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的标志性工作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5 19: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波澜一:
语文教师的标志性工作是什么
这堂语文课该教什么?
语文教师的标志性工作是什么
●王晓春
  这堂课闫老师
只是带着学生捋了一遍课文,联想多,分析少。闫老师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是跟学生一起搞清作者写了一些什么;一是问学生通过这些你联想到了什么。
  因此这堂课显得很细碎,缺乏整体的战略构思,缺乏有力的骨架,特别缺乏关于语文知识教育的构想。也就是说,教师基本上是在跟着作者的思路和感情跑,教师给自己的定位仅是林海音的忠实读者。我想这也是需要的,但很不够,因为语文教师不是一般的读者。
  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以课文为一种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进行人文熏陶。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他的标志性的工作是语文知识教育。人文熏陶是各科都能进行的,每个教师都有责任,课外也能进行,只不过语文教师这方面担子比别人重一些就是了。
  从这个角度看,闫老师这堂课在课程内容开发上比较薄弱。
  我若讲这一课,会怎样构思呢?
  我想试试以作者这句话为纲:"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1.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她的写作冲动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想让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
   2.接着问:为了使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你会写什么内容,怎么写法呢?(让学生研究课文,讨论。结论是: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写形象的东西。)
  3.继续问:你们现在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可能的答案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然后告诉学生:这正是很多同学写不好作文的重要原因。真正的好文章,极少为完成任务而写的。自己有真实的写作冲动,才能写出好文章。
  4.最后问:你们哪一位想像林海音一样,把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下来,那你就写点东西吧,等你长大再看,一定很有趣。(这是自愿完成的作业。)
  总之,这是一堂以林海音的文章为例子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辅导课"。我有明确的语文知识教育目的。

闫学
答:
"人文熏陶"是这个文本的内在要求
——与王晓春老师商榷
  非常感谢王晓春老师对这节课的点评。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王晓春老师提供的上课思路。不难发现,王老师是把《冬阳·童年·骆驼队》这样的文本完全当成"例文"来上的,教的是"写作知识",整个课堂完全定位在语文知识教育这个目的上。这样的教学思路固然明晰,却忽略了文本所体现的极为丰富而复杂的人文内涵。王老师认为"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以课文为一种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进行人文熏陶",那么,王老师也是赞成在语文课上既"教知识",又进行"人文熏陶"的。但我从王老师的四个步骤中只看到了"教知识",看不出"人文熏陶"
  我与王晓春老师最大的分歧在于:首先,我很不赞成把这篇文章当成"例文"来教。虽然作者写的是童年往事,但绝不是儿童作文。一个远离故土几十年的中年人,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难忘的画面。那冬阳下的骆驼队依然行走在遥远的记忆里,缓慢悦耳的驼铃声依然响在耳边……几十年之后,那份童真、童趣、童心依然清晰可辨,但是童年却永不再来。如果我们有第二个童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生感触。可是,每个人都要长大。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宿命。如果说我们的心灵都有一个故乡的话,这个故乡可能就是我们的童年。正因为如此,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静静地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品读此文、读者就像是在品尝一杯淡淡的清茶,又像是在欣赏一朵素雅的小花。在这样的文字中,你很难找到华丽的词句,也绝对找不到矫情的故作姿态,更难找出某种我们能够定义的"写作方法",完全白描。完全自然,坦白地、不紧不慢地讲述着童年的故事。我不知道王老师为何对此视而不见。尽管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但这样一篇文本,我依然认为"人文熏陶"更重于"语文知识";此课教学的立足点不在"知识",而在于感受氤氲在文字中的丰富、唯美的情感内蕴,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语言文字最大的优势在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透过文字想画面,通过文字生联想,在语文教学乃是天经地义。如果一定要问我这节课教的"知识"在哪里,那我是否可以说我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看了王老师的上课思路,我不能不感到遗憾,为林海音、也为她的文章叫屈--老师实在是低估了这个文本。
  其次,我很不赞成面对情感内蕴如此丰厚的一篇文章抱着一种为"写作"而学、为"写作"而教的完全"功利性"的阅读心态。王老师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让学生寻找作者的写作冲动、写作目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作者"想让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然后由这个结论引发出后面预设的三个步骤的"写作知识"教学。这个结论的得出,王老师是有自己的根据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很显然,这个结论虽然正确,但这个答案却是""出来的,完全不用经过大脑的思考,直接就可以从这个段落中""到,学生完全不费什么力气。这样的问题设计完全置学生的阅读感受而不顾,只为了后面教师预设好的要教"写作知识"。却把文本丰厚的情感内蕴一笔抹杀掉了。
  我很赞成王晓春老师的这一观点--语文教师不是-般的读者。的确,"一般的读者"只要自己感悟就行了,至于感动与否,甚至理解与否,都没有多大关系,但语文教师却要承担起引导学生感悟的职责。但请不要忘了,这必须以教师自身的感悟为前提,否则我们就无法与学生"对话"。看了王老师的上课思路,除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教给学生的"写作知识",我看不出王老师对文本本身的感悟,更看不出学生读了文本有何感受。如果只是为了教"写作知识",我倒觉得林海音的这篇文章并非是最佳范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49 , Processed in 0.1213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