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左手翻史书--韩扑(第三部分)与中学语文文言古诗有关的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4 12: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后世读书人把此表奉为圭臬,其最主要的原因却还不是诸葛亮文笔优美,或他此后取得过军事政治上巨大的成功,而是他竟然可以这么写,竟然有这样的话语权,一个臣子可以对一个君主以如此真诚的、教诲的语气说话。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7:57 | 只看该作者
第72节:阉党究竟代表谁(1)         
  阉党究竟代表谁   
  ——《五人墓碑记》的背后是明末党争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是只要受过义务教育的当代人几乎都读过的一篇文章。那里边讲的故事,粗看起来是这样的:魏忠贤把持朝政,迫害东林党,当他的爪牙逮捕深受苏州(当时为吴县)市民爱戴的周顺昌大人时,愤怒的众多市民与魏忠贤的爪牙发生冲突,打死了一个小角色,数日后阉党来镇压,5位市民出头,替大家扛罪而死。魏忠贤倒台后,阉党失败,周顺昌昭雪。为纪念死去的5个人,苏州人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
  
  这篇文章写得声情并茂,气贯长虹,言词激烈,令人读罢,不由得拍案而起,想说点什么。   
  想说点什么呢?坏人太坏,好人太好,新朝圣明,好人终于当道了。   
  张溥与复社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细看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和作者张溥的背景,可以发现,《五人墓碑记》中的这五位市民,确实是疾恶如仇、铁骨铮铮的硬汉,但在他们背后,其实还有隐藏角色在起着操控的作用。
  
  他们背后的这股势力叫做“复社”,复社的背后则是东林党。   
  张溥是复社的领袖。在苏州这场市民暴动之中,他并不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人,至少实质上不是这样。   
  复社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张溥又是怎样一个人?   
  这要从明末东林党的渊源说起。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但皇帝自己又干不动,只好让大学士(高级秘书)代其处理政务。这样,大学士日益成为事实上的丞相,但皇帝对大学士又开始不放心,于是培植太监的势力,让司礼监等机构分担一部分中枢权力,并成立了东西两厂之类特务组织作为太监势力的虎翼——
  
  这些设置,使得明朝政治成为始终笼罩在暗箱操作阴影中的秘密政治,朋党政治的温床就此产生——哪里有暗箱,哪里就会有朋党,这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发展表现出的铁律。明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理政,朝中的朋党失去控制,处于混沌争霸状态。万历二十二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黜回乡闲居,但他在东林书院中与高攀龙等人以讲学为名,品评国是,并与北京朝廷同党者互为犄角,形成了“东林党”。北宋欧阳修曾讴歌朋党政治,称“君子有君子之党,小人有小人之党”。东林党正是一个自诩“君子之党”的派系。于是,在明末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东林党的盘子越做越大(自认为是君子的人还是多),迫使朝中小派别联合起来,对抗东林党。到魏忠贤乱政时,太监的势力与他们勾结起来,联合打击东林势力,就此产生“阉党”——这个称谓是东林党人的蔑称,阉党自己对“组织”的认识是不同的。他们认为自己是“皇党”。东林党人的做法,则是以清议鼓动民意,借讲学培植队伍,借科举与幕府获取朝廷的官位。东林党人信奉的,则多为王阳明心学,重于清议虚名,而轻于实用效能,虽不至于轻言误国,但误事的例子却也不胜枚举,比如针对“辽事”(在辽东与后金的战事),就有很多争吵与交涉,其实是无意义的误自家事。
  
  张溥二十多岁时创立的复社,是东林党的外围青年组织,即所谓“小东林”。复社最开始号称文学社团,但却有自己的秘密政治金库。他们鼓动市民运动,形成舆论,对朝政施加影响,与阉党对抗。
  
  崇祯朝建立,皇帝干掉魏忠贤,并借整肃阉党之名,进行朝廷大换血。东林党人一时得势,奔走相庆,专心报复,但他们不知道,“大换血”后来成了崇祯的一种习惯,统共17年的崇祯朝,大学士换了50多个,其中大多不得善终——崇祯很快发现,东林党势力太大,根基太厚,于是培植温体仁这样的“非东林党人”和王承恩等太监来对抗东林。
  
  这时候,张溥已经成为东南士林领袖,朱彝尊《明清综》说他“一言以为月旦”:某个士人的归类是君子还是小人,仕途前程如何,只要他一句话就可加以翻覆。   
  所以,朝廷很快就开始着力剥夺张溥与复社的话语权,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整他。直到崇祯十四年,张溥人都死了,其“案”都没有了结。   
  苏州民变的党争背景   
  复社在新旧两朝都不得烟抽。这个事实充分说明:复社也好,东林也好,他们的锋芒指向,表面上是小人、阉竖,而实质上是皇权的独裁政治。东林与阉党的殊死斗争背后,其实是江南士子的分政要求与皇权的独裁现状之间的博弈。
  
  黄宗羲是复社的中坚人物之一。试看,他在《明夷待访录》中表达的政治理念何其明了:谁说你皇帝是国人惟一的选择!“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天下是天下人的,君主只是为大家打工的“公仆”。“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末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样的君主,这样的皇室,不要他也罢。“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只有限制独裁者的绝对权力,让皇帝成为虚君,而把治国之事交给能人、士人、天下人,才真正可以实现天下的大治。黄宗羲的主张,表达了东林党人的真实政治理念。
        
第73节:阉党究竟代表谁(2)         
  下面来看看苏州市民暴动的真实起因:   
  《五人墓碑记》中提到的“蓼洲周公”周顺昌,苏州(吴县)当地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东林党人,是东林党在朝中的一员猛将,阉党炮制的打击名单《东林点将录》中的重要人物。魏忠贤在天启四年,即着手从根本上彻底铲除东林党在朝廷中的几大支柱性人物: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和顾大章。他们都是魏忠贤一党的首要打击对象。天启五年,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在家的周顺昌与魏“周旋累日”,并把己女许配给魏的孙子。其间,他切齿痛骂阉党,被缇骑报告给魏忠贤,立即被削夺官职。魏大中被押送到京后,与其他几人一起被害死于冤狱,史称“前六君子”。
  
  天启六年,阉党对东林党新涌现的重要人物展开第二轮打击。周起元、缪昌期、黄尊素、周顺昌、李应升和周宗六人被捕,并在不久后全部被害死在狱中,这是“后六君子”。在抓捕周顺昌的过程中,苏州市民反应激烈,形同暴动,打死差官一名,连续10天拒绝使用天启官钱。事后,魏忠贤虽然能够杀死当日“为首”的5个苏州百姓,但东厂的办差官“缇骑”却就此不敢出京了——阉党感觉到了东林党在民众中的巨大煽动力,在地方官员中的道德感召力和顽强的高层反制力。
  
  阉党的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也不完全是惟九千岁马首是瞻的个人派系。阉党内部,有人对魏这种很愚蠢而且张扬的表演产生了反感。东厂缇骑不敢再出京,并不是怕老百姓,也不是怕复社的清议,而是极有可能害怕自己内部发生分裂。
  
  虽然得到了各地建“生祠”的追捧,但魏忠贤并不像一个真正的铁腕独裁者,而更像是一个事事出头、被当枪使的老大。   
  他连“教父”的作用也算不上。   
  所以,苏州市民暴动真正的起因,是东林党为皇权所不容,而直接起因,则是阉党出头镇压前后六君子,却被人把矛盾嫁接到市民身上,激化了苏州市民对朝廷重敛盘剥的不满情绪,从而形成了骚乱。其实,明朝皇室对东南地区的盘剥,不独天启一朝,在万历年间即已经非常严重,到崇祯朝也未停止。李自成打破北京,进皇宫一看,发现了大量的皇银,这与国库里的空头形成对比。皇上的小金库怎么起来的?正是派太监、亲信到各个富庶的地方(如苏州),逐年聚敛来的。要知道,这些项目,都是在国家正常赋税之外的,是叠加于其上的。所以,从士人到市民,人们对这种非法的“官匪”行为极其愤慨。
  
  阉党的背后是皇权   
  可以这样说:阉党之所以能够存在,不是因为有魏忠贤,而是因为有皇帝,真正的大旗是“皇帝”二字。虽然天启皇帝只是一个木匠,但他所处的位置,正是这一“小人之党”的利益寄托所在。
  
  以魏忠贤的个人来说,除了狠恶、无耻、自大之外,实在没有什么精深的算度。   
  天启皇帝驾崩,年轻的崇祯即位,从这期间魏忠贤的束手待毙,就能够看出魏忠贤的手段实在有限。天启朝那些精密而且狠毒的政治操作,显然多半不是出自他的脑袋。少年朱由检进宫,单枪匹马,魏忠贤竟不能动他分毫——很多人说,魏忠贤走到九千岁这一步,其实就是到头了,不可能干出谋朝篡位的事情,因为他终究不过是太监。其实不然,以魏忠贤当时表现出来的政治能量,他要做点废立的事情,想通过整掉朱由检换上某个像当年天启皇帝那样的幼主,自己做事实上的皇帝,难道是不可以做到的吗?
  
  可问题的关键,恰恰是他做不到。在天启的丧礼期间,魏忠贤曾经与兵部尚书(阉党)商量针对朱由检的对策。可人家说什么呢?   
  现在要动手?时机还不成熟,我慢慢观察一下吧,应该不会有事的。   
  魏忠贤,九千岁,你这把老枪让人烦了,该退役了,以后不要再参与我们的核心操作了。   
  事实上,在天启死后,所谓阉党的幕后大佬们,就已经开始在将自己与魏忠贤的政治联盟加以切割,着力于拥戴新君了,只不过他们没有明白通知给老魏。   
  外廷的联盟名存实亡之后,魏忠贤能够赖以一搏的,还剩下东厂直属的武装。然而,以魏忠贤的胆识与气魄,没有人给他开方子,他又是不敢也不能贸然动作的。   
  就这样,崇祯一步步稳固了自己宝座,一层层扫清了魏忠贤的外围之后,一举出手,不用一兵一卒,就除掉了魏忠贤和客氏。   
  成全崇祯安全着陆的,其实正是当初与魏忠贤结盟的那些“阉党”大佬。   
  就在崇祯要一展身手之际,情况突变,崇祯没有搞清阉党的本质,由于对魏忠贤一党的清算操之过急、打击面过大,局势失去了控制——   
  因为,东林党介入了。   
  有必要指出的是,这时候的东林党,已经开始变质。当年的前后“六君子”,确实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一时之选的精英,但他们都在与阉党的肉搏中玉碎。遭受沉重打击的东林党,放低了加入的门槛,一大批以“生存术”和权术见长的职业官僚、传统政客加入了东林的高层,使东林党成为一个急于夺权、报复的利益集合体,而不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集合体。同志变成了同党。
  
  崇祯皇帝这个人,生平有三大支柱性格,一是多疑,二是权力欲极重,三是急躁。   
  他刚刚践祚,政治上到底缺乏历练,急于求成,现在,突然得了东林党人的无形“鼎力支持”,掌力陡强数倍,便更加不计后果,轻言杀黜,制造“逆案”,罗致“阉党名单”。把前朝的实权人物一网打尽、前朝政举一概否定的做法,实际上只对东林党有利,而损害了崇祯本人皇权的根基,破坏了皇权稳定需要保持的朝局平衡。
  
  等到崇祯省悟,再想回头调和鼎鼐时,铁案已经铸成,要津已被占据,很多严格讲不是阉党的“保皇派”也被打击。   
  皇上有了一种被假手杀人的感觉。   
  以崇祯的性格,他当时的暴怒与孤独感可以想见,不过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又不能立刻就此发作,只好记恨于心,徐图清算。这也正是促使他后来不信任廷臣,动辄对中枢大加清洗甚至任用温体仁与鄢懋卿这样佞臣的重要因素。
  
  张溥不是阉党,但他曾为了搞掉温体仁,通过复社动用政治黑金,向崇祯身边的太监行贿,把公开身份不是东林党的周延儒运作进了内阁。周搞掉温体仁以后,投桃报李,重新起用东林党人。他后来的被杀,就有崇祯帝对他真实后台有所察觉的缘故。
  
  东林党有意在制造“逆案”和撰写《明史》的过程中,拔高了魏忠贤,其真实用意正是要用魏忠贤这个“大笼子”装下前朝的权臣们,先来个一锅端改天换地,再浑水摸鱼。   

  东林党与《明史》关系何在?原来,明亡后,清廷在设馆修史的时候,曾延聘前复社大人物们出山。黄宗羲为保持晚节,加以拒绝,但他却派了自己的门生全祖望出面,去参加《明史》的修纂,期间涉及明末的部分,就对党争的情况加以处理,加入了东林立场和褒贬色彩——针对“阉党”的清算与打击,到那时才算告一段落。
  
  清朝人总结明朝亡国原因说:“明朝之亡,始于朋党,成于阉竖,终于盗贼,南渡继之”(《南疆逸史》),此言非常确切。比如,南明成立后,党争不灭反炽,清议挑起内耗,结果连半壁江山也不能保全。但在《明史》之中,却看不到这种思考,因为参与编纂《明史》的人,已经不能以置身事外的高度,来处理这段史实与教训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7:19 | 只看该作者
第70节:“空城”是计还是略(1)         
  “空城”是计还是略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默契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首次北伐受挫,安排各路人马退回汉中,正待自己抽身之际,不料,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在城外几十里处,诸葛亮急中生智,兵行险招,玩了一手“空城计”,把司马懿吓跑了。
  
  在正史中,孔明见街亭败绩,北伐受挫,战局已经对己不利,于是迅速撤回汉中,并没有再空耗军力。而曹魏方面,大都督曹真见已经打退蜀汉,也没有苦追。当时,司马懿更是远在宛城一线,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街亭或西城。《演义》为了贬低曹真,并强调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最大对手,硬是把司马移位到了街亭前线。其实,司马懿是在后来才顶替曹真出现在对蜀汉前线的。
  
  其实,“空城计”也有其说法来源。《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注里,记有一段郭冲讲的小故事:“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史学界称其为“郭冲三事”,后边还有郭冲的“四事”和“五事”。这个郭冲是诸葛亮的粉丝,他讲的故事都是盲目推重孔明的。这一段“郭冲三事”的情节,更是于史不符、于理不合,十分荒谬。当时就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把他围住不就完了?
  
  连现在人也明白,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司马懿不会愚蠢和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这事情肯定是虚构的。问题是,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   
  原来,《演义》中司马懿的这个举动,符合了他的身份与目的。他这次出兵,在曹真和郭淮看来,并不是帮他们,而是来抢功劳的。司马懿此前在上庸干掉孟达,已经立了首功;到街亭就破了马谡,并先郭淮一步,取了列柳城,这次头功也被他得了;如果在西城县,司马又捞到一个大的,拿下了诸葛亮,他就算全功了。
  
  下头的仗还怎么打?   
  司马懿功高震主,又抢了曹真的全部功劳,曹氏能放过他么?   
  司马刚刚从被贬的状态中恢复,立即便立不世全功,曹氏将没法安置他,司马的下场可想而知。所以,司马需要诸葛亮继续存在下去,就像《演义》中诸葛亮特地在华容道放过曹操一样,这是一种权术。司马需要在与诸葛的对垒中,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培植势力,而不是一上来就跟草包曹真争功,那样只会再次贾祸。
  
  所以,《演义》中“空城计”之后的章节中,感觉到曹真对自己不满的司马懿,处处让着功劳给曹真,自己则一再谨慎谦抑,胜则不求全胜,只要一步步小胜;败则避免大败,实力必须保全——套用眼下网游的攻略,司马懿其实是把诸葛亮当成了供自己练级、打装备的BOSS。
  
  为将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按正常的战争逻辑分析,出动十五万大军,前后方圆百里之内的虚实,都在大军哨探耳目的监视之下,否则司马懿敢到处乱撞么?何况,司马是非常狡猾的老狐狸。
  
  诸葛城中的虚实,应该都在司马的算度之中。   
  所以,兵临城下时,他“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是在看孔明耍猴戏的丑态,而心里笑他。次子司马昭初生牛犊,不明进退的秘要,偏要替老爸点破。司马懿嫌他年少轻狂,所以才要“教训”一番。诸葛亮见司马懿竟被自己“吓退”,也觉意外,硬撑着得意炫耀一下。
  
  在罗贯中笔下,这样用心的细节,前后一定会有相似的小故事照应一下,作为提醒(此即“草蛇灰线”)。前面诸葛亮一战而擒夏侯楙,却不杀他,而是放了他,成全他“戴罪立功”,继续瞎指挥,那是因为诸葛看透了夏侯。如今空城之下,司马放过诸葛,让他继续带兵(诸葛若被干掉,蜀汉统帅必然换成魏延,因为当时蒋琬太年轻,姜维也还是无名鼠辈),这是因为司马已经通过马谡和孟达的下场,看透了诸葛。
  
  《演义》对诸葛搞掉孟达,也有明笔表现。历史上,孟达错判形势,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写司马懿将起宛洛之兵对付自己,不过宛洛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自己有充分时间准备叛乱。而《演义》中,这封信变成了诸葛亮写给孟达的,摆明了是孔明在促使孟达误判形势。更妙的是,这二人的书信往来,被司马懿截获了,当时司马的表现是“感叹不已”,它对于孔明因小失大,因私废公的做法,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后面,司马懿做了两件事,一是在陈仓布置了郝昭,算定诸葛会来(正史上却是曹真的功劳);二是回到朝廷,向曹睿奏道:“今蜀兵见在汉中,未尽剿灭,臣乞天下之兵并力收川,以报陛下。”这是在要军权,立刻便被曹魏嫡系的尚书孙资制止了,称只要曹魏谨守边境,让敌人“自相残害”,吴、蜀可以不战而胜。
  
  曹睿“大悟”,马上就威胁性地问司马懿:“此论如何?”司马懿的野心被看穿,只好说:“此乃公论易安之理也。”此后,他就再没有提过类似的要求,而且一直在装孙子示弱、保持实力。
  
  总之,罗贯中在“空城计”前后所塑造的诸葛与司马的策略对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二人的性格所带来的不同人生选择:一个是强出头,一个是有意示弱。诸葛亮在蜀汉内部是强势,在对曹魏时,蜀汉却是弱势;司马懿在曹魏内部是弱势,但曹魏对蜀汉却是强势。司马不愁胜仗,却要担忧自己的处境;诸葛不愁自己的地位,却缺少胜仗为国家打开局面。相比之下,司马懿的处境更难一些,所以他的应对也显得更聪明,对后人更有借鉴价值。
        
第71节:“空城”是计还是略(2)         
  《演义》中的“空城计”虽然是虚构的,但在战史上,却有很多使用“空城计”战术而成功的案例。   
  据《左传》记载,楚国令尹子元为了立功篡位,于公元前666年发大兵去攻打郑国。楚强郑弱,郑文公在危急时刻,采纳谋士叔詹建议,将城门大开,让百姓任意出入,以为迷惑。楚军统帅子元见状,不敢贸然进入,便扎营等待时机。这时,风传郑的盟国齐、宋、鲁等的援军将马上到达。子元害怕腹背受敌,连夜撤兵。为防止追击,楚国军队撤离时,故意将军营帐幕原封不动,留在原地。待郑国探知楚军已全部撤走,方知面对的楚军营垒,原来也是空营。此战,双方空城计对空营记,都是
“无招胜有招”。   
  西汉时,汉朝与匈奴交兵,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匈奴也发现了李广,急忙上山摆阵,观察动静。李广的部下非常恐慌。李广低声指挥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的。现在,我们继续前进。”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吃草。
  
  匈奴大将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休息。匈奴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却慌张引兵逃了,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又据《资治通鉴》记载,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三月,有农民军孙恩起兵谋反,攻打到海盐城,时有晋将刘裕扼守海盐。刘裕兵少,但他巧用计谋,夜里在城中放倒旗帜,隐藏主力,次日天明,大开城门,并叫一些老弱在城墙上候着。孙恩军见状上前,问“守将哪里去了”,老弱们说:“已经连夜逃走了。”于是,孙恩军争相入城,被刘裕奋起伏击,孙恩军大败而逃。
  
  又如,唐朝时吐蕃强盛,一度攻陷唐的边城瓜州,守将王君焕战死。张守圭接替战死的王君焕,正在修筑城墙,敌兵又突然来袭。张守圭备战不足,情急之下,让将士们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饮酒奏乐,若无其事。吐蕃怀疑城中有备,不敢攻城就退兵了。
  
  这些使用“空城计”奏效的战例,无一例外,都是在遭遇战的情急之下,无可奈何而采用的“没办法的办法”;对手也必须是对我方虚实不明,或心中有鬼,怕蚀老本,或干脆是乌合之众。只有这样,才能够用假象迷惑住对手。
  
  而像司马懿这样特地放对手一马,以作为自己要挟军权砝码的,在战史上也多有案例,其主角也无一例外,都是野心家,比如桓温、刘裕、安禄山那样的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6:57 | 只看该作者
第68节:孔明为什么必杀马谡(1)         
  孔明为什么必杀马谡   
  ——看看《失街亭》的前因后果   
  罗贯中在《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记载得非常详细,而且把曹真、司马懿的一次攻蜀汉不果,诸葛亮派军对峙也加以敷衍、夸张,算作了一次,这样一共凑齐为六次。《演义》记载之详,给人感觉好像诸葛亮单独统军与曹魏打了很多年仗。其实,这全部的五次大战,都集中发生在公元227年到234年之间,几乎年年作战。但蜀汉通过战争所得到的军政资源,要远远小于其发动战争所损失的资源。
  
  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是一个关键人物,只要他一出镜,就一定要有战争戏可看了,至少也是舌战群儒或与周瑜之间的“豪门恩怨”。在刘备驾崩,蜀汉平定南中之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丞相祭起《出师表》,率领大军北伐曹魏的关陇地区,这就是《演义》中“六出祁山”的第一出。
  
  诸葛亮这次出兵,是他独自统兵与曹魏正规军之间打的第一仗,意义十分重大:成了,可以光复汉室;败了,蜀汉恐怕很难再有光复希望。当时曹魏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蜀汉的人口和军力(不能算刚刚平定的南中“蛮夷”)只及曹魏的十分之一,因为连年用兵,青壮年人口更少。诸葛亮深知蜀汉输不起,所以,他采取了正面推进、稳扎稳打的战略,而否决了汉中守将魏延“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险招。
  
  史载,此次战役,诸葛亮用赵云、邓芝的疑兵引开了总督魏国西路众将军的大都督曹真,利用正面进攻,击败了安西将军夏侯楙,围攻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响应,但曹真命大将张郃在街亭迎击诸葛亮的前军马谡部。张郃以逸待劳、军锋甚劲,发起反冲锋,马谡军以步军为主,抵挡不住,退到山上固守(步兵对抗骑兵,必须借助地势),正中张郃下怀。他立刻截断山上水源,于是大破马谡,致使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休整。三郡之地得而复失,叛乱者全部被清算。
  
  诸葛亮从此次北伐中掠回了一些人口,其中包括后来的蜀汉大将姜维。   
  这是史料上平铺直叙的记载。   
  而《演义》中的描述,则将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前的小战斗均夸张为大获全胜,而街亭失守则是由于司马懿的半路杀出和马谡的指挥失误(导致失守的直接因素)。诸葛亮前面的战果宣告崩盘。
  
  小说的意思,表面上是诸葛亮误用马谡导致功亏一篑,实际上却是说明一个道理:诸葛亮在战略上是失误的,是他出兵祁山,才导致此次战出兵失去了突然性的。所以,魏国夏侯楙败了还有曹真、郭淮,曹真、郭淮败了还有司马懿,各路大军可以源源不断上来封堵;而蜀汉这边粮道不畅,只宜速战,攻下魏国大城抢粮食,所以街亭一失,便导致完败。此外,《演义》中是马谡去守街亭,而正史上守街亭的却是曹魏一方的张郃。
  
  下面,扑从史实角度,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战略失误究竟在哪里。   
  按说,这一次诸葛亮北伐,确实是利用了颠覆曹魏、复兴刘汉的一次天赐良机,不过这一良机的关键人物不是诸葛亮——   
  第一个关键人物:三姓叛将孟达,时为曹魏新城太守,驻扎上庸。   
  孟达最初是刘璋部下,后来叛变作为内应,迎刘备入川。刘备得势后,派孟达出镇蜀汉国防线中段的上庸地区,并让干儿子刘封与其共同统军,牵制孟达。关羽败亡,刘封、孟达坐视,刘备因此准备清算二人。孟达嗅觉灵敏,又领本部人马叛刘降曹(刘封回益州后被杀)。曹丕重用孟达,为其加官晋爵,让他担任新设置的新城太守,仍镇守上庸地区。
  
  过了几年曹丕死了,魏新君曹睿不喜欢孟达。孟达于是又主动给蜀汉的诸葛亮传信,想挟其部下数万人和上庸要地“叛回”蜀汉。   
  上庸处在魏蜀吴三国交界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时,如果诸葛亮能够采纳魏延的计划,奇袭长安,自己带兵歼灭曹魏的关陇兵团,同时,孟达率军响应,直扑宛城、洛阳,则半壁江山将不复为曹魏所有。如果,此时东吴再趁火打劫,曹魏不亡也难。
  
  第二个关键人物,汉中守将魏延,此人已在汉中经营多年。   
  魏延在汉中积极筹备北伐关中,对于曹魏在关中的虚实,掌握得十分清楚。刘备死后,蜀汉多年不兴兵,所以,曹魏的关陇防线几乎废弛,子武谷中也无兵驻守。当时,长安方面的主帅还是无能的夏侯楙。魏延的奇袭计划,是建立在这个情势之尚的,故而有很大成算。为将者,必须知己知彼。所谓知彼,不仅指敌人的虚实,还有在战争中我方必须面对的客观环境,如天时、地形、居民、物产等因素。看魏延的计划,他做到了这一点。看诸葛亮的表现,则这方面的准备一点都没有做,还要越级指挥——他的平推直进,跟曹魏打遭遇战、消耗战,使得蜀汉丧失了大量的时间。对于缺粮的蜀汉军而言,时间是最重要的作战资源。
  
  诸葛亮过于考虑自己北伐的正义性,以为大军一出,曹魏官民很可能望风归附,加上孟达一闹,虽然是自取灭亡,但也足以令曹魏内部大乱,所以,他否决了魏延的“险招”——何况在个人关系上,魏延因为是刘备亲兵出身,是老兄弟,与代表荆州士人团队的诸葛亮向来不对付。
  
  结果,诸葛亮既否决了魏延的计划,更毁掉了孟达带来的机会。   
  他与孟达有私仇。前面关于《三顾茅庐》一节中,我们知道了孟达攻占房陵时,杀了诸葛亮的姐夫、大姐全家;后来,孟达又反到曹魏去,所以,尽管诸葛亮深恨孟达,但又没法干掉这个滑头。如今,孟达自己送上门来,诸葛亮遂将计就计,安排了一手除掉孟达的毒招——
  
  孟达跟与其辖境毗邻的魏兴太守申仪势同水火,诸葛亮便暗地派了一个叫郭模的蜀汉间谍诈降到曹魏。郭模借机会把孟达准备叛变的计划泄露给了申仪。申仪借此大做文章,要揭发孟达。孟达听说此事后,改变了原定计划,准备提前起事。当时,都督魏国荆襄前线众军的司马懿极为冷静,他知道此事后,马上给孟达写信,揭露诸葛亮的图谋,并主动表示:自己认为孟达是冤枉的。孟达接到信后,犹豫不决。此时,司马懿兼程倍道,急行军到达上庸,将孟达包围。孟达到这时还蒙在鼓里,跟诸葛亮书信交涉呢。结果,司马懿攻城,已经赶到上庸附近的蜀汉、孙吴援军坐观成败,孟达城破被杀。
        
第69节:孔明为什么必杀马谡(2)         
  复仇心重,使得诸葛亮失去了一大强援;自以为是,又使诸葛亮失去了袭取长安的宝贵战机。第一次北伐在战略上的两大失误,使得蜀汉的正面北伐作战已经处在一个必败的大背景之下。
  
  因此,蜀汉前军到达街亭时,魏、蜀双方的胜机都已经逆转到了一个拐点:马谡之军,到此已成强弩之末,在宿将张郃的冲击下,宣告崩溃。   
  诸葛亮的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他意识到自己的牌已打完,迅速撤回汉中,避免了进一步损失。   
  回来,诸葛亮就把马谡杀了。马谡很倒霉,他只是诸葛亮要为战略失误找来的替罪羊而已。他的临战指挥不见得高明,但也没有《演义》中写得那样愚顽不堪。街亭之败,有马谡临阵失误的成分(主要在于不知地理,这也没办法,因为街亭在曹魏境内,马谡对此地的了解肯定不如张郃),更主要原因,是以当时那支蜀汉军的状态,已经是强弩之末,无法与魏军一战了,与好不好“纸上谈兵”更无关系。
  
  此次北伐失败,蜀汉气沮,周围的观望势力纷纷倒向曹魏,影响十分恶劣。诸葛亮自贬三级,又斩杀马谡,这才有所交待。所以,马谡的死就成了必须的步骤。   
  不久,诸葛亮再度北伐,“平推”战略不变,只是进攻方向转为陈仓。不料,曹真和郭淮已算到他将来陈仓,而且意识到陈仓还是蜀汉军队补给能力的极限,便在此处筑城,令部将郝昭守把。蜀汉军到此果然又成终点,数万大军围攻一个仅有数千军民守卫的小城,竟不能攻克,粮尽而退。
  
  在第一次、第二次北伐中,诸葛亮军事能力的欠缺、操控大局能力的不足表露无遗,他的失败是“庙算”的失败,而且也注定了北伐不会再有成功的可能。马谡的败亡从这一点上看,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补充一句:《演义》中的曹真十分愚蠢无能,司马懿的突然介入成了曹魏扭转败局的关键。在正史中,此战役发生时,司马懿主要的任务是铲除了孟达,确保南边的孙吴不敢动作。所以,司马懿攻灭孟达并对有关人等加以清算后,就马上回到宛城老巢。很快,曹魏征东大将军曹休在石亭被孙吴伏击,全军溃败,幸亏司马懿等军维护及时,魏国的南方战线才幸免崩溃。
        
8#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6:21 | 只看该作者
第65节:曹操和曹植谁是“凶手”(1)         
  曹操和曹植谁是“凶手”   
  ——杨修之死是为了谁   
  在《三国演义》之中,杨修之死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事件:到底是曹操嫉贤妒能杀害忠良,还是因为杨修参与了曹丕、曹植的嫡嗣之争,导致曹操不得不杀了他?或者,两个因素兼而有之?
  
  最后的这种可能是近来比较流行的提法。曹操既讨厌杨修比自己聪明,更忌讳他参与嫡嗣之争,于是杀他。倒好像杨修是个必死的人。其实,这种提法本身就是避重就轻和稀泥的——
  
  正史上,曹操是很细腻的人。他虽然杀人如麻,但处理每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是综合多种考虑的,不过,一定会找一个最主要的动手理由。   
  比如,祢衡虽然讨厌,但因为祢衡没有实质性危害,所以曹操不自己动手杀他,而是让他去别人那里“寻死”;华佗试图借自己的医术要挟曹操,曹操毫不犹豫就把他杀了;马腾是曹操的政敌,但若马超不造反,曹操也不杀马腾;吕布害曹操很惨很狼狈,但若刘备不提丁原、董卓事,曹操也不想杀吕布;孔融做文章讥讽曹操,但若他不与孙、刘手下的士人书信来往、称兄唤弟,曹操便不至于动了杀心。
  
  对于杨修,曹操也是由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导致他寻机将其除掉的:曹植拿杨修当成了自己的挡箭牌、牺牲品。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在这些关键的情节背后,都要总结出一些教训和智慧。在杨修的问题上,罗贯中的看法是,曹操本就是个讨厌被人“理解”的人,而杨修更是不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肆无忌惮去捋虎须,结果自寻死路。
  
  在《演义》中,罗贯中这样塑造曹操阴鸷的性格:他杀了吕伯奢全家,当着陈宫的面,说“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当时,陈宫就被他吓跑了:不跑早晚死于此人之手,因为自己窥见了他的内心世界。曹操邀刘备煮酒论英雄,用龙比喻他心目中的英雄特质:“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吐雾兴云,翻江搅海;小则埋头伏爪,隐介藏身;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秋波之内。此龙阳物也,随时变化。”(据嘉靖本)
  
  曹操心目中的英雄,不是顶天立地的磊落汉子,而是随机应变、无形难测的神秘人物,恨不能蒙面出镜,教人永远猜不透他的心思。《世说新语》记载他曾用此术蒙骗匈奴使者而被看穿,遂追杀使者灭口。
  
  《演义》中的杨修自持聪明,总喜欢跟在老曹背后,给他揭去那层面纱,就像社戏里边,跟在大反派或恶公子背后的二丑,不时手指着主子的脊梁骨,扭脸对台下揭一揭“那家伙”的坏心肝。
  
  最后,杨二丑卖弄聪明,教曹植唬弄他老爹。这样的恶奴,曹操当然不能放过的了。   
  《演义》中的杨修不识真正的英雄。他眼中的大人物,都是曹植、孔融、祢衡这样卖弄聪明的另类“鬼马”角色。如此性格缺陷,决定他注定是个悲剧结局。   
  曹操和杨修这样的人都不可取,但相比之下,曹操还是个能干成大事的人,杨修却不能,所以曹操比杨修还能强一些。这是罗贯中落笔这一细节所要表现的认识。   
  但《演义》是戏说,不是历史本身的面目。《演义》中的杨修是自己找死,而真实历史中的杨修却不该死,他是为曹植的缘故而被冤杀的,与“鸡肋”的故事更不沾边。   
  首先看杨修的家世。杨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袁氏世家并驾齐驱。杨修本人是神童,早慧早熟,年轻轻就出来做事,很快就被曹操收揽为相府仓曹属、主簿,相当于曹操身边的机要秘书,后来升任秘书某处的主任。
  
  相府主簿官职不大,却非常重要,负责处理曹操身边的大小机要,事无大小,都要妥善处置。关于主簿的分量,这里举一个例子:吕布被曹操抓住,押到阶下时,被绳子绑得太紧,求曹操给放得松点,曹操说:“捆老虎不得不紧一点。”吕布说:“松一下,让我说句话再死!”曹操刚要同意,站旁边的主簿王必快步走近前来说:“吕布是高手,他的部队在附近,不能松绑。”曹操对吕布无奈地说:“我本来可以给你松一点,可是主簿不同意呀。”这个细节说明了曹操对主簿的信重。
  
  至于那些个人能力不如曹操的人物,就更依赖主簿办事了。举几个《演义》中出现的大家比较熟悉的主簿:陈琳是何进的主簿,阎象是袁术的主簿,殷观是刘备的主簿,司马朗、司马懿兄弟、贾充之父贾逵都做过曹操的主簿。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文章了得、精通世故、少年老成、深为信重的人物,除了半路被干掉或换主的,后来都做了大官。
  
  杨修做曹操的主簿,说明两个问题。首先,曹操很认可杨修的能力和个性;同时,杨修是受到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有人说,杨修跟袁绍、袁术有亲戚,所以曹操要杀他,可是杨修死时,他老父杨彪还活得好好的,杨修的儿子杨嚣也没有受株连。曹操的儿媳妇也还曾是袁绍的儿媳妇呢。与袁氏有亲,不构成曹操杀杨修的理由,否则杨彪全家都难幸免。
  
  杨修的工作状况如何呢?“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他的业绩非常出色。         
第66节:曹操和曹植谁是“凶手”(2)         
  这又说明一个问题:杨修是很懂得进退之道,很会看眼色行事的人,而绝不是《演义》中那种轻薄好卖弄的二丑形象。杨修自己有很好的家世,个人能力又出众,所以,在曹丕与曹植的嫡嗣之争中,他不必向任何一方靠拢,也可以保证将来做上大官。所以,他决不会也没有当曹丕或曹植的跟班。
  
  曹操会因为杨修聪明而杀掉他吗?根本不会。如果杨修迟钝,曹操还不能用他呢。曹操身边并不寂寞,不是只有一个杨修走来走去。曹操身边有一大堆能人,几乎都比曹操聪明,写文章比曹操好的,对对联比曹操好的都不少,没见谁因为比他强就被杀掉的。且不说《演义》中举的“嫌门阔”“一合酥”“绝妙好辞”这些事都是野史,就算是有影儿的事情,曹操也只会因为杨修能理解领导的意图而更喜欢他,因为这些事都是典型的弄臣行为。
  
  至于曹操梦中杀人,杨修去哭丧的事情,更加玄乎不合逻辑。毛本《三国》里,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这是明明白白揭露曹操,向领导挑衅,以杨修的水平和身份,决不会也不敢说这样的话。罗本《三国》里,杨修说得也不委婉,“君乃囊中之锥也”,一样是对曹操挑衅。这件事,跟“鸡肋”的故事一样,都在逻辑上是不可能发生的。“鸡肋”的故事更离谱:杨修是主簿,对军中法令掌握得比曹操都熟,能不知道惑乱军心是死罪么?
  
  这样普通人都知道避免的罪过,放在杨修头上,只能说是为了情节的需要。但,如果把它当真,那是在侮辱杨修的智商。杨修真实的寿命是44岁,《演义》说他死时34岁,往小了说10岁,这样处理也正说明作者要强调杨修年少不懂事。
  
  曹操对有才能但不懂事的人怎么处置呢?比如对徐邈。徐邈是很有能力的,而且廉洁,但也太有个性,喜欢一边办公一边喝酒。曹操把他远远派出去,到地方上做事,眼不见心不烦算了,这也是一种“人尽其才”。可见,曹操处置身边有才干的人,一直是很审慎的。
  
  杨修长期做曹操身边的机密工作,力求滴水不漏,如果不是曹植连累害他,他是不会死的。   
  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之位,都首先想到了拉拢杨修。曹植是个张扬的人,事事主动,他靠近杨修的方法,是写公开信,在文学圈造势,拉杨修做笔友,力求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杨修跟他很接近。如果曹操真以为杨修与曹植那么接近的话,早就不让杨修当主簿了,还会给他时间和机会,让他越闹越大、越陷越深么?
  
  事实上,杨修与曹丕、曹植兄弟俩都是虚与委蛇,是力求两边都不得罪的。   
  杨修与曹丕也有书信往来,更有一个细节说明问题:杨修曾经送给曹丕一口宝剑,是名匠王髦打造的,曹丕非常喜欢,当世子的时候常佩在身上。曹丕受禅当了皇帝以后,追念杨修,觉得很酸楚,觉得他的死很不值,感慨之余,还召来王髦,加以赏赐——如果杨修当年是为了曹植夺位而与曹丕激烈对抗,失手而败,那曹丕还能这么怀念他吗?
  
  曹丕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曹丕少年时候曾经跟曹洪借钱,曹洪富而吝啬,不借。曹丕当皇帝之后,很快找个机会把曹洪关进监狱,要处死他,幸亏曹氏宗族上下纷纷求情,曹洪才捡了条命。曹丕对曹植、曹彰、曹熊的打击报复,也都是很残酷的。
  
  以此看来,杨修之死似乎与二子夺嫡无关,但是杨修又确实是因为曹植而死的。   
  在《演义》中怎么表现的呢?书中说,杨修帮曹植准备了一些材料,叫做“答教”,其中有各种治国安民之道。曹操每问曹植一些考题,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奇怪。后来,曹丕重金行贿,把曹植手边的“答教”买来给曹操看,曹操才怒了。
  
  这个事情很可疑。因为,当时权贵手边都有这类东西,是秘书做的,相当于现在领导干部看的学习参考材料,即使曹植需要“答教”,也犯不上劳杨修来写,杨修就是写了,也不会傻到把自己的手稿给曹植。所以,这些事情即使真发生了,也可能是构陷而已。而且,曹丕就算真地把曹植的答教弄来给曹操,曹操也不可能因此大怒,因为所有人的见识、水平都是通过学习掌握来的,难道还有先知先觉的人吗?其他更假的事情,这里不用提了。
        
第67节:曹操和曹植谁是“凶手”(3)         
  如果是构陷,又是谁为了什么而构陷杨修呢?   
  史载,曹植是个诗文写得好,但“赌品”却很差的人。构陷杨修,最可能的,就是曹植本人。曹植为了争位,结交杨修,并设法堵死了杨修的退路。怎么堵呢?就是有意把杨修与自己的私下交往泄露出去。在曹植因为跋扈无礼而被曹操淘汰出世子之争以后,曹植继续主动与杨修往来,杨修也不好回绝他。这就像一个艾滋病患者,还要与别人发生毫无安全措施保护的关系,其实是心理变态、报复社会的表现。曹植被冷落以后,继续通过搞这些无意义的事情,把很多人都拖下了水。即使曹丕顺利即位,将来少了不少贤能辅佐,也会给天下人造成曹丕不如曹植的错觉。曹植正是通过这种报复,把许多贤达从曹丕身边剥离,让天下人认为曹丕无能、不容人,而暗示曹植自己才是真命天子的。
  
  历史上,杨修被杀的真实时间是建安二十四年。那时候,曹植早已经靠边站,被逐到临淄封地待着去了。而且,杨修也不是死在与刘备争汉中时,而是被处死在曹操亲率大军的援救樊城的行军途中。关于曹操杀杨修的直接理由,曹操事后给杨彪写过一封信表示哀悼,信中的意思是:杨修违反了军纪,不守我的行军规则,我军中执法如山,不得不杀他。
  
  理由就这么简单。   
  在军中借故杀人是很方便的,可以绕过司法程序。   
  杨修死后百日,曹操也死了。可见,曹操杀杨修,一个原因是杨修被世人认为结连曹植,曹操要帮曹丕排除可能的隐患;还有一个原因是,杨修掌握了太多曹氏准备篡权的秘密,有可能影响将来曹丕行“周武王之事”,颠覆汉朝。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
  
  杨修临死说了一句话:“我固自以死之晚也。”他早料到自己躲不过这一劫。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5:42 | 只看该作者
第63节:“群英会”玄机何在(1)         
  “群英会”玄机何在   
  ——看周瑜如何让蒋干中计   
  基础教育的课本中,从《三国演义》中选撷的章节,有两篇是关于赤壁之战的,一篇是《群英会》,一篇是《草船借箭》。这两篇文字,都充满了“无巧不成书”的精彩。这回,扑再说说《群英会》,并对比一下罗本与毛本在处理情节逻辑上的优劣。
  
  历史上,曹操平定中原、河北地区后,南下迫降了刘琮,赶走了刘备,趁势想迫降孙权。不料,孙权阵营中,周瑜、鲁肃并一班大将主战,鲁肃还促成了孙权与刘备的联合。于是,孙权借机压倒了主降派。周瑜领兵出战,与曹操在赤壁隔江对峙。
  
  这是大背景。   
  对于周瑜个人,曹操有两次劝降。一次是当年周瑜刚刚投奔孙策时,曹操听说周瑜青年才俊,便派其同窗蒋干去劝他跳槽。不料,周瑜同学很坚定,拒绝了蒋学长——孙策与周瑜分别娶了大乔和小乔,已经结为连襟。蒋干回来对曹操说:周瑜雅量,非言词所能动也。
  
  再一次是赤壁决战之后,周瑜围攻曹仁,曹操又派蒋干去劝降。其实,这次曹操并没有期望周瑜变心,派蒋干去的目的是窥探虚实,力争削弱孙权对周瑜的信任。从后来的战事发展看,蒋干这次去仍没有达到他既定目的。
  
  所以,“群英会”,必定是罗贯中的虚构。历史上,赤壁之战期间,曹操并没有处斩蔡瑁,而张允更是只在《演义》中才出现的人物。   
  罗贯中为什么要写“群英会”的故事呢?   
  他是要说明:一个做大事业者必须着力避免的性格缺陷,是自以为是、猜忌部下。这样的人,纵使手里有十分强大的资源,也将难以成事,甚至会自毁长城。而性格有缺陷的人,在遭受刺激或惊吓的状态中,也容易被利用,成为反间的棋子。
  
  下面,扑就看看罗本《三国演义》是如何重设这些历史人物间相互关系的——   
  前面说到,曹操对江东阵营加以武力恫吓。孙权召集众人商议,各路人等,私下纷纷去见周瑜,探问他的意思。最后,孙权也要专门听他的意见。周瑜三十多岁,就被托以军务重任,而且处在权威的位置,事业雄心得到极大满足。
  
  孙、曹两军各自到位后,曹操使节来下战书。周瑜毁书斩使,有意激曹操仓促出战。曹操上当轻出,结果因为准备不足,首战被东吴击败,士气受挫。但荆州降将蔡瑁、张允精通水战,将曹军水寨经营得不错,周瑜便动了除掉这二人的念头。
  
  这时,曹操派蒋干渡江来劝降了。曹操对蒋干此行没有奢望,只是希望他观察一下周瑜的虚实,因为此前周瑜毁书斩使,就已经摆明了不给自己留余地。   
  于是,周瑜准备将计就计,借蒋干之手除掉蔡瑁、张允。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罗本《三国》之中,蒋干是个忠厚、迟钝之人,自尊心非常强,是个夫子自道的人,周瑜利用他的性格弱点,利用“群英会”刺激蒋干做了蠢事;而在毛本《三国》之中,蒋干则心术不正,又十分愚蠢,自己干了蠢事,周瑜的“群英会”纯属多此一举的得意忘形。
  
  先说罗本。   
  蒋干过江,周瑜对蒋学长极尽嘲讽刺激——蒋干是布衣身份,而周瑜已经是大都督,周围众将也威名赫赫。所以,周瑜才会把这场名义上欢迎蒋干的酒会称为“群英会”。   
  群英会上,“面前设金银器皿,光射眼目”,这是特地刺激蒋干的寒酸;“文官武将,各穿锦绣之衣”,是对比蒋干的“纶巾布袍”;群英“起来把盏,必须夸其才能”,这是暗指蒋干无能;周瑜又领着蒋干看自己在军中的排场,并继续刺激他:“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矣!”
        
第64节:“群英会”玄机何在(2)         
  在连番刺激之下,蒋干“面如土色,心似刀锥”,心态失去平衡,对周瑜产生了满腔怨愤。   
  周瑜暗暗观察,见火候已足,索性继续刺激他,“自起舞剑作歌”,唱了一首“功名歌”,刺激还没有立功名的蒋干。“瑜自起舞剑作歌。众拍手而和之。歌曰: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业成。王业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兮,吾将醉。吾将醉兮,舞霜锋。歌罢慷慨,满坐尽欢,独有蒋干,寸心欲碎。”
  
  蒋干起了歹意,想祸害一下周瑜。   
  周瑜马上装醉,带他进了自己的中军帐同睡。   
  一个原本善良的小人物,当他想害人时,也就是动动手边的东西。   
  于是,不甘“擦干眼泪陪你睡”的蒋干偷翻桌上文书,看到了一封上写“张允、蔡瑁谨封”的信,“暗读之”,原来里边是要出卖曹操的意思。蒋干如获至宝。   
  其实,稍有点脑子的人就会想到:蔡、张投靠曹操后,得到丰厚的封赏,再投孙权,孙权不会封赏他们更多,而且二人家族都在曹操手里,更兼曹操实力明显占优,他们怎么可能叛逃到孙权处呢?况且,二人真要背反,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名头暴露在信封上;周瑜读完这样的密信,不是烧掉,就是秘藏,怎么可能放在“帐内桌上”那么明晃晃的地方?
  
  蒋干失去了理智,更兼平时没干过这路事,所以轻易就上套了。   
  接下来,周瑜继续表演:与“江北来的密使”还商议了一番,回来睡下。   
  蒋干趁“机”跑了。   
  回到曹营,蒋干马上汇报了“情报”。曹操初战受挫,正在焦躁,加上本来就不信任荆州人,冲动之下,杀了蔡瑁、张允,杀完就后悔,省悟自己是上当了。   
  反观毛本《三国》之中,为了贬低曹操,连他手下人的品质也加以降等,删去了周瑜对蒋干的各种刺激,削弱了“功名歌”。“群英会”变成了单纯的酒会,“群英”不再是功名的狂欢,而是一群酒徒酗酒而已。蒋干受刺激的心理变化过程也被去掉,意思变成了蒋干一过江,就图谋不轨——那还何苦盗书?趁周瑜醉卧,取出事先备好的毒药,和水给周瑜喂下,然后从容逃出,不是功劳更大么?
  
  周瑜玩“群英会”,跟“蒋干盗书”是因果关系。毛本的改动,只能使这一逻辑关系变得模糊。改动者也不想想,如果蒋干本就是阴险小人,以周瑜的人品和交友原则,当年怎么可能与蒋干“如亲昆仲”呢?
  
  罗贯中的这种写法,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后来,皇太极命人在俘虏来的太监面前演戏,利用太监心理变态又没见过世面的弱点,以及崇祯皇帝猜忌心极重的性格,让他们回去报告“袁督师与敌人勾结”,结果使明朝自己除掉了袁崇焕,崇祯自毁长城。皇太极用的就是从罗本《三国》里学的这一招。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5:13 | 只看该作者
第61节:谁说诸葛亮谨慎(1)         
  谁说诸葛亮谨慎   
  ——罗贯中设计《草船借箭》的真正意图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赤壁鏖兵期间非常神奇的一幕:诸葛亮借江上大雾弥漫,用载满草束和青布幔的“草船”,撩拨曹营,骗曹操放箭,从曹兵那里骗了将近十万支箭回来。
  
  正史之中,草船借箭有两个原形,一个是“令船受箭”,一个是“草束借箭”。罗贯中将这两个典故加以整合,安在了诸葛亮身上。   
  “令船受箭”的故事来自《三国志?吴主传二》的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赤壁之战以后五年,213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对垒(大概位置在今巢湖入长江的一段通道)。两军对峙有日,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数里并且鼓乐齐鸣(《演义》中把这一镜头安置在周瑜初次与曹军对峙时,窥探其营寨的时候),但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战,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的轻舟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很快,箭均船平,孙权安然返航。这是孙权一种临战急智的表现。
  
  孙权其人,有其父兄之风,在战场上极为锐躁,经常亲自杀入敌阵。这次危险,就是孙权自己找来的。作为其贴身护军大将的周泰,屡次救他脱险,浑身是伤,基本上没什么好地方了。
  
  “草束借箭”故事的原形是唐朝“安史之乱”时,安史叛军长期围困唐军重要据点睢阳,久战之下,城中缺箭,守军想出一个办法:在月晦的夜间从城墙上向下缒很多草人,叛军以为是守军派出突围的别动队,于是乱箭齐射,箭射在草人上,就被带回城中。守军用这个办法,跟叛军“借”了不少箭。罗贯中是懂得军事的人,这个战例他一定也是掌握的。
  
  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诸葛亮借箭的事情。因为当时刮北风,在江北的曹军不怕火攻,诸葛亮的草船却怕火攻,而且船是连在一起的,这边岸上有一支火箭射去,诸葛亮、鲁肃非变“烤鲁诸”不可。更兼诸葛亮是秘密行动,如果草船失火,逃回南岸,搞不好连周瑜的水寨都烧了。
        
第62节:谁说诸葛亮谨慎(2)         
  所以,《演义》中诸葛亮的这种行险,相当于玩命,而且还不仅仅是玩自己的命。   
  回到《演义》之中,罗贯中为什么要让诸葛亮赌命,冒着被烧死的危险,去玩“草船借箭”呢?   
  罗贯中煞费苦心,编织了赤壁之战中的很多细节,正是要从这些地方为读者揭示出,曹操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而刘备为什么能够实现割据一方的基业,诸葛亮后来又为什么不能北伐成功,以及孙权为什么没能实现打通上游的“长江战略”。罗贯中是把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因为性格而影响到事业的内因,铺开在我们面前。
  
  “草船借箭”这一段,就要集中表现周瑜的意气用事,诸葛亮的耍小聪明和曹操的越级瞎指挥。   
  周瑜不仅这次要通过“军令状”除掉诸葛亮,前后还有多次想干掉他。之所以未遂,其实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孔明太狡猾,每次都能够识破周瑜的心思——这样的人将来成为对手,定为大患,所以周瑜一定要先下手为强——后来,《演义》中诸葛亮果然成了他的大患,直到把周瑜“气死”。周瑜少年得志,一直被孙吴阵营力捧,从来都是“头号种子选手”,三十多岁了,还被称为“周郎”,形成了“性格悬滞”,心理年龄保持在25岁左右,且情商很低。
  
  这时候,天上掉下个诸葛亮。   
  在周瑜眼中,诸葛亮比他帅,比他年轻,比他聪明,他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程普比周瑜老,比周瑜丑,比周瑜笨,纵使一时无礼,周瑜也能包含他,因为跟程普比,周瑜有优越感。其实,周瑜带兵叱咤风云的年纪,诸葛亮还在家里研究“三个好玩的木头人”呢,只是周瑜的心态发生扭曲,已经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了。
  
  但是,诸葛亮偏偏要刺激周瑜。   
  《演义》中,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江东后舌战群儒、激怒孙权、刺激周瑜,连番表现,都是要出风头,表现自己的超人之处,甚至不惜靠耍小聪明来实现这个目的。结果,风头是出了,除了唬住“老实人”鲁肃,其实是把东吴上下全都得罪了一遍,给后来孙、刘翻脸埋下了隐患。
  
  在“草船借箭”冒险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诸葛亮利用了很多侥幸因素。   
  其中最大的侥幸因素还不是曹兵有没有射火箭,而是曹操一时冲动,越级瞎指挥:“操此时因见水军未整,自到江边提调。”其实,曹操对水上实战是彻底的外行,所以,他嫌水军的四千弓弩手不够,又让张辽、徐晃调来六千旱寨内的弓弩手助射。
  
  即便如此,罗本《三国》中这一段也多次强调:诸葛亮这次冒险,一共得箭“九万余枝”,并不够应有之数。而毛本为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先删去了曹操越级指挥那一段,又每船给多算一千枝箭,这样总数轻松超过了十万枝。
  
  如果曹操放手让手下众将随机应变,诸葛亮、鲁肃很可能已经轻松被擒。鲁肃在船中惊恐万状,就是想到这种可能。   
  曹操轻松拿下荆州,被大好形势冲昏头脑,放任了自己多疑自专的性格缺陷,这是他最终铩羽而归的最主要原因。曹操自己打败了自己。   
  诸葛亮戏剧性地获得了箭“九万余枝”(其实也确是戏剧性虚构),令周瑜、鲁肃“慨然而叹”甚至“拜服”。在多重刺激之下,周瑜也想不到军令状上“十万枝”的数目了(剩下的微不足道的几千枝箭,很容易从别处临时搞到,或者也很有可能在这三日的磨洋工中已经完成了)。鲁肃稀里糊涂经历了一场九死一生的险境,产生了“斯德哥尔摩”式心理症状,叹服诸葛亮是“神人”。周瑜也说“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及也!”诸葛亮得意之余,上课说:“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乃庸才也。”他埋汰周鲁是庸才,翻过来又说自己的神机妙算是“谲诈小术,何足为奇”,语气渐涉狂诞,至于那句“我命系于天”,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是罗贯中的刻意安排,让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充分暴露了出来。诸葛亮的谨慎,不过是假谨慎之外衣行冒进之事实而已。
  
  罗本《三国》并不认可诸葛亮引以为豪的“小术”。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从不行险,甚至“奇谋为短”。罗贯中是以“戏说”的形式,来讲解做大事业成败的各种关键因素,而决不是《临江仙》里“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假超然。
  
  对了,那首调寄《临江仙》是明朝人杨慎所作,是清代的毛氏父子给安在《演义》开头的,它并不能代表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本意。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4:38 | 只看该作者
第56节:三请诸葛”的刘备究竟图什么(1)         
  “三请诸葛”的刘备究竟图什么   
  ——说说《隆中对》与卧龙   
  现在课本中选的《三国演义》章节,基本都是从刘备“三顾茅庐”往后的部分中选出的。因为真正“三国鼎立”大框架的出现,也正是从刘备在荆州成势,联合孙权阻击曹操,并趁势取得荆、益两州而开始的。
  
  历史上,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东征西讨,屡败屡战,而始终不能得到施展抱负的根基。诸葛亮是当时荆州青年士人团体的一个领袖人物——从诸葛的家族、出仕与联姻状况看,《出师表》中说的“臣本布衣”并不是实情,诸葛亮是标准的未仕士族。刘备在心仪并任用诸葛亮的过程中,明确了取得天下、成就霸业必须“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认可了荆州在野士人团体的战略发展理念,为自己后来取得南郡,进而占据益州、汉中奠定了基础。这就是课文《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历史背景。
  
  [这两篇文章的不同在于:《三顾茅庐》的故事基本依据《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创作了不分回目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本通过三国故事,讲解王霸之道的书;明嘉靖年间,这一古本已经演化为240回本的章回小说,而且内容有后人增删;到清朝时,毛纶、毛宗岗父子将嘉靖本进一步改造成120回本,即现在流行的版本,其中王霸精神被淡化,忠义色彩被突出,尊刘抑曹、神化关羽孔明的倾向就是在毛本中形成的。扑接下来要说起的几篇选自《三国演义》课文,将主要依据较为接近罗贯中创作本意的嘉靖本(简称“罗本”以区别于毛本三国),若讲到罗本与的毛本的重大分歧之处,则扑将特加区别说明。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史籍原文,罗本之中将其照搬,毛本《三国》则对其作了主题先行的关键性篡改。]     
  那么,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是如何表现刘备发展方略的急剧转变,以及当时的形势变化的呢?   
  这要先从官渡大战前夜,刘备被曹操从豫州汝南驱逐,南下荆州投奔刘表说起。   
  刘表是地方军阀,以保境安民为志。当年,刘表联合荆州当地的豪族蒯氏和蔡氏,占据荆襄九郡四十二县,经营多年。相对中原,当地比较平静,很多中原士族门第的子弟避乱隐居在此。刘备来荆州时,已经是刘表在荆州统治的后期,蒯、蔡两族势力很强,但中原士族子弟也都已经成了气候,处于呼之欲出的状态。
  
  刘备作为刘表的马仔,帮刘表打了几仗,扫清周边内患,很卖力气。但是,刘表这时却对刘备产生了猜忌。为什么呢?《演义》中说,刘表领荆州头面人物请刘备喝酒,刘备把关、张、赵云推荐给刘表,希望刘表让他们带兵。宴后,蔡瑁(荆州水军统帅)让其姐、刘表的后老伴蔡夫人劝老刘除掉刘备——但刘表优柔寡断,当时又用得上刘备,所以犹豫起来。这时,恰好刘备把从叛匪张虎处缴获的名马“的卢”献给了刘表,于是就发生了“蒯越相马”的故事。
  
  蒯越是荆州步军统帅,当地豪族的领袖,是仅次于刘表的实权人物。他突然来帮刘表相马,又是怎么评价“的卢”的呢?“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马’也,骑则妨主。张虎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刘备善哭,两鬓斑白,所以蒯越名为相马,其实是影射刘备,告诉刘表荆州豪族的态度:备不可用。刘表见蒯、蔡两家都不容刘备,遂将刘备闲置到了新野县。
        
第57节:三请诸葛”的刘备究竟图什么(2)         
  以刘备功劳,至少可以得到一郡,但刘表只给他一个县,相当于打了二折。   
  不久,刘表又请刘备喝酒,跟刘备说起两个话题,一件是在儿子刘琦(长子)和刘琮(蔡夫人之子)中间选继承人的问题,一件是想重用刘备的角色安排问题。刘备怎么回答的呢?关于继承人,刘备反对废长立幼(刘琦没有蔡氏、蒯氏的支持,所以只能依赖刘备,而刘备则可以借刘琦除掉蒯、蔡,成为荆州事实上的主人)。关于角色安排,刘备喝多了,说:“只要俺刘备有了稳固的地盘,庸庸碌碌之辈不在话下!”这让刘表明白了:自己死后,刘备要有意扶助刘琦,跟蔡氏必然发生冲突;而刘备最终灭了刘琦之后,更将要夺占荆州为己有。隔墙有耳,二刘的对话,被蔡夫人偷听到。蔡夫人和蔡瑁在席后劝刘表干掉刘备,刘表默许。蔡瑁当晚谋杀刘备未遂,刘备通过安插在刘表内部的伊籍获知情报,逃脱此劫。
  
  很快,刘表又请刘备喝酒(老刘很阴,一请喝酒就没好事,当初也是筵席间对祢衡动了杀心),蒯越、蔡瑁安排伏击。刘备又借伊籍帮助逃出,上演了马跃檀溪的惊险一幕(作者借此细节说明:马是无辜的,蒯越纯粹是指桑骂槐),并因此邂逅了水镜先生司马徽。
  
  至此,刘备在荆州高层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他必须有所行动,为自己下一步着想了。刘备对水镜坦陈了自己想干大事,又屡遭失败的挫折感。司马徽趁机点拨他:你前半生没成功,主要原因,一是光会抢地盘,没想到找能人辅佐;二是你身边除了关、张、赵云,就是孙乾、简雍这样的书生,他们形成一个小圈子,让外面的人没法跟你接近(《演义》中,刘备此前失去徐州,就是因为排斥雄才大略的陈登)。司马徽接着就向刘备亮出了卧龙、凤雏这两个荆州青年士人团体的代表人物。
  
  历史上,司马徽推荐孔明、庞统之后,先安排徐庶徐元直去投奔刘备,为孔明探路。刘备欣然重用徐庶。后者立即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   
  但是《演义》中,为了表现刘备的思想转变和求贤若渴的决心与行动,在前后设置了很多的曲折,详细揭示了刘备在此前此后命运发生转折的深层次原因——   
  刘备宿司马徽家当晚,司马徽即密邀徐庶到庄上。二人有一番对话,是专给在隔壁烫完脚还没睡的刘备听的,徐庶的意思是:刘表这个人,能容人,不能用人,没有远图大志,跟着他混不出头;你刘备如果真的有雄图天下的决心,我们会跟着你干。
  
  《三国演义》书中,凡依靠豪族的人都没有远志、但求安民保境而已,如刘表、刘璋、马腾、陶谦等。   
  从这时起,刘备开始决心,要利用荆州当权豪族和待价而沽的年轻士族之间的错位来得到卧龙、凤雏;孔明等人,也利用了刘备与刘表间的裂痕,而达到出仕即被重用的效果。  

  刘备回新野,刘表派刘琦来慰问,暗示不想撕破脸。刘备刚送走刘琦,化名单福的徐庶就唱着歌来投奔了。用化名,代表徐庶对刘备的诚意还不托底。刘备也不点破,而且重用“单福”。接下来,曹军连番来攻,被“单军师”轻松搞定,让刘备尝到了使用人才的甜头。可是,曹操查明徐庶的真实身份后,以其老母为人质,把徐庶“挖走”。演义中的徐庶,临走推荐了诸葛亮,但后者并不领情——诸葛亮对刘备的观察,并最终辅佐,早有步骤,徐庶的“走马荐诸葛”,显然打乱了安排,且有“揽好”之嫌。诸葛亮很不希望自己的出山,有搭车、推荐信这些降低身价的因素。后来,庞统投奔刘备,诸葛亮就用“推荐信”的形式压低庞统,搞得老庞很不爽,喝酒闹情绪好一阵子。
  
  徐庶走后,司马徽马上造访刘备,说明诸葛亮很想探明刘备的底牌。所以,刘备一问,司马徽背书,把荆州青年士人团的概况介绍出来:诸葛亮出身是琅琊诸葛氏,他还有四个同学: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和徐元直、汝南孟公威。其中,崔州平是东汉太尉崔烈的儿子,石广元和孟公威也是世家子弟,只有徐元直身世一般(否则,也不会是选他出来试探刘备),他们后来都在魏国做官——这几位的身价都很高,刘备不出点气力是请不出来的。而且,水镜明言孔明是相才,“独观其大略”,“自比管仲、乐毅”,甚至在水镜看来,可比姜子牙、张子房(这就有吹牛的成分了)。
        
第58节:三请诸葛”的刘备究竟图什么(3)         
  注意,当时荆州青年才俊远不止此,至少还有四个重要人物:诸葛瑾、庞统、刘巴和马良。这里边就有玄机。当时诸葛瑾在哪里?在孙权手下。庞统在哪里?在周瑜处找机会。荆州青年士人团,并不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而且,庞统出自襄阳豪族庞氏,最初也没有看好刘备。刘巴和马良是与荆州当权豪族走得非常近的人,所以司马徽没有推荐他们。后来,马良(包括马谡)是伊籍推荐的,刘巴一直躲着刘备,直到刘备取蜀才不得已归顺。
  
  下面,扑说说诸葛亮出山前的关系网。诸葛氏在东汉也算是名门。曹操屠杀徐州,孔明之父诸葛珪死去,一家人逃难到荆州,投奔与刘表关系不错的叔叔诸葛玄。诸葛玄死后,诸葛家的瑾、亮、均三兄弟和两个姐姐相依为命。他们长大成人后,开始了重建家族的经营:孔明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家族的蒯祺(后来,蒯祺任曹操治下的房陵太守,一家被孟达灭门,再后来,孟被孔明逼反,投奔曹丕,最终到底被诸葛亮借司马懿之刀杀掉);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他后来也在曹魏做官),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原来都是一家人啊);孔明自己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硕为妻,黄承彦是蔡瑁的妹夫,蔡瑁的姐姐正是刘表后老伴蔡夫人。
  
  补充一点:孔明与黄氏完婚,媒人正是司马徽。   
  司马徽把孔明的家族告诉刘备,以刘备的身份,很快就打听明白了诸葛亮的背景。这提高了孔明在刘备眼中的身价,促成了刘备礼贤下士的决心。   
  《演义》中,接下来,刘豫州就要三顾茅庐了。   
  罗贯中怎么表现刘备“猥自枉屈”,过三关去请孔明出山,打造出这一段千百年来读书人津津乐道的佳话的呢?   
  先说“一顾茅庐”。   
  刘备为了表示诚意,带关张二人以及数十个侍从、保镖组成的大队人马,直奔隆中而去。结果,门童却说主人早上外出了。   
  前面那么多安排,到这时候却不见面,刘备感觉很意外——他此前从没与孔明打交道,不知道其非常难缠,是个专注抠细节的人。   
  张飞、关羽的表现颇不耐烦,觉得很没面子。关羽比张飞细腻,看出孔明是有意不见。   
  回新野路上,却突然杀出个道袍人物,刘备以为是诸葛亮,那人却说:在下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在罗本《三国》中,刘备诚意邀谈,二人席地而坐,崔州平有一番高谈阔论。
  
  崔州平谈论的大意,是大道轮回,汉朝气数已尽,刘将军想光复汉室,其实是逆天而行,就算拉上孔明,恐怕也难有作为。   
  刘备听他高论,心下有气,又不便发作,等小崔放完,也不反驳,直接告辞。   
  崔州平一番话被扔在空处,等于白说,也即离去。   
  其实,崔州平是有意来与刘备谈话的,是要用自己的观点来激刘备,看他亮出真正的主意。刘是老江湖,自然不上当。崔州平的话,未必不是其真意,后来,崔果然到曹魏做官——孔明与崔州平他们常在一起,后者“天道轮回”的想法肯定对他也有沾染。
  
  告别崔州平,关羽问刘备对崔州平言论的见解,刘备便说了自己的志向,是“安能不治乱扶危”,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关羽见刘备干事业的决心没有动摇,才放心了。   
  回新野数日后,常驻卧龙岗的下人来报:孔明露面了。   
  于是,刘、关、张“二顾茅庐”。   
  历史上,诸葛亮是访问过刘备的。《演义》中诸葛亮撞见刘备“编帽子”而加以质问的情节,正是历史中现成记载的移用。后来,诸葛亮《出师表》中说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并没有说他不曾回访刘备。刘备毕竟是大人物,而且是诸葛亮的长者,按照正常的礼节,即使确实不愿出山,诸葛亮也必须回访或回书刘备。书中为突出刘备的转变与诚心,特地这样写,使诸葛亮显得很小“器”,也没有礼节概念。
  
  二顾时,已经是隆冬雪下,刘备再来,只带了“十数人”——上次大队人马去访问,在排场上给足了面子,这次再带那么多人,已无必要。         
第59节:三请诸葛”的刘备究竟图什么(4)         
  这次,刘备在路上遇见了正在路边酒店里唱歌(歌词中全是卖弄学识)的石广元和孟公威,刘备邀二人去孔明庄上共叙。哪知二人很“转”,根本请不动——石广元名石韬,孟公威名孟建,“广元”和“公威”是二人的字。在古代,称字是表示尊重,很少有人自称自字。《演义》中,石、孟作为刘备的晚辈,以字自称,是非常无礼狂狷的做派。石、孟很不认同孔明向刘备靠拢的赌博式做法,而且明显表达出来,这比崔州平的做法更加激进。
  
  至此,孔明身边的崔、石、孟、徐四大高人全部露面。罗贯中写他们的意思,是要说明诸葛亮如果想出仕,可行的选择很多,而刘备的市场面就不如孔明宽了。   
  所以,刘备再困难也要请孔明出山,实有他的无奈。   
  刘备这次到孔明庄上,不见孔明,却见到孔明之弟诸葛均在唱歌,歌词里都是急于建功立业的意思(词作者当然是孔明)。刘备问诸葛均:孔明在哪里?小诸葛说,二哥孔明被崔州平勾走了。
  
  小诸葛还说:我大哥诸葛瑾,如今是江东孙权的红人。   
  刘备深恨崔州平,问他们行踪何处。小诸葛说:他们去游山玩水了,行踪不定。   
  ——乱世之中,又是大冬天,有什么地方可游玩呢?而且书中暗示,当时已经到年底了。诸葛亮干嘛不在家里筹备年关,反而到处乱窜?他又不是穆仁智。诸葛均到底是嫩,话里尽是破绽:很明显,孔明再次避而不见。
  
  张飞恼火,口出怨言;刘备也有火,表面骂了张飞,其实也是当众发发脾气。   
  小诸葛受家兄之命周旋,见刘备发火,怕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只好说“改日定去回礼”。   
  刘备见他说得虚假,干脆给诸葛亮留书一封,让诸葛均转致,便离开了。   
  诸葛均后来因为二哥的关系,在蜀汉做到长水校尉。   
  刘备回新野路上,又“碰见”一人:孔明的老丈人黄承彦,自称是来看孔明和女儿的。   
  刘备恍然大悟:原来孔明离家,是为了躲老丈人的——不过安排黄承彦出场,正是为了让刘备此行不至于太“走空”。   
  孔明庄上门庭若市,来来往往,这哪里是“隐居”的气氛?   
  刘备回新野过年,转眼开春。刘备又来新野请孔明,这是“三顾”了。   
  注意,“三顾”与“二顾”之间,隔的时间远远比“二顾”与“一顾”的间隔长,刘备是给诸葛亮充分的时间考虑,也给他有可能的回访留空。   
  诸葛亮果然没有回访。   
  这个举动有什么意味呢?如果孔明回访,很可能是回绝刘备的邀请。不回访,则说明孔明已决定辅佐刘备,他的举动,仍是自抬身价而已。因为,刘备来访两次,又留了书信,孔明却既不回访,也不回信,这是非常反常的。如西晋时李密拒绝司马炎的征辟,上《陈情表》,说明情况,予以拒绝。刘备不是大奸大恶、人神共愤之人,孔明没有必要表现得避之不及。
  
  惟一的答案就是:孔明已经下定决心出山了。   
  刘备这次“三顾”前,关、张劝他不要去,张飞说俺们兄弟三人,纵横天下怕过谁?刘备知道,此前他不能纵横天下,正是因为自己坚持玩小圈子,不能接纳能人,才导致事业无法做大的,所以举出姜子牙的故事,明确表示自己请诸葛亮出山,就是要让他当军师,日后当丞相的。
  
  这次,诸葛亮终于没有躲,却又装睡,让刘备客串了两小时的门童,才出来拜见。   
  孔明为什么要反复考验刘备的诚意?原来,此前他对刘备的背景也已经掌握,知道刘备是枭雄,是很反复的一个人,而且有排斥陈登、激杀吕布、出卖袁绍的例子。所以,他要考验一下刘备的决心。
  
  刘备用常人所不能的隐忍,通过了考验。   
  于是,相见之后,诸葛亮先不说同意出山与否,而是推出了他的《隆中对》。   
  《隆中对》什么内容呢?主要的精神,是成霸业、取天下要“以人为本”。以往看《隆中对》的人,常常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取荆州、夺益州,联吴抗曹,然后攻取中原上面。其实,那都是远景规划——当时,持这个战略构想的人,其表达见于史册的,先后还有甘宁、鲁肃、周瑜和庞统,他们的意思大体相同,只是执行细节和执行主体有变化而已。在当时的荆州和江东,这是一种很流行的战略构想,不是诸葛亮独创的,而且,这个愿景有其重大漏洞:刘备兼有荆、益,势必威胁江东孙权,孙权不可能成全刘备恢复中原,统一天下;孙权要统一长江上下游,又必须从刘表(后来是刘备)头上踩过去,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但从总体上来说,设计出三国鼎立或二分天下的局面,对于一些急于建立功业的年轻士人们而言,总比被曹操一统天下,撤掉新人们的舞台要强。
        
第60节:三请诸葛”的刘备究竟图什么(5)         
  刘备对这个规划,也不见得真信。但是,这是荆州一部分青年士人的共识,刘备首肯《隆中对》,才能让他们为己所用。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刘表没有远图,所以他们不跟刘表干。刘备必须表现得有远图,才能够吸引诸葛亮这样的士人加盟,才能够形成二人互相需要,并且成为“鱼水”关系的基础。
  
  干大事,一定要有远大目标,这样才有凝聚力。《隆中对》后半部分的远景规划,只不过是先树立这么一个远大目标。目标是可以因势利导,加以调整的,关键是我们“现在怎么做”。
  
  为什么说《隆中对》的实际主旨是以人为本呢?   
  你看《隆中对》怎么分析曹操、孙权的强大基础: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计。”这意思是说,刚刚天下大乱时,只知道一心抢地盘的人很多。   
  “曹操比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非常明确,曹操是“得人者昌”,雪球越滚越大。这个“人谋”包括两方面因素:其一是有荀氏叔侄、郭嘉、程昱、贾诩那样谋臣出来为他计划;其二,是他兼容了当时各门各派各层面的力量,如得陈登而得徐州,得董昭而得献帝,得田畴而服乌桓,其他如李典、张绣、张燕、臧霸等等,都是带着自己的部曲(连军队带家族),投奔了曹氏。
  
  曹操从不裁人,所以曹氏能够做大。   
  “孙权拒(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不可图也”,明确指出:孙权的根基在于“贤能为之用”。《演义》中,紧接着“三顾茅庐”,下一节就是孙权“广纳贤士,重用谋臣,开设宾馆于吴会”。刘备得了一个诸葛亮,如鱼得水乐得不行。孙权呢?严畯、阚泽、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张温、骆统、吾粲、庞统、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甘宁……得了文武数十人,孙权还不得兴风作浪?人才是事业的根本,而且是多多益善。更重要的是,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成大事者必用众智,孙权在这一轮的收获,远远大于刘备。
  
  也许,罗本之中,孙权不用三顾也能得到凤雏,与刘备“三顾”得到孔明的对比显得太刺眼,所以到毛本之中,把庞统从孙权招纳的人才名单中删去了。   
  《隆中对》下面孔明怎么说?“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这是再明白不过的意思:要先招揽各方面的人才,地盘将来自然会有的,先后次序不要搞错。
  
  紧接着,孔明拿出一幅图:西蜀五十四州之图,继续强调:“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诸葛亮出示“西蜀图”的意思,是看刘备有没有决心干掉占据益州的“宗室同姓”刘璋。至于荆州刘表,孔明说:“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在人世。”其实,哪里是夜观天象?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老刘得了老年性痴呆症、在家不时发作的事,孔明比刘备更有条件掌握——这就是“人谋”的厉害。
  
  诸葛亮的战略主张,刘备全部接受。   
  小说中,这时候,孔明才同意出山辅佐刘备。   
  所以,不是诸葛亮先出山,再说《隆中对》、献“西蜀图”,而是他先说出《隆中对》、献“西蜀图”,刘备表示全接受了,孔明才同意出山。《演义》中这个设置,与历史记载正好相反——罗贯中就是要借此强调,刘备思想的转变,态度的转变,事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改变他此后命运的关键所在。
  
  有意思的是这张“西蜀图”。此图诸葛亮献过一次,后来,张松献过一次。但是,刘备没有能够用这个图拿下益州,而是张飞招降了严颜,老严做向导,又有法正、孟达等做内应,刘备才取得了益州。这个对比,也同样揭示了成大事,需要人谋,而不是什么藏宝图。
  
  三国鼎立,本质上是三个人才集团的鼎立。曹、刘、孙先后都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最后能够形成那个局面。得到荆州之后,曹操怎么说?“吾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也。”有了荆州各方面实权人物的支持,胜过得到八个郡地盘的意义。
  
  补充两句题外话:诸葛亮这么摆谱,才“勉强”出仕,除了因为他确实有水平,还在于他要考验一下将来的主子任用自己的决心和重视程度。《演义》中诸葛亮的最大对手司马懿,就因为慎于出仕,而险些被干掉。当时,曹操征辟他,他借口自己患有“风疾”(瘫痪)而拒绝。曹操可没有耐心“三顾”,而是直接派一个刺客,潜入司马的卧室,把利刃横在他脖子上——司马懿真有定力,一动不动,脸上的肌肉都没抽搐一下,只是用眼睛看着刺客。刺客回报,曹操才信了,并要司马懿病好后就来报到,否则,“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见躲不过,最终还是“病愈”出山了。后来,司马懿又用装病战术干掉了曹爽。
  
  当时的人物,司马懿善于装病,刘备善于装哭,周瑜、陆逊善于装嫩,曹操装梦游,鲁肃装淳厚,诸葛亮装神弄鬼,张飞装疯卖傻,刘表装请人喝酒……乱世中的人物,都是善于通过伪装而帮助自己达到目的。
  
  再补充两句题外话:此前,司马徽曾不经意透露刘备知道,诸葛亮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叫《梁父吟》。这也是有意味的。《梁父吟》讲的典故大要,是齐国国相晏婴用“二桃杀三士”的权术,除掉齐国君主身边三个功高震主的猛将田开疆、公孙杰和古冶子,从而加强了君权与相权。孔明的一个性格弱点,就是沉溺于权术。他喜欢唱这么一首歌,映照后来孔明挤兑关羽和张飞,抬高黄忠和赵云,排挤李严和魏延,干掉刘封和孟达。那里边的权术,难道不是跟晏平仲学的吗?刘备三请诸葛,但是任何人才都不是完人,当老板的必须知道将来怎么驾驭他们,扬长避短。
  
  用不起眼的细节线索,勾连起后面很远的大情节,是小说摆脱话本和宋元杂剧影响之后的新手法,称为“草蛇灰线”。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3:56 | 只看该作者
第53节:坐断“东南”战未休(1)         
  坐断“东南”战未休   
  ——说说《赤壁之战》的隐情与误载   
  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曹操败,孙刘联军胜,三家鼎立的局势由此逐渐形成,赤壁之战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次战役。在《三国演义》中,围绕赤壁之战的渲染与细节描写,前前后后占据了全书近六分之一的章节。而在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对这一段的记载也颇为详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非常重视历史事件背后的决策过程,对于赤壁之战战前孙刘联合与决策的记载也非常详细,与之相比,对赤壁之战本身的战斗过程的记载简略得多。
  
  在司马光的记载中,诸葛亮是促使刘备主动与孙权联手并成功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关键人物;鲁肃则力排众议,促使孙权准备与曹操一战;周瑜从番阳回来,帮孙权下定决心,有了必胜的把握。然后,孙、刘戮力同心,击败曹操,曹操败退到了北方。
  
  司马光的记载,悉从《三国志》的记载中抽取出若干相关段落,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拼接而成。令人遗憾的是,其中多有逻辑上的错误,而且会令读史者对于这一段历史及其相关人物,发生误解。
  
  原来,《三国志》中,对于赤壁之战,各处记载错综杂乱。这是纪传体史书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陈寿所依据的各国相关记载均有较大出入,所以,要犁清战前的决策过程,并不容易。
  
  要分析明白这一过程,必须把观察的视角,改为纯客观的第三视角,而不能具有倾向性。司马光的问题,即在于过多把视角放在了诸葛亮的背后。   
  “孙刘联合”的背后   
  首先,我们看“孙刘联合”战略的提出与决策过程。建安十三年初,孙权以报其父孙坚被刘表、黄祖所害之仇为名,攻破江夏,杀黄祖、屠城,掠走数万人口而还,刘表因而派刘琦出兵,重建江夏守备。自此,孙权有了吞并荆州的打算。但,曹操的打算比孙权更快。这年九月,曹操兵临荆州,驱逐新野刘备。此前,刘表已病逝,刘琮继任,迫于曹操兵势,刘琮举州出降。刘备、刘琦、诸葛亮一众仓皇南逃。
  
  孙、刘双方的谋划在这一背景下拉开序幕。   
  鲁肃是孙权心腹。曹操七月开始南下的消息,孙权方面马上就掌握了。刘表死讯传到江东,孙权召集谋士商议,他们马上意识到荆州有崩溃的可能。于是,鲁肃请命,以“吊丧”为名,去荆州刺探军情。孙权的军队,本来已经部署在与荆州接壤的地区,这时即开始水陆集结,做攻击准备——孙权军与曹操军相比,几乎同时进入备战状态,而且是以逸待劳,这一点对于拿下赤壁之战非常重要。
  
  鲁肃的速度不会很慢,但他走到半路,就听到了荆州已投降(曹操的动作非常迅速),刘备等遭遇追杀的消息。鲁肃马上意识到曹操在荆州立住脚后,下一个打击目标必然是江东,形势非常危急,如果刘备被消灭,则孙权内外势孤,被迫投降的可能性极大。所以,他去当阳长坂,找到刚刚被曹军追击部队重创的刘备,向他表示江东准备接纳的意思——刘备当时是丧家之犬,曹操在北,孙权在东,都是对手,只好南逃,鲁肃现在竟说可以到江东寻求庇护,刘备当然马上答应。于是,鲁肃领刘备拐了个弯,逃入孙权控制范围西北段边界的樊口。曹操则折返江陵,接收整个荆州。
  
  刘备到达樊口,曹操的先锋部队已经出动,准备追剿刘备残部。鲁肃这时起身回柴桑复命,要刘备派心腹到江东落实孙刘联盟的谈判。于是,诸葛亮这时请命,随鲁肃一同去见孙权。
  
  孙权这边当时又是什么状态呢?         
第54节:坐断“东南”战未休(2)         
  孙权的决策过程   
  鲁肃引来刘备,其间应当与孙权有情报往来,所以,孙权对曹操的进展与刘备的虚实,基本已经摸清。这时,孙权必然要召集所有军政要员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的变化。《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周瑜这时已经帮孙权下决心与曹操开战。这一说法《资治通鉴》没有采用。司马光认为,是诸葛亮的一番说辞,帮孙权下定决心与曹操对抗的,倒好像孙权是一个本性懦弱的投机者,需要诸葛亮激将一下。
  
  其实,孙权早已决定对抗曹操,甚至想占据荆州。他现在考虑的,其实是如何与曹操作战,以及取胜之后如何安置刘备等问题。   
  所以,孙权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都是孙权问,诸葛亮答。孙权的问题显然是事先设计好的。此前,孙权通过鲁肃的情报,已经知道刘备的军队总数不超过万人,所以,孙权在谈判桌上居高临下,洞察到诸葛亮没有说实话,而孙权要装作迟疑,逼诸葛亮让步。按照外交常识,对战后利益的瓜分,是双方决定是否战略结盟和合作程度的重要依据。因而可以推断,双方接下来的秘密谈判,必然会就击退曹操后荆州的归属权问题加以磋商。从战后凡涉及荆州问题,刘备处处受孙权制约,且有“借荆州”的说法来判断,诸葛亮作为刘备全权代表与孙权的谈判,肯定做出了巨大让步。
  
  这时,曹操的信也到了柴桑。孙权当即与军政要员展开第二轮讨论。讨论中没有提到刘备的因素,这说明孙权与诸葛亮的谈判是秘密进行的。代表江东大家族利益的张昭等人,公开主张投降曹操,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其中虚实。而且,张昭等的根基是江东土著,如果他们主战,若战败他们将失去土著的支持和在新主子曹操处的价值;反之,他们主降,即使孙权战胜,土著也仍会支持他们。孙权没有立即弹压这股声浪,也包含了借此给在暗处的诸葛亮施加压力的成分。
  
  这时,鲁肃为孙权的利益着想,劝孙权立即召回正在番阳(鄱阳湖孙吴水军基地)的周瑜,让他帮孙权压倒张昭等主降派。   
  周瑜这个时候在鄱阳湖干什么呢?按距离赤壁之战的时间推算(决议之后,周瑜所以能够立即领兵出战,没有给整兵动员留下档期,正是因为此前他已经完成了这一工作),他作为水军都督,正是在进行水军主力集结之后的总动员。他到柴桑的同时,水军大部也已经到达,并交给孙权统一调配。
  
  至于周瑜在御前会议上发言的内容,《三国志》的记载与《资治通鉴》一样。周瑜对曹操南下的分析非常精彩,包括了曹操的四大败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原军队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不利于骑步协同作战;“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曹军中发生的大规模疫病,严重影响了战力和士气。周瑜的分析中,已经隐含了击败曹操的关键环节。
  
  当晚,周瑜秘密谒见孙权,直接点明了关键环节所在:曹军其实是乌合之众,只要挫败其兵锋,很可能会立即崩溃。   
  然后,周瑜向孙权要5万人,孙权却只给他3万人。按当时孙权的全部家底,应该是有10万人左右,孙权为什么只拿出3万人给周瑜呢?   
  因为,当时孙权正处在三线作战的状态之下。   
  大战期间孙刘都做了什么   
  周瑜作为水军都督,应该很清楚孙权的兵力分配。在他看来,孙权手中的10万人,有2万人必须守边境和各处城池(孙权辖境内并不太平,和当年曹操在官渡大战时只能拿出数万人上前线的情形一样);至少1万人,攻合肥;周瑜要5万,打曹操,因为他从鄱阳湖带到柴桑来的水军,应该就有2万多人;还有2万人,留作孙权的预备队。
  
  但是,不要忘了东吴是“内事不绝问张昭,外事不绝问周瑜”,赤壁战前,孙权还有很严峻的“内事”要解决。   
  我们看看孙权真正的虚实:   
  原来,孙权除了要与刘备联军,迎击江陵方面的曹军外,还要在北方前线的合肥地区与曹军作战。孙权攻合肥,是希望从曹操的主力中分散出一部分人马,以减轻对赤壁一线的压力。这一路,周瑜是清楚的,用了1万人。
        
第55节:坐断“东南”战未休(3)         
  还有一路,大概有两万人,由大将贺齐(江东土著)与蒋钦率领,正在丹阳与数万山贼作战。当时,孙权领地内散布着很多处山越与山贼的势力,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马上掀起事端。建安十三年早些时候,周瑜打破江夏,没有占领而是迅速退回,正是因为这些境内的扰动因素影响。曹操那边下荆州,这边丹阳马上就乱起,很可能是对曹操进军的一种策应——后来,关羽攻击樊城的曹仁,曹操治境内的山贼突然活跃响应,可见都不是孤立的。贺齐与蒋钦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平灭全部山贼,但二人的部队也已经无法加入赤壁之战了。这一支队伍,是导致周瑜算错了己方军事动员能力的一个变数。
  
  也就是说,在周瑜到柴桑时,孙权手里一共只有5万人,而不是周瑜以为的7万人。   
  但孙权心中有数:因为他已经通过谈判将刘备的1万人拿下。刘备这时处于背水一战的穷寇状态,作为东吴水军的陆上侧翼完全可以胜任。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周瑜率水军精锐与刘备军沿江而上,跟曹操大军遭遇于赤壁。曹操初战不力,退驻江北。吴军将领黄盖诈降,趁南风大作,以火攻破了曹军水寨。周瑜挥军跟进,刘备军在江北,相当于周瑜水军的侧翼,双方全力追袭,曹军在败退中也烧毁了己方剩余的战船。
  
  孙刘联军一直追击到江陵。赤壁之战以曹操败逃回北方而告终。   
  孙权胃口很大。赤壁之战一胜,他马上率预备队北上进围合肥。但,此前一直轻敌冒进的曹操,在败逃途中,突然想到合肥守军受赤壁大败消息影响士气,很可能立即陷落。所以,他就地委派骑将张喜率领千余骑兵,以最快速度驰援合肥。
  
  这一动作象征性成分非常大,合肥守军的士气立即得到鼓舞。孙权围城日久,见无法攻下,只好在张喜到位之前,即该年的闰十二月撤围回师。   
  “借荆州”的真相   
  据司马光记载:赤壁大战后,周瑜围攻南郡的郡治江陵,刘备则以刘琦名义马上取得了荆州南部的四郡。周瑜打破南郡时,刘备屯军在公安(南郡与东吴之间)。周瑜把南郡的长江南岸一些地方划给刘备,刘备嫌地方少,又去东吴见孙权,要求暂时都督整个荆州,孙权同意,这就是所谓“借荆州”。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孙权是彻头彻尾的软蛋,被刘备欺负苦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前面说了,在诸葛亮劝说孙权与刘备联合的时候(太有意思了,本来是鲁肃把诸葛亮带到柴桑,现场却成了诸葛亮劝说孙权跟刘备结盟,如果孙权对刘备没意思,让鲁肃带诸葛亮来又干什么?),孙权的“假痴不癫”,让急于谈成联盟的诸葛亮作出了最大让步:破曹后,荆州所有权归孙权,刘备只有驻扎权。所以,赤壁战后,周瑜在江陵围攻曹仁时,刘备以最快速度拥傀儡刘琦为荆州刺史,他自己任荆州牧(都是自封的,孙权不承认),并占领了荆南的四个小郡。周瑜只得到了南郡一地,而且,南郡卡在曹操与刘备的势力中间,成了一座孤城,战略态势非常不利。
  
  这时,刘备到江东见孙权,与孙权协定:暂时借南郡,而取得益州后即归还包括南郡与荆南四郡在内的全部地方,“借荆州”的说法就是这个内容。   
  按理说,荆州是刘表和刘琮的,刘琮投降曹操后,荆州就算是曹操的,那么,曹操被击败后,则谁击败曹操,荆州就是谁的。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刘备理当分得属于自己的一份,但由于此前诸葛亮没经验,被孙权忽悠,外交上退让在先,所以,刘备才不得不向孙权“借地”,心里很不爽。赤壁之战后,诸葛没有得到显著提拔,原因即在这里。
  
  赤壁之战后,孙权的失误在哪里呢?在于他误听了鲁肃的建议,向北去打合肥,向西去争南郡,而且还“借”了南郡给刘备,等于帮刘备搭好了入川的跳板。其实,孙权最应该下手的,是荆南四郡——江陵有曹仁坚守,以刘备一家的实力,根本啃不下来。周瑜为了打江陵,花费一年,付出大量伤亡,自己还受了重伤,才将曹仁逼退(曹仁把孤城江陵的存粮吃光了才走的)。如果周瑜先平四郡,让刘备牵制曹仁,回头再会合孙权取下江陵(江陵对于曹魏已无战略价值,曹仁早晚要走),那时,刘备将没有立锥之地。到时候,周瑜顺流而上收取益州,孙权的长江战略极有可能实现。
  
  周瑜在战略方向选择上犯错误,孙权又受鲁肃误导,错上加错,如果不是后来吕蒙帮孙权取回荆州南部,孙权打赤壁之战等于一无所得;周瑜在退出南郡后非常郁闷,甚至提出远征刘璋,包括他不久即死去,正是因为这个: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被鲁肃和孙权逼死的。
  
  鲁肃并不像我们平日理解的那样,是个忠厚长者,他意识到自己因为主战而得罪了张昭等江东大族后,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结连培养刘备作为外势,导致东吴养虎遗患,害孙权不浅。鲁肃死后,孙权并不悲伤,例行公事地发送了事。在孙权与陆逊的对话中,孙权也对鲁肃做出了很低的评价。关于这个细节,扑还会在后边分析《孙权劝学》时,对比周瑜、鲁肃和吕蒙三人死后的待遇时说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2:43:20 | 只看该作者
第49节: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1)         
  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   
  ——《出师表》背后的恩恩怨怨   
  蜀汉丞相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专制时代“贤臣”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一篇《出师表》写得声如金石,感人肺腑,是一个很重要的缘起。   
  后世读书人把此表奉为圭臬,其最主要的原因却还不是诸葛亮文笔优美,或他此后取得过军事政治上巨大的成功,而是他竟然可以这么写,竟然有这样的话语权,一个臣子可以对一个君主以如此真诚的、教诲的语气说话。而且,孔明说出了历代的士人所欲言而不能言、不敢言、不尽言的东西,这又正是普天下把“为帝王师”当成最高理想的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境遇。
  
  虚君无为,忠臣用命。这种无形的特质,使得蜀汉这个在当时的三国中最弱小、偏僻的国家,在经济上落后,军事上又没有获得战争利益的状况下,能够立国几十年不灭——翻开历史记载,几乎在这同时,曹魏被权臣篡窃了,东吴被孙权自己虚耗了。看看在魏、吴的两位诸葛亮的本家的下场:族弟诸葛诞在曹魏,为了维护曹氏、反对司马氏而兴兵败亡,被灭三族;侄子诸葛恪更惨,作为吴国的重臣而遭谋害,也被灭三族。
  
  蜀汉这种特质,在《出师表》的行文中透露得淋漓尽致,所以它是一篇多层意味的,文意非常复杂的文字,是忠臣的自白书,也是老臣的牢骚书,同时又是权臣的政略书。下面,扑就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当时的史实,加以分析。
  
  忠臣的自白书   
  龙战与野,其道穷也。止戈为武,有凤来仪。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西方,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贵族的血,而在中国,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老百姓的血。好战者自亡,强国之正道,在于不战而胜。
  
  既然穷兵黩武不是强国正道,所以历代上《出师表》,一定要首先申明出征的理由。   
  蜀汉的出征理由是什么呢?孔明说得非常清楚:不是我要拥兵自重,而是要完成先帝的遗愿,要光复汉室——包括此前平定南中,也一样是基于“光复”的国策。   
  后人透过《三国演义》看《出师表》,往往曲解诸葛亮的真意。《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里病态地拔高孔明的智商,到了“多智而近妖”的程度(主要是毛本《三国》),好像诸葛亮太厉害,不北伐,不打别人,实在是浪费资源、明珠投暗、暴殄天物、美妇偏伴浊夫眠。
  
  还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功高震主,控制军队,将来自己当皇帝。   
  其实,如果北伐成功了(希望极其渺茫),那么诸葛亮受九锡,封王是有可能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因为曹魏强大,蜀汉弱小,加上北伐远征军的补给根本上不去,北伐是没有多少成功可能的。何况蜀汉与孙吴的联盟,只不过是一种战略媾和,名为“平分天下”,实则互相戒备。从刘备败归白帝,直到蜀汉灭亡,蜀汉都在对吴前线设置重兵,修筑工事。蜀汉亡后,果然有吴国来攻,幸好有得力边将防御,才使江州百姓免受兵燹之祸。
  
  在这种环境下,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很难打破的。蜀汉作为其中最弱小的一方,更难成功。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北伐呢?   
  当时蜀汉的战争理念是:三国如果和平发展,曹魏的国力增长速度,会远远超过吴、蜀两方,越不战,实力对比越有利于曹魏;开战越早,反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这就跟投资买股票买房子,要买涨不买跌是一样的心态。诸葛亮和姜维,都是这种观点的坚持者。费祎并不同意姜维的观点,曾经加以掣肘,但费猝逝,姜维遂得以继续用兵。
  
  同时,诸葛亮也希望通过对曹魏用兵,而促使其内部发生变乱。这样,蜀汉才有趁机取得中原的可能。从后来曹魏被司马氏篡夺的过程看,蜀吴的连续用兵,导致曹氏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确实构成了曹魏在三国中最先被架空、颠覆的主要外因。
        
第50节: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2)         
  此外,《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裴注之中,收录了一篇署名是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其中回答了一些对他的北伐有所质疑的问题,也可以证明蜀汉的北伐,有一些必然的缘由。
  
  原来,先主刘备创业时,走南闯北,聚集了一批猛将精兵,到南征孟获之后,这些精锐逐渐凋零老朽。诸葛亮的意思是,与其养着他们,看着他们老去,不如发挥其余热,带他们去打曹魏。《后出师表》云:“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嗨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蜀汉立国,凭借蜀道天险,不用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也能守土无虞。后来几次曹魏攻打蜀汉的劳而无功,印证了诸葛亮的这一判断。到司马炎时,钟会、邓艾平蜀,姜维扼守剑阁,钟会大军始终无法攻克,眼看准备撤退,如果不是天才加亡命的邓艾取道阴平奇袭江油、成都侥幸得手,蜀汉将再次逃过一劫。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心迹:自己的领兵出征,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是“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换句话说,是作为他丞相分内的责任。   
  老臣的牢骚书   
  《出师表》不仅表达了“忠”的意思,而且也渗透了很多牢骚的成分在其中。作为托孤老臣,诸葛亮这样铺陈自己的“悲苦”,是要取得皇帝以及群臣的体谅。   
  在《出师表》的后半段,诸葛亮铺陈了自己出仕的轨迹,表明自己一片苦衷:都是为了你们刘家。看他怎么说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诸葛亮不是布衣。这个在说《三顾茅庐》的时候,扑会摆得很明白:诸葛亮是名门之后,在荆州已经经营了很深厚的人脉,是荆州青年士人中的佼佼者之一。诸葛亮这样说的目的,一是要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不求闻达于诸侯”),二是强调自己本来与刘氏没有利益的瓜葛。“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句话说明,自己为刘家效力,都是来自先帝刘备的一片诚意,而非自己主动投机到刘备帐下。历史上有记载显示,是诸葛亮首先主动与刘备接触的,二人谈得投机,遂成君臣“鱼水”之谊。诸葛亮在表文中,其实也并没有说谁先访问谁,而是强调了刘备对自己有“三顾”之礼。换句话说,诸葛亮去拜谒刘备的次数可能更多,但那是很平常的事情,毕竟当时刘备的社会身份与声望远远高于诸葛亮,这些事没有铺陈的必要。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说的是,刘备被曹操击败,派诸葛亮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的事情。这强调的是,自己为刘氏效命21年,安富尊荣的好日子并没有享受几天,从一开始,就在危机中殚精竭虑:诸葛亮把他从草庐出山到上表北伐之间全算在“二十有一年”里了,这是着实强调自己的悲苦。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谨慎”作为托孤的关键词,是照应前面强调的“蜀汉立国于忧患”的意思。不谨慎,蜀汉很可能很快崩盘,换句话说,形势非常严峻,所以我不得不出来替你理政,因为我谨慎,而你刘禅还太嫩。另外,这也有强调自己无甚野心的色彩。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讲自己的这一番艰难苦干,加上马上就要开始的北伐,都是为了报恩,在按先帝的既定方针办事。史载,诸葛亮的身体素质很不好,虽然身高八尺,但经常生病,中年时身体就已经基本垮掉了,儿子也只有诸葛瞻一个。《演义》中,骂他的人说他是“诸葛村夫”,其实应该是“诸葛病夫”;“武乡侯骂死王朗”一段,诸葛亮比王朗小那么多,诸葛亮却坐车(相当于现在的轮椅),王朗还能骑马。《演义》中的记载,都是依据于史实中诸葛亮的体质孱弱这一点生发的。诸葛亮强调自己“深入不毛”,也是铺陈自己的劳苦。
        
第51节: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3)         
  通过讲点旧事,发点牢骚,叙说一下自己的悲苦,诸葛亮要让天下人明白:北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刘家的事业。   
  平心而论,刘氏待诸葛亮及其家族也是非常优抚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后来做了驸马、卫将军,与老爸同样位极人臣。很多好事,虽然不是诸葛瞻做的,也算在他头上,给他添彩。
  
  诸葛亮为什么要进行忠臣的自白,发老臣的牢骚呢?其实,《出师表》的这两部分不是给刘禅看的,而是给蜀汉内部反对北伐的人看,比如李严、谯周等人,这些人都是蜀汉政权中
“本土派”的发言人。所谓“本土派”指的是益州出身的大臣和将领,诸葛亮重用的,则大多是荆州人。刘备伐吴,以益州将士为主力,结果几乎全军覆没,益州出身的高层人物(主要在军队方面),一下子损失不少,百姓更是多有破家之痛,所以本土派的态度基本都是反战的。谯周曾专门写《仇国论》反对北伐。诸葛亮强调“先帝之殊遇”和自己的“职分”,正是要压倒反对派的舆论:你们反对我,就是反对先帝立国的国策,我自己作为一个老病号,还要不得不出去砍人,你们再把词锋落在我头上,就太没有道理了。
  
  权臣的政略书   
  诸葛亮是在建兴五年上这篇《出师表》的。这时候,汉昭烈帝刘备已经死去五年了,而孔明在表文的统共631字中,提“先帝”有十三处,“臣”字自称(加上结尾省略处)一共也是十三处,“陛下”则只有七处。而且对陛下也都是教诲口吻。
  
  权臣的气势展露无遗。   
  有人问:上《出师表》时,已经21岁的刘禅并不是昏君,诸葛亮难道不该归政吗?   
  从《出师表》的主要内容看,当时的“归政”时机远未成熟。“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讲出了一个实情:刘禅在刘备留下的这些先朝老臣中,是没有威望和不受信重的。他们之于先帝是报恩,而对于你刘禅只是连带的忠诚。
  
  当年,刘备入蜀,为了安抚益州本土派,任用了其中的谯周、尹默、来敏、郤正等人为太子刘禅的亲信与师傅,意思就是将来刘禅登基,将主要使用本土派掌权。刘备更娶了益州豪族吴氏的女子为皇后。作为交易,本土派容忍荆州派先在蜀汉掌权。可是,刘备没有想到自己“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只好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是“荆州派”的代表人物,李严则是“荆州派”与“本土派”之间的骑墙派,后来被诸葛亮排挤掉了。诸葛亮虽然也重用过杨洪这样出身本土派的人,但在实权位置上,他任用的几乎都是荆州派。
  
  看看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不久开府理政(实际就是摄政)的班底:董和(董允为其子)、郭攸之、刘巴、马谡、陈震、吕乂、廖立、魏延、杨仪、霍峻、王连、向朗、向宠、蒋琬、费祎、邓芝、董厥、樊建……这些人都是“荆州派”。他后来着重提拔的姜维也不是益州人。
  
  再看看当时朝廷中的“本土派”:彭羕(此人才华出众、锋芒毕露,后来被诸葛亮干掉)、李严(荆州出身,在益州出仕)、张裔、杨洪(最先主动投靠诸葛亮后成为其亲信)、费诗、杜微、周群、杜琼、孟光、来敏、尹默、谯周、郤正、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张翼……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够进入蜀汉的权力中枢。
  
  诸葛亮依靠荆州人,一旦他还政于刘禅,表面上刘禅亲政了,可那些荆州人仍会听诸葛亮的,而益州人则会急于上位,刘禅也将把益州人提拔上来,挤掉荆州人,这样刘禅的宫中和诸葛亮的府中就会形成政治对立,政出多门,发生内耗甚至内乱。这种形势对于刘禅而言,反而是不利的。
  
  这就和刘备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不能提前传位于太子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除去压制反对派的质疑,主要的意思是敲定自己“远离”之后,朝廷中的权力划分方案,以及刘禅应该怎样做,才能与自己的方案配合好,与留在府中的人协调好。
        
第52节: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4)         
  那么,诸葛亮的方案又是什么呢?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意思就是要政出一门。哪一门呢?当然是府中。这是明言,告诉刘禅你不要干涉府中政务,我诸葛亮走后,国政继续由府中处理。“刑罚赏赐的事情,自然有有关部门去处理,你就不要费心了。”
  
  陛下在宫中如何学习理政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人都是荆州人,是先帝简拔给刘禅的,是刘禅与荆州派之间的联络员、协调人。
  
  接下来,诸葛亮特别提到了中领军向宠。此人也是荆州人,一直掌管成都地区的禁卫军以及附属部队,负责中枢卫戍,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诸葛亮要求刘禅如何处理与向宠的关系呢?“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注意,不是直接管理,而是跟老向咨询。向宠是听命于诸葛亮的,刘禅不能随意调动他,只有过问权。刘禅亲政之后,即派向宠到前线去打仗,向宠也不久就阵亡了。
  
  下面,诸葛亮提到了“小人”与“贤臣”。他所说的“后汉小人”指什么人呢?指的是宫中的近臣和外戚。有人说指黄皓。其实不然,黄皓那时还是小屁孩呢,相父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个人。诸葛亮指的是谯周、来敏等人。这里警告刘禅:不要让近臣和外戚越权干政,否则下场会像后汉那样。
  
  要信任谁呢?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要信任他们,听他们的。侍中指郭攸之,尚书指陈震,他们是宫中的大臣;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他们是府中的实权人物。   
  其中,只有郭攸之是刘备提拔上来的,前面说了,他是联络员,也是荆州派。   
  尚书陈震(南阳人,当年的“诸葛庐”就是在南阳)是荆州派的老干部,是诸葛亮的死党,又是李严的政敌,曾力促诸葛亮除掉李严。   
  留府长史张裔是益州人,他似乎能代表本土派的利益,其实,张裔是当初刘璋向刘备投降时派出的谈判代表,在本土派心目中并没什么好印象,而且南中猛人雍闿联结孙吴造反时,曾把时为益州太守的张裔解送到孙权那里邀功,张裔被关押在东吴数年,是诸葛亮派邓芝到吴重开和谈成功,张裔才被放还的,诸葛对于张有再造之恩。留府长史是丞相出征后,留在府中治事的最高级官员,是孔明北伐后,成都最掌实权的人。孔明让张裔做留府长史,表现他对张非常信任。实际上,张当时已经60多岁了,而且身体多病,府中的主要事务,都交给蒋琬处置,蒋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相府参军蒋琬是诸葛亮最信任的心腹。蒋琬年轻时曾酗酒不治事,刘备非常讨厌蒋琬,曾将其开除公职。诸葛亮多次为他说好话,但在刘备在世时,蒋琬也始终不过是个郎官。诸葛亮北伐,把成都的事主要都交给他处理,蒋琬成为实际上的留守丞相。诸葛亮首次北伐后的第三年,张裔老死,蒋琬正式升任留府长史。诸葛亮死前,推荐蒋琬为继任者;诸葛亮死后,蒋琬从留府长史直接升任大将军。
  
  这些周密的人事安排和嘱托,表现了诸葛亮“谨慎”的权臣个性。这也确实是非常有水平、有分寸感的安排。所以,诸葛亮在汉中用兵,但对成都的大小事务均如在掌握。   
  作为权臣、忠臣、老臣的诸葛亮,为国、为军、为己、为民考虑,都必须把北伐时后方的情况安排好。有人说,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篡位野心。这种说法臆断成分居多——如果诸葛亮想篡位,不必去打曹魏,蜀汉周边还有很多蛮夷部落。即使在“平定南中”以后,各地少数民族的变乱也没有停息过。《出师表》中提到的那位将军向宠,就是在后主刘禅延熙三年时,死于“征汉嘉蛮夷”的平乱之战中。诸葛亮如果全心治理内部,为自己打造功劳,要废除刘禅并不困难。但诸葛有所不为,因为那不是他追求的。
  
  掌握了这些细节,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出师表》的主旨是二元的:既要平息反对派的质疑,又要向皇帝说明自己的留守安排。而在这主旨的背后,扑看到的是一个作为忠臣、老臣和权臣的诸葛亮,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政治强人;也能够通过《出师表》的折射,看到蜀汉的权力运作内幕,看到刘禅大局为重的隐忍是成就了蜀汉一段君臣佳话的重要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2:25 , Processed in 0.0838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