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可钦: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8 12:5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可钦: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教师
作者:刘可钦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05(19)教学名师简介刘可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没有假期的老师
1979年我高中毕业,考入了师范。在当时,由于刚恢复高考不久,人们不像现在那么竞争激烈、心情紧张,依我的分数完全可以报考警校、卫校、财会学校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热门行业,而师范则是一个极冷门的专业,很多人是不想上的。填志愿时,我的母亲和班主任都主张我填报安阳师范学校,说是小女孩,当老师挺好的,工作稳定,每年还有两个假期。我一想也是的,每年有近三个月的假期,
可以自由自在的,加之当时的我确实也没什么远大理想,更缺乏一些人常有的那些幻想,所以,为了每年能有两个假期,我填报了师范,自然属于高分录取的学生。
命运似乎就是如此,从我走上讲台至今,却始终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
先是一直教毕业班,每年寒暑假都要补课,后来参加主体性教育实验,要学习、交流、研讨、写方案、论文等等,这些对一个小学老师来说都是很陌生的工作,自然都得靠假期来完成。再后来做了校长又参与国家课程标准的研制和新教材的编写千作,学校发展、教师培训、教材建设等等又将我的整个假期撑得满满的。
到如今,与一些朋友谈起来,他们对我工作的繁忙度,始终不能理解,“为了两个假期,却享受不到假期,你一个小学老师,怎么就那么忙,有什么意思?”我只能淡淡一笑,谁让咱是做老师的呢。
是啊,学生一天天地长大、拨拨地毕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似重复性很强的工作,却处处充满着挑战。当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时,我们接过的却是一家人的希望和一个孩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面对这种期待,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一个孩子一个品性,同一个孩子不同时期又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法,同—个内容还有不同的教案,正是在这些相同与不同中,我体会着教育甘苦,感悟着教育的真谛,“没有假期的老师”也就成了家人和朋友对我调侃的一个由头了。
走入北师大

1990
9月,已有九年毕业班教学经验的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跨进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大门。
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在这里,我幸运地遇到了专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周玉仁教授。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珍惜这里的分分秒秒,白天,听专家们的讲课或讲座,晚上,到图书馆看书,查资料,作札记。
当时北师大给我的突出印象就是“大”,在每天上课的路上,我总比划着看哪—块地与我任教的(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差不多,最后算了算感觉有四十多处吧,高兴得告诉了家乡的亲人。图书馆也是大得惊人,里边有好多馆室,有那么多的藏书,而且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小学老师关注的“白兔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的问题,竟然在大学的图书馆里也可以找到。我感到眼前豁然开朗,觉得是那样亲切。图书馆浓浓的书香,让我感受着教育的美妙,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泡”在了图书馆,我喜欢那里的宁静,喜欢那里的大桌子,总是一下子取出十几本书,平摊在自己面前。在我感受北师大浓郁文化熏陶的同时,发现居然还有大学教授也在研究着我们小学教育中的问题。还有这样——大批人做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有研究价值的工作,看来小学教育也挺有学问的,这是我当时一个最突出的感觉。一年的时间不长,但对我影响深远,对教育、对教学、对教师职业都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重新唤起我上课的冲动,我不时地幻想着再走上讲台时,我一定要这样、那样去做。
1992年春,人民大道小学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联合开展了一项跨世纪的研究——“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我有幸成为第一轮实验班的教师。从此,我走上了一条充满磨难又蕴藏着无数惊喜的创造之路。
别怕她,该我玩了
对我这个小学教师而言,做实验谈何容易,更何况这是一项为构建跨世纪的基础教育理论体系开辟通道的实验,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摸着石头过河”是我们刚开始实验时的一句口头禅,其实,现在想想,当时连石头在哪儿都不知道,只是跟着下河,不害怕罢了,凭的就是一份热情和冲动。是历史选择了我,我仍然抱着刚走上讲台时的那个简单的信念:既然做了,就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一份新的挑战重新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而我面临的困难又远远超出我的想象。首先面对的第一个苦恼就是“我不会上课了”。原来一直熟练地教毕业班的我,一直被称为调控六年级学生的“高手”,面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学生时,竟让我不知所措,我发现我的“小孩儿话”竟如此贫乏,“好,好啦,请安静.注意听老师说”,“小手别动啦,抬起头来,眼睛望着老师”……每堂课几乎都要停下来好几次,他们似乎不愿意听我讲课,我不得不靠“纪律”维持,但孩子们对我的“指令”居然无动于衷,他们“任意”地闹着,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稍一严厉,他们又被吓得愣愣的,可怜巴巴地望着我,让我无话可说。为了激励学生,为了让他们感兴趣,我不时地给他们盖大苹果印章、发小红花,可日子一久,他们也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欣喜。面对这些小不点儿,我左右为难,当初新接班时的那种踌躇满志,当初在北师大进修时熏陶出来的种种美妙想法,竞被眼前的现实冲得一塌糊涂。
记得北师大的周玉仁教授来学校听我的课,我上了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20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几支?我给学生准备了很多的学具,每个小组还发了一张统计表,让学生填写分的过程。我的话音没落,学生都在喊“分4支”,我一听就有点急了,“还没分呢,结果就喊㈩来了,下边的课怎么上呢”,赶快打断学生的思路,对孩子们说:“别慌,咱们慢慢想,要认真地分析一下,谁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啊?
当我演示一根一根地分的时候,课堂开始骚动,有的学生说:“老师,你那样分,太麻烦了。我——看就知道是4支。”还有的说:“我已经预习过了,我知道怎么样来计算,因为4x5=20,所以20÷5=4。”面对学生的七嘴八舌,我不知道该如何调整教学,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明白了,于是,学具成了学生手中的玩具,孩子们乱作一团,我急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让他们安静下来。
在教室中间,我大声地喊叫着:“先别乱动了,听老师讲完你们再动。”“注意啊,老师要生气了。”可孩子们根本都不理我,还是玩。我不停地说着,可能是孩子听得不耐烦了,居然有人说:“别怕她,老师又不会批评我们,该我玩了。”
这一次的课堂体验,让我终身难忘!
课在一塌糊涂中过去了,听课的老师善意地提醒我“以后你就别让他们分什么小组活动,他们说不清时,先听老师讲,让他们照着说”。而我却并不只满足于让孩子们安静地听我讲,况且实验的目标中也把“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独特和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了一个突出的地位,我的追求、我的设想没有错,可事实上我的课上又缺少许多。
我想,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融。然而,通向实验目标的道路又是那样曲折反复,有些设想很好的课,却不能如愿以偿,我开始思考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教学,除了教师、教案、学生之外,还有哪些?我开始意识到,实现这些目标,没有谁能告诉你具体情景下该怎样做,需要自己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不断调整中寻找合适的途径,而这又将是一条漫长、寂静、未知的路途。
对于这些,我需要用心体悟,需要转换视角,需要走下讲台。
我静下心来,学习理论、钻研教材、改进教法,设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以使自己能够尽可能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激动——迷茫——困惑——释然,不时地影响着我的情绪,使我欲罢不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真正开始了研究状态下的教师生活。
走下讲台走近学生
就这样,在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教育观念的不断冲突和融合中,我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八年主体教育的实验之路。
渐渐地,我的课堂开始变得自然随和,我知道了什么时候该顺其自然,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何时不介入,何时不注意什么,也知道了有些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等等,可以自如地掌控课堂的进程,每一次的课堂,我都会感激学生带给我的惊喜与快乐。
又一次上一节关于除法分一分的课:有100块糖果,平均分配给8个小朋友,该怎样分?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开始在课桌上摆弄起圆片(代表小朋友)和小棒(代表糖果),叽叽喳喳地小声议论着,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有的说:我先每人55块地分,最后一看不够了,再11块地分,结果是每人12块,还剩4块。
有的说:我一看100块挺多的,先每人分10块,接下来剩20块,再每人22块地分。
有的说:我先每个人11块地分,分了一会儿觉得挺麻烦的,就每人55块地分。
……
我静静地倾听着,感受着学生的智慧,在必要时还“煽风点火”,偶尔插上一句:“真奇妙!你是怎么想的
?”“换一种办法行吗?”“谁还有不同的想法?”逐步地引领学生探究更深层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在开放、平实的课堂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最终都要发生在课堂上。所以,三尺讲台自然也成了我的实验台。我很难捉摸出一些奇妙的招法,也不会制作那些精美的课件,但是我知道,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要让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理解,要让孩子们之间相互欣赏,
又能在彼此的质疑中共同改进。
我越来越追求自然的、弥漫着生活气息的、朴实无华的数学课堂情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同伴间合作交流,我越来越觉得一个好教师应该淡化自己“教”的角色,巧妙地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智慧地藏在幕后。
与学生心手相连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们互相认识,“刘可钦”三个字,“钦”字学生不认识,有的读成“欣”,有的读成“欠”,写的时候更是百花齐放:刘可软、刘可斩、刘可铁,能写成刘可欣就算是蛮不错的了,不时引起一阵哈哈大笑,在这种自然轻松的交流中,我和学生融合在了一起。
所以,我意识到,学生能否直呼教师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把学生当成一个与教师平等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我们的教与学。
举左手的故事,很多杂志刊登过,但每次说起它,总给我很多触动。在数学课上,有一个孩子举丁手,叫起来之后却又不会,只好说“对不起,刘老师,我忘了”,一次、两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孩子每次坐下时,都满脸通红。于是我找了个机会和他单独谈话。孩子羞愧地说:“刘老师,我对不起你。有时候我想好了,盼着你叫我,你却没叫。有时候我没想好也跟着人家举了手,以为你不会叫我,可你偏偏又叫我了。”我想了想,说:“这不怪你,怪咱们师生之间还没有达成默契。知道什么叫默契吗?就是说刘老师的一个眼神,你的一个手势,双方都能明白。这样吧,咱们约好,当你还没想好又想举手呢,你就举右手,刘老师不叫你;当你想好了,你就举左手,刘老师再叫你。”孩子听了,眼泪立刻就下来了。从此,这个孩子就左手、右手,渐渐地,举左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批评说“瞧你多虚伪呀,不会你举什么手厂会是什么结果?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不敢想象。
我常想:当老师的,要信任孩子,一定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学生迟到的时候,我不批评他,而是说:“你瞧,我们都在等你呢。”“我们都在为你担心呢广一句话就让孩子心里暖烘烘的,再也不愿意迟到了。检查学习效果时,我很少说:“不明白的请举手!”而是让“听明白的点点头”、“完成任务的笑一笑”。
心与心总是相通的。孩子们特别愿意向我敞开心扉。见了面,孩子们老远就喊我“刘老师”或“刘校长”,有的男孩伸着双手跑过来,在我平伸的双手上一按,一跳,什么也不说,又兴高采烈地跑开了。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围着我问这问那,小手在我身上抓来抓去,一天下来一身白衣裙布满了灰手印。有一年,学生毕业时,送我一件礼物,打开一看——啊,一条雪白的裙子!他们说,刘老师,我们在你身上留下的手印太多啦!除了感动,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后来,我又走上了校长岗位,参加了全国干名骨干校长的研修学习,又被选拔进入教育部组织的“首届全国骨干中小学校长研究班”。在与全国各地名校长的交流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校长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依然信奉一个重要理念:教师有什么样的体会就会传递给学生。我这个从教师行当里走出来的校长,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这又成了我一份新的追求。
今天,我的工作岗位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许多事情都因今天的忙碌而逐渐淡忘,但记忆深处的感动却时时激励着我。因为有众多专家的指导、有同事的理解、有家人的支持,我苦恼时,他们与我分忧,我高兴时,他们与我共享。更感动“主体教育”思想的博大与精深,正是它的出现,使我平凡的教师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正是它的存在,使我平凡的教书生涯充满着创造的乐趣。从安阳小城,到省城郑州,再到首都北京,我一路走来,充实、宁静而又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4:49 , Processed in 0.0723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