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郝志军: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政策意蕴 来源:《教育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30 12:0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郝志军: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政策意蕴 来源:《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教材承载和凝聚着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知识、思想、观念、价值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教材建设事关国家利益,属于国家社会文化事务,必须由国家统筹管理。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主要特征是:反映国家社会政治制度性质,承载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传递主流和权威知识与价值,兼顾不同地域和学段学科的差异。在新时代,要努力推进教材作为国家事权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教材建设 国家事权 意识形态 基础政策
  如同教师是教育的第一人力资源一样,教材是人才培首要的、基本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是党和国家从事业发展需求和未来人才培的战略养高度所构筑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为此,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教材建设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
  一、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基本依据
  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承载和凝聚着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知识、思想、观念、价值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能给一个群体赋予某种身份,因此它常被用来形成共同观念、共同目标以及共同承担义务的观念。通过形成‘我们感’或群体团结感”发挥着建构群体身份、维持群体联结功能。对世界和社会的假定被特定的意识形态所包含,这种假定被公开表达,被用来形成群体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团结感和一致性”。深刻理解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内涵,就要正确把握教材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教材建设事关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最高利益,集中体现国家的权力意志。从利益的性质和影响程度上,国家利益有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潜在利益与现实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分。教材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物化课程,肩负着为国家下一代传承知识和价值观的使命,对国家利益发挥作用在一个教育周期是局部的、潜在的和短期的,但经过一定教育周期后,当各类人才在国家各行各业中服务的时候,局部利益就会转化为全局利益,潜在利益转化为现实利益,短期利益转化为长远利益。同时,教材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让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载体,承载着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质量与规格、路径与方式、服务对象与客体等的重要依托,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国家所需?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服务国家和社会?所有这些,直接决定着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决定国家育人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教材质量为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
  (二)教材建设属于国家社会文化事务
  教材建设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教材按照国家需要,精选了旨在促进人才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价值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通过教材的传播功能和辐射功能,使更多的人群受益,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教材知识谁来组织选择?选择什么知识编入教材?依据什么标准和政策来选择知识?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单单课程教材专家、学科专家个人或个别团体的事,更不是普通民众的事,而是国家的事务,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国家教材委所承担的事务。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地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人民需求期盼不同,不但要把教材建设纳入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范畴,而且要把教材的公共事务规划好、完成好。
  (三)教材建设必须由国家统筹管理
  既然教材建设事关国家利益,属于国家社会文化事务,教材建设就必须由国家统筹管理。国家是行使教材建设管理的第一权力主体,在教材管理体系中发挥领导、组织和督查的决定性作用。教材管理体系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构成。其中,组织体系主要明确谁来管理、谁来建设的问题。教材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参与建设和管理的人员较多,而且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领域和专业的教材数量庞大。据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2016年总共出版课本89001种(初版27337种)。其中,普通中小学课本 12154种,中专技校6580种,大专以上学校63258种,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教学用书等。[ii]如此复杂多样的教材类型和数量,必须从高更上位和层面予以统筹、规划与协调,这就集中体现在国家对教材建设的管理统筹问题。为此,国家专门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指导管理教材工作。一方面要强化国家的统筹管理和整体规划,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教育的教材特点,实行差异化管理,以保证教材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的有效运作。如这次出台的四个教材管理办法,就体现了对不同学段和领域教材的差异化管理:中小学教材国家事权的特点更加鲜明,着重强调“统”和“细”,维护教材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职业院校教材办法充分体现种类多、编写主体多元、实用性强、内容更新快等特点,强化全流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教材重点是要处理好规范管理和学术创新的关系,强调高校的主体责任;境外教材选用办法立足既要扩大开放、积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严格把关,坚持“按需选用、为我所用”。[iii]
  二、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主要特征
  (一)教材反映国家社会政治制度性质
  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材管理制度,教材总是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反映,无论是集权制国家,还是分权制国家概莫能外。如此,强烈地渗透着国家意识形态的教材,才具有理所当然的“正当性”或“合法性”,以便于对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控制,使国家的意志得以贯彻落实。韦伯指出,合法化的过程事实上具有认知和情意两项主要成分,即合法化的过程一方面借助其已客观化的意义赋予认知的效力,以解释机构的秩序;另一方面则借助其自然迫切的动机赋予其高尚的意义并将机构的秩序正当化。[iv]学校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与审核、教材的选用与使用以及评价方式,都是在这种正当的、合法性的制度中运作实施。所以,作为一种教育过程的实践活动,教材不能只作为知识的文本去学习,还要深入理解知识背后的思想价值观及其广泛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权力关系中去把握。
  (二)教材承载民族历史文化传统
  文化是教材知识内容的来源和依据。教材内容是从人类文化成果中进行选择出来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教材内容的核心部分,体现着显著的本土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精神。不同国家尽管有不尽相同的教材制度和选择标准,但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首肯和重视是一致的,因而各国的教材体着出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英国继承了欧洲中世纪骑士传统,渗透着“绅士风度”的精神风貌;法国崇尚自然主义,有着浪漫主义的特点;德国的守约、精细,彰显着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美国作为北美大陆的“拓荒者”,彰显了自由主义的风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年而不衰,为我国的教材提供了极其丰富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v]。我们教材建设必须加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永续相传。
  (三)教材传递主流和权威知识与价值
  任何国家的教材都把在社会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维护放在重要位置,把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作为主流或主导的知识观念加以传播,这是教材的意识形态属性所决定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更有价值,更有权威。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vi]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教学文本成为宣传和影响下一代合理合法接受主流和权威知识与价值的直接渠道和便捷方式“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课堂上,正是教科书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也正是教科书确定了什么才是值得传下去的精华和合法的文化”。[vii]
  (四)教材兼顾不同地域和学段学科的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很大,教材建设必须兼顾区域差异,坚持“国家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体制”,统一要求与灵活多样相结合,给地方和学校以空间和自主权,这既是尊重差异性和多样化,充分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编好、用好教材,也是更好落实教材作为国家事权的需要。在兼顾地域差异的同时,更要遵循规律,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对不同学段和学科领域的教材建设提出不同要求和明确规定。例如,中小学教材要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重点统筹设计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修订完善中小学教材编修基本依据,完善三科统编教材,增强中小学课程教材育人功能,夯实学生健康成长基础;职业院校教材编写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对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教材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及时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注重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普通高等学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修订、新编一批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同时,对于自然科学教材要提升原创性水平,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反映国际先进水平。
  三、推进教材作为国家事权的有效落实
  (一)把住教材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把住教材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是把住教材建设的政治关和质量关,把住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关和结果关,使人才培养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全面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整日学习和实践这些知识思想和行为方式,发展成为国家所期望的人,如此才能在未来承担起国家所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谁来领导就至关重要。教材意识形态的领导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质量、路径和方式,决定国家的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可以说,教材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体现和基本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教材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教材建设的领导权仅仅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教材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不断前进。
  (二)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第一,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教材建设要强化以下三个内容:一是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二是弘扬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三是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等思想文化内容的中华人文精神。[viii]同时,要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植根中国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第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建设必须倡导和引领主流的、正向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广泛传播正能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在信息网络化的虚拟世界中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感情感。教材必须以主流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来维系,必须有正向的、积极的网络伦理来维系,坚决抵制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信息,特别是虚拟的、虚假的、庸俗的信息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健康的网络环境。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育人是目的,技术仅仅是手段。
  (三)坚守育人为本、服务国家的初心使命
  服务祖国和人民是教材建设的职责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奉献祖国”是教育价值观的核心。[ix]我们要时刻追问: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儿去?也要追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教材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按照国家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规律育人育才 问题。教材建设承载着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和提高全民的素质的使命,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要深入研究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聚焦学生的核心能力,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要研究怎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研究怎样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真正体现教育工作者的本真使命。
      (四)完善中国特色的教材治理体系
  教材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材建设的国家事权落实、落地提供坚强保障;推进国家层面的教材管理职能向下延伸,健全地方和学校的教材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教材管理主体的职责;推进国家层面的教材管理职能横向拓展,成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材管理的有效合力,把教材建设的国家意志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样才能使教材建设才能真正坚持了党的领导和国家主导,更注重教材建设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性,进一步推进教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创新教育治理现代化。
 



  
杰拉尔德.古特克.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陈晓端主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8-169.

  
[ii]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编. 2017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58.

  
  
[iv] 参见焦炜,著. 课程改革的政治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71.

  
[v] 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人民日报, 2014?02?26.

  
[vi]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vii] 迈克尔.阿普尔,等编.教科书政治学[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4.

  
  
[ix]顾明远.再论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8(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09 , Processed in 0.0894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