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1 07:5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
日 期:2005-11-18作 者:杨叔子
来 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单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文化史,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接着,论述了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指出了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再次,提出了文化蕴涵的四个方面,分析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共生、互通、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交互补;再次,提出了两者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指出了文化蕴涵的四个方面也必须交融;最后,论述了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科学  人文  文化  教育  素质
  
  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文化史、文明史。文化基本上可分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这两种文化,它们在不同程度上的交叉与结合,形成了介于它们之间的各种文化。而所谓的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科学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教育。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赐福于人民,也可造祸于民,问题在于人如何去认识、去把握。两、三百年来,科学文化迅猛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与精神问题以及科技本身发展问题。而且,科技发展的迅速正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美国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1999年出版的《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一著中,深由此事。他在2000年此著的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怎么办?他坚定认为要做人性思索,要呼吁人性。而人性、责任感,也正是1999年6月“世界科学大会”所给出的最主要的信息。奈斯比特呼吁:“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什么样的人?重要的是,这就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人性与灵性的交融来实现。这正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特有的人性,人还有人特有的灵性,更有人性与灵性交融而升华成的精神境界。人性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靠人文教育;灵性的开发与培育,既要靠科学教育,也要靠人文教育。
  科学文化主要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规律的,主要是求真,质言之,就是“是什么”。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一切违背客观实际及其实质及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与活动,必然失败与覆灭。然而,科学文化本身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正确,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而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主要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精神世界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主要是求善,质言之,就是“应该是什么”。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一切危害人与社会的认识与活动,必须制止与消除。然而,人文文化本身也不能保证其发展的基础正确,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保证这一基础正确的是科学文化。此既,人文主要为科学向导,科学主要为人文奠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主要关系既如此。
  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教育,首先是教会如何做人,是要开发人性,要有高度责任感。人文文化至少严重关系到如下七个方面:第一,民族的存亡。民族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而非“基因”的概念。只有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人类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消灭,也从未中断,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这表明:中华民族文化蕴含有深刻的、普适的、永恒的哲理,以这个文化凝成的民族精神具有无穷活力,以这个精神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具有不可压倒、不能战胜的强大生命力。这个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正是中华文化哲理中整体思想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集中体现:国重于家,家重于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说,民族的人文文化,即民族文化,决定着民族的存亡。第二,国家的强弱。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这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人和,其核心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第三,社会的进退。社会的进步是全面的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野蛮、愚昧;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人文文化的发展,就是卑鄙、无耻;但仅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而没有精神文明、人文文化,就是大灾难!第四,人格的高低。人格是度量人性、性感、做人的尺子。一个人的品质或思想素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是人格,中层是法纪观念,顶层是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统领一切;方向一错,全盘皆输。但是,没有人格,就决不可能有真正的法纪观念与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人格,就丧失了人应该有的一切。人文文化基本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第五,涵养的深浅。一个人的涵养,主要指人文文化的涵养。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涵养是不行的。第六,思维的智愚。美国佩斯里研究发现:左脑功能主要同科技活动有关,同系统的逻辑思维有关;右脑功能主要同文艺活动有关,同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灵感、顿悟有关,其记忆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右脑是原创性的源泉。因此,应开发右脑,而文艺主要开发右脑。但两脑相互联系,用其一废其二,不仅其二废,其一也不好。第七,事业的成败。人文文化主要两大作用:一是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几乎决定着人性;一是活跃思维,开拓原创性创新源泉,严重关系着灵性。一般所讲的非智力因素或“情商”,实质上是人文素质的体现,对事业的成败起着主要作用。
  当然,科学文化也异常重要,是“立世之基”。无科技发展,就无社会进步;无现代科技,就无现代文明。文化至少与蕴涵四个方面: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人文知识是人文文化的载体,是精神世界的基础;人文思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是人文文化发展的支撑;人文方法是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之所以得以实现的手段;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文化的精髓,是求善而至于至善的精神境界,并推动着人文知识、思维与方法等的发展。对于科学文化而言:第一,科技知识是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是一元的;正因如此,所以是普适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第二,科学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一切反逻辑的,必然是错误的。第三,科学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切反实证的,必然导致失败。第四,科学精神则是科学文化的精髓,并推动着科学知识、思维与方法等的发展。科学精神就是就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因为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的。一切反科学精神的,必然是反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是没有任何好下场的。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于实践,同源于人脑,同源于人脑对实践的反映及对此反映的加工。正因所有文化,均源于实践,就往往不可能不体现客观实际的真实性,又正因所有文化,又均源于人脑,源于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就往往不可能不体现精神世界的多样性。此即,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文化。对科学文化而言:科学知识是人对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认识,不一定等于客观实际及其规律;还有,“公理”就是“不证自明”的,就是体悟的、直觉的,其本质就是人文的。科学思维,固然大量的是系统的逻辑思维;然而,导致原创性突破的是直觉、;灵感、顿悟。科学方法,固然大量的是严密的实证方法,但在导致重大成果时,往往靠体验。对人文文化而言:只要涉及客观实际,不关乎价值判断时,人文知识就是一元的。人文思维在高度重视直觉、灵感、顿悟时,也十分关注严密、精炼、系统、层次、呼应,即关注逻辑,具有说服力的作品莫不具有强有力的逻辑。人文方法,当然也重视实证,坚持源于实践,反对“闭门造车”。至于精神,当然是人文的,而且伟大的科学家莫不努力追求崇高的品德,求善;伟大的文艺家,莫不竭力反映深刻的实际,求真。我愿特别引用:爱因斯坦坚定认为,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的主要奋斗目标;而现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的布鲁斯爵士明确表示,工程师不能只追求工程的最大效益而成为“文盲”。
  显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有三层:基层,形而下的一层,是实践,是大脑对实践的反映,两者完全一致。中层,知识层,包括思维、方法等在内,即作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存在的形式这一层,两者不同。正因差于形态,异于功能,才将文化划分成种种不同的学科。但两者之中,仍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交互补。在科技高度发达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顶层,形而上的一层,是精神层面,是情感与思维、人性与灵性交融的境界层面,两者又完全一致。两者为了进一步的追求,都对已有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反思、怀疑、批判、发展,以达到更深刻、更普适、更永恒。基层的实践无止境,中层的知识创新无止境,顶层的精神追求也无止境。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人文贯串科学的始终,为其导向,提供动力,开辟原创性源泉,为其应用与发展搭建大好舞台;科学也贯串人文的始终,为其奠基,提供素材,避免荒缪,为其表现与发展提供强力手段。没有人文的科学教育,可能培养文盲、书呆子、机器人、乃至刽子手;没有科学的人文教育,可能培养出科盲、精神病患者、狂人、乃至毒枭。这决不是所希望的。
  如上所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来就是交融的,所以,应该交融,可以交融;但是,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两者被人为地分离,危害越来越严重,所以,必须交融,务必交融。交融则两利,分离则两弊。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是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精神方面交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即求真,又求善,方能形成全面负责的责任感,从而有动力,有激情;从而可能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而创造性奇迹往往在这个境界中迸发出来,达到求真、务善、完美、创新。第二,知识方面交融,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是思维、方法、精神等的基础;没有完备的知识基础,就没有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思维方面交融,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优秀的思维,一要正确,二要有原创能力。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正确性,直觉、灵感、顿悟与形象思维保证思维的原创能力。第四,方法方面交融,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科学方法讲实证,讲“理”;人文方法讲体验,讲“情”。合“理”顺“情”,自然有效。第五,文化整体交融,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相互关系。科学文化承认客观,人文文化关怀客观。客观世界一是有差异,二是要和谐。有差异才要承认,要和谐就需关怀。即承认,又关怀,就可能同外界和谐相处。第六,文化整体交融,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身心状态。科学文化主要解决生理健康问题,人文文化主要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心理健康往往严重影响生理健康,起着主导作用。
  还应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是这两种文化的交融,两种教育的交融,而且也要文化所蕴涵的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及其有关方面的交融。四者之中,知识是基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知识,就没有文化,就没有一切。思维是关键,是“人为万物之灵”的“灵”,只有经过思维,才有活化知识、超越知识、创新知识。方法是根本,是穿山的路、过河的桥,只有经由方法,才能将活化、超越、创新了的知识,付诸实践。精神最为重要,是灵魂,熔铸在与充满着文化所蕴涵的方方面面,彼此无法分离,而且互动。知识越高深越渊博,思维越精邃越巧妙,方法越可行也越有效,而且当精神越向上越高尚时,文化就越先进越精湛,由此文化而育就的人,其素质就越高越优;相反,当精神越向下越卑鄙时,文化就越腐朽越恶毒,由此而育就的人,其素质就越劣越坏。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被人为地分离的时代,文化的蕴涵也往往被人为地分离:人们急功近利,往往只重视“有用”的知识与方法,轻视“无用”的知识与方法,忽视思维,鄙视精神,无视文化的整体;实际上在异化文化,扼杀文化;文化不能化民,不能成俗,不能真正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果讲,科学主要是讲客观世界,讲“天道”;人文主要是讲主观世界,讲“人道”,那么,两者交融就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不但历史事实而且现代科学也已证明:主客不可分开,天人不能割裂。“天人合一”是我国一大优秀传统,也正是中华文化哲理中整体思想在世界观方面的精彩体现。如何交融?最根本的就是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第一,学习是基础。只有“好好学习”,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继承,才能“天天向上”,才能发展。即使是错误的,也要知道错在何处。第二,思考是关键。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不够;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只能永远跟踪,高级落后。人之所以为人,能创造,就在于人有人的灵性,能思考。第三,实践是根本。这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实践是最大的教科书。三,能力来源于实践。四,品德来源于实践。学习只关系到认知过程,而实践还关系到非认知过程。能力与品德的形成,本质上即素质的形成,不但要有认知过程,也要非认知过程,这绝不能离开实践。五,创新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始终贯穿着实践。学习、思考、实践决非彼此孤立。要在学习中思考,否则是死读“书”;要在实践中思考,否则不是盲从,就是照章办事。思考把学习与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思考,可在学习中实践,更可在实践中学习。尤应指出,也不能脱离学习与实践去思考,不能空想。学习、思考、实践的紧密结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质交融,极有助于将精神升华到“止于至善”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国力的激烈竞争,不言而喻,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竞争的基础是教育,竞争的要害就是自主创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与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坚定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本,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彼此交融,全面而协调地发展,以培育出首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又具有强大的改革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26 , Processed in 0.0761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