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永新与他的“新教育实验”:理想主义者的远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15 08:2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永新与他的“新教育实验”:理想主义者的远征
《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朱永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88.00元
  时代呼唤适合中国土壤,具有中国智慧的教育理论,教育期待着“精神立国”。
  二十一年前,当朱永新先生发起“新教育实验”的时候,他或许连自己都没有料到,这场理想主义者的远征,一走就是二十一年。作为一场民间发起的草根实验,新教育缘何具有如此强大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又如何铸造了自己的传奇人生?我想,眼前的这本书,或许可以给出最好的答案。
  拜读朱永新的文字由来已久,时常感动于他的真诚与坦荡。在他众多的教育作品中,“新教育”是绝对的高频词汇。作为朱永新先生的弟子,我有幸亲眼见证并亲身经历了新教育实验二十一年的光辉岁月。先生温良敦厚,是千万一线校长、老师和家长、孩子心中敬慕爱戴的“朱老师”;先生心忧天下,是学界和媒体眼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人物”。看到新书封面上,先生大气坦荡的“标志性”笑容,顿觉世界清朗,脑海中掠过苏子的词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一书主体分为五章,以新教育实验为核心,结合朱永新的个人心路历程,从“成长的经历”“理论与实践”“参与的感悟”“学界的评价”和“媒体的报道”五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的一路“情缘”。
  了解朱永新的人,无不感佩于他对中国教育深沉的使命感与执着的担当精神。诚如已故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所言:“教育家既要勇于对规律进行把握,又要勇于对规律进行探索。永新先生正是有着这种教育家的担当。这种担当,就是高度的责任感,就是面对矛盾勇于迎难而上。这种担当,体现着胸怀、勇气和格调。”朱永新之所以发起新教育实验,之所以在这条理想主义者的道路上愈挫愈勇,渐行渐远,与他半生的经历息息相关。他在开篇便写道:“回顾自己从懵懵懂懂地对学问的自发热爱,到怀揣教育梦想把学问作为改革教育、改造社会、贡献祖国的自觉追求,我用近4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学问的教育学到行动的教育学的转变。”
  朱永新向来主张教师用生命叙事的方式记录生活,反思教育,他认为,教师应“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生命应保持一种“思与诗的状态”,从而实现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与超越。在本书第一章“成长的历程”里,朱永新便现身说法,以生命叙事的方式,呈现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半生经历:从习武学文的翩翩少年,到激情燃烧的执着青年;从追忆恩师教诲,到感念友人砥砺;从发起新教育实验,推动民间教育变革,到参政议政,以学术报效国家……最后,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宏大背景中,完成了对自我生命叙事的总结与升华。
  在生命叙事的过程中,朱永新的文字是朴素简净的,情感却是丰沛充盈的。特别是对父亲的追忆与思念,读之令人动容。“文革”期间,朱永新的父亲担任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星期天,他带我到他的学校去,我因看到校园里贴满了批判他的‘大字报’而惊恐万分,他却不动声色。他那如山般的静默与沉稳,让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镇定下来。”接下来,朱永新用了最美好的文字描写那个温存的夜晚:“晚上,校园里就剩下我们父子俩,这时我听到了父亲的歌声。他虽然不再操琴,但开心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唱歌。半夜里,我还听到了‘猫叫’,我呼唤父亲,他却开心地笑了起来。说是他在吓唬房间里的老鼠。我从此也学会了这一招,还曾经用猫叫来‘吓唬’我的儿子。”何其艰辛而温柔的岁月,在朱永新的笔下熠熠生辉,缓缓流淌。父亲如山,父亲赋予了少年朱永新最难忘的严爱与恩慈。朱永新坦言,少年的他,曾怨过父亲的过分严苛,因为自上学起,无论寒冬酷暑,父亲都会雷打不动地喊他五点钟起床练字,让他倍感痛苦,他在心底还把父亲比作《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而正是这种持久“残酷”的训练,练就了他“睁眼即起”的功夫,使他受益终身。朱永新说:“现在看来,这是父亲给我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两小时,一年就多了730小时,50年就多了36500小时,也就是多了整整1520天,差不多延长了4年多的生命!而且这是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生命!我后来的许多著作,都是在早晨四五点钟时完成的。”在外界眼中,朱永新是“超人”,本职工作已是忙碌万分,还能每天笔耕不辍,坚持几十年如一日,著作等身,成果颇丰,同时主持新教育实验,对一线老师关怀备至,为基础教育奔走疾呼。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原来这是父亲馈赠的生命礼物。如今,朱永新的父亲已驾鹤西归,而这份生命的馈赠已然化为绵长的思念,伴随他坚定而辽远的人生。
  纵观全书,生命叙事如一条绵延不断的精神主线,贯穿始终。在《理论与实践》一章中,汇聚了新教育的发展历程、理论构架、教师成长、卓越课程、理想课堂、完美教室等诸多新教育年会主题,几乎每个主题中都蕴含着新教育人真实朴质的生命叙事,从实践层面论证了新教育理论的合理性与适切性。在《参与的感悟》一章中,体现得更为直接。本章以时间为轴,以一群资深新教育人自述的方式,呈现了一组感人至深的生命叙事。如:“1999年:奚亚英的遇见”“2000年:李镇西的网络”“2002年:储昌楼的行动”“2003年:徐新海的故事”“2005年:陈东强的走进”“2008年:郭明晓的改变”……叙事主体既有普通教师,也有教研员、校长、教育局局长……作者何其用心,将一群曾经为新教育披肝沥胆的榜样人物集聚一堂,以鲜活的生命故事,邀请读者入场,共赴新教育的心灵盛宴。这群朴素而执着的新教育人,用生命写就的传奇故事,不仅是外在人生姿态的呈现,更是内在精神的追溯,它为读者呈现的,不仅仅是生命的故事,更是生命的气象,是一个个勇敢灵魂的远征。“新教育实验”之所以会发生,与朱永新之理想、境界息息相关;“新教育实验”之所以会前行,与万千新教育人之信念、行动息息相关。这一切,在本书中皆以生命叙事的方式得以呈现,为身处一线的教师读者群提供了最直接的借鉴。所以,朱永新与新教育人的生命叙事,其本质是反思,是对话,是对内在生命的虔诚观照与真实言说,是“内在精神的叙事”。正是在这样的生命历程追溯中,万千新教育人实现了自我对教育价值的确认与维护,从而于现实的困境中找到生命发展的朝向,以持续的教育激情与内力,坚守着新教育的信仰。
  教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的存在样态,直接关乎运行其中的生命个体的价值走向。在当下中国教育内卷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对教育本质的反思尤为重要。时代呼唤适合中国土壤,具有中国智慧的教育理论,教育期待着“精神立国”。诚如顾明远先生在本书总序中所言:“可以预见,中国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们的教育要向‘中国创造’飞跃,必然要首先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而不是‘言必称希腊’或者老是贩欧美的教育理论。”二十一年来,“新教育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朱永新语)。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团队勤耕不辍,始终将问题导向与使命导向相结合,以开阔的视野与胸襟,将教育理想植根于中国大地,植根于校园,植根于教师发展,“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理念所折射出的思想性与生命性自然交织,融合了当下中国教育应有的生命关怀与生命诉求。从这个角度而言,新教育实验无疑提供了一个面向世界,扎根本土的“中国创造”的理想范本。
  二十一年的新教育历程,要完整呈现实属不易。强烈的问题意识伴随着深刻的现实关怀,严谨的逻辑论证辅之以清新的语言表达,是本书带给读者的最直观感受。朱永新分别以“理论与实践”“参与的感悟”“学界的评价”和“媒体的报道”为标题,层层递进,为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新教育,提供了合理的阅读支架。“理论与实践”以历届新教育年会的主报告为核心,着重体现新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架构,使读者对新教育有整体全面的认知;“参与的感悟”则重在呈现新教育榜样人物的生命叙事;“学界的评价”和“媒体的报道”则融合了业内权威人士及权威媒体对新教育的客观评价,以观察者、访谈者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深度理解新教育的有效路径。
  无论基于哪个层面,读者都能通过书中娓娓道来的文字,去感受新教育这一“中国创造”理想范本的真实性与独特性。诚如“学界的评价”一章中,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的表达:“新教育实验不断开掘、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深入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方式,逐步完善了新教育的育人范式。与此同时,朱永新以他的实践哲学与美学方式,影响着学校,影响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彰显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谈到理想,朱永新曾这样描绘未来:“政治是有理想的,科学是有人性的,财富是有汗水的,享乐是有道德的。如果我们在未来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这些,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就是有力量的。”成尚荣认为,“这不是他个人的理想,而是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理想照亮下的教育理想,将个人的、教育的理想编织进国家的理想框架与愿景中”。而当下中国最缺失的,正是像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团队这样“扎根大地的教育理想主义者”。谈到新教育的价值取向——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尚荣将其归结于“价值大原”。他认为,新教育的价值大原十分“简单”朴素,内涵却十分丰富,其可贵之处,正是“让素质教育触及生活的主语与主体。……其一,生活是教育的主语。其二,学生是生活的主体。其三,幸福是生活的核心。其四,完整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前提与关键”。在谈到新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创新时,成尚荣将其归纳总结为“中国美学精神照耀,回归与变革相统一的实践哲学”,认为“新教育有种理论自信”“新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论解释”“新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论框架”。这些评价与观点,与顾明远对中国本土教育理论学派的期待遥相呼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05 , Processed in 0.0618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