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南区庆祝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8 08:5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孝南区庆祝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作者:胡其欢 来源:孝南区团区委
         

         

         

    5月4日晚,孝南团区委、区文体局在大礼堂联合举办了“全区青年喜迎五四、科学发展再谱华章暨庆祝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文艺晚会”,以此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八十七周年和“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区领导仇平贵、杨军安、龚少波、朱少平等亲临晚会现场观看演出并做了高度评价。
    为了加强青年团员对“五四”精神的追忆延续,引导广大青年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四”之际,孝南区各地团委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孝感一中团委和该校英语教研组联合举办的“挑战杯”英语演讲比赛,展现学校学生“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区实验中学举行预备团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和庆“五四”团员歌咏比赛,提高了学生们的团务知识和爱国热情。区教育局组织以“扬五四精神,树文明新风,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小学生乒乓球友谊赛,来展示团员的青春风采,弘扬五四精神,在全区掀起庆祝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的高潮,极大增强了青年的爱国热情。(责任编辑:杨继斌)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9:02:46 | 只看该作者

上帖转自[教师之友网]互换链接友好网站

[孝南网]。该网是孝南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官方权威性网站。
登陆该网,可直接通过[教师之友网]链接进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6:59:09 | 只看该作者

链接资料

图说“五四”运动
描述: 为反对“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北京爱国学生三千余人,在1919年5月4日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在天安门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图为北京学生的游行队伍经过天安门。
图片:


描述: 北京“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全国的响应。图为重庆川东救国会学生举行游行,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
图片:


描述:“五四”运动中各地学生、青年团体散发的部分传单
图片:


描述: 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斗争。商人也举行罢市,参加了运动。“五四”运动逐步发展成为以青年为先锋队,有广大无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泛的革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图为“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的游行队伍。
图片:


描述:“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后,1919年6月16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五四”运动成为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
图片:


描述:“五四”运动导致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许多中心城市相继成立。图为1919年秋,组织的有名进步社团之一──天津觉悟社。后排右一为周恩来同志。
图片:


.........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6:59:51 | 只看该作者
图片:


描述:五四运动时期的传单
图片:


描述:五四运动时期的传单
图片: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04:29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青春飞扬的岁月


  90年前的5月4日,北京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吼声:“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这是救亡的呼声,民族的呐喊。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又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了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

  “五四”时代是一个青年激情飞扬的时代,是一个青年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的时代。列强侵凌,军阀跋扈,疮痍满目,民不聊生。面对黑暗现实,那些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有。”(罗家伦语)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秋瑾“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精神,是涌动在他们血管里的民族血脉。“新世纪的曙光”,是激励他们上下求索的精神动力,使他们不至为光怪陆离的物质的闪光所迷惑。90年前那些有志于振兴中华的青年,有的提倡教育救国,有的提倡文化救国,有的提倡实业救国,有的提倡人格救国,有的提倡革命救国,主张各异,宗旨则一:救国。正是沿着爱国主义的阶梯,他们当中的先进分子才最终找到了救国的指南,攀上了真理的高峰。

  这是一个重估传统价值的时代,反对因袭、崇尚创新的时代,发展个性、不断进取的时代。“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笔下狂人的诘问,奏响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于是,启蒙者从“仁义道德”的字缝里发现了“吃人”,从“三纲”“五常”的说教里发现了“专制”和“奴性”。在批判旧道德的过程中产生了新道德的萌芽,在反对旧文学的过程中,绽开了新文学的蓓蕾。被守旧派斥为“驴鸣犬吠”的白话诗闯进了诗歌的神圣殿堂;被国学家讥为“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的白话文成为了文坛的正宗。鲁迅不仅引进了为中国读者所陌生的短篇小说样式,而且他的小说每篇都在文体上有所创新,从不重复自己。他谆谆告诫读者: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艺术,真的新文艺的繁荣要靠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要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

  这是一个博采众家、吸纳新潮的时代,“学术自由”成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口号。1919年4月2日,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教育总长傅增湘信中重申了他的重要主张:“大学兼容并包之旨,实为国学发展之资。”于是,文学领域出现了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平民文学与古典文学之争。史学界出现了质疑古史和经典的“疑古学派”。围绕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与梁启超展开了辩论。围绕东西文化问题,东方文化派与新文化派进行了交锋。在思想和政治领域出现了问题与主义之争,革命与改良之争,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争……正是在论辩中逐步澄清了谬论,不断发展了真理。也正是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下,青年毛泽东才摆脱了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影响,在1920年之后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李大钊指出:“这是中国全国学生膺惩中国卖国贼的纪念日,是中国全国学生对于帝国主义行总攻击的纪念日”。因此,这一天被定为中国青年节。用今天的年龄观念来看,“五四”运动时期的很多前驱和骨干当时都是中青年:1919年,陈独秀40岁,鲁迅38岁,周作人34岁,钱玄同32岁,李大钊31岁,胡适28岁,刘半农28岁,傅斯年23岁,罗家伦22岁……他们同时也把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于青年。

  在“五四”运动90周年的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前驱者的是:当今中国已经作为发展中国家崛起,那种任人侵凌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霸权政治,面对损害国家核心利益的做法,中国可以说不高兴,可以说不!但是,“五四”前驱者追求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五四”的根须是深植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沃土之中。我们纪念“五四”,就要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把先驱者的遗愿化为宏图!(作者陈漱渝为鲁迅研究专家)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08:37 | 只看该作者
               “五四”是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
李敬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伟大的文艺复兴


  “五四”是一次文艺复兴: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对人的发现,将士大夫所垄断的书写权利还给民众,让民众的语言成为全民族书写和思考的语言。

  时至今日,“五四”的遗产仍然遭受着挑战:今年,反对简化字成为了公众话题,引起争议的绝不仅仅是上世纪50年代的简化字方案,而是肇端于“五四”的文字改革进程。文字改不改、如何改当然应该由所有写汉字的人充分讨论,但在讨论中,我们不应忘记“五四”先贤的初衷:让书写不再成为特权,让亿万国人成为文化的主人,成为觉醒的、能够自我表达的主体。

  这一初衷没有错。当你说简化字或白话文造成了中国传统的断裂时,就等于说放弃拉丁文造成了欧洲文化的断裂,这其中隐含着文化上的惊人错谬和倒退。“五四”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不能被简化为几个关键词,更不能仅仅在关键词的水平上做出理解和回应,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民众壮阔复杂的探索和实践中,涌动着对于建设现代中国,对于重塑民族精神的坚定承担。

  所以,“五四”与欧洲文艺复兴一样,绝不仅仅事关文学和文化,在“五四”新潮中,一代知识分子“奋空拳,扬白手”(罗家伦语),与各阶层民众同声相应,为拯救中国,为在现代世界争我中华一席生存与发展之地而呼号奋斗,这是现代国家意识的确立过程,而国人的精神觉醒、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发展,正是这个过程的题中之义。

  在晚近的一些学者那里,“五四”的“救亡”和“启蒙”这两个主题被描述为相互冲突的“东风”和“西风”,这种描述隐含着对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后设的想象:似乎事情有可能不是这样而是另一样。后设性的历史眼光或许颇具学理趣味,但会使我们失去基本的现实感、失去对历史设身处地的体察和理解:中国的启蒙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观念演进过程,它一开始就是在纷杂巨大的历史压力下的行动,它从各种紧迫的历史局面和事变中获得动力。

  当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们立志建构“人”的文学时,他们表达了中国人从近代以来的大变中得到的最深刻的信念:去除我们的文化和精神中的“跪拜”,成为“人”,成为站着的人,拒绝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屈膝,也拒绝在封建文化的压迫下屈膝。从“五四”起,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民众从未放弃这一信念,“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共和国的创立者的宣言,是深刻地根植于“五四”精神的声音。

  站着,传统才是属于我们的传统,才谈得上继承和发展。当一些后来者指责五四的“断裂”,指责“五四”“打倒孔家店”的鲁莽时,他们大概忘了,如果没有“五四”先贤绝然为民族开新路的精神,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发出这样的指责;我们也应该深切体察“五四”遗产的丰富性——今天,人们也常常忘了,正是“五四”开启了对中国传统的现代认识和整理,今日被顶礼膜拜的“国学”,岂是乾嘉旧学,皆为“五四”之学,都是自“五四”一代开始对中国历史、典籍和文化重新整理、认识和估价的成果。没有“五四”,我们可能会一直认为《红楼梦》、《水浒》是不入流的偏稗之书,没有“古史辨”,我们可能依然沉迷于神话,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不会有确切的认识。

  ——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文艺复兴的“五四”,解放了人,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也解放了我们的传统。或许文化保守主义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是一个必要的、有魅力的向度,或许我们已有足够的自信对我们的祖先取更具温情的理解,但“五四”教给我们的终究是在批判中继承和接续,在批判中求活力充沛的新生。(作者为《人民文学》主编、文艺评论家)
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12:12 | 只看该作者
                          陈平原:年轻的“五四”

 来源:人民日报

  “五四”乃众声喧哗的时代,并非某一集团、思想、学说的“独唱”,这点,稍加论证,不难得到中外学界的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追问谁的“五四”,很可能拉出一大笔左中右或红蓝绿的陈年旧账。其实,理解“五四”的复杂性,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比如,除了大家熟知的政治立场、学术背景、文化趣味的差异,还有南方与北方、都市与小镇、学生与市民等一系列区隔。其中有一个因素,往往被忽视,那就是年龄及教养。就拿作为新文化策源地的北京大学来说,教授与学生,就有很不同的功能与定位。

  在世人的记忆中,占据五四新文化运动舞台中心的,乃著名教授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氏兄弟等。这自然没错。可有一点同样不能忘记:这是一个标榜“新青年”的运动,大学生的作用不可低估。“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就学识与社会影响而言,确实无法与陈独秀、胡适等比肩;但日后的发展,则未可限量。大学期间“躬逢盛事”,有幸目睹甚至直接参与思想大潮的崛起,对其一生必然产生决定性影响。在此意义上,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好兼及其时“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学生。
  谈思想启蒙,师长们确实占据中心位置;论文学革命,则师生各有专擅;至于政治抗争,唱主角的乃是大学生。否则,怎么叫“学生爱国运动”?更值得关注的是,日后关于“五四”的纪念、追忆与阐释,主要由学生辈来完成的。对他们来说,曾经参与“五四”这一经历,是生命的底色,是永恒的记忆,是不死的精神;毋须讳言,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象征资本。
  当年立场迥异的大学生,本就呈五光十色,日后更是分道扬镳。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上下求索的时代,很难说谁是主流,谁是支流,谁是逆流。后人在褒奖那些站在舞台中央并收获大量掌声的学生的同时,请对那些处于边缘地带、在聚光灯之外苦苦挣扎的青年学生,给予“了解之同情”。
  10年前,我与夏晓虹合作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勾勒了45名历史人物与“五四”相遇的生命历程,包括13位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许德珩、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杨振声、匡互生、闻一多、梁实秋、郑振铎、冰心)。5年前,我出版《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在讨论“回到‘五四’现场”时,曾开列10位当年北京学生的回忆文章,目的是让对“五四”感兴趣的读者,以当事人眼光来解读那场已成为重要话题及思想资源的伟大事件。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的历史记忆,可能随时召唤出青春、理想与激情。而借助这些先辈们琐碎但真切的“追忆”,我们方才得以从容地进入“五四”的规定情境。
  从1920年五四运动一周年起,北大学生就开始了关于五四运动的纪念、追怀与阐释。此后几十年间,因应海峡两岸政治风云变幻,南京、重庆、台北的傅斯年、罗家伦、杨亮功、毛子水、成舍我,与北京的许德珩、杨振声、俞平伯、罗常培、郑天挺、孙伏园等,就何为“五四真相”、谁是五四运动的主力,以及如何继承五四精神遗产等,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论争。这一论争背后,隐含着一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好在这些“五四老人”,并没有完全屈从于任何政治权威,在一次次饱含激情与深情的追怀与叙述中,都多少延续了其青年时代的梦想与追求,或多或少地挑战着其时的主流思想。观察这些“好事”的“同学少年”,如何在事隔多年之后,不时穿越历史时空,与“永远的五四”对话,可以让我们领略什么叫“历史的魅力”以及“思想的力量”。除此之外,我正主持编撰《回到现场——北大学生的“新文化”》,选择了几十位当年活跃的北大学生,利用档案、报刊、照片、日记、书札、回忆录等,钩稽其在“五四”期间的言论及作为,关注学生与教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市民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等。当然,更包括这些学生日后的事业与功过、追怀与阐释。在我看来,这构成一道特殊的“新文化”景观。
  当今中国学界正处在一个转型期,需要我们打起精神,竖起脊梁,与“五四”展开认真深入的对话。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推崇教授们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更需要呼唤大学生的理想主义及求索精神。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8#
发表于 2009-5-13 22:26:33 | 只看该作者
收藏珍贵的照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18 , Processed in 0.0684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