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进去 记下来 用得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30 11: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进去 记下来 用得出
──在“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指导思想下的阅读教学研究
吉林省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 赵秀娟

作为“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阅读教学研究的一名实验教师,怎样摒弃旧的语文教学思想,探索出一条新的语文教学之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探索的课题。结合自己的实践,我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概括为“读进去,记下来,用得出”九个字。
一、读进去──朗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
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读有哪些要求,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读的目的性要明确。每次读都要有读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如教师的范读,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初读让学生边读边画出生字,等等。读的目的明确,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
二是读的层次由浅入深。要遵照读通、读懂、读透的层次循序渐进。读通就是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读懂就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并能边读边思,以思促读,熟知文章内容,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读透是在读懂的基础上选择重点片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之处。
三是读的形式多样化。语文课堂上要把充分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要使学生真正读通、读懂、读透,读的形式还要多种多样,如赛读、分角色读、小组读、表演读等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像一种调味汁给课堂气氛带来积极的效果,更能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上是读的要求,怎样能让学生真正读进去,在读中感悟呢?我认为“感”是对语言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基本特征。感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感性、悟性和灵性,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1.在读中整体感知。
读是感的前提,感知必须以读为基础。有时在课开始就范读,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并把课文读通、读准。在解决生字新词后,我又让学生细读课文,看看是否发现文章结构上的显著特点,从而理清文章的层次。这样,先让学生通过读从整体上感知,获得初步的感受。
2.在读中领悟。
感悟的悟性层面是在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其思,动其情,明其理,得其法。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精读、熟读课文。精读意在抓住重点词句来领会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熟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以至背诵。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时,为了让学生领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时我抓住“盯”这个关键词,让学生把“盯”换成“看”“望”等其它词读一读,在读中比较体会,从而领会“盯”这个词生动刻画出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一心想要葫芦的形象特征,最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本上朗读课文,进一步悟出种葫芦的人之所以一无所获是他只盯葫芦的结果。通过重点词句的点拨体会,使抽象概括的词语变成鲜活的语言形象,让学生在读文中受到感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挖掘其中的人文底蕴,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触摸到课文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形成独特的、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同时,在读中,学生沐浴着教材浓厚的人文气息,感悟着真、善、美。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我采用分角色读的形式,让同学扮演陶罐和铁罐,通过声情并茂的对话朗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铁罐的傲慢与蛮横无理,陶罐的谦虚与宽容大度,也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物有所长,物有所短,要正确看待他人的长处与短处。再如学习《掌声》一课,反复读残疾女孩英子说的话,体会到人是需要关心和鼓励的。一句真心的话语、一次热烈的掌声、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会改变一个自卑者的一生,会使他鼓起勇气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所以,我们要给予别人关爱,更要珍视自己拥有的关爱。
3.在读中启迪灵性。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更要在悟性当中开发学生灵性,因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个性的人。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着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揣摩的习惯,这样学生在质疑品评交流中就会展示灵性的一面。例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学生读麻雀的话产生了争议:有的人认为麻雀向来叽叽喳喳的,语速应又快又急,有的人认为麻雀与燕子争论不应像吵架,要有礼貌,读得缓一些,和和气气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有理说得清,不可太急,语言要自信、坚定,电视中的辩论赛就是这样。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灵性飞扬的场面。学生坚持己见,敢想敢说,标新立异。对此我感到很欣喜。
二、记下来──在朗读与感悟中丰富积累
朗读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要以读书促感悟,以感悟促积累。
1.以感悟促朗读。
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反过来更能促进在朗读中感情得以升华,学生会再次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如教学《我们成功了》,在学生了解到我国仅以一票之差失去2000年的奥运会主办权,而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2001723日晚最后赢得2008年申办权时,他们心中热血沸腾,在朗读“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时,几乎是挥舞着国旗,齐声欢呼直至最后激情未减,可见感悟与朗读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2.在感悟中积累情感。
“积累”并非单指文字符号的积累,在朗读与感悟中,学生往往也会把丰富的情感积存于心中,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美的风光与富饶的物产,学生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与热爱深深地留在记忆中,真的希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目睹那里迷人的风光。学习了《秋天的图画》,学生们不仅被硕果累累的金秋深深吸引,而且从心里由衷地赞叹那些勤劳的人们。
3.在朗读感悟中积累语言。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的基础,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无疑将把好词好句储备在脑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通过创造性复述等形式也可积累语言,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用得出──读、悟、积累的迁移运用
“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的思想,不仅仅局限在我的课堂上,更为学生们的课外学习拓展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1.开放阅读汇报体会。
广泛地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积累量。我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迁移到课外,这样不仅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每天我布置的作业中,常常留有课外阅读时间。同时我也推荐一些优秀文章、读物,让学生们“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通过读书汇报会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和大家交流。学生们常常各抒己见,表现自我,尤其是有别于他人的感受与体验,使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学会了读书,内化了语言。
2.拓宽空间丰富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仅仅局限于课本,语言积累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有一个丰富的大积累宝库,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积累。
首先,快乐积累,理解是基础。只有在理解之后,学生才会主动记下来。每周一、三、五是我班开放阅读积累的时间,我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在喜欢读的文章里挑选好词、好句记下来,把积累当成一种乐趣。“我阅读,我体验,我积累,我快乐”,这是孩子们的心声。
其次,强化积累,背诵是关键。针对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为了夯实语文积累大厦,让学生多背大有裨益,我们班级每天背名言锦句,背校本课程的优秀诗文,背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背成语,等等。即使是学生的精彩发言,我也主张让大家一起分享,并记下这是某某同学的名言。通过各种评价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
3.强化练笔学以致用。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外在体现无非是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读、悟、积累”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把所积累的,迁移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首先,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采用扩写、续写、仿写、写感受体验等形式,使写成为读的延伸和发展,成为感悟的升华。如学习《坐井观天》后,让学生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让学生仿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给予树》后,替陌生的小女孩给金吉娅写一封感谢信,等等。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滔滔不绝。
其次,捕捉练笔的契机,如一边领略粉妆玉砌的白雪世界,一边写下《2004年冬的第一场雪》;含着热泪走出电影院,我们写下电影《灿烂的季节》观后感;举世瞩目的雅典奥运会让学生们兴奋不已,于是我们共同抒发着《中国,我为你骄傲》;看着教科书上学生们乱写乱画的痕迹,我们写了童话《书的自述》批评小主人不爱惜书的行为……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文章,确实让孩子们的作文内容有血有肉、有情有感。通过互评、家长评等形式给学生鼓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日渐浓厚,写作水平大大提高。
总之,我和学生们共同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共同分享着语文学习的快乐,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着,我深深地相信,我们脚下的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05 , Processed in 0.1229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