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教学如何重生? 刁生虎 (一)教学理念从以传授式为主转变为以探究式为主。 大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大语教学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活动。就教学过程观而言,要变“教材—教师—学生”的单向知识流程,为师生平等参与、信息共享和互动的过程。在这种理念下,每一个人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都是平等的,都是自由的和有独特价值的。 (二)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角色应有重大的变化:由台前回到幕后,由知识的“灌输者”、教学管理的“统治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辅导者,变为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学”中的“首席”。 (三)作品讲析从多而粗浅转变为少而精深。 在过去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家作品的讲析,传统的做法是偏多而粗浅。大多数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基本上是采取蜻蜓点水的办法,将教材上所有的问题都点到,但所有的问题都没有深入展开。 我们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大学语文讲法,采用少而精的讲法,即采用抓大放小的做法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做到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学习中,把几个重点内容讲深讲透,使学生确有所得,并能举一反三。 (四)讲解作品从以思想内容的分析为主转变为以艺术鉴赏为主。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一直把重点放在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和讲解上,而对艺术鉴赏不够重视。往往习惯于以狭隘单一的政治思维模式作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讲解过于重视作品的社会性和政治性,阐释流于空泛和程式化,忽视了文学的艺术审美。 我们要尝试以艺术鉴赏为重点。在讲解作品时,力求挖掘作品的艺术性,详细分析作品的艺术效果。南开大学的周志强先生提倡课堂讲授遵循由语言修辞分析(感染性情景)到文本意义解读(思想性情景)再到文化内涵阐释(社会性情境)的方式,应该值得思考借鉴。 (五)教学方式从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与“乐之”的桥梁在于“好之”,即兴趣,如何把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去学,乐意去学,是大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我们应该做如下一些努力:一是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结合现代高科技和先进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爱好,注意在讲课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把重要的知识点和关键词以投影的形式予以表现,而且经常选取一些有价值有代表性意义的视频音频内容在课堂上予以播放,在视觉上给学生以较大的刺激。 (六)考核验收从期末单一闭卷形式转变为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是在一学期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出一份试卷,所有学习这门课的同学集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考试,然后老师根据卷面答题情况判定分数。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弊端很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了考试方式的改革。将闭卷考试与课堂提问、专题报告、论文写作等方法相结合。其具体的做法是: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其中的平时成绩又由课堂表现的10%和三次小论文的30%组成。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避免了 传统考核方式的诸多弊端,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