肯定,还有压力和质疑。获奖后的莫言,曾疲于各种应酬。很多人担心,莫言获诺奖后迟迟不见新作,是否陷入“诺奖魔咒”?文学界流传着“诺奖魔咒”的说法,很多作家获得诺奖后作品急剧减少,很难再持续进行创作。
  莫言坦言,“诺奖魔咒”现象确实客观存在,因为获诺奖的作家一般都七老八十了,创作巅峰已过,但也有很多作家获奖后又写出了伟大的作品。“我能否超越自己,能否打破‘诺奖魔咒’,现在不好判断,但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正如李敬泽所说,《晚熟的人》最触动他的,“是那个叫‘莫言’的,贯穿始终。那个人,也获得诺奖,也是一个作家,既享受着盛名,也为此所累”。
  这种“累”,更多是来自作家本人,来自莫言对一个“晚熟的人”的追求。他在直播中回答一位年轻网友关于写作的问题时说,他现在写作举步维艰,“比20世纪80年代初的困难多多了”,因为“自己了解的文学越来越多,了解很多人曾经怎么写,就不该重复别人用过的办法;自己的积累越来越多,就不愿意重复自己已经写过的东西,可要完全做到不重复也很难”。
  不过,莫言仍然会坚持写下去,“就像田鼠一样扩大自己的地盘”。
  (本报记者 陈海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3:10 , Processed in 0.0852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