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迎端午 “抬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 19:0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在湖南岳阳汨罗江畔的汨罗市举行。活动期间,来自汨罗市长乐镇的群众带着他们的孩子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当地特有的“抬故事”表演。作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抬故事”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表演形式,它以神话故事、古典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为题材进行展示,一般选择10岁以下儿童作为人物造型,并站在特制的故事棚架上表演。当地人一般在传统节日举行这样的表演,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08-6-7 12:12:12 | 只看该作者
端午,据《燕京岁时记》载:“初五日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起初称“端五”,到了唐代,因避唐玄宗八月五日生辰之讳,由宰相宋璟提议,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但汨罗江畔的人们对端午节比别的地方更加重视,如民间流传的一首民歌曰:“五月五,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棕子,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龙舟竞渡

    端午节,洞庭湖区最为隆重的喜庆活动是龙舟竞渡。俗称“赛龙舟”。考之史籍,有关端午龙舟竞渡的文字记载,始之于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揖拯救。端午竞渡,乃遗俗也。”久而久之,形成风俗。《隋书·地理志》也追记说:“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考,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所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震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关于古代端午竞渡的盛况,隋唐以前记载不多。晋宗懔《荆楚岁时记》只留下“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十一个字。隋唐以后,竞渡之风逐渐遍及各地,以唐宋为盛。用来竞渡的船,叫“飞凫”,非常轻便。唐初的张说在岳阳从政时写有《岳州观竞渡》诗云:“画作飞凫艇,双双竟拂流。”中唐诗人张建封写了一首《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闻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每当端午节,汨罗江畔的人民都要在汨罗江的南江里和楚塘之间称为江潭一带的江面上,举行龙舟竞赛来纪念屈原。现在,汨罗江里竞赛的龙舟分为两种:一种长7丈,由42人划桨;一种长6丈,由38人划桨。龙舟上有指挥者,舵手、锣鼓手等等,根据龙舟不同的颜色分为“红龙”、“青龙”、“黄龙”等,划桨的人分别穿着与之相应的背心参加比赛。竞赛开始,随着激越的哨音,锣鼓齐鸣,桨叶齐动,一条条彩龙如飞似地掠过水面,象征着当时汨罗人民齐相驾舟抢救屈原的情形。这时,两岸的人山人海里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加油!”加油!”的呐喊声,使得汨罗江扬起万迭欢波,场面热烈壮观,“而今汨水龙舟急,竞会中魂曲更欢。”

吃粽子

    端午节吃棕子的传统风俗,与纪念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后,洹罗江附近的渔民闻讯立即驾渔舟赶来抢救。为了尽快救到屈原的遗体,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担作桨片,几个人划着一只船,争先恐后,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没有找到。这里的人民耽心屈原的遗体被鱼吃掉,就用竹简装米丢在水里,让鱼去吃,免得伤害他。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白天睡觉,梦见屈原对他说:“听说你要来祭我,我很感谢你。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给蛟龙抢吃了。希望你用楝树叶把竹筒塞好,外面用五色丝线缠起来,因为蛟龙怕这些东西。”殴回就照他的话去做。这大概就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棕子的由来。据萧梁时吴均《续齐谐记》说:“世人作棕,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因此,每到端午,民间有吃棕子,划龙船的习俗。到了明代,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谷部四》对棕子的形状、名称的由来等都做了详细的记载:“俗作棕,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棕(粽与棕谐音),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也。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人们端午节食粽习俗,经千百年非但未改,且今更盛,品种也越来越多,仅岳阳市范围内就有20多种,除糯米做的外,还有用绿豆、红豆、玉米、粟米、麦米、鱼肉、蔬菜、瓜果等做的。形状各异,色彩斑烂、风味别致,今日汨罗江沿岸人民对棕子尤为重视,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包棕子、送粽子、吃棕子、这真是“五月端日水,家家闻棕香,”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情趣和欢乐。

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矿物,亦名黄石或鸡冠石,以此拌水酒,俗称“雄黄酒”。这种习俗即在端午节聚餐时,大家都品尝一杯雄黄酒。其来历大概来源于《白蛇传》中法海和尚指使许仙令白娘子端午饮雄黄酒以显出原形的故事。其实民间喝雄黄酒,只是品尝而已,因其味苦涩而无法饮下,便把酒洒在屋角,边洒边说:“洒了雄黄酒,百虫都远走。”

另外,老人们把雄黄酒搽抹在孩子的脸颊上,表示避邪。还有的在孩子的额头上沾酒写一个“王”字,留下赤黄色的印痕,象征兽中之“王”的老虎一样健壮勇猛之意。

菖蒲剑和菖蒲链

传说屈原被放逐汨罗江畔的时候,他随身携带的只有那柄陆离长剑。在屈原怀沙自沉之后,人们打捞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有找到那柄长剑,一位长者久久地望着汨罗江呆了,见水边一丛丛菖蒲,江风吹过,仿佛是一柄柄绿光闪闪的长剑,他高喊着:“剑在那里,剑在那里!”奔跑过去,双手紧紧楼住菖蒲……从此之后,每当端午节,老百姓便在自家门上挂起菖蒲来纪念屈原。后来,在端午节这一天,有的“以菖蒲一寸九节,泛酒以避瘟气。”有的以菖蒲“雕刻天师”作祀。》

    菖蒲链,就是用菖蒲的根晾干后切成粒状串联成一条项链,端午时让小孩戴在颈上,散发出一种异香,以示消灾祈福。

艾人、艾虎与香包

    艾人、艾虎也与纪念屈原有关。汨罗江畔的老百姓至今还流传着“五月五日午,屈公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的民谣。端午节,有的用艾束为人形,称为“艾人”,悬挂在门上,有的用艾做成虎,称之曰“艾虎”,佩戴在身上。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晋代宗懔就有“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忌门户上,以禳毒气”的记载。《山堂肆考·宫集》卷十一曰:“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另外,有的还以此做成香包。大都由青年妇女利用布料、绸料做成一个个小荷包,内装用红纸包着的沉香粉,系在孩子身上香喷喷的,寓驱邪消灾,健康成长之意。

放早牛

    牛为农家之宝,每到端午节,农人便在牛右角上系红布条、左角系上陈艾叶表示喜庆和消灾驱邪之意。端午一清早,各家各户都把牛在鸡叫之前放出,让其吃得饱饱的。然后牵回圈里一天不让外出。据说端午中午有瘴气,牛吃了草会染病,故成为洞庭湖区的一种习俗。

做故事、耍故事与抬故事

    在洞庭水乡,如今还流行着一种传统的节日庆典—做故事,俗称“出会”和“耍故事”、抬故事。这是一种戏剧造型、即选择根据古典小说、戏剧,以及神话传说故事中的情节,撷取其中某些最具吸引力的精彩场面,挑选一些俊俏的童男童女,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配以简单的背景,一般用木台子抬着,伴以旗、龙虾、锣鼓,在街上游动,供人们欣赏。

    做故事。用人扮演古典戏剧的人物,并固定在一个特制的铁支架上,由众人抬着,由洞庭龙虾、四不象、大头柳翠率先开道,接着是彩龙船、渔翁戏蚌等故事造型,神态逼真,大都具有浪漫奇特的色彩。

    耍故事。据历史文献记载,在明朝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就已盛行,到清末以后其规模逐渐扩大,扎台子、炮船、彩船、高跷、扎马、端兜马等7种形式,已成为湘阴等县人们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

抬故事。每年正月初七到二月初二,“出天星”和“抬故事”就玩开了。一根硕大的铁杆顶端安置着一个悠闲自在的小婴儿,便是“天星”。‘天星”下面站着一个5岁左右的儿童,儿童站在一个大方桌上面的小椅子上,椅下便是一个由16名青壮汉子抬住的方桌,这是“天星座。”那空中熠熠生辉的彩带是“天星剪”,它是保星安全的,与天星形影不离。紧随“天星”行走的是“出故事”‘它的办法是将一个大方桌倒着,用彩缎装饰后,桌底装人,装人的多少,一般据出故事内容而定。抬的内容与出“天星”一样不限,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的圣君名人,以及现代戏中的人物。出“天星”与“抬故事”,一般是两军对阵后,根据内容开展竞赛,以定胜负。例如:甲方出了哪吒闹海,乙方必须出李靖才算取胜,理由是他属哪吒的师傅。因此,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娱乐活动,而且是一种知识与学识的较量。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20:29:02 | 只看该作者
彭主任真是多才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7:03 , Processed in 0.0746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